近日,一项“建议打破35岁职业门槛”的消息,再次被顶上了热搜。与此同时,“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岁的限制”、“加大泛年龄歧视就业的立法和执法监督力度”等声音也接连出现。其实,近几年“中年危机”、“35岁门槛”在公众议题中的热度一直久高不下。虽然快被说烂了,但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而三年疫情又犹如一个问题放大镜,放大了所有人的焦虑。“35岁就业门槛”,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头上。#01
35岁,从人力资源到人力成本
-
《中国经济周刊》梳理了2015年—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报考人员的年龄要求,发现近6年的规定非常稳定,除当年的应届研究生(包括硕士及非在职博士生)须在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外,其他人员都要求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而这项规定最初的来源,是1994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里面要求报考者必须“年龄为三十五岁以下”。此后30年,公务员录取规定的细节虽然多次更新,但35岁这项年龄限制却一直都在。不仅是公务员考试,在这项规定的影响下,无论国有还是民营,大多数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年龄也都限定在35周岁以下。此外,35岁门槛还表现在政策优惠、深造落户、婚育观念等各种层面,就拿各地的落户政策来说,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政策在向35岁以下人群的倾斜。比如温州某项政策表示“35周岁以下中级工可先落户后择业”;九江修水“对35周岁以下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落户奖,提供‘拎包入住’人才公寓”……而优待政策绕着35岁以上的人走,直接导致社会一再忽略他们的存在。处于生产端的企业,想方设法地用各种条件,淘汰掉35岁以上的员工;处于消费端的市场,则只把35岁以下的人群占比,当成衡量市场活力的标准。35岁以上的人,明明应该是生产和消费的主力,可为何常常遭到忽视呢?曾几何时,我们默认那些工作经验更丰富、工作年限更长的劳动者,理应获得更高的回报。
先是1996年,人事部一纸《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宣布大学生包分配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马云因为早几年毕业,当时被分配成了英语老师;刘强东原本想在毕业后分配到机关单位当公务员,结果不得不自谋生路。再赶上90年代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带来了优胜劣汰的观念,下岗、裁员潮不断,造成了职场和就业的压力与危机。据统计,1998年至2000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高达2137万人,整个社会不停地转折、变化、动荡着,如同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
2000年之后,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再一次加速变化,行业加速洗牌。当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经验也在迅速折旧,你半生积累的经验,可能一夜之间就没了用武之地。社会明显开始偏爱年轻人,无论是从薪酬、创新还是学习能力。有HR调侃:“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而35岁之后就成了人力成本。”以往几十年,因为中学课堂里孔夫子的一句“三十而立”,社会对35岁以上的人通常的印象都是“自立”、“自强”、“责任”、“担当”。建国之后,一张宣传画上总有几个强壮中年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荣光焕发,踌躇满志,是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后,又有一大批中年人从中抓住机遇,带头致富奔小康,成为“时代弄潮儿”。到了2000年,大批互联网企业高管更是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在现实和一些国产影视剧中运筹帷幄,被公众称为优秀企业家。即使抛开这些人中龙凤,大多数35岁以上的普通人,也都在用他们渺小的身躯,扛着平凡而伟大的生活。他们是你夜班回家时的滴滴司机,是你网购时激情battle的店主;他们还可能是你朋友圈里的微商,或者你回家路上碰到的外卖小哥和保安。他们是背着贷款,孩子老人两头顾,他们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去年,一则名为《你好,35岁》的点视频,引发了人们对35岁刷屏式的讨论。原因无他,这个短片真实地展现了35岁以上人群的种种状态,让很多人感同身受。一个35岁的项目总监,身边突然多了很多事情,有“工作上的、家里的、亲戚的、朋友的......”一个35岁的网约车司机,自从有了孩子后,觉得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开始接更多的单子。一个35岁的业务经理,说自己很愧疚,因为父母生病去医院挂号,都是找邻居帮的忙,因为工作繁忙,错失了很多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为人子女,需要给父母更多的陪伴和照顾;为人父母,需要承担起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工作的PPT要看,孩子的作业也要看;账单要看,父母的体检单更要看。”35岁的人,成了个家庭中的“夹心层”和“顶梁柱”,在工作和生活这两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中,始终负重前行。有一种声音说,35岁困境是个人原因导致的:“只要你够努力、够优秀就不必担心35岁这道坎。”那时候,中国处于一个高度发展时期,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有机会抓住房地产和互联网的两大红利。在那个奋斗大概率能改变命运的时代,我们当然有理由说“人生成功与否全凭自身努力”这样的话。但眼下刚刚毕业的这一代年轻人,恐怕就没那么好运了。
他们虽然可以暂时靠着年龄、学历等先天优势,把中年人卷出职场,可20年后呢?当发展红利消失殆尽,当他们不再年轻,知识贬值,学习能力也下降的时候呢?
等待他们的,恐怕只是被新的一代年轻人更无情地替代。事实上,这一代年轻人对未来的“无力感”,已经越发明显。美国作家布鲁克斯,在52岁时经历了一场“中年精神危机”,典型表现是:独居、每天疲于工作和朋友的话变少。他形容自己的状态是“有很多不持久的友谊,很少有人信任我······身似浮萍,孤单寂寞,垂头丧气,眼神涣散。”而这种原本在4、50岁才到来的中年危机,已经提前来到20来岁的年轻人身上。书单君有一个老家的表妹,27岁,正在北京一所985大学读研,还没毕业,就有了两家互联网大厂的实习经验。几年下来,她把从四六级到教资会计证能考的证都考了,用尽一切办法来武装自己。但即使如此,环境造就的压力,依然让她的焦虑无处安放。
她很疑惑,自己一路顺着社会既定的节奏走,学习、备考、拿证……等研究生毕业就27岁了,却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眼下还能留在大厂,但有一天等自己35岁了,怎么办?“要不,我就回家当个老师,或者考个公务员吧。只要我考上了,应该就能避免“35岁危机”了。”“刚来到互联网大厂信心满满的年轻人,工作三年后回家考公”
这些选择,无非是他们想在不可预期的人生中,抓住一丝丝确定性罢了。之所以每年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或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没到四十岁的时候,以为‘四十不惑’的意思是到了四十岁就想明白了,之前不懂的就能懂了。等到了四十岁后,发现‘不惑’的意思是你不明白的事都不想明白了。”
其实,无论是选择读书还是工作,是进私企还是体制,在太多的未知面前,很多事情只关乎选择,无法评判“好坏”。毕竟,撑过了35岁,后面还有45岁、65岁的危机在等着,我们每个人,恐怕都要做好与焦虑相伴终生的准备。-END-
撰稿:笔下长青
主编:左页
图片来源:《重版出来!》《阿弥陀堂讯息》
部分来自网络
为了您可以更好地接收我们的文章推送,星标的事情就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