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化硅TOP 6榜单,第一名你猜对了吗?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综合自Yole,谢谢。
在汽车应用的强烈推动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主逆变器的需求影响下,继特斯拉采用 SiC 之后,有多个厂商在过去几年发布了与SiC有关的电动汽车公告。此外,特斯拉创纪录的出货量帮助 SiC 器件在 2021 年达到 10 亿美元的规模。
为了满足长续航需求,800V EV 是赋能快速直流充电的解决方案。这就是 1200V SiC 器件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截至 2022 年,比亚迪的 汉EV 和现代的 Ioniq-5 通过提供快速充电功能获得了良好的销量。蔚来、小鹏等更多主机厂计划在 2022 年将 SiC EV 推向市场。
除汽车外,工业和能源应用是我们预测期内增长率超过 20% 的市场。例如,采用碳化硅模块部署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以及越来越多的光伏装置。在这种背景下,根据 Yole 的最新预测,到 2027 年,SiC 器件市场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10 亿美元增长到 60 亿美元以上。
领先企业正在重塑生态系统
这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也吸引着玩家增加收入。在顶级 SiC 器件厂商中,意法半导体和 Wolfspeed 的 SiC 收入在 2021 年同比增长超过 50%,与全球 SiC 器件市场 57% 的增长保持一致。
英飞凌以工业应用为基础进入主逆变器业务,实现了 126% 的增长。onsemi 也以 2021 年的强劲增长进入游戏。随着这些公司将其 SiC 业务发展为十亿美元的业务,未来几年的竞争也可以在供应链整合中体现出来。
IDM商业模式被大玩家选择,多起并购 A 和 SiC 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重塑了 SiC 生态系统,以确保晶圆供应并进入设备业务,以在未来几年维持其十亿美元的业务目标。SiC 模块是玩家竞争的下一个级别,我们已经确定发布的新产品将进入汽车、工业和能源应用领域。
截至2022年SIC晶圆创新情况
SiC晶圆作为这一新兴业务的基础,业界一直在通过扩大晶圆产能来解决供应问题。然而,要想拥有高质量的晶圆,并进一步改善良率损失的挑战,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之一也是关于下一代制造平台。在更大晶圆直径的拉动下,各大晶圆供应商也在开发8寸晶圆。但截至 2022 年,有初始数量的 8 英寸晶圆用于资格认证。
SiC 和 GaN:两种半导体的故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SiC 和 GaN领域的特点是发展、行业接受度不断提高以及有望实现数十亿美元的收入。第一个商用 SiC 器件于 2001 年以德国英飞凌的肖特基二极管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快速发展,到 2026 年,该行业现在有望达到超过 40 亿美元的市场。
与此同时,GaN 在 2010 年首次让行业专家惊叹不已,当时总部位于美国的 EPC 交付了其超快速开关晶体管。虽然其市场采用率尚未与 SiC 相媲美,但到 2026 年,功率 GaN 收入可能达到 10 亿美元。
每种技术未来市场成功的秘诀在于电动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EV/HEV)。事实上,对于 SiC 而言,EV/HEV 市场目前确实是最佳选择——预计整个市场的至少 60%(超过 25亿美元的收入)将来自该领域。
特斯拉于 2017 年启动了 SiC 功率器件市场,当时它成为第一家在其 Model 3 的内部主逆变器设计中添加来自 STMicroelectronics 的 SiC MOSFET 的汽车制造商。其他汽车制造商迅速效仿电动汽车巨头脚步,包括现代、比亚迪、蔚来、通用汽车等。
例如,中国的吉利汽车之前宣布与日本罗姆公司合作,为其电动汽车开发基于碳化硅的牵引逆变器,而蔚来也在其车辆中实施基于碳化硅的电驱动系统。与此同时,OEM 汽车制造商和半导体制造商比亚迪一直在为其整个电动汽车系列开发 SiC 模块。
此外,更早之前,中国电动客车制造商宇通汽车透露,将在其客车动力总成中使用中国 StarPower 制造的 SiC 功率模块。这些模块使用来自美国 Wolfspeed 的 SiC 器件。
在韩国,现代汽车已将英飞凌基于 SiC 的功率模块用于其电动汽车的 800 V 电池平台,而在日本,丰田正在其 Mirai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使用 Denso 的 SiC 升压功率模块。在美国,通用汽车也与 Wolfspeed 签约,为其 EV 电力电子设备供应 SiC。
欧洲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那里的汽车制造商接受 SiC 的速度较慢,但变化正在发生。去年 6 月,雷诺和 STMicroelectronics 联手开发用于 EV 和 HEV 的 SiC 和 GaN 器件,戴姆勒、奥迪和大众也发布了更多消息。
