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不是羞答答的年代,该如何给各年龄孩子做家庭“性”教育?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我们从小到大的性教育是空白的,书本上学不到,父母不会给我们讲,我们一路摸黑前行,跌跌撞撞。有一天,我们长大了,突然就被期待着理解这所有的一切,知道性的基本知识,明白什么是爱,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孩子。
这已不是一个羞答答的年代了,我们的孩子,不该是“捡来的”2.0 版本,他们值得也需要我们的家庭性教育。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父母应该怎样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周一
视野 🌏
全文共4449字,阅读时间12分钟
🌿🎨🌏
现在的父母算是“捡来的”一代人吧。
我小时候问过我爸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回答说是捡来的。我当时泪奔的大喊大叫,要离家出走,去找我真正的爸爸妈妈。最后爸妈不得已找到了我的出生证,证明了我和他们的关系,事情才告一段落。
我们从小到大的性教育是空白的,书本上学不到,父母不会给我们讲,我们一路摸黑前行,跌跌撞撞。有一天,我们长大了,突然就被期待着理解这所有的一切,知道性的基本知识,明白什么是爱,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孩子。
这已不是一个羞答答的年代了,我们的孩子,不该是“捡来的”2.0 版本,他们值得也需要我们的家庭性教育。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父母是怎么在家给孩子做性教育的?大家是否有以下的一些相似经历?
不愿意和孩子讨论,觉得难以启齿,不知道怎么聊,想让孩子去学校学。
对孩子提的问题撒谎回答,觉得能拖一天是一天。
并不在乎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觉得孩子还小,想等长大以后再说。
这些谈虎色变,遮遮掩掩,声东击西的方法,简直让孩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越来越迷糊。孩子会觉得,在性知识方面,家长并不是合适可靠的信息来源。在当今社会,他们可以找到答案的地方可就多了,除了学校,他们能从同学那,从电视电影里,从网络上等等。对于他们获取答案的方式,以及答案的可靠性,我们家长基本上不可控,想想就可怕啊。
另外,可能会导致孩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也许就不愿意和我们来讨论这些话题了。现在我们敷衍他们,到时候他们敷衍我们。有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缺乏健康的性教育,那么他们在今天这个开放的社会中生活,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性问题。
其实,在孩子眼睛里,生殖器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样,都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而且事实也是如此,只是我们大人,一提到与性有关的话题,不自觉的就带上了成人的有色眼镜和报警器,想把它们区别对待。
所以与其堵,不如疏,我们家长,应该正视孩子对于自己和他人身体的探索,这都是符合孩子自我认知发展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最可靠的帮助。如果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符合他们年龄的好奇,我们才更应该担忧呢。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的不一定容易呢。比如,作为一个临床护士的我,在面对女儿问我的第一个性问题,我是有尴尬,慌张和语塞的。
女儿问“妈妈,爸爸为什么站着上厕所啊”。
我竟然一时语塞。我知道这一天会来,但是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突然。作为一个临床护士,我竟然有点小尴尬,并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我假装镇定,用拉长的“嗯”“啊”,给了自己几秒钟的缓冲时间,看着女儿天真信任的眼神,我说,“爸爸是男的,男的和女的不一样,所以他们站着上厕所”。她紧接着就问,“男的女的有什么不一样啊”。我的小尴尬又回来了,我心虚的说,“我不知道怎么详细说,不如我们下次去图书馆,借一本书找找答案吧”。她开心地说好,而我暗自开心,算是暂时躲过去了。
(还有后续,请继续往下看)
好在,《从尿布到约会》《善解童贞》的书里面都给出了很多很实用的方式方法,教会父母怎么为孩子做性教育,让我很受用。
1. 父母双方需要提前考虑和讨论,想把怎样的性信息和性价值观教给孩子
作者说,“性教育包括个体的性常识,性观念,性态度,性价值取向和性行为”。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问题,与其临阵磨枪,不如一开始父母双方就讨论好,要给孩子传递哪些刚才提到的内容。
就像之前提到的,性器官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眼睛耳朵一样。所以,我主张大大方方的告知孩子,性器官的学名,而不只是和孩子给这些性器官取一些“可爱”的名字。用科学的眼光对待这个事情,可以避免以后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孩子长大后不熟悉学名,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等等。
我和孩子爸爸商量过,由我主教,他来辅助,在孩子婴幼儿阶段,我们想让她知道男生和女生的相同以及区别,尊重自己和别人的隐私。
有次,我偶然听到孩子和爸爸聊天,爸爸说“除了妈妈奶奶可以帮你换内裤以外,别人都不可以”。孩子问“爷爷呢”爸爸说“不可以”,孩子问“叔叔呢”,爸爸说“不可以”。听着听着,我欣慰的笑了。
2. 父母不太自在很正常,可以进行提前演练
书中建议说,“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与他们直接讨论性问题,这对你本身是困难的,因为祖父母们也从未和你直接交流过,所以请孩子理解你的困难。尽管这样,你还是希望与他们直接讨论,因为你爱他们并且希望有所帮助”。
与此同时,可以多做实践练习,比如对着镜子说一些部位的名称。
回到我刚才的故事,女儿问我男生和女生的区别。我的缓兵之计在我们去图书馆的那天终结了。我自己都忘了,是女儿提醒我,之前说好要借相关的书。于是我借到了这本神奇的书,它不仅解决了孩子的疑问,还教会了我很多。
这本书讲的是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女儿和狗去海边玩,大家自然而然的就讨论起了男孩和女孩的相同和不同。书中说,男孩子和女孩子大致上是一样的,都喜欢青蛙,秋千荡的很高,骑车,当男孩女孩害怕的时候,都会哭,要是有啥好玩的,都会笑。
这些有关两者相同的描述,给我很大的触动:无声胜有声的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男女平等,不应该给自己的性别设限,觉得男生就应该做什么,女孩不能做什么等等。
