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东
美韩“自由护盾”联演(3月13-23日)期间,朝鲜如事先警告的那样,实施了一系列“压倒性反制措施”。从目前情况看,3·16“火星炮-17”洲际导弹是最高峰,3·23核无人潜水攻击艇“海啸”是阶段性总结。顺便提一句,@养鸡大老在昨日文章中将“海啸”称为“金塞冬”,比喻得很恰切。
在日前评论“海啸”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及“海啸”可能具有双重意义,既是反制“自由护盾”的终点,又是针对美韩“双龙”(3月20日-4月3日)登陆联演的起点。也就是说,“海啸”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朝鲜新一轮压倒性反制开始,也意味着反制模式可能发生变化,可能从“既有武器训练”转向“新武器试射+既有武器训练”。“双龙”是登陆作战联演,这与“警戒风暴”(空中联演)、“柚木刀”(特战联演)一样,都是朝鲜的敏感点,也是它指责美韩联演为“侵朝战争演习”、不相信“例行防御”的重点所在。在这种前提下,“誓死保卫最高司令官人身安全”是题中应有之义,继续进行“压倒性反制”也是必然。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朝鲜的新一轮压倒性反制是否会以“新武器+既有武器”的模式进行?从朝鲜此前公布的2023年度国防发展计划及其他信息综合来看,这种模式是有可能出现的。此前,我曾经推测,固体燃料发动机洲际导弹可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试射,而事先预告4月完成发射准备的军事侦察卫星1号则有可能在太阳节前后发射。从目前的态势看,这两大年度项目很有可能被列入新一轮压倒性反制计划,这样一来,“新武器+既有武器”的模式大致也就自然成立了。27日一早,朝鲜向东部海域发射了两枚短程弹道导弹。综合韩日方面的消息看,疑似“金斯坎德尔”(KN-23)。截至本文发稿时,朝鲜尚未对外公布消息,是否会遵循“隔日报道”的传统模式也不得而知。此次射弹应该属于新一轮压倒性反制的组成部分,这里面有几个点值得注意——首先,射弹时间节点在美国“尼米兹”号航母进入釜山的前一天,“双龙”正在进行,射弹针对性较强。近期朝鲜所有反制都围绕“核打击”,最近更是以模拟核弹头为重点,因此,此次射弹应该仍然属于这一性质,仍在压倒性反制的范畴内。其次,此次射弹采用何种发射方式,是发射车还是地下发射井。3·19以地下发射井发射短程导弹之后,外界对朝鲜地下发射井的水平颇有质疑,尽管V字形火焰是朝鲜图片报道对外显示的重点,但对卫星图像的分析还是显示了西海发射场那个地下发射井的简陋,以至于38 North的专家们认为“地下发射的可能性很小”,有可能是以V字形火焰显示能力。假如此次射弹仍然是“金斯坎德尔”的话,那么,就至少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向,一是继续采用地下发射方式,显示“我行”;二是以发射车发射,属于此前“所有火力袭击连都拉出来练一回兵”的范畴,显示“我能”。第三,如果此次试射不是“金斯坎德尔”,而是朝版陆军战术导弹或是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则针对“双龙”的指向性更强,也更符合“火力袭击连训练”的实战性质。第四,有没有可能是某种新款导弹?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最终还是要看朝鲜是否报道以及如何报道。随着“海啸”的问世,八大提出的国防发展五年计划五大核心任务中,只剩核潜艇、超大型核弹头两项尚未亮相。朝鲜是否有余力进行新型导弹研发,或是巩固高超音速导弹,都是问题。因此,它的每次射弹都不能完全排除“新武器试射”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现阶段其反制模式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种可能性都需要加以评估。@养鸡大老在昨天的文章中指出,近期朝鲜频繁引爆模拟核弹头,并非完全是从技术上验证“核爆炸操纵装置和引爆装置的动作可靠性”,也是从政治上尽可能向外界宣告“我们搞核反击体系是认真的”。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综合起来看,近期朝鲜所有压倒性反制措施都显示了建立、完善“核反击体系”的特征,因此,它的每一次射弹都需要从这个角度上加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