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陈瑜:“现在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的孩子”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闻新朗读音频
音乐:Glenn Gould-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Aria
歌曲:疯医-愿我们在黑暗的另一边相见
陈瑜
陈瑜,《少年发声:孩子们倾吐的树洞》、《少年发声2:不被理解的少年——和15个与心理疾病斗争的孩子对谈实录》两书作者。
陈瑜作品
1977年生于上海,出于对社会的好奇心,8岁立志做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任《申江服务导报》副总编。
在将近20年的媒体生涯中,她发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此单一,导致其中很多人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职场,做着一份工作但满含怨气,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
于是,她于2011年创立公益项目“人生大不同”,希望年轻人通过参与这一平台开办的各类活动和课程,看见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再后来她意识到,与其等到25岁、30岁再问自己是谁、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其实走了很大一圈弯路,那不如透过家庭教育影响年轻一代父母,让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到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使新一代的孩子能够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所以,她又在2018年创立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
陈瑜说:
“幸福的本源是参差多态,单一、唯一的东西某种程度上都是反人性的。每个孩子都值得找到自己光芒四射的点,去到自己该去的地方,活出健康的生命状态。”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开始思考当下教育形态的谬误。
“父母拿我当考试机器,
我却想被当成人”
学堂:
您的“少年发声”系列图书,内容全部基于青少年——特别是受困于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的真实倾吐。您是否总结过孩子们陷入困境的共通原因?
陈瑜:
“少年发声”系列呈现的孩子们的痛苦程度,是会让很多成年人震惊的。
此前,很多成年人蒙上了眼睛,关上了耳朵,要么是不认为孩子会有心理困扰,要么是在孩子主动表达之后也不当一回事。
对中国孩子来说,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外显原因是学业压力。
罹患焦虑症、抑郁症的孩子,深究下去不少是学霸:
他们幼年时起跑特别早、特别快,小学阶段就名列前茅,会把自身价值和学业表现划等号——“我成绩好,我才是好的;我成绩不好,就一无是处”。
进入初高中,周边的同学更优秀了,竞争更激烈了,他们依然希望当第一名,好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通过努力仍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大受挫伤,自恋系统崩溃。
可是处在同样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状之下,也有一些孩子成长得相对健康,为什么?
这就引出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二个原因——亲子关系。
在学业压力面前,如果亲子关系稳固,爸爸妈妈可以做孩子的后盾,帮助孩子抵御风浪。
不幸的是,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大都建构得非常脆弱,孩子不仅没有父母托底,还要分出许多精力来应对父母的伤害。
孩子们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三个原因是师生关系。
非常多的老师向孩子灌输的价值观是扭曲的,比如:
A、B两个同学本来是朋友,老师跟A同学说“你再不抓紧,就要被B同学超过了”,两个孩子从此变成对手。
更有甚者,校长在全体学生的动员会上宣讲“你身边的同学不是同学,是你考场上的敌人”。
浸泡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吗?
除了错误的价值观灌输,很多老师自身的情绪管理还有问题。
我就采访过一个初中小孩,本来成绩非常好,偶尔有一次数学作业忘带了,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对她说“滚出去”。从那天起,她再也不去上数学课,从数学课影响到其他课,学习积极性全面下降,最后发展到不得不休学的地步。
同伴关系不良,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个原因。
一些孩子被同学排挤,遭遇校园霸凌,爸爸妈妈没有重视,还指责孩子“你去学校不是为了交朋友,是去读书的”“别人这样对待你,是不是你有什么问题”——对孩子来说,无异于落井下石。
学堂:
在您所讲的四个原因中,似乎亲子关系是更本质的。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尊重和爱足够,他边界清晰、自我价值感高,那么面对老师、同伴传递过来的竞争压力和言语攻击,是不至于瞬间垮掉的。
您形容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时用了一个词——脆弱,这可能跟很多家长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家长们往往觉得自己对孩子挺好的,孩子也理应报以尊敬和服从——这样的亲子关系哪有不妥?
