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醉周】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一搏,听“人民人”讲述麻醉故事
你们知道吗
每一台手术的顺利进行除了手术医生
还离不开一个
默默守护、保驾护航的人
你们知道吗
患者睡着之后
对于麻醉的过程完全不知道
但却有一个人清晰的记得
每一个操作
这个人就是麻醉医生
2023年3月27日—4月2日是“中国麻醉周”。
今年的主题为“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旨在做好麻醉科普宣传,弘扬学科正能量。
在“中国麻醉周”这样的特别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医生对麻醉的理解,以及他们的麻醉故事吧!
“手术麻醉的风险无异于刀尖上跳舞,而我们麻醉医生正是那群刀尖上的舞者。”
——姜华麻醉医生
一次,我遇到了一位68岁的男性患者,小细胞肺癌晚期,已经发生了转移。屋漏偏逢连夜雨,下肢还发生了病理性骨折。患者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麻醉风险非常高。但患者和家属坚持要做手术解决病理性骨折的问题。
进入手术间,我第一眼就被患者那期盼的眼神打动了,心脏像被撞击了一下。由于严重的肺部感染,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响亮的痰鸣音,像一个落水的人挣扎着把头露出水面喘气,说气若游丝一点儿都不过分。他努力从嘴里挤出“谢谢您”,整个人已经是危如累卵的状态。
敢麻吗?手术风险已经和患者家属交代过了,就他的全身情况评估,也非常不乐观,患者的状态可能连全麻这一关都过不去。
怎么办?那就只有剩下腰麻一条路了。预计手术时间长,补液困难,手术出血量不好预测……腰麻可能会遇到更多的不确定性问题。但是再次看到患者的眼神,那份期待与托付让我下定决心,就是刀山也要闯一闯。
自古华山一条路,狭路相逢勇者胜。我迅速完成了腰麻操作,患者瞬间松弛了下来,困扰他的疼痛烟消云散。快马加鞭,骨科医生用四个多小时完成了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安全的下了手术台,术后第二天就能坐起来,并且很快出院了。
后来从他女儿口中得知,患者出院三周后还是因为病情过重去世了,但是患者很满意他最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患者的女儿也对我们表示非常感谢。
为患者带来舒适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意义。
“麻醉就是伴随人类对外科手术的恐惧和痛苦并为减轻这份恐惧和痛苦而诞生的。”
——许军军麻醉医生
我很喜欢一个词,“教学相长”,指的是教与学能够相互促进。而成为麻醉医生这么多年,我深深地感受到“医患相长”。也许我掌握的医学知识比我的患者多,但我接触过的很多患者也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滋养与心灵上的慰藉。
比如一位术中全程沉默不语的老奶奶,术后拜托他的儿子一定要当面感谢我对她的照顾;比如一个晚期肿瘤的花季女孩儿被推进手术室后第一时间就关心我们有没有吃午饭;比如一位无痛胃肠镜患者醒来后特别真挚地夸赞和感谢在场的每一位医护……
这些星星点点的微善之光仿佛凝聚成了最温柔的月光,伴我熬过了最漫长的夜班和最艰难的抢救,感谢每一次的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
“麻醉是患者舒适化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其中充满了风险与挑战,但通过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守护,尽最大努力为患者带来安全和舒适。”
——韩侨宇麻醉医生
难忘的故事太多了。第一次是刚进科不到一周的时候就跟了人生中第一台肝移植,这台手术进行了16个多小时,第一次见识了以前只在电视中才看到过的“惊心动魄的大场面”。感触最深的是虽然大家已经很疲惫了,但整个团队依然为了患者能够重获新生而共同努力着,顿时对整个团队肃然起敬,也是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麻醉医生这份职业的崇高与魅力。
几年后我自己作为一线参与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当患者术后醒来很快顺利拔管后,形容这次手术自己像是孙悟空腾云驾雾飞上天翻了几个筋斗又跌落回人间,醒来却一点儿都不疼时,其实是对我们围术期麻醉与疼痛管理的肯定。这时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日日夜夜的守护和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久前,我第一次以主麻医生的身份参与了一位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也是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身上的压力与责任。当经过抢救与调整,后期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而外科医生说“正因为有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我们才敢做这台手术”时,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其实记忆犹新的场景还有很多,都让我感受到了麻醉的神圣,对这份职业也更加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坚定了我继续在麻醉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麻醉医生是一群幕后英雄,麻醉医生总是默默无闻的站好每一班岗,全心全意的为患者保驾护航。”
——孙雨薇麻醉医生
3年规培和3年工作中让我难忘的瞬间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来源于患者的坚强和信任。
一位年轻的女性罹患肝癌,很好的年纪,清醒的头脑,还没有完全被病魔绊倒的机体。我在麻醉准备间为她做动脉穿刺置管、中心静脉置管、神经阻滞。手术大,术前准备工作多,扎的针多,患者经常会有被扎针疼痛带来的情绪波动,对操作困难程度预计不足产生的烦躁,对疾病无法接受带来的消极沮丧。而这位女孩的坚强和乐观,以及对我的完全信任,让我感受到振奋。她坦然地说,知道自己是肝癌,她相信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尽全力配合我们。当我一针没有成功,她说没关系,凡事都有成功率,她能坚持。
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麻醉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成长为更加优秀的麻醉医生。
“麻醉不仅仅是手术期间的麻醉,而是过度到围术期医学的一种学科。麻醉医生会参与到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个环节,以期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霍飞麻醉医生
记得有一次为一名多发伤患者麻醉,他没有子女在身边,手术签字是90多岁的老母亲颤颤巍巍来签的。即使见惯了太多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但当看到老人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的心,都被深深触动了。
即使手术顺利,患者仍可能要面对脱机困难的问题;即使顺利脱机,将来的生活自理也成问题……术中,我们为患者做了充分镇痛、镇静和神经保护,只想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帮助他。
医生非神,我们或许改变不了人生命运的走向,但想尽一切努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患者有更好的预后。这或许就是我们麻醉医生可以贡献的温暖与力量。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年资的麻醉医生对于麻醉这一词的理解,也通过他们的分享,了解到在他们从业的这些年当中,与患者之间发生的故事。
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他们作为一名麻醉医生的责任,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
他们是手术室里
无影灯下的战士
他们是无数次麻醉战役当中的英雄
他们披荆斩棘
只为患者保驾护航
向可敬可爱的麻醉医生们致敬
供稿 | 麻醉科
编辑 | 李杨乐、张贺
声明 |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号:rmyy 1918)
【围术期TEE培训班】《“围术期TEE训练营(基础班)基于病例的高强度仿真模拟训练”,报名通道已开启~》
【专利创新】《我爱发明》作品征集》
【科普征集】《晋级职称没有科普作品?麻醉MedicalGroup平台帮您解决这个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