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奈飞最新的片子《埃及艳后》。 推特上不少人表示不满,觉得埃及艳后怎么长成这样? 很显然:埃及艳后是托勒密王国的王室成员,这个王国是希腊人建立的。虽然古希腊没有照相机,不知道古希腊人长什么样,但是猜想应该不是预告片那个长相。如果真的是预告片那个长相,那我非常合理怀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有可能是黑人。无论是南欧人还是中东人,其实都有比较黑的,但是和预告片里面的人比,我觉得即便是中国人也能分得清的。当然现在欧美影视圈要各种正确,黑即正确,这刚好和过去反过来了,过去是白即正确,比如说耶稣: 耶稣肯定不长这样。他生活在中东,中东人不可能是金发碧眼白肤的长相。 后来据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描绘出“真实耶稣”的画像,长这样: 其实这样比较符合耶稣的人设。 耶稣的老家是拿撒勒,古代拿撒勒的肤色就是比较深。 古代历史,古代宗教总有各式各样的办法把原本的事务进行扭曲,不但是画像了。 比如说耶稣。 新约是用希腊文写的,希腊文的耶稣写得清清楚楚:Ιησούς Χριστός。你可以直接上维基百科,搜索耶稣,切换到希腊文,就是这个。Ιησούς Χριστός这两个词,其中后面的“Χριστός”是基督的意思。Ιησούς的希腊语的意思就是约书亚。和耶稣是一模一样的词汇。 当年Ιησούς翻译成拉丁语的时候叫“lesus”,耶稣和约书亚都是这个词。再翻译到英文的时候,就变成了耶稣就变成了“jesus”,而约书亚变成了“joshua”。 为什么要这么翻译? 因为约书亚这个名字太常见了,跟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一样。耶稣就不一样了,这不一下子就凸显了神圣性么? 因此维基百科在希腊语的耶稣里面特别说了:“Ιησούς ο Ναζωραίος”,其中Ναζωραίος是拿撒勒人的意思,“拿撒勒人约书亚”,就是耶稣。其实这种人名+地名的命名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说德语里面的von,代表“从哪来”,汉斯·冯·杜伊斯堡(Hans von Duisburg)的意思就是“来自杜伊斯堡市的汉斯”。如你所见,这种翻译方式并非是语言差别导致的,而是用一种翻译的方式凸显其神圣性。 “通过翻译凸显神圣性”一直到现在也有。比如说《独立宣言》。你看中文版的《独立宣言》和英文版的《独立宣言》完全是两码事。英文版的《独立宣言》一股子宗教味道扑面而来。 比如说“人人生而平等”,在中文上你几乎看不出任何意味。英文原版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这里面有这么几个单词:men。 为什么用men?英语里面表达“人”的词有很多,什么people,person之类的。你们记得葛底斯堡演讲么?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同样是政治性文件,为什么这个用the people,而不是men。有men,就有women。 men平等,那么women平等不平等呢?人家没说。 而且“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然后equal前面是created,be created什么意思,被创造。为什么用“被创造”而不是“被生”呢?从中文角度,你应该用born对吧。生,是你父母的事,这叫born。创造,是上帝的事,这叫create。这就不是一码事。而且其实本身are created这个词就不该有,就不能“人人平等”不就完了?你非要加个“created”干什么?一定要加。这样才凸显宗教意味。 所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确切的是:信仰一神教的,有资格缴税的男人们平等。那为什么被翻译成“人人生而平等”呢?凸显了《独立宣言》的伟大,对不? 想着当年我还为“人人生而平等”在嘲笑这句话,殊不知我才是落了下成。人家这句话本身就告诉你“不平等”了,你还在那边争。我以为我是第十层, 谁知道它在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