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与《宇宙探索编辑部》
· 这是第5143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臧否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最近一段时间的国产电影可谓乏善可陈,比较值得说的有两部,一部叫《不止不休》,另一部叫《宇宙探索编辑部》,前者聚焦的是纸媒黄金年代的记者故事,后者则讲述了一个落魄的杂志社长执念寻找外星文明。
两部电影都属平遥电影节的参展片,一个获得了第4届费穆荣誉的最佳导演奖,另一个则在第5届拿到费穆荣誉的最佳影片,可见在国产新锐创作中属于拔尖的一类。
虽然市面上声音比较多的是认可豆瓣8.4分的《宇宙探索编辑部》,更有一些人称它是“国产片年度最佳”,但我个人比较推荐的,还是豆瓣评分仅有7.1的《不止不休》。
这不仅是出于“与其抬头看天,不如脚踏实地”的观念,更多还是基于纯粹电影范畴的观感。
而且尤为需要指出的是,《不止不休》评分之所以这么低,以至于会令很多不明就里的路人误解这部电影的质量,其实是由于一些负面评价起到了干扰效果。这些意见并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去评价这个电影,而是掺杂了很多的戾气,不像是批评,而更类似于诋毁。
《不止不休》因为经过六七个版本的删改,公映版已经距离平遥获奖版有了很多变化,比如有知情者就在文章中透露:
“大部分版本中,乙肝比例没有这么高,苗苗和张颂文也有更多的戏份,它更像是讲述故去时代一个关于理想与勇气的故事。它远比现在的版本更好莱坞,片尾打出本片取材自真实人物。”
但即便不再完美,《不止不休》依然是一部好电影,首先就是它关于新闻理想的主题,在当下的中国电影里极为体现稀缺性,这就是题材可贵。电影上映前,预告片引发最多的猜想是:这会不会是下一部《我不是药神》?
当然,《不止不休》没能重演当年《我不是药神》的票房奇迹,除了内容版本的问题,其实也与不同的档期、类型和质感有很大的关系,把《我不是药神》搁到2023年的内地院线,它可能也很难有特别高光的表现。这个就取决于市场大盘是“阿尔法”还是“贝塔”。
应该说这一题材在当下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不过电影上映后,各路批评者似乎没有把这些前提考虑在内,而是一股脑地抡起了大锤。
|《我不是药神》电影选段
第一波批评来自前媒体人。比如跳出来说片中编辑部的细节怎么不真实,刊印前的流程怎么不靠谱,听上去振振有词。
首先,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些媒体人的私人经验很重要,但不能被扩大化地用于指导一部故事片的叙事,尤其不能作为衡量电影本身品质优劣的唯一标准。
苛刻地说,也许这批批评者需要补习的是电影的基本伦理——无需忠实于事实,只需忠实于叙事。何况人家做这个内容,本身也找了很多前媒体人考证细节,批评者的惯例即便是真实的,也并不等于一切惯例。
其次,我们可以想一想,过去十年,乃至于过去二十年,中国电影里面有没有以调查记者为主角、为背景去展开的电影?答案是没有,《不止不休》是第一部。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一部是不是就比没一部要好,有一个开头,然后才能慢慢改进。就算你真的觉得这个电影哪个地方有瑕疵,那也应该给一个稍许宽容的态度,就因为它是第一部,得给创作者必要的试错空间,不能一巴掌摁死。等我们有10部、有50部、100部同类型的时候,再去挑肥拣瘦也不迟。
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一部,好不容易有导演冒这个险,不感谢也就算了,还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大力鞭挞,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缺乏远见的。
它可能导致的唯一结果,是不再有人愿意尝试这类主题。
《不止不休》遭遇的第二波批评,来自网络女权。很多压根没有看过这个电影的女性,只是因为听到有网络博主批评电影厌女,然后就纷纷去拉低它的风评。而对于看过这部电影的我来说,这个指控是匪夷所思的:即创作者在《不止不休》中,把女性角色——小竹设置成了无足轻重的工具人。
例如路演现场就有女观众向导演提问这个角色的设计,而导演王晶(是山西籍青年导演,不是香港那位)的回答则类似拍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
坦率地说,导演的话术确实可以更稳妥一些,比如完全可以把实情说出来,好比说原先关于女主的设定很多,但在公映版里都拿掉了。电影主演之一的张颂文在北京大学路演时也提过一句:目前这个版本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言下之意是不难理解的。
王晶选择的是比较直接的方式,从我作为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个回答虽然不高明,但至少很真实。不过一番实话赶上缺乏耐心的提问者,就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这样的态度就被认为是不给女性角色机会,怀揣性别偏见,带有刻板印象,尤其是导演性别是男性,更凸显了一份傲慢——由此可见真话很多时候确实没人愿意听。
那么导演为什么这么回答呢,大概率是被问烦了,毕竟一部心血之作弄得七零八碎,然后还因为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被苛责,被扣上“厌女导演”的帽子。
话说回来,其实绝大多数电影里的角色都是工具人。很多人觉得你把一个角色设置成工具人,说明她是没有用的,其实恰恰相反,工具人是最有用的角色,只不过这个作用比较单一,不够丰富。
所以,对所谓“女性角色工具人”的指控其实是伪命题,说穿了是怪导演没有把女性设置成主角。由此可见这些批评者既不能理解工具人本身的设定并非一定是贬义,同时又十分虚伪,明明求的是B,偏要扣着A大作文章。
然后还真的有一些人说,那你为什么不多写一条女记者的线,不把主角干脆设计成女记者呢,我觉得这个问责就有点流于好莱坞的政治正确了——为了体现尊重女性、尊重黑人,把小美人鱼都设计成了黑人形象。
非要扣主角的性别,那么或许因为《不止不休》里角色职业的危险程度,现实中所从事的女性本身比男性少,何况人家的原型就是男性,为什么到了要改编电影的时候,就必须迎合政治正确而改成女性呢?
