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如何把一座高能耗“老工厂”打造成“零碳”园区?

如何把一座高能耗“老工厂”打造成“零碳”园区?

科技

物联网智库 原创


导读

近日,智次方·物联网智库受邀走进美的重庆水机数智零碳工厂,并与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数字化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坐中、美的楼宇科技水机产品公司工艺负责人王晓峰等零碳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共同“碳”密工业零碳之道。


1964年,重庆通用自行设计并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迈出了该领域国产技术的关键一步;2004年,美的与重庆通用成立合资公司并正式进军离心机行业,拉开了国产水机打破外资品牌垄断的大幕;2021年,美的离心机2021年度首破千台下线交付,彻底粉碎了中国离心机产业的枷锁——回顾历史,位处山城的重庆水机生产基地,“见证”了暖通行业的诸多历史性时刻。

行至2023年,重庆水机工厂正式官宣实现碳中和,再度铸就了工业制造企业践行“双碳”战略的里程碑时刻,让“技术”与“绿色”交织于此地。

近日,智次方·物联网智库受邀走进美的重庆水机数智零碳工厂,并与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数字化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坐中、美的楼宇科技水机产品公司工艺负责人王晓峰等零碳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共同“碳”密工业零碳之道。


让“碳中和”的大目标落在“小处”


“零碳工厂”的路并不好走。

数据显示,建筑楼宇碳排放占据全社会总量的60%,在这之中,31%以上碳排放来自工业园区。而重庆水机工厂原有基地由于设备老化、年代久远等原因,工厂能耗更是尤其之高,特别是在2022年华南地区限电的背景下,这座工厂产能效率受到极大干扰。

基于iBUILDING数字化平台碳咨询服务,美的楼宇科技为这座工厂展开了外科手术式的改造。“手术”之所以能够取得完满成功,核心在于将“减碳”落实到基地的每一个角落、运营的每一个环节,甚至和员工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漫步生产基地,散布在园区各处的LED灯会根据日照强弱控制开关,在保证照明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能耗;园区进门处,是为新能源车专门配备的停车位和充电桩,智能开闸起降。而在看不见的角落,高能效设备设施正在默默为减碳做出贡献,比如采用蒸发冷高效空调,每年节电11.2万度;使用高频感应加热代替热风加热,高频焊代替火焰钎焊,每年节电9000度,节气2000方。

——这是设备设施层面的“减碳”。

厂区目之所及处,一块块蓝色的光伏板镶嵌在楼宇之间,源源不断地把太阳光转化为工业园区的绿色电力,所有能耗数据通过终端被传输到云端,在IOC系统前一目了然。据美的楼宇科技水机产品公司工艺负责人王晓峰介绍:“我们在自有办公楼宇、厂区屋顶开发分布式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二期建成后,光伏发电将达到每年620万度,绿电应用达到55%。而更重要的是,这项措施每年减少碳排放5323吨,在光伏存在昼夜波动性的当下,配套的储能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碎片化和波动性,让不管太阳见与不见,电就在那里。”

——这是能源应用层面的“减碳”。

光伏BIPV的应用是工业园区降碳的关键,而厂区建筑为BIPV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同时,考虑到制造企业有大量碳排来自于生产车间,因此,从生产工艺到产品管理,也应用了大量的减碳措施。原材料切割环节被替换为等离子无限回转技术取代传统物理切割,避免了铣刀带来的能耗;采用DR数字探伤取代的传统胶片,消除了重金属的污染;整机测试环节同型号批次标准机合并测试项。

——这是精益管理方面的“减碳”。

除此之外,通过倡导无纸化高效办公、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行为活动,也能让“减碳”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之中。园区里的一位员工告诉智次方·物联网智库:“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于通过绿色行动拍照打卡来换取积分了。”

“碳中和”是一个大目标,其实现过程必须落在实处。许许多多碳排放的减少,都来自于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

改造之后,目前该工厂已拥有15+项绿色节能技术,8个数字化场景应用,3项绿色认证与咨询以及超10个信息系统接入,是工厂能源系统控制优化算法的先行实验区。


将“内生”实践“外化”为绿色解决方案


在低碳发展和数字化“双转型”过程中,工业制造业正逐渐成为碳中和的重要赛场。重庆水机生产基地曾经的高能耗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实现“碳中和”面临困境的“缩影”。而美的楼宇科技在改造该工厂的实践中沉淀了方法论,这些内生的know-how可以被外化为赋能无数大、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

今年2月,美的楼宇科技发布了零碳战略“GREEN FOR ONE”,依托建筑全链路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积极投身全场景低碳行业解决方案,以iBUILDING全面数字化底层能力支撑,助力各界应对低碳产业转型挑战。

