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锂”:一场“白色石油”争夺战
人类从自然中开采而来的锂矿石,经过破碎后的加工处理,会成为锂电池的核心原料。为应对气候危机,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大力提倡推广电动车,而锂电池正是其中的关键部件,让排放温室气体的燃油车摇身转变成清洁电动车,大大减少全球交通运输部门的碳排放。从某种意义而言,面对气候危机,锂是我们的希望。
然而,众多的个体、组织机构、国家对锂矿资源的挖掘、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乱象丛生的竞争与抢夺。这种争夺加剧了当下原本就动荡与撕裂的社会旧有的破碎。
● ● ●
“白色石油”
锂的英文名lithium来源于希腊语lithos,意为石头,意指它从矿物中破碎所得。
冷战期间,核聚变武器的生产导致锂需求的急剧上升,因为裂变反应产生的中子可以将锂转化为氚。从1950到1980年代,美国是锂的主产国,氢氧化锂的库存量达到4.2万吨,其中75%用于了锂-6的生产。在此之后,锂主要用于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以及提高氧化铝的熔融特性。
这两大应用主导了锂的消费市场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核军备竞赛结束以后,锂的需求和价格均有所下降[1]。锂可以在陶瓷、玻璃等行业中作为氧化锂的原料,玻璃以及陶瓷制造业成为了锂的第二大消费领域。
但让锂真正成为“团宠”的,则是在重视物质文明和实在利益的时代潮流中,作为“白色石油”的锂,因它引发的争夺历历在目。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迅速发展,锂电池的消费大幅上涨,因为锂可以被加到电解铝的电解槽中来增加电流效率和降低电解槽的内阻与温度,以锂为代表的碱金属具有最低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离子荷质比较大且去溶剂化能较低,因此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用作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锂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增长最快,已成为目前全球锂的最大消费领域,锂电池被广泛应用到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小型电子器材、航天、机电以及军事通讯等领域。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锂电池也将被广泛应用到汽车行业。锂的原子量很小,所以用锂作阳极的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此外,锂电池还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寿命长、性能好、污染少等优点,所以,目前锂仍是电动车电池的核心原材料。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锂作为干干净净的“白色石油”,被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在过去几年风光无限,价格一路飙升。尽管由于补贴退坡、消费者信心尚未恢复等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近期略显低迷,让一度高企的锂价有所回落,然而在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内,未来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方向明确,锂资源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供应紧平衡的状态应该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在过去几年内,对锂矿资源争夺如火如荼。
这种争夺发生在中国江西省宜春市下属的村落里。宜春拥有全球储量最大的多金属伴生锂云母矿,从2008年起就提出打造“亚洲锂都”的目标,根据江西省地矿局和宜春市2021年的勘探调查,宜春市及其下属管辖地拥有探明锂云母矿约占全国储量40%左右,可生产氧化锂900多万吨,相当于2000多万吨碳酸锂,理论上可以装备6亿辆电动汽车[2]。2022年春节,很多宜春父老不想专心过年,而是纷纷上山下地挖坑找锂,甚至为此发生口角争执,乱象丛生的争夺让原本的年味都被新挖出的锂云母矿石所取代。
无利不起早。大宗商品数据服务商MySteel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碳酸锂价格一路上涨:2021年初每吨不到10万元,2022年11月,碳酸锂报价为每吨59万元。锂矿石价格相应上涨,从数十、数百元涨至1300-3000元每吨[3]。有的村民挖一天,就能挣五六百元,甚至上千。而2021年,宜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2万元,月均不足1600元[4]。在疫情期间大部分行业经营都称得上惨淡,大家大多赚钱艰难、囊中羞涩的时刻,辛苦挖俩月,就可抵一年,如此飙升的价格带来的利润回报很难不让守着聚宝盘的父老乡亲趋之若鹜。
乱象背后,看得见的是宜春乃至更大范围内百姓上山挖矿找锂,看不见的或许是疫情三年带来的失业贫困、经济窘迫;当然也有对国家刑法第343条“非法采矿罪”的无知与无视;以及人性幽暗处的自私,面对大自然,人心缺乏敬畏,无情又贪婪。
这种争夺与角力还发生在企业之间。乡里乡亲对锂矿石的争夺往往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监管政策一落实,只要“上面”动真格,很快会让这种争夺静默无声,来得快去得也快。相比而言,企业间的锂矿争夺就相对更加持久,过程也更加复杂。
彭博NEF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池产能高达893吉瓦时,全球占比77%。世界上排名前十的电池企业有六家来自中国,这些企业需要的锂矿资源是中国自身无法满足供应的。高盛曾表示,电动汽车产量每增加1%,就会让锂需求比当前全球产量增加40%以上。2020-2030年,锂电池对锂的需求将增加6倍[5]。这使锂成为各国争抢的战略资源,我国目前仍是可充电电池和蓄电池产量最大的国家,毫无疑问地刺激了中国企业对锂的巨大消费。
供需失衡导致锂价暴涨,最终带来下游电动汽车成本增加。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开始攀升,至2022年年底,价格涨幅超过10倍,从每吨六万元涨到约六十万元。对那些掌握着上游矿产资源的企业而言,只要机器开工,就相当于开动了印钞机,大大小小的云母矿石就等于新出炉的钞票。例如赣锋锂业曾统计说,2022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98-636%。天齐锂业的数据更为可观,同期扣非净利润增幅更是高达1557-1737%[6]。
