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对《声生不息·宝岛季》的节目感受音乐2023-03-31 13:03看了三期节目了,我对《宝岛季》的感受是复杂的。首先,我对《声生不息》的节目团队是由衷地敬仰且佩服,在如此专业化的体系之中,他们是我见过的最为认真且谦虚、最懂得兼听则明、最能广泛听取网友批评建议的电视从业者。你可以发现,网友对于上一季《港乐季》的各种批评与吐槽的点,在这季《宝岛季》中都在尽力地弥补与修正——比如说网友批评《港乐季》对粤语歌文化所做的功课不足及出现各种纰漏,《宝岛季》在这点上是大幅度提升,对于宝岛音乐的发展脉络与文化渊源的整理,可谓是细致又宏观,并饱含趣味,甚至从某些细节处可见已是相当资深;比如说网友普遍对《港乐季》的混音风格不接受,当时甚至还引发了“TVB修音VS芒果修音”这种错觉式拉踩,那么《宝岛季》这季换回了《歌手》的混音;网友对《港乐季》的编曲是各种吐槽,觉得大而不当,不能量体裁衣,那么这一季虽然问题依然存在,但至少,从前三期看来对编曲吐槽的声音少了很多;网友觉得《港乐季》的选歌太主流化,那么至少这季也在加更节目有了小众化的弥补……从这些点来看,节目组与音乐团队是非常有诚意想做好且做出令大家满意的节目的。然而,记得去年最早听到要做“宝岛季”这个主题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困惑的,心想这个方向还能做出什么新鲜与特色呢?这个领域还有多少音综的可开垦之地吗?因为不同于“港乐季”是首次面向国语观众大规模翻唱粤语歌——宝岛歌曲,本身就是大陆唱歌音综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宝岛歌手,也是大陆音综最主要的一批参与组成者。如果从超女时代这种以翻唱及展示唱功为主的音综算起,保守估计,这二十年,宝岛歌曲在大陆音综中的选曲占比至少一半以上,如果把香港歌手、新马歌手去台湾发展国语市场、以及由台湾音乐人参与创制的歌曲算进来,那么估计能占到2/3,大陆唱歌音综这二十年,几乎每一个都算是半个“宝岛季”,其中的经典歌曲基本上已经被唱过无数次,如果在选歌上没有新意,改编上没有突破,那么非常容易变成一个选歌范围被局限缩窄了的、音乐是陈词滥调的、参赛阵容全是音综老面孔的平价版《歌手》。但在《宝岛季》节目开播的第一期,令我意外的是,第一期居然是以演唱会形态来呈现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改良,不懂为什么从第二期开始又改回去了。做成演唱会形态,从观感与氛围上就与同质化节目营造出了区别(虽然音乐内核没变),与其吃力不讨好地成为《歌手》代餐,不如干脆做成豪华版的《来看我们的演唱会》,或者是音乐精良版的《跨年演唱会》,宝岛音乐是非常适合这种情怀氛围的,这种形态的转变,可以把节目从严肃感、竞技感、仪式感的紧张气氛,拉到具有氛围感、参与感与共鸣感的音乐体验中。第一期,我在看那英/张信哲的《悬崖》、张杰的《想见你》时就感觉现场氛围相当好,这两首选歌其实也很音综俗滥了,但是我在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因为演唱会形态的重点不在这里,就像没有人会去计较跨年演唱会的选歌与编曲问题一样。同时再配上很接地气的穿插环节,可以说,让节目轻松“落地”了,一旦落地,整个音乐气场就变得很对。在很大程度上,它修正了《港乐季》的“音乐属性”与“音乐气场”错位的问题,《港乐季》虽然也不乏出色的表演,但是广东歌本身是一种市民情趣浓厚,娱乐实用性强、以及情感表达私密又微妙的音乐,而《港乐季》用一种正大又庄重的“场”来呈现它时,总让人感觉别扭。同理,宝岛音乐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是与青春、校园、娱乐、生活、恋爱、成长深刻绑定的,当它以一种接地气、放轻松、生活化的场来呈现时,并贯穿了那些泛娱乐文化记忆的点滴,其实更能让人深度共情、感同身受。可是遗憾到了第二期,我不懂为何节目舞台又改回去了,当它一旦在那个很有《歌手》感的竞技舞台上呈现时,我就本能地换回一种严肃、比较、缺乏情趣的眼光去审视选歌及改编的音乐性,不出所料地,第二期第三期,我便对这些选歌老套、形态保守、风格过时的音乐感到索然无味,听得也心无波澜,我认为这样的音乐和十年前的音综音乐没有太大区别,也不是这个时代的流行音乐(其实第一期也是如此,但第一期被演唱会形态给掩盖了)。这两年我意识到,我们的唱歌类音综,坚守的是一种70后、80后、95前这些代人的音乐审美,而如今真正的流行文化与流媒体市场的消费主力是95后与00后听众,早已换了一代人,如今你去听网易云原创榜单与各种华语新歌榜单,会发现,如今年轻人做的音乐与听歌形态已经和十年前有了非常大的区别,即使制作简陋,但也至少听得出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但是唱歌音综音乐却依然保持十年音乐形态不变,我经常看到一个内地嘻哈/说唱/R&B新人,发新歌评论动辄几千上万,轻松吊打各种“明面意义”上的主流流行,而实际上他们才是这个时代“实质意义”上的主流流行,而我作为一个每天不停听歌的人,有时都诧异这些人究竟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明面意义”上的主流流行与“实质意义”上的主流流行如今非常割裂,这也体现在主流音综音乐与流媒体音乐的割裂上,我经常怀疑,流行文化的消费主力Z世代们,真的喜欢听唱歌音综上的这些70后~90后审美的音乐吗(粉丝追偶像除外),我不知这究竟是一种从业者的成功路径依赖,还是电视行业出于对于电视“基本盘”观众审美的严格坚守,我也不知是明面上的主流流行对主流音综产生了误导,还是这种明面本身就是被主流音综所参与塑造,或是两者互为影响与作用。