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地支持怒怼领导员工!
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怒怼领导的员工火了!
相关话题同时占据了微博热搜的第一、第二和第七!
详细的聊天记录,其实昨天晚上我就已经在群里看到。
当时群里还有人在说,国企加班加成这样,情节还这么劲爆,感觉像是有人为了吸引眼球自导自演的。
正好我在国企干过十年,对国企愈演愈烈的加班情况有过切身体会,觉得这个事未必是假。
随着事件的发酵,中科电、四川省与成都市总工会、成都人社局先后就该事件做出回应,基本可以判定这个事情为真。
接下来就顺着这个事情,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说点看法。
02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个叫董俊的小领导,在“CETC-软件开发课”的小群里,要求两名员工“自愿”在清明节那天加班。
“自愿报名啊,实在没人我就指定了,我也没办法,张总安排的@所有人”
大过节的,又是清明,你要找人加班的话,高情商的主管总归要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但这个董俊似乎很喜欢拿领导来压人,而且锅也一并甩给了领导。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男主不仅没有服从加班安排,还一顿输出,大骂董俊只会窝里横。
“我已经截图给领导了,成年人了,自己说的话自己负责。”
这一句加上上面那一句(“张总安排的”),可以看出这个董俊真的很喜欢拿上级来压人(职场上最让人讨厌的那种小领导,有没有?)。
男主也很硬气,说自己明天坐等人事来辞退他。
让我比较在意的是,下面一整排都是“+1,坐等人事,要走一起走”。
这说明有怨气的不仅仅是男主一个人,而是整个部门都对公司的加班现象积怨已久,男主只不过是第一个站出来挑明的人。
那么,这家公司加班有多严重呢?
在“CETC成都事业部”的大群里,男主表示,开发课的的兄弟基本上加班都是一百多个小时,这个月天天早上八点到,干到晚上十一点,加到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
996见了都要自惭形秽。
随后,大群里一名黄姓领导站了出来,提醒男主说话注意语气,好好交流,不要带情绪。
但我们的男主依然情绪饱满:
“我TM带情绪了吗?请原谅我吧,高高在上的黄经理,你要不要来2号楼4楼茶水间看看兄弟们都累成啥样了?”
接下来男主继续续巴拉巴拉一顿输出,说当领导的天天在家遥控指挥,业务么业务不懂,管理么管理也做不来,拍马屁倒是很勤快,帮领导干私事的时候一点也不怕跑断腿。
由于男主怼得太过劲爆,隔着屏幕我都能想象黄经理气急败坏的样子。
但你要说男主过激了吗,好像也未必。
因为就在男主一顿输出之后,软件开发部门23人和硬件部门14人集体请辞。
这说明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黄经理则回应说,对公司有什么意思可以去行政部门反应,没必要在群里说。
然后那个叫董俊的紧跟了一句:“就是,你把公司群当什么?你这不影响其他人吗?”
真的很狗腿,有没有。
男主则继续盯着这两人怼:
你们要不要去看看其他部门,人家加班的时候哪个领导没有一起陪着?能同甘共苦我没有一句怨言。都是人,就你们俩特殊?一天天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每天去食堂都是你们俩跑最快,上辈子饿死鬼投胎啊?天天让我们加班,自己到点就跑,凭什么啊?
