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上映3回,只找到这一个bug
在影院大荧幕上观看3D的“泰坦尼克号沉没”是什么体验?
有人第一次“设身处地”地,跟随“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跳船,目睹巨轮沉没,仿佛猛然潜入历史,生死考验中的人性悲怆,绝美爱情,如海浪席卷而至。
有人平静地看完全程,三小时毕,发现自己已不知什么时候泪流满面。
有人想起自己上一次观影,经典还是那个经典,只是作为观众的自己,早已航过万重山。
《泰坦尼克号》第一次上映距今已整整25年了,但在全世界观众心中,它其实从未真正“沉没”
它是个奇迹。不仅是电影工业史和票房商业上的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关于爱情与灾难叙事的奇迹,是串联起一代又一代人审美和记忆的奇迹。
自今年2月10日起,《泰坦尼克号》开始在全球多地巡回重映,两个月过去,累计票房已超过6000万美元。
有些好笑,回想起来,上一次在影院看见“泰坦尼克号”的元素,竟是在三个月前的大年初一。春节档《深海》里,女主人公从海里浮上水面的那一幕,大概没有人会否定,灵感至少部分源自那部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
《深海》片段截取
再往前,在其他影视作品里看见“Titanic”,是英剧《唐顿庄园》第一季第一集开头第一幕。
1912年的英国约克郡,送报纸的小伙骑着自行车穿过田园,把报刊通过仆人放递到当地最大的庄园克劳利家族里。报纸经仆人之手小心熨烫后送到男主人手中,这个大家族所有人都为上面的噩耗所震惊: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了。
唐顿庄园里格兰瑟姆家族的继承人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中丧生 /《唐顿庄园》截图
固然知道《泰坦尼克号》改编自真实事件,但当它被当做历史背景融入另一部篇幅不小的长篇剧集创作里,另一种穿越时空的震动感又油然而生。
而它为何又会成为一部家庭题材剧集、被称为“英式红楼梦”的《唐顿庄园》开头?
这部剧是围绕大家族继承权纠纷展开的,开头的泰坦尼克号沉没,让主角家庭直接失去了原定的继承者;而身尊位高的老爷看见报纸后,则痛心疾首地对仆人叹道:“希望下层舱那些可怜的人幸运点”。
《唐顿庄园》截图
四个字——世事无常。
世事无常,生命有限,但爱情不朽,我心永恒。多年来,让《泰坦尼克号》长久停留于人们印象里,并以各种方式在世界各地流传复刻的,当然不只是那段虚构的爱情,也不只是真实灾难的复刻和余热。
二十年沉船梦
1997年12月19日,北美院线有三部重量级影片争奇斗艳:《007明日帝国》《捕鼠记》和《泰坦尼克》。
这当中,筹备三年之久、成本2亿美元、定档一再延期的《泰坦尼克号》其实并不被看好。连投资方福克斯都公然预言:这部片的票房前景,将是“一场不亚于泰坦尼克号沉船本身的灾难”。
上映后第一个周末,票房的确惨淡,仅有2860万美元。奇迹是从第二周开始发生的——连续两周,票房忽然逆增到6000万、7000万美元,后劲持续蔓延,最终拿下了北美6亿、全球22亿美金的惊人成绩,比世界票房纪录的保持者《侏罗纪公园》整整翻一倍还多。
时间倒推八十余年。1912年4月18日的中国上海,发行量最大的主流报纸之一《申报》刊登了一则题为《英国大商船遇灾详记》的新闻,开头第一句是:“英国白星公司之汽船铁台里克号在大西洋触浮冰山沉没,洵为海上罕见之巨灾。”
船名“Titanic”,由希腊神话中的神名“Titan”与白星航运公司常用船名后缀“IC”结合构成,意为“巨大无比的”。巨轮生产问世之初还被冠以“永不沉没”的修饰词,是豪华无比的皇家邮轮。
三天后,《申报》又刊载了一则译电,详细报道了巨轮与冰山相撞的时间:“四月十四号,星期日之夜,星光灿烂,天气凛寒,船上司瞭望者见海上有浮冰山,即报告舵楼。然已不及避让,乃与相撞,时约十一点四十分钟。”
当时,船上有“金刚石一批,价值英金一百万镑。且有美国女子一人所带之珍珠亦值英金十二万镑”,头等舱乘客有320人,都是社会上层各界名流,共计2224名船员与乘客中,最后仅有710人幸存,其中包含6名中国人。而当时,美国已经通过了“排华法案”。
2020年的纪录片《The Six》呈现了这6人的余生。有人做司炉工,不愿再提及过去;有人在咖啡厅工作,并总会给在门外玩耍的孩子们一杯热牛奶。其中一位名叫方荣山的中国人,在晚年给台山亲友的书信里写了一首诗:“天高海阔浪波波,一条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几个,抹干眼泪笑呵呵。”
《The Six》海报截图