这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孩子的性价值观的教育,我想支持她尝试所有她有兴趣的活动玩具等等,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这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不能玩。
接着他们开始聊男孩,女孩,母狗,公狗的相似之处。大家都有眼睛,鼻子,耳朵,脖子,手,腿,脚等等。然后开始聊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男人和女人,母狗和公狗的区别。
这样的讲述方式,不生硬,很生动,让人容易接受。而且有种一视同仁的感觉,没有哪些是特殊的,不能讲的。是的,性器官,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正视,应该珍视。
是的,我是个护士,在单位和病人同事提起性器官的词,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可能是用英文的原因?但是跟孩子讲,说中文,我真的要鼓起很大的勇气,跨越我自己巨大的偏见和误解的鸿沟,毕竟我从小不是这么被教的。
是的,我自己提前练习了很多遍,让自己熟悉讲性器官词的声音,终于在实战来临的时候,我做到了脸不红,心不跳,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自信,我觉得,孩子也因此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自然和自信。
3. 不被动等孩子来问,寻找可教时刻主动出击
与其等孩子来问,不如主动出击,润物细无声。利用这样的方式,把相关的信息,比较容易和自然的传递给孩子,而且这些内容,是我们家长自己已经考虑好的,讲起来更加熟练和自信。
比如我在街上见到孕妇,都会对孩子说,“你看,那有个孕妇,她的肚子子宫里面有个小宝宝。男的有没有子宫啊,生不生孩子啊?女儿就会回答我说,”男的没有,男的不生孩子“。
有次看到朋友的男宝宝在换尿布,我就问女儿,要不要去看一看。后来我问她,看到弟弟换尿布了吧,弟弟小便的尿道口是不是和妹妹小便的尿道口长的不一样啊?
4. 鼓励孩子问问题,不知道答案没关系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提问,让孩子觉得我们对他们好奇的地方有兴趣,这样有助于亲子关系的联结。如果家长不知道答案,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在慌乱之前,可以先淡定的说一句,“这个问题可以让我想一想再回答你吗?”。
就像我的故事,我跟孩子说“我不知道怎么详细说,不如我们下次去图书馆,借一本书找找答案吧”。这么说都没有问题的,人无完人,孩子会理解和接受我们的不知道,他们会觉得爸妈很真实,自己被重视。
5. 用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词汇和概念和孩子聊,反问孩子知道多少,观察孩子反应,回答少比多好。
当孩子问家长一个性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反过来问他们,目前对这个问题了解多少,或者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比如“你都知道些什么啊”。要知道,孩子是形象思维者,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要到青少年的某个时期才能得到发展,所以最好先搞清楚孩子已经知道些什么,真正要问的是什么。
回答时,家长要先给他们最简单的解释。如果孩子看起来产生兴趣或者问了更多的问题时,家长再提供更复杂的信息。如果家长确实给孩子说了太多的相关信息,孩子就会不愿再听或开始烦躁不安。如果家长能注意孩子的这些表现,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
书中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大致就是,刚搬完家,一个小男孩问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爸爸紧张的解释了一大堆,从精子卵子的相遇,一直大汗淋漓的讲到了孩子的出生。结果孩子说,“我的朋友是从很远的城市来的,我是哪个城市来的”。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我真的是笑到停不下来,觉得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如果爸爸当时反问“你觉得你是从哪里来的呢”那就太好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呢。反问,真是个小妙招。
6. 性的感觉
作者说,仅讨论事实是不够的。家长还需要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觉,态度,和信念,这样会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有关自己的家庭,文化和宗教的信息。
我也觉得父母要跟孩子讲述性和爱的美好感觉。比如喜欢一个人是怎样的感觉,想念一个人是怎样的感觉。这些都可以帮孩子塑造一个正面的形象。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一想起爱,性,这些词汇,感受到的都是冰冷,不值一提,偷偷摸摸,害怕等负面的感觉。因为这些有关于孩子未来的个人认同感,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机,包括恋爱和婚姻。
《从尿布到约会》的作者,戴布拉哈夫纳说,性教育实际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并且对孩子来说,在他们成长的每一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知识和信息需要了解。
如果你觉得已经错过了孩子好多年的性教育,请不要叹息,任何时候都不晚。让从小性教育缺失的我们,做一个孩子可以随意发问的父母,用书中给出的这6个小技巧,支持孩子做一个自信自在性健康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自我认知、自我驱动
如何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兴趣、对自身的探索
欢迎了解童行书院的通识教育理念
下方1元即可体验
《世界之旅》《哲思之旅》《时空之旅》《经典之旅》
四大儿童通识课
从根源上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作者 | 格格
格格一家人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家里有2个女孩儿。
格格经历过东方和西方的教育工作和生活,目前在医院从事护理教育工作。
格格想坚持做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妈妈。
互动话题
你有给孩子科普过性方面的知识吗?你又是如何看待性教育的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