重要的是,对于 Wolfspeed、英飞凌、STMicroelectronics、ROHM 和 Onsemi 等公司而言,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也更愿意从多个来源购买晶圆和设备,以确保可靠供应。考虑到中国和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正在向 SiC 供应链投入巨额资金,销量只会继续上升。
在此过程中,棘手的成本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毫无疑问,在组件层面,硅 IGBT 比 SiC 同类产品便宜得多,而且不会很快从电源应用中消失。但是一级制造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已经表示,将高功率密度 SiC 应用到逆变器设计中可以降低系统级成本,因为需要更少的组件可以节省空间和重量。
但这对 GaN 有什么影响呢?这种宽带隙半导体尚未见证 SiC 在 EV/HEV 领域的成功,但由于其高频运行和效率,原始设备制造商要么对该技术怀有浓厚兴趣,要么正在制定开发计划。
功率 SiC 器件市场预测
功率 GaN 器件市场预测
早些年,GaN 功率器件已经可以在小批量、高端光伏逆变器中找到,并且越来越多地用于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一系列移动设备的快速充电器中。事实上,爱尔兰的Navitas、美国的Power Integrations,以及中国的Innoscience,都在为新兴的快速充电器市场制造GaN功率IC。
鉴于这一活动,GaN 功率器件的收入在 2021 年达到了约 1 亿美元。但随着 GaN 器件供应商寻求进入其他市场以提高产量,这一数字预计到 2026 年将增至 10 亿美元。EV/HEV市场是第一看点。
电动汽车中的 GaN 还处于早期阶段。许多功率 GaN 厂商已经开发并通过汽车认证 650 V GaN 器件,用于 EV/HEV 中的车载充电器和 DC/DC 转换,并且已经与汽车企业建立了无数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总部位于加拿大的 GaN Systems 向美国 EV 初创公司 Canoo 供应其用于车载充电器的设备,并且还与总部位于加拿大的 EV 电机驱动供应商 FTEX 合作,将 650V GaN 功率设备集成到 e-滑板车。同时,美国Transphorm与汽车供应商Marelli合作,提供车载充电和DC/DC转换设备。
STMicroelectronics 将向雷诺提供其尚未通过汽车认证的器件用于电动汽车应用,而 EPC 现在提供汽车认证的低压 GaN,正在与总部位于法国的 Brightloop 合作开发价格适中的电源转换器,用于 off-公路和商用车。更早之前,德州仪器 (TI) 还对其 650V GaN 器件进行了汽车应用认证。
但随着车载充电器和 DC/DC 细分市场势头强劲,对于 GaN 来说,十亿美元的问题实际上是该技术能否应用于 EV/HEV 动力总成的主逆变器,并获得惊人的高销量和高收入SiC 开始出现了吗?早期的行业发展表明这是可能的。
早前,荷兰的 Nexperia 与英国顾问 Ricardo 合作开发基于 GaN 的 EV 逆变器设计。以色列的 VisIC Technologies 与德国汽车供应商 ZF 合作开发用于 400 V 传动系统应用的 GaN 半导体,此消息迅速发布。
然后,去年 9 月,GaN Systems 与宝马签署了一项价值 1 亿美元的协议,为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提供 GaN 功率器件的制造能力,这是原始设备制造商对 GaN 的认真态度的有力证据。真正重要的一步是,Navitas 将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Live Oak Acquisition 合并,成为一家市值达 10.4 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这家 GaN 功率 IC 厂商最近宣布,它将向总部位于瑞士的 Brusa HyPower 供应用于车载充电器和 DC/DC 转换器的设备,并且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打算将其重点放在 EV/HEV 和其他市场的产品开发上。
除了交易、合作和合并,GaN 模块的早期工作还表明这种化合物半导体正在追随 SiC 的脚步,行业参与者正在为更广泛的行业整合做准备。例如,GaN Systems 正在为设计工程师提供功率评估模块套件,而 Transphorm 一直在与富士通通用电子合作开发面向工业和汽车应用的 GaN 模块。
那么,SiC 和 GaN 的下一步是什么?随着功率 SiC 器件制造商准备迎接 EV/HEV 带来的数十亿美元市场,GaN 是否会经历同样的成功故事?OEM 在动力传动系统逆变器中广泛采用 GaN 将从根本上影响市场预测,但目前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本文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344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识别二维码,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晶圆|集成电路|设备|汽车芯片|存储|台积电|AI|封装
回复 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