百年来,泰坦尼克的真相被反复擦拭、重现,灾难的悉数细节,则零零散落于逐渐被埋葬的个人记忆中。
必须承认,从历史的角度看泰坦尼克号,沉重远远大于浪漫。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生命平等,而记忆始终有别。
通过电影,卡梅隆为这起轰动世界的灾难注入了社会层面的思考和讽刺,注入了爱情、尊严,以及生命的韧度与广度。从影片开头登船一幕开始,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反映头等舱对下等舱的鄙视与排斥镜头,以不可或缺的闲笔,将当时社会的荒诞阶级意识溶入片中。
卡梅隆在拿起摄像头之前就明白,仅仅是重现灾难远远不足震撼人心,泰坦尼克号,这艘1500个遇难者的坟墓,这起载入史册的重大悲剧,背后可以有更深刻、传奇的主题。
“只有通过一个爱情故事讲述灾难,才能让人体会分离和死亡带来的损失。”
当然,作为出了名的技术狂魔,卡梅隆对技术近乎偏执的坚持和大胆尝试,本身也简直堪称一部电影。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于1998年作出的评价——此片是“一曲本世纪末技术之梦的赞歌”。
为了满足拍摄需要,摄制组在100天内建造了3个巨型摄影棚和水槽,泰坦尼克号模型几乎是按照全比例制造的。
卡梅隆曾与特效团队带着两台深海探测机器人12次潜入深海,最后海面上的沉船戏是全剧组在水槽中里泡了几个月拍出来的,落水乘客口中哈出的气、天上的星星都是后期合成。
“大西洋上空看到的星星”后来还被专业人士指出有误,在2012年重新发行的修订版本中进行了修订。
全片还大量运用模型摄影和计算机绘图两项技术,特效镜头足足达到了500多个。光一个10秒钟俯瞰泰坦尼克号的镜头就花掉了100万美元,率先使用了当时还未曾普及的CG技术。
从各方面来说,《泰坦尼克号》史诗般的大胆和极致,冰山之下的潜伏都深不可测。
驶进中国
1995年,中国大陆首次引进了国外爱情类大片《廊桥遗梦》,虽然已经删剪了大量镜头,但那依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众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见那种自由、浪荡的罗曼蒂克爱情。
《廊桥遗梦》剧照
等到1998年,中影公司引进《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宣称的“一刀不剪”吊足了观众胃口。当年,中影公司进出口分公司的张承昌经理还在新闻报道里向大众陈述了不删减的理由:
“任何损害一部优秀影片的艺术价值的做法,都不符合引进大片的‘两个基本’方针:即基本代表世界电影优秀艺术水平,基本代表世界电影先进技术水准。以后删剪任何一部进口影片,都要本着更科学、严谨、更对艺术负责的态度。”
这种令人心潮澎湃的态度,得益于当时中国打开国门对外交流,与世界联系更密切的现实。
即便《泰坦尼克号》里描述的灾难、阶级差异与中国人相去甚远,却依然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观影海啸。4月3日,《泰坦尼克号》在国内首映就座无虚席,最终拿下3.6亿元人民币的总票房,占全年总票房1/4。
《泰坦尼克号》豆瓣评分9.5
而这个记录,要直到2009年7月《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上映才终于被打破。
那年,杨德昌还没有拍《一一》,人们还没能用“电影让人的生命延长三倍”这句台词来概括电影带给人的震撼和丰富。但毋庸置疑的是,《泰坦尼克号》这艘巨轮,已经在世纪末的全球蔓延宕开层层余波。
那是一个洋溢着热情与活力的时代,对新世纪的希冀,对过去几十年巨变的唏嘘与追忆,文艺自由生长、遍地开花,人们感受到电影的社会价值和魅力。
1999年央视春晚,赵丽蓉在和巩汉林的小品《老将出马》中演唱了《我心永恒》,而这也是赵丽蓉在春晚的最后亮相。
同年,美联社刊文称,《泰坦尼克号》以一艘沉船撑起了1998年的美国音乐制品行业。
这部电影似乎挽救了一切:技术,音乐,影院,爱情……
不过,当一部作品的火热发酵到一定程度,跨越时空,串联岁月,它也必定承受来自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的检视。
譬如,曾经看到一个略显荒诞的讨论:为什么Rose会爱上Jack这个穷小子?他混不吝,“偷奸耍滑”,还是个“小三”。
放到更大的道德平台上,《泰坦尼克号》甚至可以被理解为一部讲述“偷情”的电影——在今天的互联网道德广场上,这似乎是必然会引起争议的那种。
谈论“为什么会爱”,是爱情里最不需要的理性。
后来还有观众抛出技术性提问:沉船后男女主漂浮在大西洋海面上的那场戏,杰克真的不能一起爬上木板吗?
