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古文化,欧州多“球”文化
书画琴棋诗酒花,
油盐酱醋米柴茶。
篮排足板高夫乐,
传统欧中意趣差。
中国有古有“琴棋书画”,欧州古有发明“篮排足板”球类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
中国的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 ,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
国画(油墨)(花和鸟、人物、景观)、敦煌壁画、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粽子,舞狮,元宵节灯笼,腊八粥,竹莲花,牡丹、梅花、腊八节……。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儒家、佛家、杂家、纵横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
1、欧洲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其以民主与法制精神 ,科学与理性精神 ,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现代化的进程。
2、有一套完善的封建制度,贵族拥有各种权利,同时也有义务。
3、政教分离:皇帝只是政治首领,宗教领袖由其他人掌管。两种权利的分开使得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4、欧洲传统的音乐、建筑、饮食等等方面的文化结晶推动着社会审美和素质的进步。
5、欧洲的音乐丰富有内涵,多声部的音乐起伏带给你的情感享受更是现代的一些重金属音乐不能给予的。
“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古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πη),99%以上人口属白色人种,比较单一。欧洲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欧洲是世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欧洲各国人民的生活特点、风俗习惯有不少差异。
世界上流行的球类运动多源自欧州包括:
棒球、乐乐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保龄球、冰球、班迪球、台球、垒球、手球、排球、沙滩排球、曲棍球、马上曲棍球、冰上曲棍球、袋棍球、板球、橄榄球、水球、木球、篮球、极限篮球、篮网球、足球、沙滩美式足球、英式足球、美式足球、加拿大式足球、澳式足球、沙滩足球、高尔夫球、匹克球、合球、滚球、草地滚球、硬地滚球、地板滚球、壁球、足垒球、藤球、巧固球、槌球、躲避球、美式躲避球、太空球、福乐球、克郎球、地掷球……。
英国、法国人的习俗,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素尚绅士风度:表情冷静、不苟言笑、遵守信义、讲究礼貌。喜欢住大房间,不愿与别人合住。他们不愿别人干扰个人生活,若见面后你问:“先生您到哪儿去?”、“吃过饭了吗“等,他们会认为你不礼貌。英国人忌讳用人像作商品装磺。在谈话时忌讳提到“厕所”二字,往往用“我去洗手间”、“请原谅我几分钟”等来代替。
法国人大多信奉天主教。法国人一般性格爽朗、热情,喜欢与人交谈,处事乐观,爱好音乐、舞蹈,即使明天要上前线,今晚还要参加舞会。他们的衣着比较讲究、爱美。法国妇女尤其爱打扮,对化妆品看得很重,光口红就有很多种,早、中、晚用的都不一样,她们追求时髦,故法国服装闻名于世。法国人最爱美丽,他们的城市、乡村都很美,特别是巴黎,在塞纳河上有雄伟的宫殿,中古歌德式教堂以及美术馆、歌剧院、埃菲尔铁塔显得十分美丽,还有巴黎大学以及无数艺术珍藏,这些欧洲悠久的文化,使法国人感到十分骄傲。法国人爱花,他们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时,总不忘记送上一束鲜花。
德国、意大利人的习俗,德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德国人勤勉、矜持,有朝气、守纪律、好清洁、爱音乐,他们每天一般起得较早,7点左右大街上人来人往,食品店、水果店、小吃店、菜市场都开始营业,家庭主妇十分勤勉。德国人注意购置家具、布置家庭以及衣着方面的享受。平时也较节俭,一年一度的外出旅行是舍得享受的。
意大利人朴素、豪迈、爽朗、乐观,爱好音乐、艺术,业余俱乐部在城乡都很普遍。亲友之间互相跳舞联欢,生活艺术化。在意大利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如当代世界著名音乐家十大男高音中,意大利人就占了5个;十大钢琴家中占了两个。另外,还有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等等。现代意大利人继承了文化遗产,颇懂得美的装饰,在艺术各领域中,有其惊人的艺术才能和造诣。
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的习俗,俄罗斯人口在独联体诸国中,占一半以上,其性格开朗豪放,喜欢说笑。他们组织性纪律性很强,任何事情喜欢统一行动,讲礼貌,见面时总要问好,但见面时要称呼对方的名字和父名,光称呼姓是不礼貌的。
罗马尼亚人勤劳勇敢,能歌善舞,非常好客,即使是素不相识,只要登门也热情接待。在联欢跳民族舞时,喜欢与工作人员接吻,处处表现友好热情。
中国古代的“Bloggers”
《春秋》后人称它为《左氏春秋》,
不过东汉人却认为,它是为阐释《春秋》而作,遂改称它为《春秋左氏传》,
后世简称它为——《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隐公到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与公羊高所作的《公羊传》、以及谷梁赤所作的《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那么,《左传》究竟是怎样一部古籍,
它与《春秋》、《公羊》、《谷梁》有哪些区别呢?
