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留学人员笃行不怠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留学人员在行动。3月30日,欧美同学会在青岛市举办留学人员代表座谈会。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围绕“留学人员如何更好弘扬留学报国精神,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作交流发言。
心怀“国之大者”
助力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庆田:
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留学归国青年人才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新时代弘扬留学报国精神,要深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核心要求,牢记留学报国神圣使命,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留学报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和改进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留学归国人员光荣传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加强对外交流交往,营造重才、引才、留才、用才、爱才、聚才的良好氛围,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综合环境,为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助力青岛建设高品质的人才生态,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热土,助力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充分发挥自身才智,围绕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六个新跃升”奋斗目标、“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及时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留学归国人员和高校管理者,我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砥砺报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努力把山东科技大学打造成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向往之地、聚集之地、建功立业之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留学报国传统
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青岛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附属海慈医院(市海慈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池一凡:
20年前的留法经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时常思考如何能够更好传承和弘扬留学报国精神,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优势,贡献力量。我有几点认识:一是坚持报国初心,厚植爱国情怀。要始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作为毕生追求,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二是求真务实做事。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突出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激励担当作为,推动攻坚奋斗,让崇尚实干、注重实绩蔚然成风。三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四是坚持文化自信。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在坚守中包容开放,充分吸纳不同文化的精华。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转化
加速创新人才集聚
青岛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肿瘤内科名誉主任张晓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转化功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另一方面,要吸引、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加速创新人才集聚,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提速赋能及时调整学科布局,推动学科交叉与改革,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将一如既往为留学归国人员开展高效优质的服务活动,激励更多留学人员把留学梦、人生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让拥抱“中国机遇”、投身“中国梦”成为更多海外人才的共同选择。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创新、引才聚智、激发活力,谱写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国之所需,吾志所向。”作为留学归国人员,我将始终不忘初心、时刻铭记自己学成报国的誓言。
落实大食物观
开启新的远征
中国海洋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何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要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深远海养殖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的重要载体,早在2021年我们就和青岛国信集团建立了海水鱼营养与饲料联合研究中心,为深远海养殖打造精准营养供给体系。随着2022年5月20日全球首艘十万吨级养殖工船下水,我们又开启了拓展战略新空间、落实大食物观的新征程。
归国十年有余,我的团队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8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培养了众多行业研发的骨干力量。今年是欧美同学会建会110周年,征途灿烂,我们恰逢其时、重任在肩,我将不忘留学初心,牢记报国使命,锐意开拓进取,逐梦奋勇前行。
内引外联 融通中外
打造海归人才“一站式”服务模式
美国TEDA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王永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回国后,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我积极参与国内高校教学与人才培育工作,先后在四川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青年论坛等高校及学术活动中授课100余课时。作为海外归国人员代表,我多次受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活动,推动了多个高质量项目落地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近年来,国内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日益完善的海归创新创业政策为留学人员归国创造了积极条件。目前留学归国人员数量逐年上升,趋于年轻化,所学专业更加多元,与之相应,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和服务引导也应针对这一趋势有所改变。一是要重引进,更重留用,做好留学归国人才的跟踪服务,进一步健全海归人才信息的共享机制和引才后的精准用才机制,搭建用人单位与人才对接的无障碍桥梁,为行业靶向输送人才,解决海归们可能面临的“水土不服”等难题。二是要针对海外归国人员群体结构的变化,做好政策普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要完善海归人才“一站式”服务模式,将人才服务、人才引进、人才评价、人才培训、人才成果转化、人才产业园、人才驿站等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形成“人才大数据”,建成“人才云”,为海归人才提供系统性的“纵横全覆盖、事项全口径、内容全方位、服务全渠道”综合服务。
做好服务
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
青岛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盖婧:
新时代为留学人员发挥特长、施展才华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世界大舞台,留学人员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当好民间外交大使。留学人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不同国家间增进民间交流与互信友好的重要载体。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增强留学人员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中国国际认同度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发挥好多文化背景和语言优势,通过知识交流、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讲述中国故事,全方位展示中国面貌。
面对党和国家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新目标新要求,做好留学生回国就业工作非常重要。在工作中我切实感受到,相对国内高校毕业生,海归留学生缺乏对国内就业形势的了解,缺少实习和就业经验,尤其是在毕业季,百万归国留学生和千万国内院校毕业生几乎同时涌入人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此建议设立专门机构,比如“留学回国人员职业生涯发展补给站”,对海归留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引,让海归留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就业环境,结合他们的学校、专业、经验、技能等,对其求职竞争力进行综合评测,协助其科学规划职业方向和就职目标,让他们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
牢记“国之重任”
助力海洋医药产业“走在前”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史大永:
我于2006年在德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进入中科院海洋所工作,并于2019年7月加入山东大学,主要从事卤代海洋药物方面的研究。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亲临青岛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赋予我们“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之重任”,擘画了青岛发展的宏伟蓝图。
青岛从事海洋生物医药的科研单位和人才数量众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整体水平在国内居于前列,但基于新药研发特点,依然存在成果转化率较低、缺乏具备国际认可度的创新海洋药物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海洋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建立产、学、研、政、金合作机制;大力培养海洋药物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政策,从而促进海洋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将始终坚持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立足本职,向世界讲好中国新时代的奋斗故事,让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努力为青岛科技事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践行“藏粮于海”
塑造深远海养殖产业新优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王滨:
欧美同学会成立于民族危难之时,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留学是为了增强报效祖国的本领,报国是留学人员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曾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前往西班牙访学。归国后,我始终不忘初心,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发挥海归优势,贡献海归力量,努力塑造深远海养殖产业新优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