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人命关天!这,才是我们想要的120!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文|楚 欣
上一次,河南郑州120的接线员张真颖,深深地刺痛了我们。
就是因为她的不专业、不负责任,让一名20岁的女大学生,不幸离世!
更令人心痛的是,在女大学生病逝后,还有一些人在为这名“杀人”的接线员百般辩解。
他们说什么救助的女大学生说的地址不准确、不一致,无法派出救护车。
现在,就让他们看看,江苏省南京市的同行,是怎么做的。
说真的,这才是我们想要的120。
这才是120该有的样子!
6月13日傍晚18:28,南京市急救中心突然接到一通求救来电。
但是,电话接通后,接线员只能听到微弱的喘息声!
接线员无法从求助人那里,获取任何有效信息。
不知道对方什么病症。
不知道对方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如何找到对方。
怎么办?
如果是河南郑州的那名接线员,可能只会追问对方的地址了。
如果对方一直不说话,她可能就会判断“我感觉你没什么事啊”!
然后,任由这个人死掉!
但是,这位南京的接线员,采用了真正专业的做法。
在这危急关头,接线调度员立即查找来电定位,为病人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南京市急救中心调度员吴西西回忆:
当时电话里面病人的声音很虚弱,只有喘息声和含糊的“头疼”,询问病人地址已经说不清楚。
吴西西立即查看急救中心的来电定位系统,锁定了患者的大致范围。
随后,又在警方协助下,进一步确认患者的具体位置。
二十多分钟后,急救人员成功找到这名求救患者!
急救人员迅速把患者送到附近医院接受治疗,避免了病情进一步加重。
想一想,真的令人感慨和痛惜啊!
如果河南大学的那名救助的女大学生,遇到的是吴西西这样的接线员,她的青春年华,可能就不会就此凋零了。
南京这位患者,只是微弱地说了声“头疼”。
对自己的地址,因为病情严重,一个字都没能说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都顺利获救了!
而河南大学那名女大学生呢?
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她用了宝贵的8分钟时间,把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文苑北路重复了好几遍,都没能获救!
反倒在病危之时,被不专业的接线员几次三番训斥了!
前后两个地方,出现同一个相似的事件。
不同的救助服务素质,产生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给南京市急救中心和调度员吴西西,点赞!
在现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为什么河南郑州的120还严重依赖求助人自己报位置呢?
不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公安系统,甚至是120系统自己的定位系统,都应该能够锁定救助人拨打电话的大致或准确位置啊!
想一想,拨打120的,很多是病人自己。
他们极有可能因为疼痛过度等原因,无法清楚报出自己的具体位置,甚至无法说话。
120系统能够跟电信机构、公安系统等联动起来,利用大数据手段、信息化手段,第一时间找到需要救助的病人,不是病人最需要的吗?
接线员能够熟练使用这套系统,快速找到病人,不是最应该做到的吗?
这一次,南京市急救中心救治病人为什么能够如此及时?
据介绍,南京市急救中心于2019年开始,建立了120来电定位系统。
目前,已经实现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手机用户的呼救定位功能。
呼救定位功能,能够辅助急救人员尽快找到患者,更好更快地提供急救服务。
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呼救定位率和定位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希望,全国各地的120,都应该配备这样的定位系统。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2014年起实施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急救中心(站)通讯系统,应当具备救护车定位追踪、呼叫号码和位置显示等功能。
我们非常不理解:
2014年开始实施的法规,为什么到2022年了,河南郑州的急救系统,还无法通过来电判断对方到底是在河南大学的郑州校区,还是在开封校区!
竟然无法通过来电,锁定大致位置!
生老病死,谁都逃脱不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生病,都可能会向120求助。
我们希望,我们拨打的120,是像江苏南京这样,而不是像河南郑州这样!
我们不希望,我们会被不专业的120系统和120接线员,活活拖延致死!
我们希望: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甚至生命垂危时,拨打一个电话,哪怕什么都说不出来,救护车都能够带着生的希望,来到我们身边。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愿望。
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
这样的愿望,没理由不被满足!
因为,这是保障你我生命权利、生存权利的基本需求!
我们更希望:
我们的呼声,能够让更多人看到、听到。
能够推动越来越多城市的120,能够快速定位,治病救人!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