直到孩子呈现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亲子关系的脆弱才被折射出来。
请您进一步讲讲,什么叫亲子关系脆弱?
陈瑜:
《少年发声2:不被理解的孩子》里,第一篇就呈现了这样一段亲子关系:
男孩上高一,因抑郁症休学,其实他在初二就吞药自杀过。
他的父母意识不到亲子关系有什么问题,只平淡地解释,他们都是学理工科的,不太会对孩子表达爱。
孩子却自述从未体验过家的温暖,记忆中找不出一个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温馨画面,因此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
他有一条从小陪伴他的毯子,伤心痛苦的时候,只能抱着那条毯子汲取安慰,而毯子是没办法回应他的。
孩子心里有一个空洞。
这孩子小学阶段成绩优异,进入初中,成绩不再能数一数二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是不理解的,态度不是和他一起面对困难,而是质疑他不用功、不上进。
在亲子关系中遭遇一系列的匮乏、打击后,孩子崩溃了。
书里提到的另一个个案是女孩,家庭经济条件优越。
外人看去,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其实因为父母非常忙,她从小是由保姆和司机来带的。
女孩说,她一直觉得司机和保姆才是她的爸爸妈妈,而她认为在父母的心中,她是排在他们的工作、社交之后的。她感觉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那么珍视她,她非常自卑。
判定亲子关系的质量,我们第一要看在孩子0-6岁的阶段,父母是否给了孩子充足的爱和陪伴。
如果这部分不足,孩子即便成绩很好,物质条件很好,安全感也会严重不足,自我价值感也会偏低。
判定亲子关系质量的第二个标准是,孩子和父母有没有话聊。
很多孩子从小学阶段就懒得跟父母说话了,因为跟父母分享任何东西,都要遭到怀疑、批判和贬低。
孩子遇到困难向父母寻求支持时,父母也武断地以自己认定的方式向孩子发号施令,令孩子很不舒服。
孩子们是怎么一点点关了房门又关心门的?
就是从父母不会倾听、共情开始的。
想要解决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得先重构亲子关系。
我们看到,虽然孩子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真正能够进入彼此心灵的不多。
学堂:
您举的这两个案例,孩子都出生在高知家庭、富裕家庭。
很多父母想当然地说“我做不好教育是因为我家没钱,我没有高学历”,其实这既是对教育的无知,又是对父母责任的推卸。
做好教育并不需要父母有多少钱、多高的学历;有钱、有学历的父母,不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也照样做不好教育。
当父母以为教育就等于供孩子吃穿、上学,督促孩子考好成绩、将来找好工作,那意味着他还没有入教育的门,他不知道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陈瑜:
是的,我们的家长把教育的概念狭隘化了。
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矛盾就是家长把孩子当做考试机器,而孩子希望自己被当做人来对待。
好多孩子在跟我聊的时候说:“我唯一能让爸妈开心的就是24小时坐在课桌前。”
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自我意识是空前强烈的,哪怕他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现实条件不允许他跨出狭小的地方,他的眼界也是同样开阔的,因为在互联网世界,知识的触达是平等的。
这就导致在家庭里,孩子的思考维度比家长高很多。
当孩子追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这些终极问题时,家长还停留在只关心考试分数——这两者的差距太大了。
我真心觉得,我们当前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的孩子。
孩子走在了教育者的前面,教育者呢,非但不去提升自己,还奋力把孩子往生产罐头的流水线上拖。
学堂:
当教育者成为受教育者的最大限制,听话的孩子只会落得下沉的结果。
陈瑜:
没错。
学堂:
面对家长单一而狭隘的价值观灌输,不同的孩子是否会有不同的反应?
