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陈瑜:“现在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的孩子”

对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陈瑜:“现在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的孩子”

育儿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闻新朗读音频

音乐:Glenn Gould-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Aria 

歌曲:疯医-愿我们在黑暗的另一边相见

写在前面:

陈瑜


陈瑜,《少年发声:孩子们倾吐的树洞》、《少年发声2:不被理解的少年——和15个与心理疾病斗争的孩子对谈实录》两书作者。


陈瑜作品


1977年生于上海,出于对社会的好奇心,8岁立志做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任《申江服务导报》副总编。


在将近20年的媒体生涯中,她发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此单一,导致其中很多人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职场,做着一份工作但满含怨气,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


于是,她于2011年创立公益项目“人生大不同”,希望年轻人通过参与这一平台开办的各类活动和课程,看见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再后来她意识到,与其等到25岁、30岁再问自己是谁、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其实走了很大一圈弯路,那不如透过家庭教育影响年轻一代父母,让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到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使新一代的孩子能够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所以,她又在2018年创立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


陈瑜说:


幸福的本源是参差多态,单一、唯一的东西某种程度上都是反人性的。每个孩子都值得找到自己光芒四射的点,去到自己该去的地方,活出健康的生命状态。”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开始思考当下教育形态的谬误。


“父母拿我当考试机器,

我却想被当成人”


学堂:

您的“少年发声”系列图书,内容全部基于青少年——特别是受困于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的真实倾吐。您是否总结过孩子们陷入困境的共通原因?


陈瑜:

“少年发声”系列呈现的孩子们的痛苦程度,是会让很多成年人震惊的。


此前,很多成年人蒙上了眼睛,关上了耳朵,要么是不认为孩子会有心理困扰,要么是在孩子主动表达之后也不当一回事。


对中国孩子来说,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外显原因是学业压力。


罹患焦虑症、抑郁症的孩子,深究下去不少是学霸:


他们幼年时起跑特别早、特别快,小学阶段就名列前茅,会把自身价值和学业表现划等号——“我成绩好,我才是好的;我成绩不好,就一无是处”。


进入初高中,周边的同学更优秀了,竞争更激烈了,他们依然希望当第一名,好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通过努力仍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大受挫伤,自恋系统崩溃。


可是处在同样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状之下,也有一些孩子成长得相对健康,为什么?


这就引出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二个原因——亲子关系


在学业压力面前,如果亲子关系稳固,爸爸妈妈可以做孩子的后盾,帮助孩子抵御风浪。


不幸的是,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大都建构得非常脆弱,孩子不仅没有父母托底,还要分出许多精力来应对父母的伤害。


孩子们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三个原因是师生关系。


非常多的老师向孩子灌输的价值观是扭曲的,比如:


A、B两个同学本来是朋友,老师跟A同学说“你再不抓紧,就要被B同学超过了”,两个孩子从此变成对手。


更有甚者,校长在全体学生的动员会上宣讲“你身边的同学不是同学,是你考场上的敌人”。


浸泡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吗?


除了错误的价值观灌输,很多老师自身的情绪管理还有问题。


我就采访过一个初中小孩,本来成绩非常好,偶尔有一次数学作业忘带了,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对她说“滚出去”。从那天起,她再也不去上数学课,从数学课影响到其他课,学习积极性全面下降,最后发展到不得不休学的地步。


同伴关系不良,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个原因。


一些孩子被同学排挤,遭遇校园霸凌,爸爸妈妈没有重视,还指责孩子“你去学校不是为了交朋友,是去读书的”“别人这样对待你,是不是你有什么问题”——对孩子来说,无异于落井下石。


学堂:

在您所讲的四个原因中,似乎亲子关系是更本质的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尊重和爱足够,他边界清晰、自我价值感高,那么面对老师、同伴传递过来的竞争压力和言语攻击,是不至于瞬间垮掉的。


您形容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时用了一个词——脆弱,这可能跟很多家长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家长们往往觉得自己对孩子挺好的,孩子也理应报以尊敬和服从——这样的亲子关系哪有不妥?


直到孩子呈现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亲子关系的脆弱才被折射出来。


请您进一步讲讲,什么叫亲子关系脆弱?


