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华为真不能造车

华为真不能造车

公众号新闻

作者:吴润潜  梅浩宇

来源: 吴晓波频道

文章已获授权


进击的余承东,退守的华为。

华为该不该造车?这是个老问题,如今却有了新的议论点。


起点来源于一纸“提前到来”的声明。


3月31日上午,华为内部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该公告由华为总裁任正非签发,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为5年,并强调“华为/HUAWEI”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按照之前华为在2020年10月26日发布的“不造车”决议,有效期为3年,即2023年10月26日才会失效,而这次的决议却提前到3月31日,并再次划定了新的五年时间范围。



华为不造车,并不令人奇怪。


毕竟早在2018年,华为董事常委会就发布决议,说华为坚决不造车,聚焦信息通信技术,帮车企造车。两年后,华为又一次发布决议,重申不造车,甚至为了表决心,还在决议里放狠话:


“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所以,事情有趣就有趣在“再次”两个字上。


小巴梳理了下,与发布时间“3月31日”最相近的事件,似乎与广汽有关。


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华为在其中由原来的HI模式,降级为零部件模式。



换言之,广汽降低了与华为的合作层级,华为从共同开发伙伴,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供应商。


事情再往前倒,另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


余承东


他在今年2月底频频为问界站台,并主导将“AITO 问界”变成了“HUAWEI 问界”。


2022年,华为与赛力斯合作AITO问界系列车型,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新车达到7.5万辆。


这个成绩十分亮眼,相较而言,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极狐就没有这么一路狂飙,2022年10月份,问界汽车单月销量超过1.2万辆,几乎超过极狐全年销量总和。


从合作深度来看,问界同华为的关系也比极狐更亲密。


华为同车企的合作,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层,零部件供应模式。


第二层,HI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华为向合作车企提供鸿蒙车机与自研车载计算芯片在内的全套HI解决方案,涉及软件、算法、系统等汽车的智能化驾驶。这种模式与零部件供应模式最大的区别是非标,需要去和车企定制化合作。


第三层,智选车模式。是华为在HI模式的基础上,与车企深度合作,为车企提供产品定义、整车设计、营销和销售。


其中,极狐是第二层的代表,问界是第三层的代表。


余承东的春风得意就来源于此,智选车模式几乎是余承东一手推动,他甚至放出豪言,车厂原来的质量管理能力,以华为的标准来讲还处于石器时代。一家车企和华为合作以后,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到了超一流的水平。


春风得意马蹄疾,但马有失蹄,余承东的骄傲恰好突破了华为一直以来对外强调的底线。


广汽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担心合作车企们也纷纷效仿,华为不得不痛下决心,再次急迫声明不造车。


与此同时,关于“华为到底要不要造车”的话题再次被拿来热议。


支持者认为,华为有销售渠道优势。2023年,华为在国内拥有超过6万家门店和专柜,有超过5500家体验店,其中有1000家门店去年在卖车,碾压2022年蔚小理三家门店总和,All IN造车虽是红海,但依然有机会。



反对声说,华为2022年的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68.7%,而汽车业务是其中唯一亏损的业务,并且汽车业务相关研发支出超103亿元,营收却仅为20.77亿元,仅占总营收的0.3%,投入远不能覆盖产出,All IN造车,长远来看像大象走悬崖,失足便堕入深渊。


正反议论纷纷,难有定论,所以小巴请来了汽车行业大头,来为大家提供可参考的观点。


余承东这个时候需要华为平台的赋能,是因为汽车业务的内外压力。


从内部看,任正非今年发的文章,说要把寒气传递到每一个人,每一条业务线都会面临着盈利考核的压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业务肯定压力很大,投入100亿,年收21亿,窟窿还是蛮大的。


从外部看,2023年以来,特斯拉就开始降价,问界随即跟进降价,但是降价后,问界M5的销量并没有恢复。此外,2月8日,理想汽车在发布了L7的时候,同时发布了L8Air,理想L8的大规模交付把问界M7的销量打掉了。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问界在一季度的销量加起来还不到1.5万辆,而友商理想汽车的同期销量大概是5.2万辆,这会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个,供应链压力。


当终端市场销量远远不及预期时,供应商就会非常被动,他们按照比较高的销量目标备货、备产能、培训员工,如果销量没有达到预期,那这些东西就可能成为供应商的库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和赛力斯的选择不多,要么继续履行供应商的合同,把零部件采购过来,把车生产出来,成为车企的库存;要么和所有的供应商谈赔偿,这不仅会造成巨额亏损,还将会损害供应商对车企的信任。


