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eLife的期刊改革之战:废除期刊拒稿权, 将论文还给学术界

eLife的期刊改革之战:废除期刊拒稿权, 将论文还给学术界

科学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去年十月,生命科学期刊 eLife在学术出版领域掀起了一次大改革。他们准备取消掉期刊发文的基本门槛——审稿人拒稿制度。eLife 表示,从2023年1月31日起,该刊的投稿人将不会再因为审稿人的负面意见而被编辑拒稿。新的发表方式将把论文与审稿人的意见一起发表,并带上一份编辑评估意见以说明该研究工作重要性和严谨性。论文发表后,作者可以决定是否修改论文以回应任何评议意见。


这一变革引起了轩然大波,它试图完全取消期刊等学术出版机构在学术出版流程中的权力。学界中一些人称赞这是对学术期刊根本目的的重新设计。也有人认为这是学术出版在自毁长城。eLife内部持反对意见的一些编辑,更是以“抱团辞职“相威胁,意图阻止该变革的推进。

eLife assessment模式示意图,其中编辑评估意见:可以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里程碑、基础、重要、有价值、有用),并评估其数据支持(杰出的、令人信服的、有说服力的、扎实的、不完整的、不足的)
图片来源:eLife

在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当中,出版流程应当是:投递论文、编辑初审、同行评议、编辑终审、论文发表。而eLife这次改革后的出版流程则是:投递论文、同行评议与编辑评估、论文发表、作者选择提交修改版本论文。eLife将这种出版模式称为“eLife assessment”。可见,这种模式将完全剔除了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对论文发表的决定权。

这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eLife主编Michael Eisen解释说,人们过于依赖“期刊的名头来判定论文研究的质量”,他希望能够“放弃期刊传统的守门人角色,让学术评价基于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而不是聚焦于这篇论文被什么刊物发表。”

这一改革尝试带来的反响是巨大的,并且反馈意见出现了剧烈的两极分化。一些科学家极力赞誉这项改革,认为这是真正赋予了科研工作者发表成果的权利,是一项早就该实施的举措。但包括eLife的一些学术编辑在内的其他人却持尖锐的批评意见,他们认为这会让整个学术出版界面临崩塌,期刊多年来努力塑造的学术标准、品牌声誉都将付诸东流。eLife的一些人员致信Eisen,表示如果计划完全实施,他们将立即辞职。这些阻力,令eLife方面暂缓了改革步伐。

且不论eLife这次出版改革的利弊,但显然,它已经触动到了许多人的根本利益。一场巨大冲突正在酝酿爆发。


01

 期刊改革先锋 eLife 



在介绍这场期刊改革战争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eLife的历史。

eLife是一个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方向的开放获取期刊,于2012年底由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和维康信托基金会成立。运营机构为非营利出版商eLife Sciences Publications。

虽然是非营利组织,但为了保证服务的长期可持续性,eLife仍要求向论文投递者收取3000美元的版面费,资金不足的人可申请费用减免。

eLife的编辑决策主要由高级编辑和审稿编辑委员会成员作出,这些决策者都是活跃于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各前沿领域的科学家。2019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教授Michael Eisen从eLife创始主编Randy Schekman手中接棒,成为eLife新主编。

eLife主编Michael Eisen

Eisen下车伊始,就表现出了一种“锐意改革“的姿态。他就职时公开宣称:“我们在推动出版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了许多进步,使它公平而有效率,但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套系统运行缓慢又极贵。我们对高影响因子的痴迷危害了聘任和基金申请的评议,扭曲了研究过程。最令人沮丧的是,大多数科学和医学文献被锁在付费门槛之外。”

在Eisen的观念里,期刊是“在互联网之前发明的历史产物”,它如今仍然存在,是一个“时代的错误”。推动学术出版迈向无期刊化,是Eisen的景愿。而eLife的一系列改革,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前进。2021年,eLife要求论文作者在投递论文之前应该先将论文在预印本平台发布。

甚至在Eisen加入之前,eLife也已进行类似的实验[1],即:绕过繁复的评审程序,将所有论文简单地出版,出版时会在论文后附上同行评议意见、作者回应和期刊编辑意见。那次实验,涉及到三百多份论文手稿,实验提出的主要理念是 “同行评议过程不应该以论文接收或拒发这个二元结论而结束”。