今年2月,在卡梅隆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跟随詹姆斯·卡梅隆探寻25年后的泰坦尼克号》纪录片里,还真找来了身材、体重分别与当年的莱昂纳多、温斯莱特相仿的两位演员进行试验,最后发现,其实两个人都能在同一块木板上坚持直到救援。
对于这全片唯一的小“bug”,卡梅隆解释道:“杰克的想法就是,首先要保证罗丝的安全,不能做出任何有可能危害到她的事情,所以应该不会接受罗丝的救生衣,这一点非常符合他这个人物的性格。”
话题像影迷的热情一样终年持续,不灭不息。多年来,考据式的“挑刺”和喧哗,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偏爱,是一种不舍。
海洋之心
三十岁看《泰坦尼克号》与二十岁、十几岁必然是不一样的,视觉与注意力不自觉倒向不同的重心,不再是十几二十岁时会脸红心跳的那些情爱片段,而是一些当年不曾多留意的地方。
不幸的是,用今天的大多数眼光来看,《泰坦尼克号》都是一场梦——不过,只有美妙的爱情部分是梦境,灾难本身却渗透着真实。
关于此片,有句话多年流传民间:除了杰克给露丝素描,其他人物和事迹都是真的。
凯西·贝茨扮演的暴发户玛格丽特·布朗,曾在成功获救后返回沉船处,试图救下更多人,后来还与其他上层人士一起帮助下层社会的幸存者,并在事后成立了“幸存者委员会”。
小提琴手华莱士·哈特利,在灾难降临时,为了让恐慌的乘客尽力镇定下来,他主动放弃了自救机会,死亡迫近时仍在演奏“Nearer, My God,to Thee(愿与我主相亲,与主相近)”。
这恐怕是全片最令人心弦震颤的场景之一:巨轮已宣告触礁,丧钟已经敲响,甲板上的乐队仍然指挥下全情投入地演奏。乐声悠扬而激昂,与惊惶失措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死诀别注入了一种壮烈的豪情。
演奏至最后一刻的小提琴手
放在电影里,这一幕既是当年忽略的戏剧张力之一,也是泰坦尼克号本身承载的辽阔与丰富所在。
与海共生,与海同归,生命的永恒与尊严的坚韧在泰坦尼克号上遥响绝唱。
当乐队指挥面带微笑向合作者们致谢,放下提琴,眼前已是一片浩瀚汪洋。
随着海水渐渐从底层没入上层,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镇定地站在驾驶舱里,让水流静静地淹没自己,用最后的坚定,将生命献给了奉献一生的大海。
历史上,灾难发生后,史密斯船长迅速决定密封水密门,拖延了泰坦尼克号的下沉,为乘客的逃生提供了时间。
而他自己,原本已经一头扎进了海里,但不久后又游了回来,帮助乘客找到救生船进行逃生,自己的生命则永远沉入大海。
电影里,高层甲板上,负责组织逃生的船员迈达特用枪维持秩序时不慎走火,误杀了一名乘客,短暂的混乱与惊恐过后,迈达特慢慢退到船舷边,举起右手,庄重地对着人群行了个礼,接着又举起拿枪的左手,朝自己的太阳穴毫不犹豫扣动了扳机。
死亡在这场灾难面前被扩容了,甲板上下容纳的生离死别,心的永恒,杰克和露丝只是其中之一。
海洋的辽阔和神秘也让它成为人类探讨不息的永恒主题。类似效果的还有《海上钢琴师》,没有突降危机,但现代工业文明的蚕食,反向催生了人类对自身命运未来的恐慌与审视。
比如,《泰坦尼克号》里对“海洋之心”的舍弃与呼应。
电影开头,探险队潜入深海,本想寻找绝世宝石“海洋之心”,三个小时后,老年萝丝讲述的故事结束,探险队和屏幕外的观众一样早已被故事本身深深吸引,将寻找宝石“海洋之心”的初衷抛诸脑后。
或者说,“海洋之心”已经没有这段故事本身重要。
队长将那支原本“准备在找到钻石后抽”的雪茄扔进了水中,叹口气道:“三年了,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泰坦尼克号,但我从没有想明白过,从没搞懂过她……”
海洋之心,一颗宝蓝色的钻石,于表,呈现出了海洋般的深邃与瑰丽,物质价值是被人类衡量和定义的。但于里,永远没人能真正得到海洋之心,它永远属于大海,属于永世流传的故事,属于永恒的自由和爱情。
泰坦尼克号沉没了,但《泰坦尼克号》永不沉没。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多资讯:就是她,开奔驰收破烂,月入过万
编辑 | 吴擎
新媒体编辑 | 宝珠
排版 | 八斤
年轻态演讲节目
《后日谈》
生活不ending,人生后日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magJiang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