陈瑜:

《少年发声2:不被理解的孩子》里,第一篇就呈现了这样一段亲子关系:


男孩上高一,因抑郁症休学,其实他在初二就吞药自杀过。


他的父母意识不到亲子关系有什么问题,只平淡地解释,他们都是学理工科的,不太会对孩子表达爱。


孩子却自述从未体验过家的温暖,记忆中找不出一个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温馨画面,因此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


他有一条从小陪伴他的毯子,伤心痛苦的时候,只能抱着那条毯子汲取安慰,而毯子是没办法回应他的。


孩子心里有一个空洞。


这孩子小学阶段成绩优异,进入初中,成绩不再能数一数二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是不理解的,态度不是和他一起面对困难,而是质疑他不用功、不上进。


在亲子关系中遭遇一系列的匮乏、打击后,孩子崩溃了。


书里提到的另一个个案是女孩,家庭经济条件优越。


外人看去,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其实因为父母非常忙,她从小是由保姆和司机来带的。


女孩说,她一直觉得司机和保姆才是她的爸爸妈妈,而她认为在父母的心中,她是排在他们的工作、社交之后的。她感觉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那么珍视她,她非常自卑。


判定亲子关系的质量,我们第一要看在孩子0-6岁的阶段,父母是否给了孩子充足的爱和陪伴。


如果这部分不足,孩子即便成绩很好,物质条件很好,安全感也会严重不足,自我价值感也会偏低。


判定亲子关系质量的第二个标准是,孩子和父母有没有话聊。


很多孩子从小学阶段就懒得跟父母说话了,因为跟父母分享任何东西,都要遭到怀疑、批判和贬低。


孩子遇到困难向父母寻求支持时,父母也武断地以自己认定的方式向孩子发号施令,令孩子很不舒服。


孩子们是怎么一点点关了房门又关心门的?


就是从父母不会倾听、共情开始的。


想要解决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得先重构亲子关系。


我们看到,虽然孩子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真正能够进入彼此心灵的不多。


学堂:

您举的这两个案例,孩子都出生在高知家庭、富裕家庭。


很多父母想当然地说“我做不好教育是因为我家没钱,我没有高学历”,其实这既是对教育的无知,又是对父母责任的推卸。


做好教育并不需要父母有多少钱、多高的学历;有钱、有学历的父母,不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也照样做不好教育。


当父母以为教育就等于供孩子吃穿、上学,督促孩子考好成绩、将来找好工作,那意味着他还没有入教育的门,他不知道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陈瑜:

是的,我们的家长把教育的概念狭隘化了。


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矛盾就是家长把孩子当做考试机器,而孩子希望自己被当做人来对待。


好多孩子在跟我聊的时候说:“我唯一能让爸妈开心的就是24小时坐在课桌前。”


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自我意识是空前强烈的,哪怕他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现实条件不允许他跨出狭小的地方,他的眼界也是同样开阔的,因为在互联网世界,知识的触达是平等的。


这就导致在家庭里,孩子的思考维度比家长高很多。


当孩子追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这些终极问题时,家长还停留在只关心考试分数——这两者的差距太大了。


我真心觉得,我们当前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的孩子。


孩子走在了教育者的前面,教育者呢,非但不去提升自己,还奋力把孩子往生产罐头的流水线上拖。


学堂:

当教育者成为受教育者的最大限制,听话的孩子只会落得下沉的结果。


陈瑜:

没错。


学堂:

面对家长单一而狭隘的价值观灌输,不同的孩子是否会有不同的反应?


陈瑜:

一些孩子认同并内化了家长的价值评判标准,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到最后往往就得抑郁症了。


一些孩子是表现出激烈的对外抗争。


封控期间我就得知一个高中生和爸爸在家打起来了,惊动了警察。在获得自主权这件事上,孩子们就是要破土而出。


也有一些孩子,不向内攻击,也不激烈地向外对抗,而是生发出批判性的思考。


比如一个河南下辖县市的女孩跟我说,她们那个地方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人大都沉浸在依附男人的幻想中。她读了很多女性主义的书,小小年纪就身体力行地追求自由和独立,她的妈妈呢,却天天刷抖音看“如何抓住男人的心”。


学堂:

在人们的一般想象中,父母是成熟智慧的,孩子是无知愚蠢的,孩子该听从父母的指引,事实却可能正好相反。


但人会本能地怀有对理想父母的期待,求而不得,痛苦万分。


陈瑜:

关系里边最痛苦的那个人,是最有改变动力的。


所以往往孩子是家庭中最先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人。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能以上帝视角看清楚家庭的纠结;但孩子没有经济能力,靠他一己之力很难扭转全局。


如果父母不去成长和改变,唯一能让孩子舒服一点的可行方式是,把物理空间拉大,借助考大学或其他机会去到另外一个城市,远离父母对他的损耗。



“父母帮不到我,

不给我添乱就不错了”


学堂:

常规宣传总说,父母为孩子劳心劳力,孩子应该感恩戴德;却掩盖掉很多父母不但不是孩子的助力,还经年累月对孩子进行着吸食、消耗。


陈瑜:

其实,父母把人生的高期待寄托到孩子身上,就已经是对孩子的消耗了。


我举个例子:


上海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成绩一直不错,就一场春考没考好,他妈妈就焦虑值爆表了。以前本来不检查孩子的功课,这下马上开始检查。


高三的题目她又看不懂,怎么办呢?她每次就看孩子数学卷子的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多不多,以此判断孩子有没有用功学习。


这是多么荒谬啊。


孩子说:“我是高三学生,背负着学业压力不算,还要承受父母的焦虑。”


父母本该是孩子的容器,现在经常都是反过来的,孩子在做父母的容器。


这位妈妈问我她家孩子的事该怎么处理,我说:


“你只要管好自己,你儿子一定能考进理想的大学,真的不要给孩子添乱了!高三的孩子还要腾出精力应对家长,太不容易了。”


学堂:

父母怎样判断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在给孩子添乱呢?


陈瑜:

父母可以观察自己是否有以下三种行为:


第一种,吼叫。


很多人默认,家长在孩子面前是可以情绪失控的,我不懂这件事的合理性在哪。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嗓门一大,就代表灾难临头了。


试想一下,孩子在学校已经有那么长的学习时间,回到家还要做作业,他每天的待机时间是比一般的大人都要长的。孩子已经那么辛苦了,还要承受父母的吼叫,是不是太可怜了?


第二种,唠叨。


一件事,家长反反复复跟孩子去说,也让孩子非常受不了。


家长以为这么做是在推动孩子,其实只不过是通过唠叨,把自身的压力全部转嫁到孩子身上罢了。


第三种,殴打。


现在,打孩子的家长仍然不少。


我的书里提到一个“乖乖女”,她的妈妈会把她包在被子里,骑在她身上揍她,打她还不允许她哭出声音来。


在这种暴力对待下,女孩从初中就出现抑郁倾向,高中休学两次,大学期间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精神疾病是很难治愈的了。


还有一个女孩,她妈妈长期盯着她练琴,弹错一个音,就用筷子打一下她的手,导致孩子认为人是不可以犯错的,只要犯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孩子小学四年级开始出现强迫思维,后来确诊了强迫症,非常惨。


学堂:

家长如果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可以如何调整呢?


陈瑜:

第一,也是最简单的,把你的孩子当做你单位的实习生。


想一想,这实习生比你小很多,他工作上碰到一些困难时,你会怎么去帮助他?


他是你的同事,你对他不会张口就骂、抬手就打;那为什么你对孩子就能打骂呢?


其实根本上是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尊重,默认“孩子是我带到世界上的,就应该由我来拿捏”。


第二,当你意识到你即将失控的时候,要马上对自己说“停”,不要跟孩子进行战斗升级。


你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我现在情绪不太好,需要自己先冷静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搁置搁置,回头再来讨论。”


然后你赶快离开孩子,到另外的空间,对自己进行物理降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重新审视自己的三观。


一个家长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往往缘于他没有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法平静地与自己、他人和世界相处。


学堂:

您说的“稳定的三观”,是要建立在充分了解世界,充分了解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而这些东西,我认为很多中国人尚不具备。


我们习惯于别人干啥我干啥,别人有啥我也得有啥,盲目攀比,随波逐流,所以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内心就方寸大乱。


我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我要如何度过一生?很多家长是回答不上来的。


他回避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而活着,也把他狭隘认知中生活的唯一一种蓝图——拼得好成绩,换得好文凭,抢到好工作,赚到好收入——强行灌输给孩子。


陈瑜:

历史上,我们长期处在皇权专制社会,这样的社会文化,不鼓励人们独立思考、活出自己的样子。


今天的应试教育,仍然训练受教育者符合标准答案,导致了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匮乏。


成年人习惯了仅仅以财富和社会地位衡量人生,而没有反思:这些东西和幸福是正相关的吗?