陈瑜:
一些孩子认同并内化了家长的价值评判标准,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到最后往往就得抑郁症了。
一些孩子是表现出激烈的对外抗争。
封控期间我就得知一个高中生和爸爸在家打起来了,惊动了警察。在获得自主权这件事上,孩子们就是要破土而出。
也有一些孩子,不向内攻击,也不激烈地向外对抗,而是生发出批判性的思考。
比如一个河南下辖县市的女孩跟我说,她们那个地方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人大都沉浸在依附男人的幻想中。她读了很多女性主义的书,小小年纪就身体力行地追求自由和独立,她的妈妈呢,却天天刷抖音看“如何抓住男人的心”。
学堂:
在人们的一般想象中,父母是成熟智慧的,孩子是无知愚蠢的,孩子该听从父母的指引,事实却可能正好相反。
但人会本能地怀有对理想父母的期待,求而不得,痛苦万分。
陈瑜:
关系里边最痛苦的那个人,是最有改变动力的。
所以往往孩子是家庭中最先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人。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能以上帝视角看清楚家庭的纠结;但孩子没有经济能力,靠他一己之力很难扭转全局。
如果父母不去成长和改变,唯一能让孩子舒服一点的可行方式是,把物理空间拉大,借助考大学或其他机会去到另外一个城市,远离父母对他的损耗。
“父母帮不到我,
不给我添乱就不错了”
学堂:
常规宣传总说,父母为孩子劳心劳力,孩子应该感恩戴德;却掩盖掉很多父母不但不是孩子的助力,还经年累月对孩子进行着吸食、消耗。
陈瑜:
其实,父母把人生的高期待寄托到孩子身上,就已经是对孩子的消耗了。
我举个例子:
上海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成绩一直不错,就一场春考没考好,他妈妈就焦虑值爆表了。以前本来不检查孩子的功课,这下马上开始检查。
高三的题目她又看不懂,怎么办呢?她每次就看孩子数学卷子的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多不多,以此判断孩子有没有用功学习。
这是多么荒谬啊。
孩子说:“我是高三学生,背负着学业压力不算,还要承受父母的焦虑。”
父母本该是孩子的容器,现在经常都是反过来的,孩子在做父母的容器。
这位妈妈问我她家孩子的事该怎么处理,我说:
“你只要管好自己,你儿子一定能考进理想的大学,真的不要给孩子添乱了!高三的孩子还要腾出精力应对家长,太不容易了。”
学堂:
父母怎样判断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在给孩子添乱呢?
陈瑜:
父母可以观察自己是否有以下三种行为:
第一种,吼叫。
很多人默认,家长在孩子面前是可以情绪失控的,我不懂这件事的合理性在哪。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嗓门一大,就代表灾难临头了。
试想一下,孩子在学校已经有那么长的学习时间,回到家还要做作业,他每天的待机时间是比一般的大人都要长的。孩子已经那么辛苦了,还要承受父母的吼叫,是不是太可怜了?
第二种,唠叨。
一件事,家长反反复复跟孩子去说,也让孩子非常受不了。
家长以为这么做是在推动孩子,其实只不过是通过唠叨,把自身的压力全部转嫁到孩子身上罢了。
第三种,殴打。
现在,打孩子的家长仍然不少。
我的书里提到一个“乖乖女”,她的妈妈会把她包在被子里,骑在她身上揍她,打她还不允许她哭出声音来。
在这种暴力对待下,女孩从初中就出现抑郁倾向,高中休学两次,大学期间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精神疾病是很难治愈的了。
还有一个女孩,她妈妈长期盯着她练琴,弹错一个音,就用筷子打一下她的手,导致孩子认为人是不可以犯错的,只要犯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孩子小学四年级开始出现强迫思维,后来确诊了强迫症,非常惨。
学堂:
家长如果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可以如何调整呢?
陈瑜:
第一,也是最简单的,把你的孩子当做你单位的实习生。
想一想,这实习生比你小很多,他工作上碰到一些困难时,你会怎么去帮助他?
