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关于美好生活
自古至今,过上美好生活都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期许,然而美好生活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模糊的概念,既涉及文化、社会及所处的大环境,更关乎每个个体的主观感受。尽管大家的共识是幸福与快乐应该是美好生活的核心,然而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人的眼中,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古希腊的学者们从哲学角度探讨美好生活,强调的是美德与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终身践行美德,且物质不匮乏的人才可以过上美好生活。他所谈论的美德关乎善恶、好坏,是正义、慈悲和勇气的集合。苏格拉底和学生柏拉图的对话中提到,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他把美好生活定义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18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理性可以产生幸福,因为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有抵抗身体欲望和动物激情的能力。
心理学家把美好生活聚焦到幸福感与愉悦感,将其定义为个体对全面进展顺利的生活的“心理肯定”,指的是一种积极情感状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Seligman)在20世纪90年代将心理学研究方向从精神疾病转移到精神健康,由此推出革命性的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成为生活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更是专门研究幸福的学科。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角度研究人的幸福感与积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悲伤和绝望等提高幸福感。
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试图从大脑造影破解幸福感的源头,如情感来自哪个大脑器官?哪一部分控制爱与浪漫?哪一部分负责产生幸福感?哪一部分触发恐惧与愤怒?研究发现,当你感到幸福时,一般都是正面思想与感觉,这主要源自大脑内控制情绪与情感反应的边缘系统(Thelimbicsystem)。
幸福与快乐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单从语言本身很难表达其复杂的内涵。感官刺激可以带来一时的兴奋与快乐,但并不能归结为幸福,因为主要是多巴胺在作怪。多巴胺是一种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导致我们兴奋和快乐最重要的通道。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娜·莱姆贝克(AnnaLembke)研究了大脑中快乐与痛苦的内在联系,在《多巴胺国家》一书中指出,上瘾行为触发神经传导多巴胺的释放,一旦多巴胺逐渐消失,人们通常会感到比以前更痛苦。他指出,人生来就有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倾向,现代人找到了一大批多巴胺刺激物,不仅有毒品、酒精等上瘾性物质,还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功能之一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无聊,减少压力和痛苦,让生活更有趣,但随着时间推移,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减轻痛苦的效用却逐渐降低,使用者会陷入多巴胺匮乏的状态,产生更多的焦躁不安和痛苦悲伤。
获得幸福感的途径有千万条,需要每个人的探索与寻找。赛里格曼教授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指出,不管你的设定点在哪里,真正的幸福是可以学习的。他认为,增加幸福感可以从减少焦虑与压力入手,比较切实可行的是建立有质量的人际关系,专注于最热爱的事,拥抱自然并从中获得惊奇与敬畏。
人际关系是获得幸福感的要素之一。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中心从1938年开始追踪724位男性,包括哈佛大学的男生和波士顿地区低收入家庭的男孩,年复一年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状况,并记录在案,整理成文件,每个人都有数千页的档案。查看这些档案可以一览受访者的生活轨迹,相当于阅读一个人交织着幸福与快乐、痛苦与悲伤的真实生活。这是一项迄今为止时间最长、对人类生活最深入的研究。80多年过去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关系能带来生活中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减少焦虑与压力。哈佛大学开展的这项研究启动时正赶上大萧条及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经济萧条中的邻里们通过互助,分享有限资源得到温暖,建立信心,获得幸福感;战场上的士兵通过家书和与同一战壕的战友结下的友情,减少恐惧与压力,挺过艰难时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处于哪个社会阶层,受访人基本上遵循相似的规律,即当一个人苦闷或遇到灾难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体贴和安抚,起到缓解和调节情绪的作用,挚友扮演着心理医生的角色。
减少烦恼与压力的另一个途径是专注,即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所热爱的事情上,可以是职业也可以是兴趣爱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躲避德军轰炸,英国的内政部下令关闭全国所有剧院、音乐厅和电影院。为了满足人们思想与精神方面的需要,英国女钢琴家梅拉·赫斯(MyraHess)说服政府,于1939年10月10日在位于伦敦附近特拉法尔加广场的国立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场地里只有十几把椅子和一个小型木质舞台。由于是战争期间,主办者担心没有人来,结果演出开始几分钟后,涌来一千多人,工作人员面对长长的队伍甚至有些招架不住。当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响起的那一刻,在场听众心里的恐惧与忧伤烟消云散。演出进行中,德军的炸弹就落在美术馆旁,听众转移场地后继续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当炸弹被引爆时甚至没人理会。这正是专注的力量最神奇的地方,相当于大家参加了一次集体理疗,不仅精神得到治愈,更成为终身难忘的经历。
专注力可以通过一些锻炼得到提高,目前风靡全球的方法是正念。正念的概念最早源自于佛教,通过冥想练习,全神贯注地、不加评判地觉察自己的思绪、想法和情感,摆脱各种习性和杂念的羁绊,在宁静、平和的心理过程中找回初心,体验真实和幸福。
拥抱自然,通过获得惊奇与敬畏感改变自己对世界和对自己的看法,是减轻焦虑与压力的另一个途径。旅行是一剂良药,在大自然中放慢脚步,卸下功名利禄的重负,体验夜空中的繁星点点、海洋的浩瀚无垠,觉察日出日落及四季变化,关注世界与自然的非凡,从日常琐碎与平庸中摆脱出来,重新寻找一种生活节奏,体验生命的另外一种状态。
大自然及无限宇宙的壮观景色引发人们的惊奇与敬畏,这种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感觉正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巅峰体验(peakexperience)。它罕见、震撼心灵,广阔又深刻,人们在崇高与神秘中获得幸福感。站在黄山远眺融入云雾中的峰峦时,你会产生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动,感觉自己的渺小与微不足道。崇高感是一种超越语言描述的哲学意境,是遇到难以解释的事物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奇迹,面对壮丽的景观,触发震撼的同时,心理也夹杂着痛苦与危险,它是灵魂的回声,唤醒一些与生俱来的崇敬与敬畏意识,可以引发巨大的心理转变,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及对世界的看法,达到思想的升华。
惊奇与敬畏是人生罕见的生命体验,在震撼心灵的壮美中可以获得。90岁高龄的演员威廉·夏特纳(WilliamShatner)曾在经典电视剧《星际旅行》中扮演男主角,当他坐“蓝色起源”亚轨道太空舱完成太空之旅返回地面后,在描述所看到的震撼景象时情绪激动,泪流满面:“太了不起了,我希望永远沉浸在这场体验中!”
心理学家认为,惊奇与敬畏的场景会改变人的记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英文有一个新词叫“overvieweffect”,中文翻译为“总观效应”,特指宇航员从外部看世界时所发生的改变,从太空俯瞰地球,发现边界的定义消失了,面对这个充满生机但异常脆弱的地球,不禁心生怜悯,调整人生意义。令人敬畏的经历会在头脑中制造一个“小地震”,使大脑重置,打破思维的反刍循环,并更多地关注实际发生在眼前的事情。
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幸福感的方式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最重要。同喜欢的人共同专注于热爱的事,发挥自己的才华与智慧,实现满足与喜悦;建立有质量的各种关系,家人、朋友、同事……体验爱与被爱,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调节好心理。
追求美好生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方向而不是终点。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3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