我们观察一下现在这批40岁上下的父母,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高吗?


真的觉得很快乐、过得非常有意义的,绝对不算多。


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下班之后,不是抱怨工作,就是躺平刷手机,一点都没有把自己活出来。


孩子觉得:我读书,考一个名牌学校,混上一份体面的工作,就是为了成为我父母现在这样吗?我一点都不想复制他们的老路了!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质疑父母那套价值观。


“鸡娃”严重的爸爸妈妈,要么自己以前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深深认同了“读书改变命运”;要么是自己早年在读书方面有夙愿没有达成,认定人生不顺都是因为学历不足,把孩子当成了替自己实现名校梦想的工具。


真正有胆识让孩子去自由探索的家长凤毛麟角,这些占少数的家长是真正有力量的。


而那些紧紧抓着孩子、“鸡”得不行的家长,看似行动力很强,内心是很虚弱的,一直害怕错过什么就会被淘汰。



脱颖而出的,

是侥幸获得自由的孩子


学堂:

是否也有一些孩子,在畸形的大环境下没有被毁掉,保持了强韧的主体性和创造力?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陈瑜:

的确存在这样幸运的孩子,而他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缘于他们的父母或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做到了放手,给予孩子自由。


我采访过一个男孩,父母忙工作,没空盯着他,客观上为他腾出了自主探索的空间,他趁此看了好多课外书。


慢慢地,他觉得学校教的内容让他吃不饱了,就提出休学一年,他妈妈同意了。


在这一年时间里,他阅读了100本书,还拜知乎上一个他佩服的答主为师,两人合写了10万字的研究文章。


这些事做完,他回到了学校。我问他,休学一年后回去,有没有遇到学业上的困难?


他说,唯一的困难是经常发现老师讲的不对,还要克制住反驳的冲动。


学堂:

哈哈,孩子太强了!


教育者认为孩子必须听从大人的指挥,亦步亦趋,才能发展良好,实在是种自以为是。


陈瑜:

是啊。


还有一种父母能有意识地放手,并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机会。


他们从小带孩子去看很多的演出、展览、电影、纪录片,带孩子旅行,为孩子打开广博的世界。


孩子得以不停地感受、测试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生发出对世界的巨大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学习是带着真正的内驱力的,会学得非常深和杂,完全超出考纲的范围,而且会把学习当成是终身的。


相对应地,那些从小被父母追在屁股后头“鸡”的孩子,进了大学或找到工作,就再也不想读书了。


结果必然是,自驱式的孩子对被逼刷题长大的孩子形成降维打击。


学堂:

很多家长不敢放手,不敢把自由还给孩子,是因为他们自己就在过多的约束、控制中长大,没有体验过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快乐。


这种体验层面的贫乏,限制了他们对自由的想象力。


他们误以为自由就是无法无天、贪婪堕落——这是奴隶,而不是享受过自由权利的人,对自由的想象。


抱着奴隶一样的心态被迫工作,下班后像奴隶翻身得解放般,躺平刷手机,挥霍片刻的闲暇,是今天很多成年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在严重压抑和发泄释放两极之上反复横跳,却不是生命的正常状态。


成年人要做的是反思自身生命状态的不正常,而不是不加反思地再次剥夺孩子的自由,让孩子也失去生命的正常状态。


陈瑜:

父母如果连放手的勇气都没有,那的确首先要去梳理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议题。


我们在去年下半年开展了一个12人参加的家长工作坊。


因为长期的、过度的管控,这些家长的孩子基本都处于厌学和休学的状态。


起初,我们告诉家长要信任孩子、学会放手,家长将信将疑。


去年12月份,疫情管控放开,大家先后都生病了。


今年1月份回来做分享,有3位妈妈说,病倒之后实在没力气管孩子了,竟意外发现孩子其实是会自己进教室上网课、写作业、交作业的!而以前,每节上课、每项作业都要去督促孩子。