他是你的同事,你对他不会张口就骂、抬手就打;那为什么你对孩子就能打骂呢?
其实根本上是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尊重,默认“孩子是我带到世界上的,就应该由我来拿捏”。
第二,当你意识到你即将失控的时候,要马上对自己说“停”,不要跟孩子进行战斗升级。
你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我现在情绪不太好,需要自己先冷静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搁置搁置,回头再来讨论。”
然后你赶快离开孩子,到另外的空间,对自己进行物理降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重新审视自己的三观。
一个家长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往往缘于他没有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法平静地与自己、他人和世界相处。
学堂:
您说的“稳定的三观”,是要建立在充分了解世界,充分了解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而这些东西,我认为很多中国人尚不具备。
我们习惯于别人干啥我干啥,别人有啥我也得有啥,盲目攀比,随波逐流,所以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内心就方寸大乱。
我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我要如何度过一生?很多家长是回答不上来的。
他回避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而活着,也把他狭隘认知中生活的唯一一种蓝图——拼得好成绩,换得好文凭,抢到好工作,赚到好收入——强行灌输给孩子。
陈瑜:
历史上,我们长期处在皇权专制社会,这样的社会文化,不鼓励人们独立思考、活出自己的样子。
今天的应试教育,仍然训练受教育者符合标准答案,导致了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匮乏。
成年人习惯了仅仅以财富和社会地位衡量人生,而没有反思:这些东西和幸福是正相关的吗?
我们观察一下现在这批40岁上下的父母,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高吗?
真的觉得很快乐、过得非常有意义的,绝对不算多。
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下班之后,不是抱怨工作,就是躺平刷手机,一点都没有把自己活出来。
孩子觉得:我读书,考一个名牌学校,混上一份体面的工作,就是为了成为我父母现在这样吗?我一点都不想复制他们的老路了!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质疑父母那套价值观。
“鸡娃”严重的爸爸妈妈,要么自己以前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深深认同了“读书改变命运”;要么是自己早年在读书方面有夙愿没有达成,认定人生不顺都是因为学历不足,把孩子当成了替自己实现名校梦想的工具。
真正有胆识让孩子去自由探索的家长凤毛麟角,这些占少数的家长是真正有力量的。
而那些紧紧抓着孩子、“鸡”得不行的家长,看似行动力很强,内心是很虚弱的,一直害怕错过什么就会被淘汰。
脱颖而出的,
是侥幸获得自由的孩子
学堂:
是否也有一些孩子,在畸形的大环境下没有被毁掉,保持了强韧的主体性和创造力?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陈瑜:
的确存在这样幸运的孩子,而他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缘于他们的父母或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做到了放手,给予孩子自由。
我采访过一个男孩,父母忙工作,没空盯着他,客观上为他腾出了自主探索的空间,他趁此看了好多课外书。
慢慢地,他觉得学校教的内容让他吃不饱了,就提出休学一年,他妈妈同意了。
在这一年时间里,他阅读了100本书,还拜知乎上一个他佩服的答主为师,两人合写了10万字的研究文章。
这些事做完,他回到了学校。我问他,休学一年后回去,有没有遇到学业上的困难?
他说,唯一的困难是经常发现老师讲的不对,还要克制住反驳的冲动。
学堂:
哈哈,孩子太强了!