但对那些靠技术过活的企业而言,日子就没那么红火了。锂盐企业如果没有资源,只能收取低廉的加工费。对那些下游产业而言,锂矿资源争夺价格暴涨会带来成本大增,它们如临大敌。所谓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在锂矿资源争夺大战中,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层测算,2022年电动汽车成本平均每辆增加1.5万元。2022年一季度,宁德时代扣非净利润仅为9.77亿元,同比下滑41.57%。其他电池企业利润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随后宁德时代与车企谈判,建立起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将成本部分转移给下游车企。由于产品规模还有限,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原本就处于亏损状态,新的采购价格机制导致其盈利状况雪上加霜。2022年7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公开场合“吐槽”:车企在给宁德时代打工[7]。
对锂矿资源的争夺也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因为和众多重要资源一样,锂矿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尤其是需求大国和供应大国之间的存储差异显著。2022年国际能源署在一份报告中总结称,全球对锂的需求预计未来将飙升至目前水平的六倍,需要50座新的矿山[8]。
与此同时,盐湖锂是作为锂资源分布形态之一,另一种是硬岩锂。盐湖锂占比约七成,南美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三国是盐湖锂集中分布地。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资源量约为8900万吨,上述三国排名前三,资源量分别为2100万、1900万和980万吨。三国锂资源量在全球总占比高达56%[9]。
在目前全球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显著回潮的时刻,当不同国家的矿产企业在世界各地进行锂矿资源的竞争与争夺时,往往就被看做是以企业为载体的国家间的竞争,并以此衍生出很多地缘政治的纠缠。例如2022年11月,加拿大工业部曾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而中国、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对锂矿资源的需求依旧巨大,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成为关注的热点。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锂资源需求国,锂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7%左右。近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总销量为688.7万辆,提前三年达成国家主管部门设定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这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即我国争取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与此同时,2021年5月,我国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区域充电桩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10]。2023年初,浙江、湖南等地相继实施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行动方案,在未来几年内将加强充电桩建设工作,并推动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对锂矿资源的支撑。
中美之争
2023年1月20日,经过漫长竞标后,玻利维亚政府最终选择了一个由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牵头的企业联合体,以帮助开发这个南美国家储藏量巨大但尚未利用的锂矿。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数据,玻利维亚的盐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资源储量,储量约为2100万吨,但该国目前几乎没有对锂矿进行商业化开发和生产。
与此同时,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在1月20日还表示,其政府仍然在与其他外国公司就未来可能的合作进行谈判,说明争夺还在继续,这些公司包括美国的Lilac Solutions,俄罗斯的Uranium One Group和其他三家中国公司[11]。此外,智利盐湖开发较早,中国天齐锂业持有智利化学矿业有限公司约22.16%的股份。阿根廷近年受到中国企业追捧,赣锋锂业、紫金矿业、西藏珠峰、华友钴业、欣旺达、国轩高科等企业均在当地布局[12]。
美国对锂矿资源的需求巨大且还在增加。拜登政府高举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旗入主白宫,曾经在14008号总统行政令《在国内外应对气候危机》中指出未来要在美国安装50万个电动车充电站,还要将美国联邦、州和地方车队的300万辆汽车转变为电动车,并提出美国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后来又在《削减通胀法案》中指出将要大力支持美国全产业链的电动汽车发展行业,绿化美国的交通运输。
2022年2月14日,拜登政府发布了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最终规定。该规定要求联邦政府资助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必须在美国生产,电动汽车法规还要求,从2024年7月开始,55%的充电器成本需要来自美国零部件,同时特斯拉公司将向其他汽车型号开放充电服务。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是拜登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核心部分,拜登曾在总统行政命令中指出计划到2030年将美国所有新车的50%转化为电动汽车[13]。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气候与社区研究项目中心指出:将美国现有的汽车改装为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到2050年,所需的锂量将是世界目前产量的三倍。目前,世界每年的锂产量略高于10万吨。根据研究人员确定的基本情况,到2050年,仅美国每年就需要30.6万吨。这是假设交通系统不会改变,消费者购买的汽车电池大小与当今电动轿车的电池大小大致相同。而在最坏的情况下(系统保持不变,电池尺寸大幅增长)到2050年,美国每年可能消耗48.3万吨锂[14]。