首先,“双碳”目标下,大多的工业企业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碳管理体系,面临着碳盘查难、碳减排难、碳资产管理难、碳管理专业人员与工具缺失等困境,从而使得降碳减排难以实现,企业与低碳经济价值无缘。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数字化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坐中表示,美的楼宇科技通过打造iBUILDING碳管理系统,专为用户提供专业、高效、个性化的企业碳管理工具,包含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踏减排管理、碳资产管理四大核心维度,打通全业务流程,实现了碳排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在碳数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如数据盘查能力欠缺等难点,通过对建筑/园区碳排放、碳减排、绿色能源以及碳抵消数据的监测、分析与诊断,为进一步实现减排目标,推进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为园区运维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制低碳管理目标的策略和建议。

美的楼宇科技自主研发的iBUILDING碳管理系统,让工业企业看见了自己的碳排

而在规划之后的实施阶段,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能够打通园区光伏、充电桩、生产设备及楼宇自控等各个系统应用,融合连接工厂的人、机、料、法、环,随时监测园区的综合、安防、生产、能源、碳排态势。

通过边缘服务器的接入和智能AI,iBUILDING自带的算法超越了人脑的极限。基于数据驱动方法对分类分项能耗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建立能耗预测模型,最终连接到园区管理者收集、电脑等终端,步步为营,实现园区的智慧运营。

以美的楼宇科技荆州工厂为例,iBUILDING智慧管理中心作为强力引擎,高度融合厂区数据资源,通过数字孪生将工厂实况全场景总览式呈现,从产品质量、设备运行、生产情况、碳排和能耗、园区安全等维度进行综合监测分析。管理者可以全面快速掌控厂区运行态势,促进协同管理和生产链的全程优化。


写在最后


2021年,美的中央空调更名美的楼宇科技,入局智慧楼宇行业,并于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制造业向智慧楼宇行业的成功转型,与西门子、霍尼韦尔、江森自控等老牌企业一争高下。

王坐中表示:“美的楼宇科技在工业领域的方向首先推动工厂的零碳改造,碳排放不仅是整个工业体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美的楼宇科技基于自身暖通空调、新能源、数字化等优势业务的考量。未来,美的可以为工业提供多维场景的解决方案,例如智能制造、智能照明、智慧物流。归根结底,最终实现要么降本增效,要么安全舒适,要么低碳环保,要么提高投资回报率,利用数字化平台+硬件设施的手段,可以创造更多样化的用户价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2023兔年春节的大雪如何把一页PPT,改的又拥挤又清楚?如何把一段简单的代码变复杂?65岁知名浙商突发心脏病去世;ChatGPT被曝曾雇佣数据标注“血汗工厂”;华为再次回应:不造车丨邦早报生产总值可达千亿,物联网企业如何掘金工业园区?如何把一件基础款的t恤穿出高级感?紧急情况下的LUNA规则她如何把一项不起眼的副业,变成年入超300万美元的礼品公司新冠双价疫苗加强针针对XBB/XBB1.5变体有效!地上一座、地下一座,云上一座: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三座城”费城男子在家设“炸弹工厂”,曾参与多起ATM机爆炸案!本地小企业主可购买SEPTA折扣卡发放给员工三一重工何以拥有两座“灯塔工厂”ChatGTP“血汗工厂”之争:理性看待机器学习中的道德问题博鳌大咖云集!林毅夫谈AI:未来每周或只工作一天;沈抖:百度要基于文心一言改一遍;吴晓求:将海南打造成“香港+佛罗里达”...22~23岁末年初出行记8: 蒙特雷湾水族馆“皮衣刀客”和他的“核弹工厂”:英伟达的诞生淄博火了,但北方老工业城市仍转型无门“老杨浦”打卡新地标:杨浦滨江,从昔日老工厂“锈带”到风景“秀带”越南和印度,谁更能挑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如何把自己训练成“每天只睡5小时”?20万全款买房即可落户?在高考“兵工厂”衡水,这些家长在抢学区房最低时薪仅9元,每小时或标注2万个单词…ChatGPT背后的“血汗工厂”曝光:有员工遭受持久心理创伤包围香港!珠江入海口正在疯狂“种工厂”,中国别无他选低碳绿色数据中心,让老工业园区焕发新活力炸掉一座高楼,总共分几步|答案如下如何把另一半改造成「玄彬系男友」?IDG资本与香港中华煤气联合打造的零碳科技基金超额完成50亿元募集联想集团标准与环境事务总监、中国电子质量协会副理事长刘微:建设零碳工厂,标准引领很重要进击的“零碳工厂”阳光与阅读,十堰老工业基地的新故事酷刑!人工智能背后的“血汗工厂”:ChatGPT光环照耀不到的隐秘角落不仅零能耗,还产能的建筑是如何打造的?半城重口半城鲜!以“世界工厂”出名的它,绝对是最被低估的美食之城~张艺谋的《满江红》为啥这样红如何把“不愿意”变成“我愿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