人家其他业务部门的领导,亲力亲为,陪着兄弟们一起吃苦,一起加班,有事第一个上,不管是协调还是解决问题,都做得很好。你们呢?除了安排加班还会什么?吃饭睡觉啊?天天倡导狼性文化,就你们这猪一般的还倡导狼性文化。
男主越说越气,言语也越来越激烈,但可以看得出来,他思路很清晰,也少有错别字,就连标点符号都用的相当准确(当然,也习惯性结尾不加句号),而且我还特意关注了他每段话的中间间隔,真的是一气呵成(不是那种反复琢磨才发出来的)。
由此可见,这个人基本功扎实,反应敏捷,逻辑思维也相当可以,是个人才。
更关键的是,他获得了多位同事的支持:
“强,开发课威武”
“虽然那啥,但是吧,你很强。我仅代表我自己支持你”
“志龙强悍,吾辈楷模,威武”
“厉害,虽然大家都不说话。但是大家都支持你,我们也早就看着你们开发课好可怜了。”
有人在公司大群里毫不留情地怒领导,其实很多人就算心里支持,也不敢公开在群里表达,男主能获得同事们力挺,真的挺不容易的。
最终,公司老总站了出来,以一副要主持大局的样子,结束了当天的谈话。
第二天,该老总宣布,凡是3月加班时长在48小时以上的,都可以在4月6号获得带薪休假一天。
公司也宣布在OA上线匿名系统,欢迎大家提意见。
是不是真的欢迎提意见,还是做做样子,我们不了解也不好说,但我相信男主的直言不讳肯定对公司的管理层肯定会有触动,至少以后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再想要安排不合理的加班,再想要用领导权威压人,总归是要掂量一下的。
尤其是事情闹大了以后,对所有的国企领导,都会起到震慑作用。
只不过,男主本人已经确认离职。
03
到了这里,有些人可能会问,国企难道也要频繁加班吗?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讲,这和国企改革的浪潮有关。
我曾在某家省属国企干了10年。
起初(08年)是在基层岗位,2012年被提拔到公司机关的管理岗位。
在我的印象中,2012年-2014年这段时间工作是相对比较轻松的,每天干完手头的工作,还能有空闲的时间,真的是性价比很高的工作。
但是从2015年开始,节奏突然就变了。
那一年,整个集团都开始大搞“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工作量开始骤增。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养成了制定每周“工作任务清单”的习惯,因为常常会有十几项工作同步进行,而人脑是单线程的,所以每一项工作有了进展我都会做阶段性的记录,以免忙中出错。
同事们也是如此。
2015年底开座谈会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在谈感想时说:“感觉这一整年都在忙,但是又不知道忙了什么。”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顿了顿,笑着说:“这样说好像也不太对,说得好像我思路不清一样,但这确实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感触。”
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变忙了是因为一年整都在推动一个重大项目,等到项目结束,还会回到过去的节奏。
而后来回过头来看,国企改革的浪潮差不多就是在2015年席卷到了我们这里。
到了2018年的时候,我在公司食堂吃晚饭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因为要加班。
工作日加班,加着加着,周六也要来加班了。
当时我一边要上班、加班,一边要写公众号,实在顾不过来,所以干脆从国企辞职了(这段经历我之前写过,详见《国企第10年,我辞职了》)。
辞职后,我和几个关系好的前同事依然有联系。
除了聊一些八卦之外,也陆陆续续得知,原集团公司下属的几家公司子分公司逐一合并,每个人肩上的的担子自然就越来越重了。
大概半年前,一位前同事和我吐槽说:“你敢相信吗,我们部门的人现在全都在办公室(加班)”。
当时差不多已经是晚上8点。
他还吐槽说,领导想要他周末也来加班,但其实周末有活的时候也是要在家里干的啊,他只是不想来办公室。
至于为啥要频繁加班,前同事的看法是:“虚泡泡太多”。
在我离职之前,公司先后搞过“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扁平化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当时我自己也起草了所在业务线的IOS流程文件、规章制度,也做了很多相关的报表和台账。
哪怕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就已经做了相当程度的精细化。
只是,这几年公司又不断提出了新的概念(本来想把这个新说法放在文章里的,后来我百度了一下,发现媒体还专门做过相关报道,容易对号入座,所以本文隐去了和前同事的谈话细节,免得给他带来麻烦)。
用同事的话来讲,干活的就这么几个人,精不起来了还拼命想精细化,最后就是靠加班去堆一些虚泡泡的事或者去包揽一些不该本部门干的事。
04
2019年,“996福报论”提出时,舆论场上是全网痛批“996”,痛骂“资本家”。
这两年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又有人开始为企业家叫屈,他们认为企业家要维持一家公司也不容易,而且相比于996,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养不起家远比加班要可怕。
说说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员工和企业不应该处于一种简单的对立关系。
一方面,员工的剩余价值确实是企业获得盈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确确实实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
双方既存在着博弈,也有着共同利益。
关键是要平衡好彼此的关系,避免某一方过于强大压倒另一方,也要避免舆论走向极端化。
近日,中国电科关注到多个网络平台根据网传“CETC成都事业部(413)”和“CETC-软件开发课(27)”两个微信群聊天记录,发布和传播有关中国电科的不实信息和言论。中国电科高度重视,认真排查,上述微信群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对于传播、扩散虚假不实信息的行为,集团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