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展 | 中成药应用于多类休克治疗再添新证据
休克是常见的危重症,在休克治疗的不同阶段重点维持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稳定,增加细胞氧供,防治器官功能障碍对休克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即使采用正性肌力药、血管活性药等现代医学药物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2020年发表的首个中国生脉类注射剂专家共识——《生脉类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推荐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用于休克、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病症的治疗,这也是国家唯一批准上市的粉针中药强心剂[1]。
在各类休克中,急性心肌梗死有5%~10%的概率可引发心源性休克,15%的脓毒症患者进展成休克。中医药不仅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传统优势,近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应用于休克的治疗也发表了新证据。
王竟越[2]等纳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共7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指南予以常规治疗(n=45),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静脉滴注,1次/d,滴注速度<20 滴/min,连用7 d(n=34),两组患者组间对比结果如下:
1.显著降低死亡率
在治疗后,观察组的院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显著降低患者院内死亡率
2.显著改善存活患者出院时血流动力学指标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显著改善存活患者出院时血流动力学指标
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乳酸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患者出院时,观察组的SBP、D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两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
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期间及结束后1h,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药物性皮疹或皮肤瘙痒等皮肤症状;未见呼吸急促、头痛、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注射部位未发生疼痛、红肿等情况。
雷思思[3]等纳入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及重症医学科病房(ICU)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g QD,用药3天。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和APACHE Ⅱ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8天死亡率虽未见显著差异但有下降趋势(P>0.05)。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显著改善总有效率及APACHE Ⅱ评分
既往研究发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显著,提示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与对照组相比,经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3天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3+CD4+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0.05),提示该药可能通过抑制淋巴细胞CD3+CD4+凋亡,上调CD4+/CD8+比例进而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在整个研究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显著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
综合而言,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有效改善休克急症,包括脓毒症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多项指南、共识也推荐生脉注射液应用于各类休克患者的治疗。例如,针对世界性危重病难题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治疗,2021年发布的《脓毒性休克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推荐在脓毒性休克代偿期和扶正固本法中应用生脉注射液,既可“阻击”脓毒症的进展,又可改善心、肝、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保护血管内皮,纠正低血压[4]。此外,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相关指标也有一定改善[5],与肾上腺素/多巴胺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5-6]。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