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谈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养出自驱力爆棚又内心富足的孩子,特别简单

对谈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养出自驱力爆棚又内心富足的孩子,特别简单

教育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心楠朗读音频

音乐:Bossa Nova-Bossa Du Nord

歌曲:宿醉天才PantaoAlright-有时像个野生动物能量充足忘记了痛苦与坎坷共舞+

beabadoobee-coffee remix(Pantao Alright remix)


写在前面:

冰千里,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著有《亲密而独立》、《孤独之书》、《看懂自己的脆弱》等多部作品,公众号“冰千里”主理人。

同时,也是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的父亲。

冰千里老师

身为资深心理咨询师,冰千里老师的咨询个案数量超过8000个小时,有过三年儿童游戏治疗的工作经验,同时不定期在各大平台举办亲密关系类课程,共计帮助了上万名女性及儿童。

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困扰于孩子教育问题的妈妈。

心理咨询师,作家,两个孩子的父亲,妈妈们的倾听者……

多属性的身份,让他对父母的角色定位、对如何养育孩子有着多元且深刻的领悟。

妈妈们问他:“我知道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可一到事上就是做不到,我依然会愤怒、失望、失控,该怎么办?”

他说:“恭喜你意识到了这点,你就是无法完全理解孩子。”

妈妈们苦恼着:“孩子从六年级开始有各种非常明显的青春期表现,只要我提时间管理、提适度看手机,孩子就炸毛,让我‘闭嘴’。”

他说:“孩子还能跟你‘炸毛’‘吵架’,还能让你‘闭嘴’,恭喜你,你是个足够好的妈妈。”

冰千里作品《亲密而独立》

如果说,父母和孩子像被河流割断的山峦,冰千里老师就如同摆渡人,为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提供了解决的视角和路径。


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吗?

 学堂:
看您的《亲密而独立》一书,触动我的一点是,您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有着深度的思考。

比如,您在其中一篇文章里,提到了您工作室附近开了两家包子铺,味道都差不多,刚开始明亮整洁的那家生意好,但后来大家都去了比较简陋的那一家吃,也包括您。

您分析的原因是老板和老板娘对人太好了,好到无处不在无微不至,让食客们有点消受不起。

这种现象在亲子关系中并不少见,也是很多父母求助的问题,比如:“我平时很注重给孩子自由,也是真心为了孩子好,怎么一到事儿上孩子还是觉得‘消受不起’‘有窒息感’呢?”

 冰千里:
如果“平时很注重给孩子自由,也是真心为了孩子好”,那么孩子是不会有消受不起或窒息感的。因为消受不起来自愧疚、窒息感来自控制

换句话说,有些父母认为的对孩子“好”会增加孩子的愧疚与被控制感。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感受,就可以判定在孩子心中父母并不是为他好。

这牵扯到“好”的界定,若站在父母角度也许真以为对孩子好,而在孩子心中却是相反。因此,对一个人好与不好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问问这个人的真实感受”,要以这个人的感受为参照物,而不是施加者。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就算父母不控制,在主流文化价值观影响下,很多孩子本来就容易愧疚,好像如果不好就对不起养育者。

 学堂:
那作为父母,如何做到既为孩子好,又不会让孩子感觉窒息?这个度如何把握?

 冰千里:
这是个好问题,但这个度极难把握。需要针对家庭、孩子、父母本人的特质、以及婚姻关系来把握。

若非要有个主要影响,我认为是父母的“期待”

第一,父母要理解自己的期待。几乎没有父母对孩子是没有期待的,有期待很正常。比如希望孩子成绩好,考个好大学,有份好工作、有好朋友、有一技之长等。但期待只是你的,至于孩子是否愿意配合满足你的期待,你说了不算。我们只能坦诚告诉孩子这个期待,然后一起协商期待带来的益处,但最终还是需要孩子来决定是否执行的。

第二,切忌恐吓与威胁。满足期待自然皆大欢喜,但若不满足就会带来危险,则一定会让孩子有窒息感。比如在孩子成绩不好时贬低、忽视、指责,成绩好的时候笑逐颜开。孩子会敏感觉察到若不满足家长的期待就会被讨厌,甚至觉得暗无天日,人生就毁了。如此一来,这个本来中性的期待就变成了控制,孩子就会窒息。

第三,期待的背后是恐惧。这需要自我探索,很多时候,你的期待并不单纯为了孩子的生存或梦想,而是害怕一旦做不到,你就是个彻头彻尾失败的父母,羞于为人,抬不起头。这源自你自身的生命经历与认知,与孩子关系不大。