01
《左传》的作者
关于《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太史左丘明,不过这一说法尚有疑问。
司马迁认为作者是盲人史官左丘明,班固也采用了这一说法,更有人指出左丘明就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不过,唐代之后许多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谓“左”是用官职来命名的“氏”,且有“左氏”、亦有“左丘氏”,
司马迁既然说“左丘失明”,说明他采用了“左丘氏”,那又为何称这部书为“左氏”呢?显然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此外,相传《国语》也是左丘明失明后所作,这里有个小问题,
既然《左传》与《国语》是同一个作者,他为什么要分两部书去记载历史时期差不多的史料呢?
而且《左传》记事,《国语》则记言,两部书的体例也不同,前者是以鲁君世袭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为序的编年体体例,
后者则是国别体体例,再加上《左传》要比《春秋》多出十七个年头,并不像春秋时期的作品,
反之更像战国、秦朝这两个时期的作品。
02
《左传》的内容与《春秋》、《公羊》、《谷梁》区别:与《春秋》简略的记事方法(何年何月何日发生何事)不同,《左传》取材广泛,
它吸收了诸多当时的史籍及口头史料,借助《春秋》为序,是一部独立编写的历史著作,并且它与《公羊》、《谷梁》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公羊》和《谷梁》在阐述《春秋》时,
借题发挥了很多与事件不相干、或讲不通的道理,强行将它们与事情扯在一起进行解释,拿“二月,公侵宋”来说,《公羊》开始讲“侵”、“伐”的区别“粗者曰侵,精者曰伐”,再看《谷梁》,提到“此其月何也”,生生将这一事件扯上了“凡是侵战本是记下季节的,这次为什么记上了月份”,两者所言与“公侵宋”的事件都没什么必要联系啊,这两部书更像是为我们解读概念和词汇的,相比之下,《左传》的记载要务实太多了,它一直围绕着“公侵宋”这一历史事件,并通过战例,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画面”:事件发生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前来攻打鲁国。
原本鲁庄公想要出去应战的,这时曹刿前来见鲁庄公,曹刿的乡人劝说他“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做大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却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做大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接着就是曹刿与鲁庄公的一段对话,
之后便是曹刿与鲁庄公共同出战,曹刿指挥军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可谓是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首尾完整、情节跌宕有致,
由此可见,《左传》与《公羊》、《谷梁》虽同为《春秋》作传,
但它的价值远非其他二者可比,不过这也使得《左传》的文学色彩比较浓厚。
03
《左传》的观点与《春秋》有什么不同
从《左传》的观点看,它与《春秋》暗藏的“尊王”正统思想是有诸多不同的,
我们之前讲过,《春秋》作者在用词上,例如使用“伐、侵、袭、克、灭、取、歼、追”等不同的词语,
暗藏着作者本身的是非观点和思想倾向——体现“尊王”的正统思想,
说白了还说围绕着“周礼”开展,毕竟《春秋》的编订者孔子一生都在维护“周礼”。而《左传》却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许多旧有的思想和观念:例如,《春秋》记载昭公十七年冬有火星出没“有星孛于大辰”,这是一句关于天象的记载,当时人们认为,火星出现就要发生火灾,不过,《左传》在阐释这一事件时,先提到火星出现后,昭公十八年春,随着大风宋、卫、陈、郑几国都接连发生火灾,“数日,皆来告火”,郑国大夫裨灶见状,试图劝说众人用宝物祭神“灭火”,并声称如果不这么做,郑国还会发生火灾,之后,《左传》作者借由公孙成子的“嘴”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
公孙成子并没有采纳裨灶的建议,也未予理会,结果郑国也没发生火灾。从这一段记载来看,《左传》否定了旧有的“神鬼”之说,而是开始重视用事实说话。此外,《左传》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民本思想,作者阐述鲁国大臣季氏采取了一些利民的措施取得了鲁国的政权,鲁昭公却因为失掉民心而被逐出国,用了“鲁君失民矣,焉得逞其志”和“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这两句,实际上就是表达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亦或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民本思想,这比起《春秋》“尊王”的思想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并且,《左传》不隐恶,毫不隐晦地记述了一些诸侯国君的恶行,陈灵公与孔宁与夏姬同时私通,两人还互相调侃此事,这些统统被《左传》作者记录了下来——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还有表现出百姓臣民的爱国精神,“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师乃出”——楚国申包胥在秦庭嚎啕大哭,还闹绝食,终于说服秦国出兵救楚。总之,《左传》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其思想内容也要比《春秋》丰富。