当下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不是性别,而是一个内容能不能自由表达观点,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横加一道性别障碍,我觉得文艺工作者就彻底不要拍其他题材了。
至少从我的角度看,苗苗饰演的小竹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人,相反她的设定很能体现价值。
其一,她不是一个依附男人的形象,而是自食其力的,电影也逼真地呈现了她在北漂过程中忍受的辛酸坎坷。从另一个角度看,男主韩东的物质条件,也压根没什么可令人依附的。
其二,正因为韩东不是一个成功人士,还没有积累起社会声望,小竹依然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正体现了角色本身的自由意志。小竹没有用世俗眼光去打量身边的这个人,她更认可的是韩东作为个体所体现的素质。她在认可这个男性的时候,其实也在一个从众择偶的大环境下树立了自身。
而那些批判片中女主是“工具人”的观众,或许并不能理解什么是自由选择的意识,她们可能做不到片中小竹能做到的,这甚至无关性别。
最后来谈谈《宇宙探索编辑部》。
不向所有人推荐是因为它最大的问题是“手持摄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的生理反应就是出去吐。上一次有类似感受的是看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是因为镜头摇晃引发生理不适。而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不同的是,娄烨的电影不难进入剧情,但《宇宙探索编辑部》则几乎没有常规剧情可供进入。
这个电影其实效仿了诺兰的《星际穿越》,把悬念放在结尾,表面上是一个硬科幻的壳儿,实际装了一个非常软的内核。应该说导演在有限的制片规模之下去做这个概念,本身也算一项创举,但它的形式对大众来说委实不友好。
不到最后一刻不明白电影主旨究竟在哪儿,这一点本身并不必然构成问题,比如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也是类似结构,看到最后结局与过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令人恍然大悟。
但我想说的是,在《我不是潘金莲》里,故事本身是引人入胜的,在最终揭开谜底之前,所有的主体叙事都能顺理成章。而《宇宙探索编辑部》的问题是,它的故事完全不吸引我,看到一个多小时,楞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由于无法进入剧情,所以剩下的感觉就只是想吐。
负责任地说,这部一些人所谓的“年度最佳”既不是类型片,也不是文艺片,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艺术电影,所以如果你抱着一个看科幻片的心态,就会遭遇非常大的预期错配,这不是在电影院里一两个小时可以调整过来的。
这类典型依靠口碑营销的电影节电影,或许属于刻奇的小众群体,但进入市场后就一定会呈现跟主流观众口味的不兼容。但仅以《宇宙探索编辑部》为例,这次恐怕不能去怪主流观众,而是电影本身故事没讲好,或者说,没好好讲故事。
同时遗憾的一点在于,这个导演本身的电影技法并不低劣,并不能用“多拍几部就顺了”去解释,就拿用“伪纪录片”来设定整体风格这件事上,就已经凸显了一份驾轻就熟——所以就只能理解为他就是在追求现在这种效果。而现在的这种效果,大部分时段都显得冗长而无趣。
我不想说《宇宙探索编辑部》从根本上属于烂片,但它留给我的观感也的确只有“虚无缥缈”“怪力乱神”八个字可供总结。尤其是全片3/4处男主角拿着红萝卜骑毛驴那场戏,我完全感受不到80年代穿越而来的浪漫,或是什么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我只能感受到一股深沉的自恋。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