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新版本再次轰动世界!对中国教育的拷问,让人胆战心惊
就在前两天,万众瞩目的ChatGPT-4又一次引爆全网!GPT-4在之前轰动世界的版本的基础上又有了大幅的升级,是个超大的多模态模型,“可以五分钟之内写一个短篇小说,也可以瞬间修改好1万字的程序文档中的bug”。
不仅可以输入文字,还可以输入图像,更是大胆放出狂言“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上和人类相当”。
ChatGPT 大火了之后,钱颖一的一篇几年前的旧文《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再度爆红,在钱颖一看来:
这让我陷入了深思——中国教育的问题,是追求实用的问题?是教学方式的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认知的问题?
经过一段思考,我觉得从出发点的问题就是:
动机上我们的教育更多是生存的教育(家长动不动就从生计和工作角度威胁施压孩子);
动机上导致方式上教育就成了作答或者适应的教育(与此对照的是“提问方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最后的结果上的反应就是教育停留在了知识性(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或许最多到程序性)和低阶能力的程度,无法转变到元认知和进一步的创造创新能力。
动机方面的拷问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还给更大的讲台;今天我们就从知识的分类角度入手,从方式层面,也就是提问这个角度做个自我审视和广泛地学习。
改变我们的学校教育非常困难,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家长凭一己之力可以做出一些什么样切实的改变。
通常所说的提问是好奇心。好奇心是起步阶段的珍贵初心。有人说知识的开端就是好奇心。
作者读过的一个实验,两组之前表现类似的幼儿园小朋友,一组被允许放开提问(发散性问题divergent question)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两周后的表现就明显优于另外一组。孩子们被允许提问后就成了学习的主体,积极性被明显地调动。
今天谈论的是更进一步、更加专业化的问题,如何从发散性提问走向收敛性发问,走向问题本质,走向元认知和创新。
钱老师的文章里提到的知识其实更是一种狭义的知识。根据布鲁诺分类法,知识可以分为:
📝 事实性的知识 📝
基本不需要解释一些事实,记住就好了的内容。
📝 概念性知识 📝
(滑动看详情)
基于事实性知识之上的知识,需要与事实性知识建立联系,协同思考,促进理解。这包括:
(1) 了解信息分类和分类,
(2) 了解基本原理和及其概括,
(3) 了解理论、模型和结构。
我记得我的老师们当年对我最多的好评价就是概念清楚。我还以为是很高的评价,现在看来是一个比较低的层次。
📝 程序性知识 📝
(滑动看详情)
是关于操作步骤或“怎么办”的知识,可以理解为 :
(1) 特定某个学科的技能和算法,
(2) 这个学科的技术和方法,
(3) 决定何时使用正确程序的标准的知识。
其实刷题和普通工程应用都是属于这一类别的训练。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刷题人不会把现实的场景转化为向书本的场景和问题的实质。如果不能归结问题到其本质,那我们刷的题目和学的数学很大程度上就浪费了。刷题和应用是重要的,接近创新但是不足以创新。
📝 元认知知识 📝
(滑动看详情)
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知识可以理解为:
(1) 战略方面的知识,
(2) 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即情境、条件),
(3) 自我知识。
我认为元认知才是可以横跨学科的真正可迁徙的知识。古希腊的哲人说认识自己最难。其实我觉得古时通才比较多,他们的认知和著作都是在元认知范围内完成的。比如说我们的《孙子兵法》现在在西方商业学界广受推崇,因为这本伟大的书就是在元认知的范畴。
与这这四种知识对应的学习技能则分别是:
记忆(remembering),基本用于事实性知识
理解 (understanding), 基本用于事实性与概念性的知识
应用 (Applying),基本用于概念性知识
分析 (Analyzing) ,关联于程序性知识
评价(evaluating), 关联于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
创造(creating),主要是在元认知领域完成。
我们教育尽管摆脱了简单的记忆和理解,但大多停留在应用和分析的层面,这也是市场上大部分专业工作的所需要的技能。我们的教育很少涉及评价,认为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甚至是桀骜不驯。
记得多年前,一位白发苍苍的华人老教授在几百人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说,“你们西方强调out-of-box thinking, 我觉得首先要把学生们放进box里面。”
而评价这个环节更多是假设假定(hypothesize),开发观点(develop),争论(argue)。所以这个环节是大多通过提问和批判思维实现。无法通过提问叩门评价,就无法登堂入室,达到创造之自由境界。
知识如不被拷问和测试(time-tested and practice tested),其价值就非常非常有限。
人如果学会了合理提问和研习,就可以达到元认知(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有方向感,把知识和能力跨越迁徙于学科之间,那认知能力就可以突破学科的界限,向π型人才和通才进发。