04
《左传》巧妙的安排和精心的剪裁
说到写作手法,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理解,小到作文、文案,大到文章、书籍,同样的故事,经每个人之手编纂之后,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今天我们说到的《左传》,即是经过巧妙的安排和精心的剪裁,得以让每一段历史故事生动起来,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左传》的作者在描写一个战争场景时,先是梳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其后是这样安排的:它先是写战争发生前的状况——交战双方各自内部是什么情况,是否对战争有所准备,是否得到民众的支持;接着是双方的外交关系——谁与哪个诸侯国交好,又与哪国有纠纷,谁的立场获得舆论支持;再其次,才是双方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其中不乏提到“战术”“智谋”这一类因素。例如晋楚的“鄢陵之战”:
六月,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鄢陵相遇,晋国范文子士燮不想同楚军交战这一情况“范文子不欲战”,欲至劝说道“子亦见君子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意思是说,现在躲避楚军,就增加了耻辱........之后晋国内部展开了一场争议和辩论,
在这里,《左传》就是先描写晋国的情况——开不开战意见不统一。此时的楚军又在做什么呢?“楚予登巢车,以望晋军”,楚王还问身边的大臣晋军正驾着兵车左右奔跑是怎么回事,这里《左传》又描写了楚国的情况——正在观察晋军动向,紧接着就是晋军的部署——探得楚共王及楚军精兵集中的位置,作出分兵策略,目标是“楚王的眼睛”,
然后是晋国几卿之间的争论、还有楚军轻敌、吕锜梦见自己射中月亮,这一长串的铺垫之后,才是作战时的情景:吕锜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军逃跑,养由就射晋军、叔山冉掷中晋国战车砸断了车前的横木.......双方从早晨打到黄昏,楚共王趁夜色逃走.......
此外,《左传》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晋楚两国相关人物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谈话,明明是一场战争,却让我们注意到诸多性格分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言谈又影响战斗成败,比起战争本身,这更像是一场双方人物力量的角逐,总之,实属经过巧妙的安排和精心的剪裁,才能如此生动地展现一场战争。
总的来说,《左传》极大地丰富了《春秋》的内容,是《春秋》绝好的辅助材料,
有了《春秋》这样的简明提纲,再加上《左传》这样丰富的阐述,让我们对先秦时期的历史,了解得更加深刻明了,在春秋三传中,《左传》被认为比较重要,其作者在记述史实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想与情感态度,
运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学手法,尤其是写战争和外交辞令,成为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司马迁的《史记》不少取材于《左传》。
《左传》的写作手法向来都是以微言大义著称,《左传》能记载一件这样的事情,确实是让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感到惊讶!一般在历史上明明是一件非常轰动的大事件,到了《左传》中就记载为简单的几个字而已。比如郑庄公灭了共叔段这样的大事件,其实是可以用很大的篇幅去描述的,但是在《左传》中只记载为“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而已。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居然用了二十多个文字来记载,而且这件事情还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因为他是由一个女人而引起的,简直就是当时的八卦新闻。
《左传》记载道: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这件八卦新闻跟三个人有关,分别是华父督,孔父嘉和孔父嘉的老婆孔夫人。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宋国的太宰华父督在大路上偶遇了大司马孔父嘉的老婆,当时就震惊了,以至于孔父嘉的老婆都走过去了,他还在震惊呢,当他缓过神来的时候孔父嘉的老婆已经走出去很远了,华父督立马扭头再多看一眼。
然后惊叹地说:我的天啊!这是哪位神仙姐姐啊,太漂亮了!
