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出我国践行绿色低碳之路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将始终贯穿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以绿色化、低碳化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社会转型将为我国发展方式带来深刻变革,资源高效、排放较少、环境清洁、生态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将逐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非凡成就,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各领域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展望未来,我国将在双碳政策体系的指引下,聚焦于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有序落实”,以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能源领域作为关键落脚点,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我国的金融业也应围绕上述几个方面,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及碳金融三个重点入手,继续完善相关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市场体系,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第一,制定以低碳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规划。一是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地方总量目标。在“30·60”目标指引下,统筹考虑我国和各地区的环境禀赋、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能源安全等因素,制定行动方案,同时考虑对巴黎协定的支持。二是制定重点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排放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进行安排,平衡稳供给、调结构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找到难点、痛点、堵点,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明确要点。三是深化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层次多元、产品丰富、市场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考虑绿色产业规划和金融规划之间的协调,大力发展转型金融,保障转型过程稳健有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二,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一是建设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基础上,推动绿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以PPP形式参与绿色投资,支持绿色PE/VC,设立专业的绿色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降低绿色产业风险,拓宽绿色融资渠道,满足不同行业、类别、规模和发展阶段企业的绿色融资需求。二是大力发展碳金融。进一步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入碳远期等新的交易品种,不断丰富投资者类型,鼓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中介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基于碳排放权资产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三是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监管机构应以碳中和为约束条件,修订绿色金融标准,明确和细化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的低碳、高碳标准,同时考虑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引导境外资金进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四是探索建立转型金融政策体系。开发适合我国实际的碳核算方法,制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以增加转型金融的可操作性与透明性;建立完善监管政策体系,加强对转型金融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碳排放行业转型能力、风控体系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储备、强化ESG管理、完善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贷后管理体系、建立配套评估体系等。五是建立强有力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财政政策方面,可考虑增加预算支出,通过绿色产业基金、绿色贷款和债券贴息、担保费补贴、认证补贴、风险补偿、奖励补助等工具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低碳转型;监管政策方面,可探索通过增加绿色信贷和债券占MPA考核比重,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和提高棕色资产风险权重,大力推广PSL、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信贷等方法,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优化资本计量规则,对转型金融类贷款的资本消耗设置折算权重,通过减少资本消耗,鼓励商业银行加大转型金融资产投放力度。
第三,加强数字化赋能绿色金融。一是建立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全方位整合数据资源,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完善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指导开展污染排放和碳排放关键指标的核查工作,为金融业制定和实施投融资端碳中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尝试统筹工商、税务、电力、环保等部门相关数据,对企业ESG信息进行整合,并在一定范围内向金融机构开放。二是不断完善绿色项目库建设。各地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绿色项目库,根据绿色标准严格对入库项目统一把关,帮助金融机构找到真实绿、有效益、有前景的绿色项目,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真正将资金投入到绿色、低碳领域中;做好小微绿色企业的增信工作,帮助其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资金来源。金融监管部门应牵头制定跨境绿色项目库,帮助金融机构拓展绿色“一带一路”项目投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三是建立绿色评级体系。由金融监管部门牵头,统筹开发ESG评级模型,帮助中小金融机构提升环境与气候风险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发相关科技系统,并为中小金融机构赋能。
第四,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全面创新。根据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和重点,拓展绿色金融创新业务的范围,围绕碳排放权交易、转型金融等新型领域,加大绿色金融模式、主体、技术和市场创新的力度。
一是模式创新。扩充投融资产品资产池,拓宽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间的“通路”,帮助企业盘活低碳资产,降低财务成本。探索更多将碳配额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的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利率与企业可持续绩效相挂钩的信贷(SLL)和债券(SLB)产品,保护海洋生态、支持海洋经济的蓝色债券,分离企业主体评级和资产信用评级的绿色ABS等。二是主体创新。当前,绿色低碳与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正在深度融合,绿色金融支持小微、支持农村主体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并已出现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绿色乡村振兴债券;服务个人客户的绿色金融产品也在加速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支持小微、支持农村主体的力度,积极探索为客户建立“个人碳账户”的业务模式,不断开发与之关联的低碳信用卡、借记卡、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等产品。三是技术创新。在前端,要注重提升数据质量,持续推动绿色数据扩围、提质、标准化进程,加强工商、税务及企业数据与银行的共享,同时积极引入专业第三方数据将环境风险信息嵌入信贷审批流程;在后端,要提高运用水平,通过模型开发、参数优化,建立ESG评价体系,与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相互协同,对财务与非财务风险进行科学把控。四是市场创新。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2200余家发电企业,未来将纳入化工、钢铁等八个高排放行业,金融机构应在持续推动为全国碳市场提供开户、结算等传统服务的同时,围绕碳期货、碳互换等衍生品交易,以及碳配额管理、风险管理和咨询,不断升级和完善服务。2023年2月,经证监会批准,中金公司等5家证券公司先后发布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公告。券商等金融机构正式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将进一步丰富碳金融的参与主体,为企业降低碳排放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
第五,防范绿色转型中的金融风险。除了支持减排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外,防范和应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技术风险、投资风险等),也是金融服务支持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要更好地管理转型风险,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贷后管理,防范转型风险。转型金融需要考虑的变量和因素多,其中关键因素之一的技术进步具有动态博弈、迭代更新特点,需要金融机构在开展转型金融时加强贷后管理,有效防范转型风险。通过获取税收、水费、电费、碳排放等外部数据,建立分析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及时作出策略调整。二是加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转型金融要求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对企业主体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均提出较高要求,商业银行要加强先进技术运用,强化尽职调查、贷前评审、贷后管理。三是兼顾多目标,强化ESG管理。转型金融要兼顾能源安全、物价(通胀)、就业和收入分配、社区发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在多目标下,需要转型企业、金融机构按照ESG要求开展业务,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四是推进环境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工作。压力测试可提前评估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极限值,从而促进金融机构重新审视存量资产配置,加快各类业务的低碳转型。当前,已有部分机构开始尝试相关的压力测试,但由于采用的标准、范围各异,测试结果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建议金融机构借鉴国际和国内有益同业经验,在监管机构权威引导下开展更加科学的环境气候压力测试,积极应对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3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