教育者认为孩子必须听从大人的指挥,亦步亦趋,才能发展良好,实在是种自以为是。
陈瑜:
是啊。
还有一种父母能有意识地放手,并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机会。
他们从小带孩子去看很多的演出、展览、电影、纪录片,带孩子旅行,为孩子打开广博的世界。
孩子得以不停地感受、测试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生发出对世界的巨大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学习是带着真正的内驱力的,会学得非常深和杂,完全超出考纲的范围,而且会把学习当成是终身的。
相对应地,那些从小被父母追在屁股后头“鸡”的孩子,进了大学或找到工作,就再也不想读书了。
结果必然是,自驱式的孩子对被逼刷题长大的孩子形成降维打击。
学堂:
很多家长不敢放手,不敢把自由还给孩子,是因为他们自己就在过多的约束、控制中长大,没有体验过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快乐。
这种体验层面的贫乏,限制了他们对自由的想象力。
他们误以为自由就是无法无天、贪婪堕落——这是奴隶,而不是享受过自由权利的人,对自由的想象。
抱着奴隶一样的心态被迫工作,下班后像奴隶翻身得解放般,躺平刷手机,挥霍片刻的闲暇,是今天很多成年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在严重压抑和发泄释放两极之上反复横跳,却不是生命的正常状态。
成年人要做的是反思自身生命状态的不正常,而不是不加反思地再次剥夺孩子的自由,让孩子也失去生命的正常状态。
陈瑜:
父母如果连放手的勇气都没有,那的确首先要去梳理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议题。
我们在去年下半年开展了一个12人参加的家长工作坊。
因为长期的、过度的管控,这些家长的孩子基本都处于厌学和休学的状态。
起初,我们告诉家长要信任孩子、学会放手,家长将信将疑。
去年12月份,疫情管控放开,大家先后都生病了。
今年1月份回来做分享,有3位妈妈说,病倒之后实在没力气管孩子了,竟意外发现孩子其实是会自己进教室上网课、写作业、交作业的!而以前,每节上课、每项作业都要去督促孩子。
她们亲眼看到,当把“他律”撤掉,“自律”才会长出来。
被迫放手让她们尝到了甜头,这也激发了其他家长,在随后的寒假中尝试放手。
其中一位爸爸,之前严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亲子关系闹得几近破裂。孩子曾扬言要到派出所把户口本登记信息改为“孤儿”,不愿再认父母。
这次放寒假,爸爸对孩子说:“你已经初二了,我相信你可以自己管理好电子产品,从今天起我不再给你断网,不再没收你的手机、电脑。”
爸爸说到做到,第一天晚上,孩子打了一通宵游戏,爸爸也没去干涉。
孩子借此确认,父母真的把电子产品交给他管了,自那,打游戏越来越少,开始自觉地平衡游戏和学习的时间,从游走在休学的边缘,转变到主动写作业;从完全不跟父母说话,转变到愿意跟父母交流。
学堂:
这种亲子关系的转变太令人感动。
陈瑜:
是啊,这位爸爸调整的能力非常强,不只做到不干涉孩子,后来还观察孩子喜欢哪款游戏,想研究了陪孩子一起玩。
相比之下,一些家长则在尝试放手后缺乏定力,不容许孩子试错,放手第一天、第二天,孩子没有做到他期待的样子,他就等不起了,立刻冲进去撕毁协议,让孩子对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丧失信任。
电子产品,
必然导致孩子沉沦?
学堂:
电子产品的管理,是家长很关心的一个话题,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似乎的确越来越多,对此,您的看法是?
陈瑜:
任何教育问题发生,我们都要先去探查根源是什么。
一些孩子的确每天打两小时游戏,但人家作业都做了,考试考得也挺好,打游戏没有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父母就不要一惊一乍。
有些家长是贪得无厌,说:“如果他把打游戏这两个小时也用在学习上,成绩不是能更好吗?!”
实际上,很可能你把这两个小时克扣去了,孩子情绪不好了,现有的成绩水平也维持不了了。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打游戏占用时间过长,不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睡眠时间被严重压缩,第二天没有精力读书,形成恶性循环——教育者要做的也不是马上插手控制,而是跟孩子讨论,为什么他需要玩那么久?