面对巨大的需求,美国本土生产却显出差距。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数据曾表明,美国目前唯一的锂生产商在内华达州运营,该州的锂储量约占全球的3.6%[15]。美国锂资源的供需严重失衡,虽然拜登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提高美国自身锂资源的自给自足能力,为国内的锂矿资源开采提供各种资金和政策扶持,但短期内靠自己无从解决锂资源匮乏的问题,必须从国外获取其所需的大部分锂。
中美之间的锂之争虽然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但是结合当前依旧趋于恶化的中美关系,恐怕还会有一个长久的未来。对比而言,尽管中国对锂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但全球大部分锂产能在中国,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七成以上,锂储量也是世界的名列前茅,此外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等过的锂储能巨大。2022年11月2日,美国的盟友亲邻加拿大就以“国家安全”为由,让中国中矿资源、藏格矿业、盛新锂能三家公司撤出对加拿大关键矿物公司的投资。中加之间的能源之争,美国的影子几乎随处可可见。无论是过去发生的美国洛克伍德公司被中国天齐锂业截胡,还是最近发生的玻利维亚竞标中的拒美选中,都说明了这一点。而这又会反过来成为双边关系更加趋于紧张恶化的诱发因素,间接成为中美在气候领域进行合作的障碍。
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发挥排头兵和领导力的欧盟也越来越看重对锂矿资源的开采、进口和使用。欧盟委员会曾在2022年9月声明要推出一部欧洲的关键原材料法律时,将关键原材料供应链安全上升到了关系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生死存亡的高度。该声明如此界定关键原材料目前正处于的形势:全球正在历经一场关键原材料供应和回收上的竞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关键原材料法倡议中称,“锂和稀很快就将比石油和天然气更重要。” 锂和稀土位于欧盟2020年30种关键原材料清单之上,其中,锂是新增的原材料之一……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还蹭称,“制造锂电池和其他重要设备的锂矿、稀土矿目前都在中国的手上,这对西方产生了‘威胁’。为了保证欧盟和西方世界的安全,接下来需要争夺中国对中国稀土、锂矿等珍稀矿产的掌控和经营,改由西方控制。”她还把这总结为“未来之战”[16]。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2023年访美期间就指出“欧盟97%的锂来自中国”。相关研究指出,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上,欧盟在2030年对锂和钴的需求分别增加18倍和5倍,2050年则分别增加60倍和15倍。而在用于电动汽车或风电等领域的永磁体上,欧盟对稀土的需求到2050年可能增加10倍。尽管欧盟在原材料上的战略可以追溯到2008年,但俄乌战争的爆发推动了欧盟决心减少在关键原材料上的战略依赖,力求在能源转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原材料领域,避免重复在传统能源上的教训。
对锂矿资源的争夺,不仅体现在需求侧不同国家间的竞争,还将体现在需求方与供应方两端。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发文称,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构成南美“锂三角”,三国已知含锂盐湖约有190个,仅智利和阿根廷的4个盐湖处于生产阶段,另有55个盐湖处于初级勘查阶段、21个盐湖处于勘探阶段,其余110个盐湖基本未开展过勘查工作,总体勘查程度较低[17]。
锂矿资源在“锂三角”聚集,给全球锂的供需和竞争关系带来独特影响。例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外长在2022年就建立金属锂定价机制进行深入谈判,三个南美国家决定抱团取暖,要让世界“团宠”的锂矿资源更加成为造福本国的财富发动机。在共同利益驱动下,三国开始探讨针对锂矿石价值链的战略合作。玻利维亚国家锂矿公司总裁卡洛斯·拉莫斯曾表示:“全球利益如此之巨大,如果不以非常战略的方式管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我们就无法获得我们真正想要的利益。”[18]
里子与面子:争夺的底层逻辑
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22年夏季,全球各地经历了多种气象灾害频发、并发,新型、复杂型风险的出现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2022年4月最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当前气候变化、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以负面影响为主,人类正面临显著的气候风险。为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福祉,国际社会需迅速采取有效行动,确保可持续发展[19]。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中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变,是应对气候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锂作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关键性矿产之一,逐渐被中、美、日、和欧盟等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列为战略性或关键矿产,各主要经济体越来越重视锂资源的安全供应并加紧全球性的战略部署。回顾2022年,围绕“白色石油”的锂进行的资源争夺中,有跌跌撞撞血本无归的,有高歌猛进赚得盘满钵满的。
实际上,两条主线构成了锂矿资源争夺背后的逻辑,一条是为应对气候危机——这一点已经在2022年4月IPCC最新的报告中展露无疑——反映的是我们人类面对危机时的积极有为;另一条是争夺权力与利益——这一点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清晰无比——暴露出我们人类的自私贪婪。两者时而并行,时而交织,时而纠缠,终于走到了锂价快要回落至平稳的趋势上。现在,随着下游需求放缓,预期高烧不退的锂盐价格终有降温迹象,但锂矿供给和成本两端暂时还不支持其价格大幅走低,因此锂矿资源争夺战,会继续。
关注《知识分子》视频号
get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普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