当销量远远不及预期时,余承东在供应链这一块的压力会非常大。


第二,渠道压力。


在2022年底,华为智选车大概有1000家销售门店,按照目前每月不到5000辆的销量,平均下来,每个店一个月也就卖4—5辆车。


通常而言,一家4S店要盈亏平衡,每个月需要卖出几十台车,才能覆盖人工、店租等成本,现在的销量规模,会给经销商造成很大的运营亏损。


余承东在这种压力之下,希望用华为的品牌赋能,熬过这段时间。


从整体看,华为现在最主要的矛盾是美国的极限打压,让华为在两个方面受到巨大冲击。


第一,海外市场基本被打掉了,包括5G、云等各条业务线的营收基本盘只能靠中国。


第二,芯片被打掉了,对华为来讲,芯片问题不解决,连5G基站都不能保供。没有解决先进制程之前,就算把汽车业务做大了,美国也随时可以把这个业务掐死。



对于华为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保证主营业务的运营,而不是像智能电车这样需要持续投钱的新兴业务的发展。


由于中美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华为判断接下来的十年会比较困难,这个时候,依托国内市场,团结更多的人,使得主营业务能够渡过难关是战略优先事项,他们不愿意在汽车这样强势的产业里树敌。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不造车,并不是对智选车业务的否定,而不是不愿意让汽车行业的人认为华为已经下场造车。


智选车模式其实接近于代工模式,很多车企都把华为智选车当作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但华为只愿意承认他们是帮合作伙伴造车。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如果华为造车,美国可以直接对华为该项进行围堵,甚至是断供芯片,如果说是合作伙伴造车的话,会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而且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华为还能在汽车业务上每年投入100亿且没有减少,尽管嘴上说着“不造车”,但从投入上不难看出,华为对智选车的态度是明确的。唯一的要求是,不准使用华为品牌。


余承东需要把AITO品牌打造出来,并熬过这段产品青黄不接的时期。同时,华为内部对智选车业务的盈亏考核也许会更加严苛,对亏损的容忍度会降低。


华为的困顿在于,它在汽车领域目前应扮演的角色是技术供应商,应该做底层,不做终端,做终端会得罪其他客户,把自己其他业务拖垮。


但做底层的话,华为又深陷在芯片短缺和先进制程的困境中。华为刚刚宣布,14纳米的EDA工具基本实现国产化,而IBM在2021年就宣布已推出全球首颗2nm制程芯片。尽管华为已经走在国内前列,但我们整体的基础创新能力还是相对薄弱。


因此,华为如果大张旗鼓去造车,会得罪合作伙伴;而不造车,又缺少弥补其他下滑的业务的希望。


回顾华为的其他业务,海外业务,手机业务都遇到很大的问题,手机出货量下跌;国际业务方面,华为在通信运营领域已经在顶端了,没有多大的拓展空间,未来的空间可能是5G、6G的大面积铺开,但目前都有瓶颈在那里。


华为年收最高为2020年的8914亿元,2022年已经跌到6423亿。其中主力跌的就是终端业务,其终端业务2021跌超50%,2022终端业务跌11.9%为2145亿,大概占总业务的1/3,手机业务已经是存量市场,很难回升,所以这其实就是华为终端业务的困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未来是否会这样也很难说。



汽车是唯一一个能够做到万亿的业务,华为看上了这个业务,但没分析清楚。汽车有三大主要大头是电池、汽车制造、智能化。华为的优势就是智能化,但智能化在整个汽车行业价值占比应该只有1/5,且华为的智能化技术优势主要在于应用型创新,还缺少核心的技术实力。所以汽车这个市场看起来大,但是华为的优势并不明显。


智能汽车标杆特斯拉的创新是始于电池,再到智能化,最后是整车制造全方面的价值链重构,华为暂时无法比拟。


汽车属于重资产长周期产品,华为汽车业务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其目前的营收缺口。成立已30多年的吉利营收不到1500亿,新势力“蔚小理”亏损了多年,加起来营收才刚过1000亿。所以对于刚做这个业务几年的华为来说,无法弥补亏损,只能加重其投资负担。


