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总缺“3两银子”,便抽走整个民族的灵魂
来源:夜北那狼
700多年前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游历了元朝,写了本书叫《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游历中国及亚洲各国的意大利旅行家,他讲述了一个令西方世界震惊的美丽神话,是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从这本书里西方人了解到元朝时的中国遍地黄金,罗绮,富得流油。
到了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7年)夏,英王派出的第一个使团来到中国。他对“遍地黄金”的中国期待已久。然而,从南到北整整3日的行程里,使节们却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所见一切,远不能同雷德里夫或是瓦平(二者不过是泰晤士河畔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相比。”
使节们感受到的并不是繁华,蓬门荜户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麻木,带着空洞的目光如行尸一般走来走去。这些情景为什么跟《马可波罗游记》描写的大相径庭?从《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这本书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农民卷》还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当时,中国一个普通中等农民家庭一年收入在32两白银左右,但花销却多出了3两,为35两;在同一时期,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等的发明,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但是因为乾隆时,清朝人口众多,所以GDP依旧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近1/3。
那么,领先世界千百年的封建中国,为什么没有人钻研“蒸汽机”呢?前文提到的那“3两白银”的收支差额便是罪魁祸首。一个家庭一年挣32两却要花35两,在那时一两白银能买约100斤粮食,缺少这3两银子,那就总是感觉不能放开吃。家无余粮,谁有闲情逸致去钻研“蒸汽机”?清朝皇帝为什么要这样,这得从“商鞅驭民五术”说起。
商鞅的 “驭民五术”,是古代帝王必学学科,分别是1. 愚民 2. 弱民3. 疲民4. 辱民5. 贫民。商鞅的逻辑是百姓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便会不由自主地琢磨别的事情。清朝的皇帝们认为“让农民总感觉缺少3两白银”就是“贫民、弱民”的办法。除非那些荒淫无道的帝王,这几乎是每个正常的皇帝都驾轻就熟的驭民之术。比如在末代皇帝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里就提到了小皇帝的功课最重要的是学习怎么驭民。
也许有人问,农民经过辛苦劳动不就可以多赚3两银子么?其实这3两银子是赚不来的:粮食大丰收时,官府节税多收;哪里欠收,官府就适时降税;而闹饥荒时,皇帝再高调地拨款派人赈灾,让农民感慨“皇恩浩荡”。反正无论是怎么疲于奔命,这“3两银子”就一直摆在那儿,农民始终在“缺3两白银”的红线上下奔波操劳,这就是“疲民”。
耳鸣不要慌,这个穴位每天按2分钟,疏通耳窍,耳朵终于清净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