但即便经过了许多尝试与酝酿,改革的推进仍然是困难的。这次,eLife显然撕开了一个大口子。Eisen的“无期刊”创想,将与传统出版界正面爆发冲突。

02

论战:期刊改革利弊



双方主要的争论问题如下:

1. 改革将损害同行评议机制

去年11月,47名编辑私下写信给Eisen,要求他重新考虑该政策,或者至少花更多时间进行实验,比如——可以在传统出版流程之外,试运行新流程;或者干脆创建一个新期刊,来践行这个激进创想。

反对者主要担心的问题是,鲁莽地进行大规模改革,极可能扰乱出版、评议流程,也会导致eLife平台上发表的论文出现质量雪崩。批评者声称,由于没有被拒绝的可能性,许多作者可能会对审稿人的意见敷衍了事,甚至是直接忽略。这将破坏同行评议的积极性,进而毁掉学界辛苦建立起来的同行评议机制。

对此,Eisen和Pattinson表示,目前并没有观察到任何证据足以证明批评者的上述担忧。而不采用试运行的原因在于,同时运行两个出版系统,会大大降低新系统成功的机会。

2. 在学术出版中移除筛选,不切实际

批评者指出,虽然Eisen一厢情愿地要移除学术出版过程中的上审查筛选环节,但这是不可能的,筛选仍然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只是换了种表现形式。在eLife assessment模式中,移除了同行评议环节的筛选审查,那么筛选的压力就一定会来到其他环节,比如编辑需要决定是否将收到的投递论文发送给后续的审稿人。

Eisen回应称,在eLife assessment模式中,编辑在将收到的论文提交同行评议时,不需要也不应该判断该论文的质量或价值。他们只需要判断,将该论文提交同行评议后,能够引发高质量、有价值的公共讨论即可。至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作出学术判断,那时同行评议和编辑评估的所传达的。

3. 如此大规模的改革,需要更长的时间

批评者声称,许多国家的聘用和晋升决策仍然和科研人员的论文发稿情况高度挂钩,也就是Eisen所谓的严重依赖“所发表的期刊的名头”。这是很难迅速改变的事情。eLife做了这样的改革后,这些国家的科学家很可能不会再向eLife投稿。

然而Eisen回应道,若没有像 eLife这样的刊物迈出第一步,对“期刊名头过度依赖”的现象将永远无法改变。

长时间的争论,并没有换来任何共识。3月9日,包括eLife前主编 Randy Schekman 在内的 29 名 eLife 编辑致信期刊非营利出版商 eLife Sciences Publications 的执行董事 Damian Pattinson,要求立即更换下Eisen。他们表示,已经对Eisen的领导能力失去信心,因为Eisen无视他们的担忧,一意孤行,不考虑任何妥协立场。目前eLife的五名副主编中已有一人辞去了领导职务。而且还有“很多很多”审稿人和高级编辑“做好了辞职准备”。

Eisen在3月12日于线上公开反击,发推文称那些人“费尽唇舌只是为了让我下课”。但他随后删除了这条推文。在接受Nature采访时,Eisen表示,有人“反对eLife assessment模式的根本原因是,占有权力的科学家不愿意改变那个给予他们既得利益与持续回报的系统”。Schekman等人则表示Eisen这种说法是无端捏造,没有回应他们对eLife新模式的合理担忧。

03

 学界态度与改革未来


目前,在eLife的主要资助机构中,Eisen的东家、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表示完全支持这项新政策;威康信托基金会则表示支持eLife现行的出版过程;而马普学会尚未作出明确表态。

eLife的高级编辑、克里特大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Panayiota Poirazi ,对eLife的改革表示完全支持。他说:“这才是科学将要走向的未来。” 但是,改革的批评者也并非如Eisen所说,都是因为得到了现行出版体系的利益才反对改革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沃勒姆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Gary Westbrook是商业学术期刊垄断的公开批评者,但他也反对eLife 的改革,“因为认为新政策不现实”。他表示,eLife assessment模式不仅不会帮助eLife成为高质量的非营利期刊,反而会削弱该刊的影响力。

学术出版领域是科研体制改革的主战场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科研评价的问题。开放获取、预印本是这个战场上两大改革主流,开放获取针对的是商业性学术期刊的利益垄断,预印本则针对的是繁复的学术出版程序带来的研究门槛。而本次eLife assessment改革不仅是这两大改革潮流的一次交汇,并且走得更远,它开始反思期刊和同行评议在学术出版过程中的作用和权力,以及它们未来将如何在学术出版流程中运行。

