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梁文道先生:在社交媒体主导信息来源的年代,科学工作者如何面对反科学阴谋论?
作者按:
疫情出现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少反科学言论,认为新冠病毒是一种人为策划的阴谋。
今年 2 月,美国记者 Kelly Weill 也出版了一本关于阴谋论的新书《Off The Edge》,里面提到有不少古老的反科学言论再度复活。
活在这个社交媒体主导的年代,我在过去这么多年,目睹了大量反科学和伪科学阴谋论的兴起。身为一个媒体人,看着这些层出不穷的言论,常有不知如何说起之叹。我很好奇,一位科学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有没有一点给我们这些媒体人的建议?
本提问为知乎「向科学要答案·科学无界」系列问题之一。当大环境日趋复杂,行业发展充满变数,我们能做的,便是携手交流,打破壁垒,以联结的力量抵御不确定性。
让我们一起,向科学要答案。
梁文道
对关键词做基本定义
我对本问题中“社交媒体”这个词的理解是“除了官媒或正式机构以外的其他账号”。或许有人会认为一个人不看电视、报纸,只看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就代表他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社交媒体”,这样界定会误伤一大片人。其实每一家正规的媒体或者机构在社交媒体上都有自己的官方号,一个人不看电视、报纸,不代表他的信息来源就一定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关键还是看他们获取的是谁发布的信息。只有当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是以非正式媒体或机构账号发布的小视频、图文、聊天记录等作为一手信源时,才能说他的信息来源是被“社交媒体”主导的。 我心目中的“科学工作者”有两类:以科研为主要目标的工作者(后简称为“科学家”);及以科学传播为主要目标的工作者(后简称为“科普人”); 阴谋论有很多种类型,有政经类的,例如最近几年在美国流传的“QAnon”,说美国已经被一个神秘组织操纵,特朗普是反抗斗士;也有反科学类的,例如“转基因食品是政府减少人口的秘密手段”或者“全球气候变暖威胁是一场政治阴谋”等。尽管都是阴谋论,但它们会有一些差别,本次回答针对的是那些“反科学”类的阴谋论。 “阴谋论”和“谣言”有区别。阴谋论往往是一种较为宏大的“观点陈述”,如“疫苗是被少数利益集团设计出来、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目的的生物武器”。而谣言则往往是一个较为具体的“事实陈述”,如“辉瑞疫苗有 1000 多种不良反应”。要证伪一个“事实陈述”相对容易,但要推翻一个宏大的“观点陈述”就要困难得多。 我后面谈到的“媒体人”,特指直接生产内容的创作者,不涉及在媒体工作但不直接生产内容的从业者。如“只负责念稿子”的播音员,并不是我后面谈到的“媒体人”。 我下面谈到的所有内容都是针对中国人和中国舆论环境,不涉及外国。
反科学阴谋论为何屡见不鲜?
对三类工作者的建议
对科学家:阴谋论领域的科学家不要因为自己从专业角度的发声起不到效果就气馁,从而放弃发声。本专业的科学家发声起不到效果是正常的,因为人家都已经相信这是个“阴谋”了,他们相信科学家是共谋者,自然就不可能相信共谋者的辩解。那为什么科学家还是应该发声呢?因为科学家可以给科普人和其他媒体人提供“弹药”。传播是一门学问,有很多技巧,科学家往往不擅长传播,科普人和媒体人更擅长传播,但有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科学传播都是需要专业支持的。科学家提供的信息就是专业科普人和媒体人最好的“素材”,有了这些基础素材,他们才能加工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上海的科普前辈卞玉麟老师提出过“元科普”的概念,就是说,科学家写的科普文章往往形成不了大的传播,但这些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是“元”,有了“元”,其他专业的科普人和媒体人才有发挥的空间。 对科普人:与反科学阴谋论做斗争应该是每一个科普人的义务和责任,或者说是一种职业操守。与反科学阴谋论做斗争,不可避免地会令阴谋论支持者不悦,甚至会遭到网暴。所以,有些科普人会选择尽量避开这种“坑”,选题只聚焦人畜无害的基础科学理论或者科学史,不去触碰那些有争议的话题。但我想说,作为科普工作者,应当有破除愚昧,抨击迷信,戳破谎言,揭露骗局,批评伪科学的勇气。科普人为社会贡献的价值可以更大更多。 对媒体人:请坚守一条原则——凡重要事实和数据皆有可追溯的信源。如果公众都能理解信源的概念,并且能大致分辨出信源的好坏,反科学阴谋论滋生的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这是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也是一把最有效的武器,可以说,宣扬反科学阴谋论的文章,都是经不起信源考据的,无一例外。如果媒体人在创作内容的时候,首先自己能坚守“凡重要事实和数据皆有可追溯的信源”这条写作原则,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公众的阅读层次。读者好文章看得多了,自然也就能识别出烂文章。我看到有很多表达能力一流的媒体人,却缺乏信源意识,或者说对信源缺乏洁癖和敬畏,这导致他们一旦弄错了一件事,往往会让错误传播得更广。我建议媒体人写出一段事实陈述或者一条重要的数据时,应当条件反射式地告诫自己:不要凭自己的记忆和印象写,既然写下来,那就一定要给出可靠的信源。人的记忆很容易出现偏差。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我遇到太多次自以为不可能记错的事情,查证后发现自己很“神奇地”记错了。所以,我现在对“信源”这两个字极其看重。
最后分享一句我自己的创作守则
更多推荐
客服咨询
商务联系
欢迎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