 学堂:
在您的书中,还有一点很触动我。您在处理各种关系中的问题时,第一步并不是先解决问题,而是先追根溯源,找到源头。

这似乎跟很多父母的思维方式正好相反。孩子犯错了,告诉孩子这么做不好,以后不准再做了;孩子爱打游戏、看动画片,直接限制时间或者没收设备;孩子学习坐不住,就增加学习时间,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在您看来,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

 冰千里:
直接解决问题本身是暂时的,问题还会反复出现或变形出现;而思考问题背后的动力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改进

比如你说的孩子学习坐不住,解决思路若是增加学习时间、制定奖罚措施、训练注意力、各种讲道理、各种以陪伴为名的监督等,孩子可能会临时坐得住,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父母,但一有机会就会“偷懒”,毕竟坐得住不代表真在学习,有可能在神游

而思考孩子“为何坐不住”就能深入看见孩子这个人,比如他感到了被控制、比如他自己说了算的事太少、比如父母对他有太多标准了、比如在学校受到了不公正对待等——这都会指向孩子潜意识的动力:坐不住代表某种反抗

因此,继续探索家庭、父母关系、教育方式等更本质的东西,才是理解孩子“坐不住”的更深层原因。否则孩子有可能坐得住,但会在其他方面继续“坐不住”。

建议所有父母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在任何你觉得孩子某些行为不合适或者需要改进的时候,先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直接干预。

很多父母其实知道这个道理,但这样的思考很消耗、很累,更重要的是父母有可能探索到对自己的不满,因此会本能选择屏蔽,然后选择了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直接“解决”问题。

 学堂:
非常赞同您的建议。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您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曾经有没有直接去解决,而不是先问几个为什么?

 冰千里:
当然有过。

 学堂:
那您是如何转变的?

 冰千里:
因为“直接解决问题”的做法收效甚微甚至起反作用,我才去问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现在的父母很不容易,无须因控制不住情绪简单粗暴而过度自责,正因为我们经历了挫败感,才会迫使我们反思、追问,去追根溯源,最终明白:养育孩子绝非那么容易。否则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媒体在研究育儿心得了。

故此,重要的不是你错了,而是你没有停下脚步,敢于面对错误随时调整自己。请记住,这样的反思与调整可能持续一生,亲子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而这个反思、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爱”。


作为父母
你是否允许自己不够好?

 学堂:
您曾写过一段话:“亲子关系中,你告诉孩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如何面对困境的,这些都会被孩子觉察,并内化为自己的原初信念。”

我非常认同您的这段话,但当我代入父母的身份,想到我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活出自我,而不是放相当一部分精力在孩子身上督促TA,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劲儿。一是活出自我这件事太难了;二是如果我不能掌控孩子部分的人生,会很焦虑恐慌;三是如果我不能很好地面对困境、没有很好地对待自己,孩子学了去怎么办。

您对于我的这种状态怎么看?

 冰千里:
活出自我的确很难。刚我也说了,这是个终生的成长,重点在于过程而非结果,我这本书《亲密而独立》就是在阐述这一中心思想。

你刚才举了自己的例子,我就用这个例子聊一下。

“不能掌控孩子的部分人生会很焦虑”的意思是你对自己是不确定的,才会想要掌控孩子。每个父母都是借由孩子来看懂自己的,我想,这可能就是孩子带给我们最大的礼物吧。

至于你说的“如果自己不能很好地面对困境、没有很好地对待自己,怕孩子学了去”这件事,我是这么理解的:

“活出自我”是一种内在感受而非外在标准,其本质在于“你对自己是否满意”,换句话说“你是否能允许自己可以不够好”

如果你做不到对自己的大部分是满意的,一定会借由另一个人来替你完成使命(让你满意),这个人最方便的就是孩子。

比如你觉得不够好是因为学历不高,就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学历;你对自己怯懦的性格不满,就会特别关注孩子是否勇敢;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满,就会特别关注孩子的交友;你对婚姻不满,就会特别在意孩子的感情问题;你对金钱不满,就会想让孩子将来赚大钱……

然而,借由孩子来完成父母自己的未了情结,失败概率很大。

因此,活出自我的第一步就是探索自我,而探索自我有很多途径,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就是找一个专业的、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来协助你看清自我、不断成长。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见证了太多父母把重心放到自己身上之后,亲子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亲子关系的终极法宝。

最后补充一点:活出自己需要你“中年叛逆”,因为之前的你从来都没有叛逆过。

 学堂:
是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与使命,没有义务代替父母去完成。

我观察到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父母越希望孩子发展出什么样的人格特质或是能力,孩子就越是发展不出来。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自觉刻苦学习,孩子很可能厌恶学习;父母希望孩子自信勇敢,孩子可能自卑软弱。