她们亲眼看到,当把“他律”撤掉,“自律”才会长出来。


被迫放手让她们尝到了甜头,这也激发了其他家长,在随后的寒假中尝试放手。


其中一位爸爸,之前严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亲子关系闹得几近破裂。孩子曾扬言要到派出所把户口本登记信息改为“孤儿”,不愿再认父母。


这次放寒假,爸爸对孩子说:“你已经初二了,我相信你可以自己管理好电子产品,从今天起我不再给你断网,不再没收你的手机、电脑。”


爸爸说到做到,第一天晚上,孩子打了一通宵游戏,爸爸也没去干涉。


孩子借此确认,父母真的把电子产品交给他管了,自那,打游戏越来越少,开始自觉地平衡游戏和学习的时间,从游走在休学的边缘,转变到主动写作业;从完全不跟父母说话,转变到愿意跟父母交流。


学堂:

这种亲子关系的转变太令人感动。


陈瑜:

是啊,这位爸爸调整的能力非常强,不只做到不干涉孩子,后来还观察孩子喜欢哪款游戏,想研究了陪孩子一起玩。


相比之下,一些家长则在尝试放手后缺乏定力,不容许孩子试错,放手第一天、第二天,孩子没有做到他期待的样子,他就等不起了,立刻冲进去撕毁协议,让孩子对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丧失信任。



电子产品,

必然导致孩子沉沦?


学堂:

电子产品的管理,是家长很关心的一个话题,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似乎的确越来越多,对此,您的看法是?


陈瑜:

任何教育问题发生,我们都要先去探查根源是什么。


一些孩子的确每天打两小时游戏,但人家作业都做了,考试考得也挺好,打游戏没有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父母就不要一惊一乍。


有些家长是贪得无厌,说:“如果他把打游戏这两个小时也用在学习上,成绩不是能更好吗?!”


实际上,很可能你把这两个小时克扣去了,孩子情绪不好了,现有的成绩水平也维持不了了。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打游戏占用时间过长,不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睡眠时间被严重压缩,第二天没有精力读书,形成恶性循环——教育者要做的也不是马上插手控制,而是跟孩子讨论,为什么他需要玩那么久?


我们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钻进虚拟空间,是为了逃避学业压力——功课对他太难了,作业他做不出来。


这时我们要去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困难。


也有一些孩子,一到家就要打游戏,是为了隔绝和父母的交流。


这时,我们要去修复亲子关系。


再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同伴关系不好,他所有的朋友都在网上,每天耗在网上好长时间,是在弥补社交需求。


那么我们要理解孩子,可能的话,帮孩子创造一些在现实中交朋友的机会。


我采访过很多孩子,孩子说,其实真的让他们昏天黑地地打游戏,他们也会觉得非常无聊,当有一些他们觉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他们都是会从游戏世界里退出来,或部分退出来的。


学堂:

在电子产品管理的问题上,家长的起心动念非常重要。


你是打心眼里相信孩子向上向善的天性,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深切地理解他、帮助他,还是无视孩子的需求和痛苦,只试图把孩子改造成你理想的样子,孩子一秒钟就能感受到。


陈瑜:

是的。


最可惜的就是,家长们往往要等到孩子付出惨痛的代价、出现各种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才肯反思自己的观念和做法。


一些顽固的家长,孩子都抑郁了、自残自杀了,还认为全是孩子的问题,他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比较好的家长是,虽然曾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无知,错误对待过孩子,但毕竟爱孩子,一旦意识到自身的错误,马上去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并加以改正。


更好的家长是,在问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不让问题发生。


学堂:

这一代的孩子注定要与互联网共存,让他们脱离电子产品生活,既不可能,也会对他们的生存发展构成限制。


家长还将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也缘于他们自身缺乏与电子产品和谐相处,乃至借助电子产品拓宽心智边界、人生版图的正向经验。


您能否分享一些正向经验呢?


