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年少女劉知趣(ID:liuzhiqu7788)作者:奥莉薇娅下午四点钟,坐在工位上的陈琳收到妈妈发来的一条微信语音:“闺女,晚上吃啥?我炒俩素菜再熬点粥行不行。”四点半,陈琳给她定好的手机闹钟会准时响起。她会第一时间放下手里洗了一半的菜,用围裙擦擦手,边滑动手机屏幕边摘围裙,接着穿外套、换拖鞋、拿电动车钥匙、关门、按电梯、下楼,一气呵成。然后在楼下骑上电动车,穿过两条拥挤的街道、几栋高得不见天日的住宅楼,穿过汽车、自行车、行人交织的喧嚣,10分钟后停在一家幼儿园的门口,这段路是妈妈来北京4年为数不多熟悉的路线了。陈琳妈妈总是和另外几个孩子的爷爷奶奶一样,雷打不动地提前到达幼儿园门口等候,因为每天早上陈琳4岁的女儿进教室前总会依依不舍地对她说:“姥姥,你放学要第一个来接我!”,这是祖孙俩的约定。接到外孙女后,她要先送孩子去上一节辅导课,结束后回到家再把之前准备好的菜下锅,争取在七点半之前把饭做好,这样陈琳两口子下班到家刚好能开饭。为了完成这些“任务”,4年前,陈琳妈妈离开了生活了50年的苏北老家陪她北漂。退休之前,陈琳妈妈是个坚定的不帮晚辈带孩子主义者。她说自己上了几十年的班,期间还照顾陈琳生病卧床的姥姥好多年,退休了一定要好好地享受享受生活,跟陈琳爸爸到处旅游转转。结果,她退休的那一年,陈琳刚好结婚;第二年,陈琳怀孕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来说,怎么带娃、谁来带娃这样的难题,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跟着来了。陈琳的公公生病卧床多年,身边离不开人,婆婆一直贴身照顾,照顾孙子的重任婆婆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另一边,妈妈不带孩子的态度也很坚决。每每纠结的时候,陈琳就会冒出实在不行就“全职在家”的想法,但这终究也只是个想法。身处帝都,前几年贷款买的房,现在每个月雷打不动地要还一万块钱的房贷,虽说陈琳的工资并不算高,但足以覆盖一家人最基本的吃喝用度,而且相比较于孩子的爸爸,陈琳的收入也更加稳定,所以她不想、也不敢停下来。除此之外,每当陈琳理性地去权衡“全职在家”的想法时,想想自己寒窗苦读了二十年才读到研究生毕业,心里多多少少也会有几分“不甘心”。最终,她决定到时候先请个月嫂,产假结束了再请个便宜点的保姆搭把手。但在陈琳临产前,老人终究还是心疼女儿,主动要求来伺候个月子。在来北京之前,陈琳妈妈从没想过要在北京长期生活。她原本打算等女儿出了月子就回去,但在一个月后,这个时间就变成了一年、两年……最终就是各种“没办法”,一待就待到了现在。每天早晨,夫妻俩去上班,老人的带娃生活就正式开始了。这一天,不仅要照顾外孙的吃喝拉撒,还要洗衣服、擦地、做家务;等到他们快下班了,又要赶紧做晚饭……有一次,陈琳爸爸身体不大好,妈妈回老家照顾,她自己请假带了一周的孩子,才发现独自带娃根本没办法做饭,这才知道自己妈妈带孩子时,中午一般都是下碗面条或者吃块烙饼就着点白开水凑合一顿。一想到母亲这么大岁数还要跟着自己北漂,跟父亲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三代人挤在一个七八十平的房子里,陈琳感到心酸又无力。在北京的这几年,老人没交到什么朋友,只有几个同一栋楼的邻居偶尔见面打个招呼。一方面,家里的每个人都在嘱咐她在外面要看紧孩子,不要被骗了;另一方面,她不太会说普通话,担心别人听不懂,所以带孩子在小区里玩儿时也很少主动跟别人聊天。孩子两岁多时,有一天,陈琳妈妈告诉她,自己这段时间总感觉心慌、睡不着觉、胸口也有些闷,陈琳带她去医院挂了个心内科,做了全身检查,各项指标却都正常,她原本身体健康,没什么基础病,但身体的这些症状迟迟不见好转,这让老人时常唉声叹气、整个人都提不起精神。后来,朋友推荐陈琳去给妈妈挂个精神科的号看看,精神科的医生给老人做了个心理评测,才发现她已经患上了中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医生告诉陈琳,老人的“心病”大概率是因为带娃引起的。因为小两口要上班,平日里都是陈琳妈妈带孩子睡,所以老人自己就睡不安稳,把身体累坏了。加上精神紧张,总担心孩子磕着碰着没不舒服,再加上偶尔因带孩子的分歧还会被埋怨几句,想得多了又没地方去倾诉,由此积压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医生说,跟年轻人不一样的是,老人的情绪障碍往往表现为各种身体不适,有的是感觉胸闷、心慌,有的是感觉胃痛、胃胀,这往往跟情绪波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老人总感觉不舒服,去检查又并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那么大概率就是心理上出了问题”。同样出现症状的还有陈琳的姑姑,她在上海带孙子的时候,因为孙子的教育问题和儿媳闹翻了脸,姑姑说自己在家里感受不到任何“温暖”和“幸福”,有的只是“负担”和“压力”——每天的生活都像是战争年代一样,处处充满了危机。那段时间她一度认为自己肚子里长了肿瘤,但是去医院却又没检查出什么,最后只好回老家休养,结果回到老家后,没多久老人就感觉什么病都没了。在前几年的社会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我们国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正在逐年增加,而其中约三到四成是因为带孩子引发的,而让老人家郁闷、让孩子父母苦恼的根源,就在于两辈人育儿观念上的代际隔阂。年轻父母的眼睛总是“往下看”,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极为关注,认为父母“理所应当”帮自己分担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却忽视了对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的关心与照顾。从那以后,陈琳跟妈妈聊天时,就时常告诉她孩子磕碰很正常、不用带的那么细,她已经带的足够好了,试图给老人减轻一些心理压力。在学术界,这些跟随子女从外省市的农村或城镇到现居住地短期或长期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异乡老年人,被称为“老漂族”。在我们国家,这个群体大概有1800多万,其中有近一半的老人是专程来照顾晚辈。如今,“隔代帮忙”早已不是以享受天伦之乐为前提,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带孩子”成了他们晚年时期一项不可避免的“重要使命”。
最开始北漂的那一天,老人们从不同的方向、坐着不同的车次抵达北京,等在车站的儿女们把他们带上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或者是地铁,再散到这座城市不同的角落。
60后那一代人,有太多人没有过好这一生。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他们心里也有一些想见而未见的人、想做而未做的事、想去而未去的地方,一直攒着、攒着,想要等到退休之后一并去完成。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有条件去实现美好愿望时,照顾孙辈这件事突然冒了出来,横亘在面前,他们还需要继续等待……退休后的漂移之路,并不潇洒,而是一门实打实地苦差事。好好珍惜,那个大龄还来北漂帮你带娃的爸妈,少一点指责,多几分感恩。来源丨中年少女劉知趣(ID:liuzhiqu778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