 冰千里:

上面我也谈了一些,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厌恶的不是学习,而是厌恶父母的过于看重学习;孩子不是不可以自信勇敢,而是不愿被动接受,孩子在与父母唱反调。


因此,亲子关系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父母不要过于单一、刻板地只看重一件事。

人生是个复杂漫长又无常的过程,别被一个点限定住,要在意孩子这个人本身,让他知晓人生有无限可能(希望感),而不是困在某一个点。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跟父母“唱反调”,有些孩子看起来就很符合父母的期待,比如说学习成绩优异、听话乖巧等。

你不要觉得这是好事。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孩子的“迎合”。

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与关注,孩子们压抑了真实的内心,而用顺从、迎合、讨好父母的方式来满足父母,也让自己从中得到认可与喜欢,至少不被打压与惩罚。

 学堂:
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旦遇到挫折,似乎很难应对。

 冰千里:
没错。

当孩子一直用这样的方式来满足父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性格,将来一旦遇到挫折时肯定难以应对,因为他们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独立人格,孩子需要别人的认可才能确定自己是可以的,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无法直面危险与恐惧。

 学堂:
非常认同。

同时也想跟您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之前在我们学堂公号上发布过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

有位妈妈从女儿懂事开始,就开始培养女儿的学习习惯和自律,一开始女儿还听,后来闹得厉害,这位妈妈就动用了暴力手段,当时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女儿也看似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但是等女儿上了初二后,成绩大幅度下滑。这位妈妈说,女儿学习并未偷懒,相反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自己还要求补课。经过跟老师交谈才发现,因为从小过度干预女儿学习,看似自觉努力的女儿,几乎不会自己思考问题,也非常害怕挑战难题。后来,这位妈妈改变了自己的做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女儿,女儿减少了学习时间,反倒学习成绩提升了。

在这篇文章的留言区,一位家长的留言是:

女儿现在三年级,实际上我也有纠结到底对她的学习要不要严格把控,她现在成绩是班里中下水平,因为我一直都没管过她的学习,每天回来她自己就主动把作业很快做完,不需要我提醒,但是成绩一直上不去,看了这篇文章,我在想我要不要也严厉一把,说不定孩子成绩能靠前一些,到了初中再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她自己。

您如何看待父母的这种心态?

 冰千里:
这是一种投机心态或片面心态。孩子的进步、成长、习惯养成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持续的,不存在“打一棒再给个甜枣”就会好起来。

人不可能不犯错,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良好的情绪,父母也不可能做到一百分,只是你要更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而非孩子的具体行为。

将心比心是为人父母最简单的共情。

另外,类似于留言的这位家长请记住,接纳不代表忽视、允许不代表不管、放松不代表放纵。如何把控这个度,也是因人而异,需要深入结合整个家庭氛围与成长环境才能确定。

 学堂:
这很不容易把握,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许多父母看来非常“难搞”,上一秒还兴高采烈,下一秒不知道自己说错了哪句话,孩子就变得暴跳如雷。

父母的困惑点在于,面对情绪激动的孩子,我不吼也不叫,耐心询问原因帮他解决,随后安抚他的情绪。可为什么他的情绪更暴躁了?难道我还不够将心比心吗?

 冰千里:
青春期,是一段困惑且美好的时期,有矛盾冲突才会困惑,矛盾被不断整合后便收获了美好。

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即是矛盾体。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此时此刻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且即便他知道原因,也未必愿意分享给父母。

当父母看见孩子情绪不好,开始追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有人欺负你了?老师批评你了?

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沉默和烦躁

此时此刻,孩子不需要父母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原因,他需要的是,父母接纳他的情绪。

再来说说“安慰”这个行为。

我们通常是怎么安慰孩子的?

这又不是你的错,干嘛生气?
没事儿的,别着急。
睡一觉就好了!
没啥大不了的。
……

如果你是孩子,你听到这些有什么感受?