《左传》为什么要记载这样一件不光彩又看似很无聊的事情呢?就因为华父督走在路上,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从而引发了接下来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大事件。
自从华父督在路上遇到具有如此倾国倾城之美的神仙姐姐以后,便茶饭不思,日夜思念。最后终于知道了原来这位神仙姐姐竟然是孔父嘉的老婆孔夫人。
从此华父督的心态瞬间来个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对孔夫人的爱慕瞬间转变成对孔父嘉的仇恨,在华父督的眼里神仙姐姐是谁的老婆都可以,就是不能是孔父嘉的老婆。
因为这华父督和孔父嘉虽然都在宋国当官,但是他俩一直都是死对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那种死对头。
这两个人在宋国的共同领导人就是宋殇公。
熟悉春秋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宋殇公的位置是宋穆公传给他的,但是宋殇公不是宋穆公的儿子,而公子冯才是宋穆公的儿子,本来王位应该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的,也是就公子冯接替宋穆公,而且国内的大臣也都比较支持公子冯成为宋国的新国君。
但是宋穆公的位置是接替他哥哥宋宣公的,所以他为了遵守他哥哥宋宣公的诺言,就把位置还给了宋宣公的儿子,没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所以公子冯就成了宋殇公即位以后最大的敌人,因为他最怕公子冯把王位抢回去。
而在宋国也产生了两个派系,一个是宋殇公派,孔父嘉是宋殇公的心腹大臣也是宋殇公派的领头人,而另一派就是公子冯派,华父督是公子冯的坚决拥护者,也是公子冯派的领头人。
所以从一开始俩人就互相为死敌,都想着弄死对方呢!再加上华父督一想自己的神仙姐姐居然是孔父嘉的老婆,心中更加不服气了,更想早点弄死孔父嘉,让公子冯当国君,顺便把神仙姐姐抢过来!华父督经过一年多的日思夜想,终于把孔夫人抢过来了,他不但把孔夫人抢过来了,还把孔父嘉给干掉了,而且还连着宋殇公也一起给干掉了。
难道华父督疯了吗?为了一个女人竟然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连国君都敢杀,宋国老百姓能同意吗?宋国老百姓能饶了他吗?可是关于孔父嘉和宋殇公的死,宋国老百姓好像没有太大的悲伤。
因为宋国的老百姓也受够了宋殇公,他在位总共才十年,竟然打了十一场仗,打得国内的百姓民不聊生,饿死街头,兄弟姐妹都快死光了,很多老百姓早就想把让他下台了。
所以华父督就借机造谣,宋国之所以打仗完全是因为孔父嘉教唆的,如果没有孔父嘉我们早就过上好日子了,老百姓一听这么回事,心想宋殇公我们不敢动,但是孔父嘉我们随便动!结果孔父嘉被华父督有预谋的安排士兵给砍死了。
当孔父嘉死了以后,华父督又高兴又害怕,高兴是因为他可以得到他梦寐以求,倾城倾国的神仙姐姐了。害怕是因为孔父嘉必定是宋殇公的心腹大臣,现在他被自己给杀了,自己又是公子冯派,宋殇公能饶了他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他带着士兵连宋殇公一起杀了,所以就因为华父督在路边多看了孔夫人一眼,到此为止居然死了两个宋国重量级别的人物,一个是宋国二把手孔父嘉,一个是一把手宋殇公。
二把手没了倒也无所谓,但是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一把手啊,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谁来当宋国的国君了,大家同时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公子冯。
经过这些事情以后,公子冯在公元前710年,被华父督从郑国接回来当宋国新的国君,史称宋庄公。估计当时正在郑国呆着的公子冯听到回去要当国君的消息整个人都错愕了,因为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在几年前宋殇公还组织四国联军跑到郑国要灭了他呢?这才几年啊,华父督就跑过来迎接他回去当国君了,放在谁身上都不敢相信。
所以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公子能成为宋庄公还真得靠孔夫人,没有孔夫人的美貌也就没有后来这些事情了,所以《左传》无论如何也要把华父督在路边多看一眼孔夫人这样的八卦新闻给记下来。
而且更巧的是孔父嘉居然是孔子的六世祖,孔夫人也成了孔子的六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