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过去,为什么我们还在怀念张国荣?|征集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张国荣离开20年整了。今年,我们想听听大家的声音,为哥哥做一期特殊的纪念。」
2003年4月1日,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张国荣从香港文华酒店24楼纵身飞下,让无数人为之惋惜。人们从错愕唏嘘到怀念追忆,转眼之间,已是20年。
对很多70、80后来说,在人生最自由美好的10年里,张国荣一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最喜欢的电影里总会有他的身影,经常听的音乐里也总会有他的声音,茶余饭后的八卦里,也总有他的新闻。爱他的人们,看着他从一个过于纠结的、太在乎别人目光的人,到渐渐炉火纯青,越来越无视世俗的眼光。2000年演唱会上的那首《我》,大概就是他最真实的独白了。“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得赤裸裸……”
这些听着他的歌,看着他的戏长大的人,顺理成章地在他的歌与戏里,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因此,当得知张国荣去世的消息后,这一代人有诸多难以言说的情绪。
“那天我正打算吃午饭,楼道里遇到垂头丧气地抱着两瓶巨大可乐上来的她。问她怎么了。她说,张国荣去世了,她很伤心,打算醉死在可乐里。此后,我每次回想起张国荣,也总是连带浮现起丁丁和她的那两大瓶可乐,伤感中总是添上一点温暖的滑稽感。
他去世后,我参加过一次他的纪念歌迷会,在学校的一个阶梯教室里,投影仪里连续不停地播放他的MTV,几乎每唱一曲,台下都从最初的一声细细哽咽,渐渐发展成集体性的号啕大哭。我没听几首就落荒而逃。”(@陈赛)
“从2003年4月1日得悉噩耗时的震惊心痛到2022年4月1日条件反射般的念念不忘,从03年大学毕业到如今工作了19年,19年的光阴一晃而过,但缅怀与思念在这一天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这19年来,由于张国荣先生的离开,总是觉得每一年的春天多了丝忧伤,少了点色彩。在这永不再完美的春日里,继续怀念你,永远完美的Leslie。”(@来自陌生的某某?)
张国荣
也有人是在张国荣逝世后才无可救药地爱上他,且随着阅历增长,越来越被他的真善美所打动。在他们心中,哥哥是心里的一盏灯,总能在一些关键时刻传递能量。
“当表哥表姐为他痴迷的时候,我还不懂他;当他一跃而下,我知道我错过了他的时代。”(@许亚男|Yanan Xu)
“在娱乐信息爆炸式、快餐式增长的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在缅怀着他。他曾说过希望人们提起80年代时的歌手明星能随意提起他就够了,但回顾他的采访、作品和报道,无法做到只是“随意提起”,于我而言即使从未相见过,他也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一颗星星,是我心里真正的偶像的存在,他的谦逊、敬业、善良、勇敢会感动一代又一代人,成为跨时代的巨星。”(@鲜芋仙)
在张国荣逝世10周年之际,本刊曾推出《为什么怀念张国荣》的封面故事,过去每年的4月1日,我们都如约推送了纪念文章,许多读者和我们分享了珍藏在心底的独家记忆。今年,我们想听听大家的声音,为哥哥做一期特殊的纪念。
注:留言精选截止于3月31日
*在后台留言者,即默认授权本公号公布微信昵称及留言。如有匿名要求,请括号标注。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