即使是智选车模式也将得罪更多传统产业内制造巨头,不利于其赖以生存的通讯万物互联的技术业务的维护和拓展。 


所以,华为造车,成就不了真正的华为。华为应该聚焦芯、软、硬、端、网、云等通用基础业务,不是去终端争食业务,而是从底层成为智能时代的通用技术以及供应商,这个市场容量更大。


华为不造车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个原因,会跟现有的车企产生竞争关系。汽车行业的潜规则是供应商不造车,一些比较大的供应商,像博世、大陆都没有造车。


第二个原因,不想太烧钱。华为去年烧了大概100多亿,如果坚持造车的话,可能最近几年都很难盈利。


第三个原因是,把自己定位为供应商更有利。供应商风险小,卖一个零件,就会有回款,而华为现在作为供应商,主要是做偏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投入的成本相对可控。


至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的区别,我认为关键区别是承担风险的大小。


HI模式,华为不收开发费,不收开发费就有风险,如果车企销量不好,华为作为供应商,就没办法把前期的投入收回来。


智选模式,则是收开发费的。跟塞力斯合作的过程中,华为更有话语权,分成也会更高,效益也就会更好,所以员工都愿意跑去做智选。


某种程度来说,HI模式跟智选模式不能同时存在。HI模式在华为刚进入汽车行业时是适合的,在经验较少时可以通过这个模式练兵,但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后,只有通过智选模式才能盈利。


而且智选模式里,华为去年之所以卖车销量较好,更多是由于营销网络,因为华为可以通过手机店来卖车。


2023年,华为有1000多家手机店在卖车,而“蔚小理”去年的品牌门店数量,分别为350、349、209家,合计908家,华为比他们总和还多,所以智选模式下的问界销量,才能碾压HI模式下的极狐。



本篇作者 | 吴润潜 | 梅浩宇 | 当值编辑 | 麻酱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本文已获得吴晓波频道授权,推荐关注知识服务平台-吴晓波频道”



还不了解GPT?快点加入起点财经GPT搞钱交流群(扫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打工也能造富,这个岗位月薪炒到15万?特朗普“被捕照”疯传:AI制图时代如何证明图像为真?华为宣布:我们不仅能造得出来,还替换得了,用得好又一太阳能造车梦碎十月的微旅行, 吃喝Porto加州今年首迎高温!融雪可能造成山洪暴发,优胜美地紧急关闭疑点尚存的室温超导万一为真,就能点燃科技革命吗?律师详解“张继科涉赌”:若泄露视频为真,他将如何担责?北京孩子,这50种游戏玩全过的举手!能造5nm芯片的EUV光刻机,三大核心技术均已被我国突破​姜宇辉:作为真理游戏的电子游戏(文中游戏图片你知道几个?)细说拍过的冬季照片《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新实机惊喜连连,会飞、能造车的林克?赛力斯高管回应华为造车:双方合作和华为造车是两回事17 岁,“在成为真正的女性主义者的路上努力着”|接力访问022 程意华为不造车“是因为没得选”,数字能源营收超过华为云为什么这年头是个人就能造车,这事真就没门槛?马斯克:特斯拉能造出成本只有 Model 3 一半的车型;威马称全力开展复工复产;TikTok 推出付费视频功能 | 极客早知道45张第一眼会看错的照片,每一张都是错觉,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Levi's将用AI模特作为真人模特的补充2023年我国能造出EUV光刻机吗?“超级野猪”入侵美国,这个真不能吃……召回!热销家居用品、儿童止咳药、本田车: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全球85个活久未见的建筑,其中多个在中国,重庆的人行横道上榜华为真的要亲自下场造车了吗?因为这一碗,我家冰箱都被塞满了!浓稠拉丝、润燥补水,这季节真不能少了它此文为真实事件, 请转出去!空姐分享:飞机上这个按钮别瞎按,错误使用可能造成灾难后果!任正非强调不能使用“华为问界”,重申五年内不造车;北汽原董事长徐和谊被查;虎头局辟谣破产清算;北京启动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丨邦早报特稿丨全球首台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诞生记[日签]​ 如果不能飞,就跑;如果不能跑,就走;如果不能走,就爬离谱!男子坐17年冤狱,竟是因为真凶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美国铁轨又出大事了...能造30个炸弹的一次泄露"还以为真打起来了!"从性感女模特沦为真人“情趣娃娃”?过程曝光:被圈养33年,她经历了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