陈瑜:

我可以提供一些正面案例:


一个男孩,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游戏里泡上四五个小时,泡到爸爸妈妈回家。


其实他的兴趣不是打游戏,而是冒充大人,在游戏群里看人家聊天。


到初中,他接触到心理学,才联系起来——原来他那么喜欢看人家打游戏,是对人感兴趣。借此,他明确了职业方向,后来他搞了教育。


我们以为打游戏就是坏的,殊不知打游戏也为孩子提供了自我探索的机会。


另外一个男孩,也是很喜欢打游戏,打到后来发现,比起打游戏,他更喜欢的是教别人打游戏,因为他喜欢摸索事物的底层规律。


于是他去B站上开了一个游戏教学的频道。由于他教得好,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又吸引到合作者和志愿者加入他的事业,获得了广告收入,实现了商业变现。


在这个过程中,他衍生了自己的兴趣,又积累了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


凭借这段经历,他申请到了澳洲一所非常好的大学。


但他做这一切都是瞒着家长的。有一天他爸爸偶然看到了他的B站账号,估算了一下他做这些事要花多少时间,没有批评他,只跟他说“别熬夜,别伤身体”,他很开心。


互联网给到孩子前所未有的空间,令这一代孩子能做很多曾经的我们不可能去做的事。


如果总用我们那一套旧观念去套,就会把孩子的无限可能性扼杀掉。


今天的家长要想明白,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每个人都不先搞清自己是谁、要去向哪里,就盲目地往一条独木桥上挤,结果就会像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掉落进水里的人充满了挫败,冲过桥关的人也充满了焦虑,无尽无休。


这样的人生有什么可过的?


学堂:

总有一代要转身。


但愿更多父母醒来,别再让孩子重复悲剧的命运。



*2022年,尹建莉父母学堂全新推出【破界对话】栏目,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


陈瑜老师图书:《少年发声》《不被理解的少年》



此二书将以真实的采访实录,

带您走进青少年正在经历的

亲子关系、成长痛楚、

学习焦虑,社会压力等


带领觉知中的父母: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聆听孩子真实的心声



←长按扫码,立即购买

少年发声+不被理解的少年(套装2册) 陈瑜著

适读人群:家长、教育工作者


作者介绍





小猪猪,倾听者,感受者,记录者,尹建莉父母学堂内容总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闻新,高中教师,每天用心学习成就新的自我,每晚用声音温暖孩子的梦。坚信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陈瑜老师著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哈佛脑科学家谈青少年大脑特征:为什么孩子总在青春期让你抓狂性骚扰的游客,配不上这样的淄博!自行车的故事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今天的家长太像投资者、经纪人了某中学心理咨询师:孩子出现这种迹象,是危险信号,一定要重视!为什么你很喜欢心理学,却成为不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应对焦虑、痛苦和厌学对谈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养出自驱力爆棚又内心富足的孩子,特别简单如何把控心理咨询师成长中的快与慢?心理咨询师「入行-执业-资深」三阶段的成长规则德国学校的全人教育,难怪孩子们都那么爱上学!这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的教育!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一心一益”公益项目完成试点城市调研【5月考试】2023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火热报名中!揭秘真实心理咨询行业:执业初期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宝典做心理咨询前可以问咨询师的10个问题【教育】警惕!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大预警信号胡鑫宇事件后,请不要再说“现在的孩子,怎么如此脆弱”教育信息周刊|习近平: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教育部对青少年科学教育作出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启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紫鹭 - 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培训杨东平 徐凯文 | 当“衡水模式”在县中扩散,青少年心理危机更严重了祝賀在美国华人的春節2023年兔年!我做了个心理咨询,差点把咨询师整不会了你的方案,配不上你的表达!性骚扰的游客,配不上这样的淄博……无意中看到1952年的教育海报,才发觉现在的教育走了那么大的弯路印度电影《RRR》观后感(1)重要通知: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待遇堪比公务员!考过就是金饭碗,本批不限学历和专业!祝福与期待——除夕遐想芝加哥职业心理学院,专注心理学职业教育的高校(下)| 心理咨询相关硕博项目当“衡水模式”在县中扩散,青少年心理危机更严重了【五险一金+双休+各种补贴】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待遇堪比公务员!考过就是金饭碗,本批不限学历专业!胡鑫宇事件的警告:不能忽视青少年心理问题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位居“研究三角区” | 心理咨询/学校咨询/心理学/社工硕博项目介绍走资派玩资产阶级法权深入人心重要通知: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待遇堪比公务员,本批不限学历和专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