 学堂:
很火大、很憋屈,感觉还不如不跟父母说。

 冰千里:
对。

这就是在父母追问和安慰完,孩子更暴躁的原因。

面对孩子的糟糕情绪,我们只需要做到两点:在场、淡化。

传递给孩子“我在,我知道”的信息,即在场;不急不催不问不火,即淡化。

注意一点,“在场”和“淡化”,不代表忽视孩子的情绪,当没看见。

你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看见了他当时当刻的情绪,把自己的波段调整到中立位置,陪着他就行。

 学堂:
您是非常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您做到“在场”和“淡化”,是比普通父母容易很多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知道”,但“做不到”才是常态,父母很难把自己调整到中立位置,而往往当时控制不住情绪,或训斥或打骂或惩罚孩子了,事后又非常懊恼,各种自我评判,觉得自己是坏妈妈坏爸爸。

 冰千里:
现如今的父母不同于上一代,很多人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开始向内看,探究原生家庭,探究内在成长,探究亲子关系。

探究得多了,就可能产生许多副作用。

副作用之一就是:一旦无法全然、稳定、专注地悦纳孩子,甚至对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觉得自己是坏妈妈坏爸爸。

前面我说过,父母无须因控制不住情绪、简单粗暴而过度自责,因为父母首先是人,人的情绪有高有低,状态有好有坏。

评判自己的背后,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承受不了不完美。

如果你经常如此评判自己,就是在用标准将自己角色化,很难做个真实的父母。

 学堂:
做真实的父母,是不是要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总想着如何如何去做父母,尤其不要做在别人看来很好的父母?

 冰千里:
可以这么说。

真实,才能让情感自然而然在家庭中流动。

其实,这是新一代父母的必经之路,是正常的。但凡你迷茫、痛苦、懊恼了,就代表你正在改变的路上,因为改变是痛苦的、冲突的、纠结的过程,绝非易事。

另外我建议,不要盲目轻信,更不要立刻执行。包括今天我说的,现在的育儿课简直太多了。切记,为人父母要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每个家庭关系、亲子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外在一切只是参考。但也有一条是通用的,就是父母自身的探索与成长!

自身的探索过程就是“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和解的过程”,我还有部作品叫《看懂自己的脆弱》,里面详细描述了我们该如何探索并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感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孩子沉迷游戏
怎么办?

 学堂:
接下来,问您一个所有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沉迷游戏。

在您看来,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冰千里:
第一,游戏本身的确很有吸引力;
第二,现实(成绩、交际、兴趣等)太多挫败感、太没有成就感、不被认可,游戏就可以当做补偿;
第三,情感缺失。

 学堂:
您的孩子们有过沉迷游戏的时候吗?

 冰千里:
“沉迷”需要界定,通常而言,因为玩游戏而降低了现实功能会被界定为沉迷。比如严重影响了睡眠、饮食、作息、上学、工作、亲密关系等。

就这个标准而言我的孩子们并没有过,反倒是我本人有过,也是在我青春后期(19岁左右)的时候,那时还没有网络,我玩“模拟机”成瘾,黑白颠倒,玩的时候无比兴奋,结束后满是空虚,原因就是上面我说的后两个。

后来走出来也是因为我找到了价值感,不需要游戏来补偿了,这个过程持续了两年,非常挣扎、非常痛苦。

如今我的孩子也会玩游戏,因为有些游戏真的很好玩,起到了放松作用,缓解了学业压力。

这种情况下,我的做法是:和他一起玩!

 学堂:
听起来,对您的孩子来说,游戏就像一个暂时的栖息之地。

 冰千里:
没错,这就是孩子的过渡空间。

这是每个健康的人必有的、一生相伴的地方。也是我不排斥孩子打游戏的一个最大原因。

 学堂:
能解释一下什么叫“过渡空间”吗?

 冰千里:
“过渡空间”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

他说:“这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把外部现实和内部现实连接起来,这是个安住之地,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的存在。”

我自己的理解是,当现实中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心中的目标迟迟没有达成,内在冲突就会越来越大,就会对“自由自在做自己”越来越渴望,然后“过渡空间”就产生。

代入到我们自己身上。

你有没有在一个人,一个场所,一件事物面前,是投入的、自由的、自在的、毫无压力的?

如果有,那就是你的“过渡空间”,在那儿你可以给自己充充电、加加油、减减压。

 学堂:
结合您前面说的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如果现实世界能够满足沉迷游戏的孩子的大部分需求,他们就不会沉迷了?

 冰千里:
可以这么说。

我举一个例子。

曾经我接触过一个家庭,妈妈独自一个人照顾孩子,爸爸缺位。这个孩子在读高中时辍学在家,痴迷网络游戏一年左右。

这位妈妈做了两件事,让孩子重新回到高中读书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一是,建立各种孩子感兴趣的“过渡空间”,比如一起去旅行、看电影、养宠物等;

二是,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几乎做到了不评判、不禁忌、不提倡。

当她坚持了三百多天之后,孩子开始改变了。

就我观察到的,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自己主动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良好体验,非要沉迷到游戏中去获得的。一定是外部环境让孩子纠结痛苦到无处可逃,才会去沉迷游戏。

 学堂:
这位妈妈非常了不起,但有个现实的情况,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这两件事,尤其是第二件事。即便言语和行为上能做到不评判、不禁忌、不提倡,但是态度上或多或少还是会显露出不认同、谴责的意思。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办?