现行的学术出版体系与同行评议体系,几乎垄断了学术评价的方方面面。科研人员的成就基本与论文发表直接挂钩,整个学术界形成了“不出版、就出局(publish or perish)”吊诡形势。eLife assessment大有抛弃掉传统的学术出版过程的倾向,它要求期刊的权力退出学术出版,从而将论文发表权力归还给科研人员,令研究发表更为自由;也将同行评议释放到完全透明的空间之中,令学术评价与学术出版商解绑。

如果eLife assessment真的获得成功,那么整个学术评价体系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唯论文”怪象,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然而,完全抛弃掉传统学术出版生态,是一个过于激进的改革立场。eLife assessment模式和传统出版模式的关系,应当还有进一步的讨论空间。

EMBO科学出版物负责人Bernd Pulverer,传统出版模式和eLife assessment模式均有价值,因此两者应该共存。传统期刊在提炼和分层信息方面发挥了真正的作用。欧洲研究委员会主席Maria Leptin支持他的观点,她认为传统期刊帮助人们过滤掉与核心领域不相关的内容,这是十分必要的。eLife assessment模式中也存在这种过滤,但却是以一种不透明的方式隐藏了起来。

纽约市山西医学院的内分泌学家Mone Zaidi是eLife的四位副主编之一,他一直在试图调解改革带来的对立。他表示很欣赏Eisen的愿景,“但任何新的、变革性的改变都必须以谨慎的方式进行,并得到共同体的认可”。他与一些同事一起,试图说服Eisen放慢速度,避免大规模辞职的发生,并建议持续跟进改革给学界带来的具体影响。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

Eisen表示,他已经通过延长常规审稿制度的期限来回应这种关切。他说:“我们希望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看到eLife assessment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https://elifesciences.org/inside-elife/e8fa8f7a/peer-review-final-results-from-a-trial-at-elife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831-6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义利之辩——开放获取能带来更多变革吗?
如果能刷资历,博士们愿意给预印本写评审吗?
在主流期刊模式之外求生存,预印本的优势与困境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曾经被中科院及多家机构列入预警名单的期刊,现如今却是1区TOP期刊,这是为什么!博士后招聘是学术界“种族歧视”重灾区?《自然》呼吁多样性变革发论文还是生孩子,女性在学术界会遭遇什么?听几位妈妈教授说10点投稿论文,11点就收到了拒稿信!网友:够你12点前再投一个期刊了那些器官移植领域被国际学术界“封杀”的中国专家们川普若当选:废除美国出生公民权 !雾脑俄乌之战:巴城反攻在即|普京深夜回宫国际期刊就更权威?如何提升非英语国家学术期刊地位何恺明被曝回归学术界!网友:要成为MIT引用最高的人了...科睿唯安引入AI评估期刊质量,将持续淘汰学术不端期刊NFT 市场之战:Blur vs OpenSea被多所高校“封杀”!火爆学术界的ChatGPT到底是什么???Science:AI竞赛,学术界输了【文献计量周报2322】三篇值得借鉴的高质量论文、其中两篇为论著;及三个审稿快的期刊。没有合适的期刊,毕业遥遥无期!这个期刊够你一辈子!一文说清楚近期最火热的期刊被踢指数,期刊到底怎么选?怎么开始学佛(四)佛教,佛学,佛法音乐圈三国战:AI疑似侵权,平台隔岸观火,版权方起义刚获得首个SCI影响因子的医学期刊,就被中科院列为高危预警,涉嫌论文工厂学术造假全网爆火的ChatGPT可代写论文,论文还要亲手写吗?川普:废除美国出生公民权 !100本经典期刊解读,教你选择一篇适合自己的期刊,不踩坑!继承之战:默多克家族的故事比电视剧更精彩论文工厂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将这本老实本分的期刊炸的遍体鳞伤!中国有古文化,欧州多“球”文化中国人能否融入西方社会?→【第一代凤毛麟角】「室温超导」刷屏后:VC冲进实验室,学术界冷眼旁观|Future刚刚,俄罗斯突发通缉令!普京签署:废除!重磅炸弹,万亿巨头又引爆全球科技圈深度 | 继承之战:默多克家族故事比电视剧更精彩论文还能这么发?!卷不动了:学术界迎来“躺平”潮絮絮叨叨旧金山络绎科学联合14家学术期刊,探讨AGI时代学术期刊共同体的融合发展 | 活动报名微软与谷歌之战:语言模型会取代搜索引擎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