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 186 年过去,爱马仕其实只做了一件事
爱马仕举办的马术障碍赛开始前,人类要跑前跑后完成各项工作。
而马儿们则不同了,它们养精蓄锐,呆在马厩里等着被精心照料。先是舒服地洗个澡,然后是美容毛发,按摩双蹄,再美美享用一餐。
有时,鬃毛会被编成漂亮又利落的辫子,即是造型,也更方便比赛。
环顾四周,马儿们正在使用的物品几乎都是爱马仕特别定制的:门帘、毛刷、水桶以及……几乎整个马厩。
爱马仕什么都能定制的性格,还是在赛马场上最为得心应手。
比赛即将开始,马儿被牵出马厩。
眼前这个即将大展身手的赛场,就设置在巴黎大皇宫。在马儿职业生涯里奔赴过的大大小小赛场中,爱马仕的赛马场最为精致、优雅。
色彩缤纷,仿佛是邀请画家给赛场上了色。
等候出场的那一刻,马儿感觉到喧闹的巴黎大皇宫,顷刻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关掉闪光灯,准备迎接一场令人激动的跳跃。
\
重返巴黎大皇宫
今年春天,为举办马术赛,爱马仕重返巴黎大皇宫临时馆。
持续三天的 “跳跃,爱马仕”马术障碍赛,在级别上达到了 CSI 5 星级,这是法国马术协会和国际马联认证的国际最高水准赛事。各国参赛的骑手和爱马都是顶级的,世界排名前 20 的骑手多半都会来。
但,马术赛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作为一项人和动物共同完成的运动,骑手和马需要在极短的限制时间内依次跨越设定路线内的 10 到 12 道障碍。每次成功,骑手会在观众难以遏制的掌声中,骄傲拍拍爱马的脖颈,就像同伴间为了庆祝而击掌一样。
不过,就算是奥运冠军,也会在遇到马儿临到障碍物前拒绝跳跃时无可奈何,甚至被甩下马背也是常事,能否现场和马儿搭档完美协作才是关键。
今年拿下最大奖项(Prix du Grand Palais 巴黎大皇宫大奖赛)的卢森堡骑手 Victor Bettendorf 世界排名 35,但凭借与爱马 Mr. Tac 之间的精彩配合,打败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瑞典骑手 Henrik von Eckermann、世界第五的荷兰骑手 Harrie Smolders 等一众高手。
● Victor Bettendorf 成功挑战最高难度的 1.6 米
在爱马仕特别为 25 岁以下新锐骑手设置的英才赛(Talents Hermès)中,拿下桂冠的是瑞典骑手 André Brandt。爱马仕每年都会特邀现役冠军骑手来与新秀分享经验,传承知识。
和很多拼体力与青春的赛事不同,骑手们要经历时间沉淀才会更有竞争力,也更能和马建立信任与默契。而且,还有冷知识是,马术赛是夏季奥运会唯一个男女同场竞技的项目。
● 英才赛的 André Brandt 和 Selma Hammarström
线路的设计也是一流水准。爱马仕邀请的赛道设计师 Santiago Varela Ullastres 及副手 Gregory Bodo,也将为 2024 年巴黎奥运会设计线路。
对于马术爱好者来说,爱马仕在赛事安排和专业程度上已经提供了顶级享受。不是品牌一厢情愿的宣传,而是深耕马术文化后自然而然的结晶。但对于(我们这样的)业余人士来说,它的看点甚至更加具体。
首先是场地。1900 年马术赛第一次进入现代奥运会时,巴黎大皇宫就是那时的赛场,从此这里也有了举办障碍赛的传统。但随着时代发展,马术赛一度在此消失,直到 2010 年爱马仕将这一优雅的文化重新带回大皇宫。
● 大皇宫从 2021 年起为迎接巴黎奥运会而进入维修期,因此近两年比赛场地在大皇宫临时馆
其次,是爱马仕对于赛场细节的设计。
缤纷的色彩将本来紧张的赛场变得生动。每一道障碍都有着独特的色彩和设计,有的甚至被做成了爱马仕门店的模样。赛场上每一帧的定格,都升华为了视觉的享受。
最后,就是无处不在的“爱马仕定制”。
从惹人瞩目的马鞍、套装,到对观众隐形的马厩水桶,爱马仕对于马术比赛的细节都一一把控。当这些马术用品精致、美丽到连没骑上过马背的人都想拥有时,你才会真正意识到马术运动的独特之处——除了胆量、敏捷和速度,它同样在乎优雅。
甚至,爱马仕不仅将它办成了一场马术赛。