根据Guilford 的理论,创造性的过程有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有意识地定义和建立问题),
孵化期(无意识地工作在问题上),
点亮期(有前景的想法突破到有意识的认知),
校核期(评价和细化)。
这个过程中,孵化期和点亮期尽管是关键的,更多的概率的不可控,需要鼓励和多尝试,包括《Range》(点击阅读书评)里面提到的增加知识和经验的宽泛度。
准备阶段的问题定义和校核期的评价则是体现一种更恒定的水平,是值得认真思索的。关键点是提问时候问题的背景,提问的角度,和连续的问题的次序。
然后还有就是最后阶段的审核,也是一个很好的拷问。我所喜欢的作者 Adam Grant 在《Originals》提到的一句话刻在我的脑海里:
Find Fault in the Default
(在习以为常中寻找需要改善的地方) 。
这种发散性就是创新的起点,是一种问题。提出问题意味着一个人有创造力并且有着开放的心态。它会导致新知识。
显然一旦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答案,然后自然而然地在得到答案之后,我们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等等。
这些,将我们引向我们尚未探索过的想法。对于发散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提问,提高自己的直觉和灵敏度。
我读过的一本书《The Power of Why》,作者Amanda Lang是加拿大环球的著名财经记者,她提出的一个问题创新中我们要问自己:
这就是收敛思维,也是创新的一个关键。所以创新的思维始于提问、终于提问。而提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的质量。
我们学习一个理论,就要学习这个理论为何诞生,能解决什么问题,和其他理论的区别与关系……否则就没有学到这个东西的精髓。
比如说当年给我本科上课的老师闵教授,就问我们“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有什么区别和关系?”他的这个发问,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都没有忘,因为这句话是把学科学活的关键。
👉关于沟通:
以上讲的知识方面的逻辑还是关于事情的,也就是静态的。而提问却是交流(动态过程)的关键。而提问则让交流真正能成为互动,进而达到生动的地步。
当别人想试图把想法强加给你或者告诉你什么的时候,你肯定生出一堆疑问来,往往还会抵触的成分。这里有句名言:
能够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是交流的关键。某种程度沟通的设计,就是基于共情的设计,基于问题的设计。
👉关于ChatGPT和其他生成型人工智能工具:
很多文章和书都所说使用ChatGPT的技巧,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prompt engineering),这些问题要专注,有目的,避免歧义。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第二个问题:审核所生成的内容的能力,其实不只是verification (校核)和validation(验证),更是一个多方位的检阅——逻辑在哪里?应用在哪里?限制在哪里?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没有好的审查能力,ChatGPT是很难很好地为你服务。如果你没有好的审美,那又如何知道生成的图像是质量好的?
还有第三个问题,如何通过生成内容的质量调节你的问题/工具。
两种经典的提问法
以上讲了提问的重要性。那我们就通过两个好问题的模板学习提问技术:苏格拉底的提问法和普鲁斯特提问法。
通过这些例子(一个是理性,一个涉及人际),我们可以开发出合适自己的问题模板,包括问题的选择,次序,和问题之间的逻辑。这些问题往往反应了认知的真实结构。
这些模板这些问题模板就是我们智慧积累,是我们的工具箱里需要不断积累的工具。
👉苏格拉底的提问法: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Socratic Questioning),是一种富有结构的质疑方式,可以用来探究复杂的想法,了解事物的真相,解决问题,揭示假设,区分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也是提高批判思维的有效工具。
苏格拉底的提问法充分说明了在学习中提问的重要性。它可以有效区分了系统思维和分散思维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独立的学习者。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苏格拉底提问法的六种问题:
例子:“你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和我们的讨论有关吗“,“你可以进一步解释吗?“
例子:“这个情况总是发生吗?可以做别的假设?”, “为什么你认为这个假设可以存在?”“如何验证或否决那个假设?”
例子:“你为什么这么说?”,“有理由怀疑这些证据吗?”“你可以举个例子吗?“
例子:“这个有甚么其他东西可以反驳吗?”, “可不可以/有没有人 能用这种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坏处分别是什么?“
例子:“但是如果...发生了,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果把这个结论推广化会这么样?”
例子:“你为什么认为我问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你的哪个问题最为有用?