当然,这同时还涉及到一个流行文化的话语权更迭的问题,下次再写。从节目表现来说,这种音乐形态,最适合的还是那英、张杰这样的唱功型/声乐型歌手,十年前最适合的也是这一类歌手,而音乐性突出的歌手,在这样的音乐形态中是彰显不出优势的。比如说,能代表当今“宝岛流行”的魏如萱、艾怡良、坏特这三位,在我看来,节目表现都离我的预期有距离。这三位都需要在更不规矩、更另类、更潮流、更私我的音乐形态中才能彰显出自身的音乐性,《宝岛季》目前给她们的歌都太正常了,她们都不是典型的大陆音综风格的Vocal技术流歌手(就是能讨论什么强混弱混关闭边缘蝶窦共鸣的),若仅当成抒情芭乐歌手来用(目前顶多唱点异域摇滚风情的歌),有种只能使“正常”劲儿而打不中真靶心的感觉。魏如萱是一个具有泛爵士/另类摇滚基因的另类流行歌手,需要把古怪、个性、幽秘的声音特质拿出来,艾怡良是一个新灵魂/R&B歌手,需要把她的律动优势、个性化的Flow,以及失控的爆发感拿出来,才能让不熟悉她俩的观众知道金曲歌后不是浪得虚名。坏特也一样,唱正常歌是浪费,第一期的《爱情你比我想的阁较伟大》比起加更节目里的《Back Off》差了好几个档次,纯粹浪费了一场初亮相。换句话说,这三位都是这个时代很个性化的流行歌手,但是给她们的歌都是通俗化的传统音综音乐形态,无法展示出能与她们唱片所匹配的音乐性,若都是这样的音乐,那么观众的见识、审美、品位自然也得不到提高。前段时间曾写过,音综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推动/制造流行的,一种是消费/消耗流行的,我更希望在市场上看到前者,因为前者是一种良性循环,能把节目上的创造与挖掘、音乐价值与人的价值,继续延伸到唱片市场、流行市场中去,并成为内地流行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循环;而后者是消耗型的,它不断翻唱老歌经典,由大牌歌手翻唱网红热歌,或是重新呈现一些已经获得过市场认证与反响的歌,这其实是在利用经典本身的普众性与热歌热度来为节目拉吸引度与声量,它跳过了某种新文化事物抛入进更大未知空间与群众市场的检验与不确定性,而是直接享用它的果实。当然我也说过,两者并非泾渭分明,前者所能制造出某种主流流行,是因为民间早已多年积累并潜伏着基础;而后者虽然是拿来为我所用,但也多少能增加曝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前者节目播完,会对流行生态产生很大影响;而后者节目播完,对于流行生态来说则是可有可无。你若问《声生不息》属于哪一种,就拿《港乐季》来说,《港乐季》是有着“复兴港乐”的初衷与旗帜的,“声生不息”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意图。但是节目如今也播完快一年了,我们从结果上来看,它是否对当下的粤语流行产生了真正影响?如今的香港乐坛是否因为这股内地电视力量得到了“复兴”的加成?要知道,能代表二零年代粤语流行风潮的音乐,不是林子祥、叶倩文、杨千嬅、李克勤,甚至也不是炎明熹、曾比特这类唱功型新人,如今的香港乐坛,真正能代表粤语当下流行与时代风潮的,是一批创作型歌手、唱作新人以及偶像新声代,如林家谦、冯允谦、Dear Jane、Gareth.T、AGA、郑欣宜、Serrini、张天赋、陈蕾、张蔓莎、陈卓贤等等,这是当下粤语流行市场的中坚力量,体现的是如今港乐的新面貌,而一场内地港乐复兴的大风刮过,是否让内地听众听到了当今香港流行的新面貌与新声音?当下的粤语流行乐是否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我想答案是明显的。当然参与《宝岛季》的台湾歌手,比参与《港乐季》的香港歌手更具有当下的时代流行性,魏如萱、艾怡良、怀特,以及后续据说还会有的周兴哲、韦礼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能代表当下“宝岛流行”的歌手,节目目前只播了三期,我非常希望后面的节目能够打破这篇文章的所观所想,如果真的如此,到时我也必然会更新我的感受。最近听说芒果还要做一档《青年π计划》的选秀音综,旨在挖掘新人与新音乐,虽然它似乎遭遇多面夹击,但我真心希望这档节目能好看,因为我一直期望在主流音乐综艺上,能听到更多更新颖、更个性、更前卫大胆的所属于这个时代的流行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对流行生态产生正向循环的推动。如今人们常说华语乐坛“药丸”,其实要完的是明面上的主流流行,它在传播传唱上被短视频热歌所吊打,在音乐性上被独立音乐所甩开,而热歌粗制滥造,好歌不为人知,华语流行乐存在着严重的“传唱性”与“音乐性”割裂的问题,这种割裂也是造成主流音乐青黄不接的一个原因,如果这种类型的节目能做成功做出圈,优质小众新人与宝藏独立音乐人能得到大众化的传播与推广,那么能够弥补这样的裂痕,推动华语乐坛的更迭换代,那也许才是真正的声生不息。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