 冰千里:
没有太好的办法。

因为父母发自内心的不接受,即便装也装不出来。

如上所言问题关键不在游戏本身,在于游戏背后的“缺失”,父母只有补上缺失才会缓解,其他都是治标不治本,这个过程很痛苦、很冲突,也漫长。

上边提到的那位妈妈,也并非是只靠自己硬生生扛下来的。

她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心酸和委屈绝对不比孩子少,但她也给自己构建了“过渡空间”,就是我和她之间的咨询。

我提个小小的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求助于专业人士进行协助,单靠父母的力量太辛苦、太消耗了。

 学堂:
最后一个问题,几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内驱力爆棚且内心富足,需要如何去做呢?

 冰千里:
比较大的回答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做好自己!

然后珍惜此生此世与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因为你们终将分离。这个人我们只是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孩子”

我最珍爱的一件礼物就是儿子在前年父亲节送给我的一张奖状,我把它贴在了与来访者视频咨询的一面墙上,时刻提醒自己。为人父母最大的回报就是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欣赏,心理学上叫“正向认同”。

其实孩子对父母也有同样的期待,期待父母不是非要他成为什么样才认可他。愿这张奖状能够唤醒部分只看中孩子某个面向(比如成绩)、对孩子有诸多指责挑剔的父母。


*2022年,尹建莉父母学堂全新推出【破界对话】栏目,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


邀您阅读:冰千里作品《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被滋养着,同时也受伤着。
但不论怎样一段亲密关系,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礼物,为我们带来觉察、自省、顿悟和成长。
我们只有找到“关系中的自己”,才能获得真实的亲密。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这本书,针对亲密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进行展开,层层深入,清晰地呈现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而激发读者内在的情感体验,找到努力和改善的方向、思路。
一切由心生,关系只是投影,我们需要不断看见内心那个未知的自己。


↑长按扫码购买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市场价56元,学堂仅售32元!



作者介绍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心楠,二胎妈妈,高中语文老师。专注于语文教学研究及育儿领域,不断参与儿童情商教育的学习,探索教育方式的不同效果。希望用最好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和子女,做一名成长型的教师妈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冰千里图书作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第二次徒步圣路,750公里葡萄牙之路+英国之路:D27~途中买鞋横跨隆达深渊之上的老拱桥--西班牙Andalusia昂纳克的教堂孩子太玻璃心、缺乏耐挫力?专家亲授6心法,这样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打败10万人的00后少年,身上有AI永远无法取代的强大自驱力考前焦虑、拖延、自我怀疑? 对话专业华人心理咨询师 公益线上讲座 | 欢迎报名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18名心理咨询师考生,可持证上岗!待遇好、就业广、越老越吃香学渣被妈妈一路“骗”进北大,最好的鸡娃方式,就是唤醒孩子自驱力来访问咨询师「你喜欢我吗」,咨询师会怎么回答?我做了个心理咨询,差点把咨询师整不会了如何把控心理咨询师成长中的快与慢?心理咨询师「入行-执业-资深」三阶段的成长规则从「自助」到「助人」,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你是否知道,心理咨询师可能是最适合你的“终身职业”丨萌芽14期早鸟价优惠中一位自驱力超强的05后,她感谢父母做对了哪些事?23年春季班招募正式开启!近600小时,助力成为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你适合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吗?|5天陪你做一个决定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位居“研究三角区” | 心理咨询/学校咨询/心理学/社工硕博项目介绍传说中的"自驱力",在上了这个课之后,我终于见识到了!芝加哥职业心理学院,专注心理学职业教育的高校(下)| 心理咨询相关硕博项目80+小时实习,90+小时督导,12天地面集训 |2023「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文革是毛泽东第二次逼上井岗山跨行业心理咨询师:我也想成为坐在沙发对面的那个人 | 培养计划ICU里住了3天后,我下定决心富养自己,散养孩子,放养老公珍贵的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付出多少努力|seed和朋友聊天 VS 与心理咨询师交谈对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陈瑜:“现在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的孩子”做心理咨询前可以问咨询师的10个问题特批!急招258人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1月29日全面实施!考过就是铁饭碗!来访者喜欢上咨询师,是不是应该考虑重新更换咨询师?想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家长要把这4句话当成口头禅澄清三大误解,带你了解心理咨询师是怎样炼成的 |培养计划为什么你很喜欢心理学,却成为不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吴军:人生富足的 7 个底层逻辑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你需要具有哪些个人特质|seed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