用了一系列符合逻辑的具体、系统的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发展自发地产生知识并调节他们的思想。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以正确的顺序提出合理的问题。
考虑不周或不考虑学生认知能力和情绪则会吓到学生,使他们感到困惑。糟糕的问题甚至会限制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问题会产生好奇心,不断形成新问题以寻找更多答案的思想,这可能会导致更多问题等等。
关于提问次序,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有篇文章提出一个paperclip 的程序,具体次序在图中,就不一一阐述了, 指导原则是这样子的,由表入里,逐渐收敛:
1. 提出基本层面的问题
2. 探测表面问题的下面结构
3. 探求可能有问题的想法在什么方面
4.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想法的是什么
5. 帮助学生培养对清晰度、准确性、相关性和深度的敏感性
6. 帮助学生通过推理做出判断
7. 帮助学生分析目的、假设、问题、观点、信息、推论、概念和含义。
👉普鲁斯特(Proust)问卷和普鲁斯特提问法
以上的苏格拉底提问法,是一连串的逐渐收敛的问题,容易惹人烦,不能随意使用。这种提问法适合于课堂场景,自我学习,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
而普鲁斯特问卷是法国作家Marcel Proust提出的一个问卷。这套问卷被当代的面试者广泛使用。我认为是一种发散性全面性的问卷。看似稀松平常,却直接拷问着灵魂。
为了让大家有个具体的理解我就把翻译翻译给大家。如果理解这套问卷的提问方式,那应该会对付面试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问题的特点可以归结如下:
不能简单回答yes 和no的开放性问题
不需要预先知识,也没有对错,只有诚实的答案
这些问题都以被提问方为核心而不是提问者
这种问卷教给我们的是在问卷中如何把人的感受考虑进去。其实类似的好问卷还有一些,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考虑,积累。
家庭可以这么做
上面的两节我们谈了提问对于认知、创新、交流和元认知的重要性之后,更通过苏格拉底提问法讲了如何从发散性问题慢慢归结到收敛性问题,通过普鲁斯特提问法讲了人际之间谨慎而深刻的提问。
其实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教育是我们难以改变的,即使在西方的顶级私立学校里也不一定有这样好的教导。那我们在家庭里应该怎么做呢?我就试着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提高元认知的几个途径:
提高元认知是有效提高自己在不同场景不同学科的表现的关键途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
(a) 测试和验证什么是自己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的领域。不要错误判断自我, 不要自我欺骗;
(b)除了设定硬性的待完成事情的列表,更要在认知和成为什么方面设立好的目标;利用日记,他人反馈,和电子表格,切实记录自己的表现和有效监控自己的表现;
👉鼓励孩子提发散性问题:
特别是自发的问题,但是鼓励孩子把发散性问题逐渐转化成收敛性问题。具体方法参见上面paperclip 提问题的原则;
👉鼓励提问的同时,积极提高提问质量质量, 注重提问的建设性,收敛性和实践性。
我记得我女儿在初高中时候我带她去参加各种科技讲座。她总是在纸上列出至少三个可以问的问题,最后选一个最好的提出。我问她从哪里学的这个习惯。
她说7年级的科学老师说,能提问就是最宝贵的,至少保证你是感兴趣的,有参与度。我从西方出版的一本童书上看到几个评价问题的标准,每个问题价值1分:
这本童书说得分0-4分的就是好奇性问题,5-7分就是有趣问题,8-10分的就是有点智慧的问题。
👉建立问题模板,以备各种需要:
我们经常以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做一些决定,决定问题的时候思维简单,很多时候过分强调单一因素的重要性。其实应该是一套完整的问题的模板,因为因素之间是有联系的。
世界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解决完了一个层次的问题,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就出来了。但人更是为挑战和问题而生的。
把自己的生命与问题挂起钩来,你的生命就变得有意义。但是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解决的问题,会让你的人生变得高效,充实,富含意义。把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当作人生目标。我个人视频号的座右铭是:
想想乔布斯,马斯克和奥特曼这些伟大的企业家都是找到深入的底层问题。我们中国创新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没有同样深入的考究,反而有的企业家“成功”后容易陷入虚无之中。
很早思考人生的人,就会产生自己的人生要素:自我认知,动力目标,非常mindful地去生活。
那各位家长问问您的孩子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怎么可以有为这个问题工作的机会,欢迎和孩子沟通后把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留在留言之中。
愿你的孩子像爱因斯坦一样:不为名利所累,在一个问题上坚持更久一些。
本期福利
留言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感想,我们将为留言区点赞前3名读者每人赠送一本《如何提问》,下周五开奖,包邮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