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三题):AI对人类生产、就业、社会的影响
20230318 兔主席
今天我们继续围绕GPT、AGI等热点,讨论一下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问题。
注明:本人非AI领域专家,只侧重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角度分析AI对人类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此问题,我相信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本文以“问答”形式进行。
问题1:GPT、AGI等能不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及生产效率?
答:能够。
显而易见:AGI对社会生产力及效率的提高将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
并且,这一轮的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将对拥有普通/一般技能的办公室/白领工作者产生巨大冲击。其影响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显现。
类似的情况以前也出现过。
举例:
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前要画手图。现在早就电脑画图了,有了BIM技术,还可以将建筑全面数字化,颠覆性地解决设计与施工的痛点问题。这首先是生产力及效率革命性的提升,其次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了。
投资银行家:放在大半个世纪前的华尔街,为一个拟上市企业做个可比公司估值表(comps)也是有工作量的,要摘抄大量公司的股价信息及财务数据,最后填出一个表来。更新也比较麻烦。现在,用金融软件一拉就可以。并且不仅投资银行家,普通散户也可以看可比公司估值表。
在所有的“白领行业”,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
只要有了新的技术与工具,就可以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工作。
问题2:基于GPT、AGI展望,新生代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对劳动力的影响是什么?
答:将快速、大规模、系统性地取代劳动力。先由低技能、一般技能劳动力开始。
一是从“饼”的大小看。“工作”是不是可以无限增多?饼是不是无限扩大?
对建筑师来说,真的有无数的楼要设计、建造么?产能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并不是的。到了一定时候,就饱和了,因为楼宇基本已经建成,没有更多的新增需求。
对银行家来说,有无数的企业要上市和融资么?在任何一个市场里,投资银行的产能和需求可以无限扩张?也不是的。它和经济总量与增长率是相关的,并且伴随大多数企业资本化(完成上市),需求递减。
科技应用的精髓是,可以用更少的人办更多的事。饼可能是在扩大,但更重要的是,要生成同样大小的饼所需要的人力减少了。人均产出提高了。
二,究竟由谁来创造饼?有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是否非得需要传统劳动力?
现在发布的各种GPT/AGI技术工具,可以帮助提供信息,可以分析问题,可以生成文本、文书,可以创造图片,可以制作视频,可以直接画PPT。这些当然可以极大提升生产力与效率。
但同时,也使得许多工作冗余了:低技能、一般技能的白领工作者将被这些新技术迅速取代、淘汰。
留下来的,是那些能够驾驭新科技、受益于新科技的“精英”工作者。
更少的一批人会一起瓜分一个更大的饼。
企业/雇主/资本的动力与逻辑是,不断投资科技,购买先进软硬设备,不断提升生产力、生产效率、生产质量,提升收入与利润,同时减少对人类劳动者的依赖——相比机器,人类劳动者并不总那么可靠。
插播一个额外的因素:COVID-19疫情加速了人工智能/自动化取代传统劳动力。
马克思讲资本家/资方/资产阶级 与 工人/劳方/工人阶级之间的博弈。
伴随科技发展,资本家将把游戏彻底颠覆,直接用人工智能/科技取代劳动者。
彼时,工会还有何用?工会的功能大概只能是抵制资本家/资方/企业/雇主 用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取代工人。
工人将与科技产生对立。
资本家与科技结合,大力开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一个接一个领域的工人下岗——因为他们的生产能力、稳定性、质量、可靠性无法匹敌机器人。最重要的是,机器人可以无限时工作,同时不会建立“工会”对抗雇主。
资产阶级先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取代从事“蓝领”活动的工人阶级——这里,先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开始,再拓展到服务业——餐厅服务员也减员了(点餐、送餐、结账都是自动化的);保安、物业也减员了(利用物联网和数据科技可以大大提高人均管理面积),客服也减员了(大规模采用机器人/GPT)。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对人类劳动力的替代将延伸到白领工作者,并逐渐延伸到有一定教育水平的“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petit-bourgeois”)。例如我们可以想见,翻译是一个很快可以被取代的工种。
不妨思考一下,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自己孩子的专业方向及未来就业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这就是“the Future of the Work”(“工作的未来”)问题。
笔者相信,往后几十年,大多数蓝领或白领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
GPT/AGI的贡献是,让我们非常“具象”地看见:白领工作会如何被AI取代。
问题3:新生代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能否创造更多的工作?
答:一,恐怕不能创造更多的工作;二,对人的工作,要从质量上判断,而不能从数量上判断。
先说一个有趣现象:
第一,许多科技行业或与科技行业沾边的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都热衷于投资人工智能或自动化能力。这里的“投资”是广义——包括自主研发、投资或参股科技企业、购买相关的技术与设备等。他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生产效率,以及收入与利润;
第二,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就会用科技取代人力,并称之为优化。在竞争环境下,这个诉求无可厚非:企业必须使自己在国内国外具备竞争力,积极为未来布局;
第三,许多创业者和企业家似乎又坚信,与人类过往的科技发展史一样,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革命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的。许多创业者与企业家是真真正正相信这一点的,而不是出于“伪善”——他们对科技真的对充满信心,充其量也只是理想主义(或有些天真而已)。而且很多人并不愿意做历史和社会分析,也许,坚信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让他们在裁员时更加心安理得;
第四,这些热衷科技的企业家认为,质疑新一轮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革命对创造就业机会的正面作用,是“反科技”的(新卢德主义/Neo-Luddism),是愚昧和后进的表现;
第五,但他们却又相信人工智能能够超越人脑,达到“奇点”(singularity),量变到质变,对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大概是基于对科技的崇拜、向往和理想主义情怀;
第六,他们不遗余力地推进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科技的研发/或应用,在行动上推进“奇点”的到来,但却又不相信社会现在会到达奇点,相反依然坚持认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我在许多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身上发现过这个问题。
本质上,他们处于一个矛盾体:热衷、热爱科技,充满理想主义,同时又下意识地、潜意识地甚至有意识地回避社会和政治,淡化人工智能与科技对劳动力的影响。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发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特征与趋势是:
——从取代“低技能”工种开始,借助AI发展,不断向“上”延伸、蔓延,取代越来越多的工种;
——AI在每个领域的突破都将消灭更多的工作机会,围剿人类工作者。例如,一位翻译由于工作被AI取代,转去开网约车,未来因为AI自动驾驶的普及,又丢掉了网约车的工作。
但归根结底,围绕人工智能/自动化对劳动力影响讨论的一个谬误,就是只关注工作岗位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好像所有工作真的都是一样的,只要有工作就可以了,工作/职业的质量、稳定性、强度、安全性、性价比、认同感及收入都不重要。
如果人工智能/自动化的结果是系统性取代高质量的工种,将人类劳动力推向低质量的临工、散工,导致其工作稳定性及收入水平下降,那么泛谈“人工智能/自动化能够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是毫无意义的。
正确的提问是,我们假定人工智能/自动化能够为社会创造增量价值,能够把蛋糕做大,能够提高效率,那么,过程中有没有赢者和输者?如何保证公平?如何让人工智能/自动化真正服务大众,而非只服务企业/资方/雇主?
如何让全社会共同享有AI/科技带来的红利?
很快的,人类社会要探讨的就不再是有没有“人口红利”问题了。当人工智能大规模取代人类劳动力时,人口就会变成某种“负担”——人们会因为收入下降、不稳定等问题爆发不满。社会矛盾将以新的方式呈现。更大的挑战,将是如何分配AI红利、科技红利。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当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
(对GPT/AGI的讨论陆续有来,敬请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