比赛后会安排表演环节,比如穿着古典骑手服表演盛裝舞步(也是马术三项赛之一),任谁也会为能欣赏到这样的风度和姿态而惊叹。
除了“赛兔子”和让孩子们体验小马驹,你在场馆的外围还可以去主题咖啡馆坐坐,在主题书店里“恶补”马术知识,体验爱马仕原创的虚拟现实项目......以及,观看爱马仕的工匠们到底是如何制作马鞍及其他马具的。
相信我,这件事远比听起来惊心动魄。
\
不是征服,而是照顾
想象中,手工制作马鞍这样的工作,需要工匠们静下心来。它和令人紧张的马术赛不一样,一个人一个工作台,再一针一线慢慢地塑造皮革——画面是平静与专注的。
但在每一次制作过程中,其实都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惊险”。
2022 年,爱马仕在为大流行空缺两年后回归的马术赛拍摄过一个宣传片:一位有着 12 年经验的工匠准备工具、切割曲线、再到鞍形缝合,以完美的执行精确度完成了马鞍。
在有反差感的、体育比赛解说般引人入胜的配音下,我们才明白:这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很有可能出错。哪怕只是一毫米的偏差,都可能让骑手和马错失一次成功的跳跃。
对于精湛的追求,从爱马仕的第一天被执行到现在。
1837 年,蒂埃利·爱马仕在巴黎开设马具店时,制作的马鞍看起来和市面上的其他马鞍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它们更不受欢迎,因为出货速度慢了太多。
但更扎实、精良、甚至要求完美的手工艺骗不了骑手,也经得住马儿的考验。频频有人和马因马具不牢固而受伤后,人们终于重新思考马具的品质问题,意识到——好的东西总是需要时间。
如今,爱马仕依然遵循着“一马鞍一工匠”的独立制作原则,在巴黎福宝大道 24 号爱马仕工坊“缓慢”地出产着马具。这不仅代表工匠们将会为马具提供长期的保养服务,更意味着在长达 30 小时的制作中,工匠对每一个铆钉、每一次缝合都要极度负责。
向爱马仕订购马鞍,要走一整套复杂的程序。
“我首先关注的是马匹本身,”爱马仕的鞍具专家兼开发顾问 François Boissinot 曾这样说,“我会向他问好,观察他,研究他的性格,他的气质,他的肌肉组织,他的动作灵活度。”
然后才是测量。专家们将骨骼状的 Equiscan® 测量工具放置于马背上,要记录 100 个以上马鞍接触区对应的点。这一套复杂的数据,加上骑手的腿部数据和骑坐位置,随后被一起送到工匠手中。
唯有这样制作出的马鞍,才能完全匹配到不同马的生理状况和骑手的运动形态,真正避免创伤、摩擦和紧张,从而让马发挥出最自然的运动能力。
● 对马背曲线和骑手运动形态进行测量
1900 年起,爱马仕的每副马鞍都带有独特编号;1910 年开始,爱马仕为不同的马术项目设计不同的马鞍;直到现在,爱马仕不断综合骑手、鞍具专家和工匠三方的经验,去开发能够革新马术运动品质的马鞍。
比如 2022 年推出的 Selle Rouge 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组装方式和革命性的鞍骨;2019 年的 Hermès Cavale 是世上首款无缝马鞍;1968 年的 Steinkraus 则是上世纪首款扁平纤长的马鞍,甚至改变了整项运动......
● Selle Rouge 与比利时合作骑手、奥运奖牌获得者 Jérôme Guery 共同研发
制作与时俱进的马鞍,并不是为了征服马,而是出自对于马和骑手的关注与照顾——也让马术这项优雅、精致的传统得以延续下去。
\
永恒初心
2011 年,法国马术传统、特别是以法国中部索米尔黑骑士为代表的马术传统,被选入了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传统遗产行列。
听起来是挺值得喜悦的一件事。不过,虽然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标准,可一旦被打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人们难免会这样看待它:仿佛正和现代生活渐行渐远。
这是难以否认的事实。186 年前,马是爱马仕的第一个客人,骑马的贵族们则是第二批......但坦白讲,如今别说是我们,就连法国人又有多少还在生活中与马术保持着紧密关联呢?
