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五型”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引领,紧扣“高质量”这个核心点,把长三角打造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自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经济联动性、活跃度明显增强,“三省一市”GDP总量占全国GDP比重从2018年的23%提升至2021年的24.1%,对全国经济的贡献度持续提升,经济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互通性更为紧密,高铁营业里程超过6500公里,沪苏通高铁开通运行,通苏嘉甬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先后开工建设,长三角高铁营业将实现“公交化”运行。
凭借发达的制造业、齐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长三角区域已成为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随着一体化发展的纵深推进,长三角金融需求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除了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支持外,长三角的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领域均需要金融支持。立足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银行应以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乡村金融“五型”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践行绿色金融,
助力打造生态示范区
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由中国参与主持的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的《G20转型金融框架》,得到了各成员领导人一致认可,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不论是从国际发展趋势,还是国内发展要求来衡量,绿色发展已经是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助力绿色发展义不容辞。建设银行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指南,持续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和绿色金融委员会,并制定和实施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2022-2025年)》《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2022年7月,建设银行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阐述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及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2021年,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一致确立,把“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共建美丽和谐长三角”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践行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近年来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首先,建设银行苏州分行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绿色金融中心”“苏州市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服务网中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两个中心对全行绿色经营进行全方位指导与推进,对绿色金融知识和政策进行及时解读,对于疑似绿色项目进行识别和指导。其次,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增强绿色金融资源配置,专项制定了绿色信贷白名单客户,在信贷规模、利率定价、贷款期限等方面均给予差异化政策。建设银行苏州分行还通过应用内外部大数据,识别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绿色特征明显的字节,获取潜在绿色企业信息,为其提供“绿色发展贷”“绿色善营贷”“绿色智造贷”等绿色金融服务。此外,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不断完善绿色经营工具,先后制定和发布了《绿色金融“一站式”快速查余额表》《绿色金融政策制度解析及行动指南》,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帮助一线工作人员提升绿色认识、深化绿色经营理念。
深化科创金融,
助力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度、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产业机构来看,传统上长三角以机械装备制造、电子计算机、汽车及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家用电器、互联网、电子计算机等为主体产业。在“十四五”规划指引下,长三角区域积极谋划产业升级,突出“科创+产业”特性,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发展侧重点,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苏州为例,苏州着重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先进材料等专精特新产业集群。目前,苏州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0家,在长三角区域中排名前列。其中,172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398家为省级专精特新。
战略新兴产业链的培育离不开科技企业的聚集,科创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建设银行苏州分行活跃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整合协调集团资源,支持苏州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方面,守正创新,深度挖掘知识产权价值,创新了“科技创业贷”,有效解决了因无抵押品而难融资的问题,帮助科技企业将知识转化为资产。2021年,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办理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量和登记额均位列当地银行金融机构首位,并被授予“知识产权金融突出贡献奖”。除了加大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外,积极探索打造“金融+科技+产业+辅导”的科技创新综合孵化新生态,设立了“创业者港湾”。“创业者港湾”是科技孵化的探索实践,有效缓解了孵化周期长、投入大、融资难等问题。另一方面,统筹总行、集团子公司各项资源,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了投贷联动金融中心。建银科创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基金成功设立,成为区域内首家专业从事投贷联动的银行机构。针对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企业,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将股权投资和信贷业务进行结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目前,该行管理的投贷联动基金累计通过投贷联动模式支持近200家科创企业,股权融资金额近50亿元。
创新数字金融,
助力繁荣数字经济
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求,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深度融合。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数字经济需要数字金融的强有力支撑。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人民银行发布的《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开发数字人民币是为了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
为了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发布了《示范区数字人民币2022年试点工作安排》,意在实现长三角示范区支付一体化。示范区已在跨区域税费缴纳、跨区域公共交通、跨区域公共支付等场景中进行数字人民币支付探索。目前,长三角区域共计有苏州、上海、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和金华8个城市入选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苏州是全国首批获得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城市,在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方面走在前列。
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紧紧围绕“建生态、搭场景、促应用”的工作思路推动数字人民币业务多场景应用。一方面,加强对数字人民币在支付领域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等事项的深入研究,研发了数币一码通缴。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成功上线了“不动产税、费”数币服务,实现了税务、财政的系统交互。另一方面,结合数币安全性高、便捷性强的特点,不断深挖场景创新,创新信贷领域应用场景。
丰富养老金融,
助力夯实第三支柱养老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长三角区域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超过4700万人,老龄化比例达到20%,这一数值远高于全国平均值。随着长三角区域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完善养老保障机制将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较大挑战。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目标要求。一直以来,银行持续推动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和养老金融发展。银行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等提供了资金结算、保管、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中流砥柱。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个人养老金融体系建设,不仅是银行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
随着《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推广实施,银行应进一步发挥在产品设计、研发、代售、投顾等方面的优势,为长三角区域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出谋划策。从实施途径来看,银行可发挥母子公司协同优势,整合集团所属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子公司的资管资源,为市场提供多种类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需要。此外,银行还应发挥拥有广泛客群的优势,致力于宣介第三支柱养老金融理念、培育养老客群,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个人养老金融的普及率。银行在宣介养老金融产品时,要兼顾城市与农村、稳定与灵活就业、年龄高低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等情况,为其配置适合各自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
近些年,建设银行积极融入国家养老战略,在总行层面成立了养老金融领导小组,把养老金融纳入了全行“十四五”规划战略重点。建行集团下属子公司建信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成功获得养老理财试点资格,已累计发行专属养老理财产品超过10只,发行规模达到180亿元。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以总行养老金融战略为契机,积极打造养老财富投顾团队,强化对私客户经理对养老金融的专属服务。对推进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制定了养老金账户开立、资金缴纳、养老金产品认购等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
开拓乡村金融,
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重要的位置,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初心与使命。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把长三角区域中的浙江省定位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2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发布了首个跨省共同富裕实施方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两个共同富裕方案均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的重要实施途径,促进城乡联动发展、打造美丽乡村、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等。
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布局的实践中,建设银行进行了不断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设银行借助金融科技、互联网、手机终端,用新金融的理念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紧紧围绕总行党委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结合苏州乡镇版块的区域特色,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充分利用“裕农通”“建行生活”等特色金融产品,深入村民生活场景,挖掘当地区域发展特色,把金融服务送至乡间地头。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村务治理繁、杂、难的痛点,借助金融科技,积极打造数字乡村、智慧乡村。“数字永联”是建设银行苏州分行搭建的全国首个全覆盖数字人民币乡村应用试点场景,量身定制了永联信用体系;“冯梦龙村智慧政务”构建了乡村金融服务生态圈,提升了冯梦龙村村务治理效能,实现了村务集约化管理。此外,建设银行苏州分行还启动了“幸福港湾”项目,争当“实践辅童先锋”,精准帮扶乡村困境儿童。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为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打造“强富美高”新江苏,积极贡献金融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2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