我们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钻进虚拟空间,是为了逃避学业压力——功课对他太难了,作业他做不出来。
这时我们要去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困难。
也有一些孩子,一到家就要打游戏,是为了隔绝和父母的交流。
这时,我们要去修复亲子关系。
再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同伴关系不好,他所有的朋友都在网上,每天耗在网上好长时间,是在弥补社交需求。
那么我们要理解孩子,可能的话,帮孩子创造一些在现实中交朋友的机会。
我采访过很多孩子,孩子说,其实真的让他们昏天黑地地打游戏,他们也会觉得非常无聊,当有一些他们觉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他们都是会从游戏世界里退出来,或部分退出来的。
学堂:
在电子产品管理的问题上,家长的起心动念非常重要。
你是打心眼里相信孩子向上向善的天性,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深切地理解他、帮助他,还是无视孩子的需求和痛苦,只试图把孩子改造成你理想的样子,孩子一秒钟就能感受到。
陈瑜:
是的。
最可惜的就是,家长们往往要等到孩子付出惨痛的代价、出现各种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才肯反思自己的观念和做法。
一些顽固的家长,孩子都抑郁了、自残自杀了,还认为全是孩子的问题,他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比较好的家长是,虽然曾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无知,错误对待过孩子,但毕竟爱孩子,一旦意识到自身的错误,马上去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并加以改正。
更好的家长是,在问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不让问题发生。
学堂:
这一代的孩子注定要与互联网共存,让他们脱离电子产品生活,既不可能,也会对他们的生存发展构成限制。
家长还将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也缘于他们自身缺乏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乃至借助电子产品拓宽心智边界、人生版图的正向经验。
您能否分享一些正向经验呢?
陈瑜:
我可以提供一些正面案例:
一个男孩,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游戏里泡上四五个小时,泡到爸爸妈妈回家。
其实他的兴趣不是打游戏,而是冒充大人,在游戏群里看人家聊天。
到初中,他接触到心理学,才联系起来——原来他那么喜欢看人家打游戏,是对人感兴趣。借此,他明确了职业方向,后来他搞了教育。
我们以为打游戏就是坏的,殊不知打游戏也为孩子提供了自我探索的机会。
另外一个男孩,也是很喜欢打游戏,打到后来发现,比起打游戏,他更喜欢的是教别人打游戏,因为他喜欢摸索事物的底层规律。
于是他去B站上开了一个游戏教学的频道。由于他教得好,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又吸引到合作者和志愿者加入他的事业,获得了广告收入,实现了商业变现。
在这个过程中,他衍生了自己的兴趣,又积累了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
凭借这段经历,他申请到了澳洲一所非常好的大学。
但他做这一切都是瞒着家长的。有一天他爸爸偶然看到了他的B站账号,估算了一下他做这些事要花多少时间,没有批评他,只跟他说“别熬夜,别伤身体”,他很开心。
互联网给到孩子前所未有的空间,令这一代孩子能做很多曾经的我们不可能去做的事。
如果总用我们那一套旧观念去套,就会把孩子的无限可能性扼杀掉。
今天的家长要想明白,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每个人都不先搞清自己是谁、要去向哪里,就盲目地往一条独木桥上挤,结果就会像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掉落进水里的人充满了挫败,冲过桥关的人也充满了焦虑,无尽无休。
这样的人生有什么可过的?
学堂:
总有一代要转身。
但愿更多父母醒来,别再让孩子重复悲剧的命运。
*2022年,尹建莉父母学堂全新推出【破界对话】栏目,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
陈瑜老师图书:《少年发声》《不被理解的少年》
此二书将以真实的采访实录,
带您走进青少年正在经历的
亲子关系、成长痛楚、
学习焦虑,社会压力等
带领觉知中的父母: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聆听孩子真实的心声
少年发声+不被理解的少年(套装2册) 陈瑜著
适读人群:家长、教育工作者
作者介绍
小猪猪,倾听者,感受者,记录者,尹建莉父母学堂内容总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闻新,高中教师,每天用心学习成就新的自我,每晚用声音温暖孩子的梦。坚信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