爱马仕更早懂得这一点。在转型、延伸、不断发展成一个拥有 16 个品类的品牌过程中,爱马仕也在把从马身上得到的灵感和马术运动的基因一次次重塑。你可以在它如今的样貌从中轻易找到线索——马与马术几乎是爱马仕很多重要决定的出发点。
之前我们曾详细解读过“为什么爱马仕的包可以这么值钱”——因为投入了时间和经验的、无可复制的手工艺。
很多工艺就是从马鞍制作延续而来的。比如独有的马鞍针法,它缝线美观、整洁,并且坚固到可以耐受马术中长年累月的磨损。哪怕缝线中的一处断裂,也不会造成接线处的分离。
对于马鞍的“工匠责任制”也在包袋上得到传承。
除了技术,爱马仕也巧妙地将与马术有关的视觉设计融入其他品类并不断革新。
比如,爱马仕第一款 Haut à courroies 手袋,起初就是为马术骑手设计的。它容量大,正好装得下靴子和马鞍;外形硬朗,符合骑手对于日常造型的设想。经过有针对性的设计更新,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 Kelly 和 Birkin。
举一个更新的例子,便是 2023 年的新包型 Arçon 肩背包和 Petite Course 手袋。前者的灵感来自马鞍的圆润襟翼,后者则是马术竞赛用的马鞍裙边。
曾经骑手的生活方式,也启发爱马仕去延展更多品类,比如丝巾。当然,在色彩斑斓的丝巾上,马与马术也是爱马仕艺术家们最常描绘的元素。
在时装上,马术也是品牌无可撼动的灵感缪斯。
无论是硬挺的斗篷式外套、以马批毯为灵感的围裹大衣、用新材质去演绎的马术帽,还是那些更加细节的元素:链条、缰绳、三角形翻盖、腰带环扣、马鞍垫的菱形纹......无论每一季有怎样的创新,爱马仕总是毫不犹豫地去展示它的马术内核。
甚至会把马术障碍杆用作秀场装置,仿佛在说:并不一定要骑在马背上,才拥有骑手般的飒爽、无畏与轻盈。
2020 年,色彩缤纷的马术障碍杆又启发了爱马仕的美妆线,成为了口红的外壳包装。
而爱马仕在做着这一切品牌输出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续写着马术文化。
翻阅爱马仕的社交媒体内容,视觉享受已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你会不由得敬佩爱马仕的创造力——它总能找到更精妙和轻巧的方式,把越来越令人感到陌生的马术,重新带入现代生活。
无论是和艺术家、插画师合作:
成为一季又一季广告片的创意点;
● 图片来自爱马仕
拍摄马术系列电影《行动中的对话》,记录骑手间技艺切磋和思考碰撞:
●《行动中的对话》第一集:轻盈
2013 年起,爱马仕还和非盈利马术治疗机构 Equiphoria 合作,研发了一种特制马鞍,帮助残障人士通过骑马来找回对于身体的感知和控制。
然而,更令人信服的传承,是持续发生在理念层面的——也就是马术文化的核心——热情、轻盈和无畏。
这不再是一两季新品、一两张照片便可以说明的事情,需要你稍花一点心思去了解品牌后才可以得出结论。爱马仕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在做传承的品牌。但它的成功在于,它对传承的理解,不是强调意义,不是灌输价值,也不是把当初的成就一再展示。
而是确立一个坚不可摧的品牌内核,然后去发展、去更新、去寻找新的创造力......那么它衍生而出的、哪怕是更年轻的产品,都将值得信服与信任。
在福宝大道 24 号品牌总店的楼上,第三代继承人埃米尔-莫里斯·爱马仕曾经的办公室如今是一个通常不对外开放的博物馆,藏品多到要被紧挨着陈列:18 世纪的马鞍,曾属于拿破仑的马镫、羽毛做成的骑马洋伞......并不都是爱马仕出品,但几乎都与马有关。
据说创作团队最喜欢这里。每一次踏入,都可能诞生珍贵的创意——这是品牌最无法被复制的灵感宝库。
其中,有一副小小的水粉画乍看并不起眼。画的是一位小马夫在一辆双座马车前正等待主人,它是法国画家 Alfred de Dreux 在 1830 年的作品。
但是没错,爱马仕马车 logo 的灵感,正来源于此。
这个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令人感受到优雅的 logo,提醒我们品牌来自马车时代,但爱马仕并不止于此。它更寓意一种品牌精神,是把马与人平等看待——是一同前进的伙伴,是分享快乐的朋友。
无论客人是不是真的有兴趣跨上马背,又或者能有多少时间接触马术,爱马仕仍然希望你可以用其他方式、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去感受马术文化仍然引以为傲的一切——这就是爱马仕 186 年以来一直在做的事。
带着轻盈与想象力,无畏向上跳跃;一次又一次,生生不息。☁️
监制:乌云
执行:玛鯊 版式:力力
图片:品牌提供
爱美的环保爱好者是这样买买买的
“文艺复兴和碧昂丝哪个更有意义?”这个女人敢问,你敢答吗?
退出中国后,Airbnb 悄悄做了哪些大事?
关于刚刚创刊的 V 中文版,这篇文章回答了我的所有疑问
FREITAG上海新店揭幕,颠覆网红街道的新物种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关于人文、旅行、审美的微博杂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