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不靠爸妈,双职工家庭的带娃日常
文|读者:米花
沙尘暴袭京,我在漫天黄沙中疾跑钻进地铁站入口,因为会议拖堂,比我计划的下班时间延后了一个小时,这意味着接孩子又晚了。在城市的另一条地铁线上,孩子爸爸也在赶赴托管班的路上,我们每天就这样在慌乱中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身处晃动的地铁车厢,我突然有些感慨,就拿起手机描述了一下作为在北京的双职工,没有老人帮忙的带娃日常,在某书发布了之后,居然意外地收到了四百多条评论和两万多的阅读量,并且一两天过后还会有零星的评论和点赞,我仔细地看过每一条评论后发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和我类似境遇的双职工父母用各自的方法努力而倔强地生活着。
《小爸妈》剧照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和丈夫都是从外地考入北京的大学后留下来工作,一晃也有二十年,前期一直是“伪丁克”,撑到高龄产妇的临界点才生了一个孩子,双方父母都在异地,且一东一西,相距甚远。考虑过老人的身体状态、生活习惯等具体的问题后,最后的决定还是不想让父母成为“老北漂”,大家还是各自在熟悉的地方好好生活就好。而留在北京的我们就开启了自助加外包的养娃模式。
首先生完孩子的休养是在月子中心度过的,孩子三岁前有一位住家育儿嫂。为了放心让外人和孩子独自在家,我的方法是高薪加摄像头。这位育儿嫂也是我试用过的第三位育儿嫂,比起更换过七位育儿嫂的同事来说,我还算是幸运的。看到育儿嫂对孩子是真的不错,就赶紧应允高薪请她留下来,同时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摄像头,这一点也提前告知了育儿嫂,她也欣然同意,就这样我们度过了还算轻松的三年。
后来因为想给孩子找一个环境好一些的幼儿园,又算了算家庭支出,发现无法支撑在孩子上幼儿园后还保留住家阿姨,所以在孩子入园半年后我们结束了合作关系,至此真正地挑战才开始。
《我们的婚姻》剧照
日常是我早晨先送他去幼儿园后再赶去上班,三餐两顿都在幼儿园解决,五点放学时是托管班老师去接,等我们下班后再去托管班接他。这是最顺利的情形,最怕就是有意外。一旦生病我们就得轮流请假,最艰难的情境是疫情后期,大人们已经全面复工,幼儿园和托管班却迟迟未能开课,当时的我真的特别无助,最后是好心的邻居大姐帮扶了我一把。
我和孩子爸爸的工作基本都可以保证双休,整个周末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带着去上游泳、篮球、钢琴、音乐课,还要穿插去公园和博物馆,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他,就算去看电影也得选择适合他的影片,好在孩子乐在其中,他经常会说周末很开心,我和他爸爸疲惫的身心也会瞬间缓和很多。
我们选择的幼儿园在寒暑假也是照常运营的,如果有需求,依旧可以每日正常送去,所以之前还没有寒暑假的担忧,但眼看娃就要步入小学阶段,早晚餐和寒暑假又是新的难题需要应对。
《加油!妈妈》剧照
当我滑动屏幕浏览着一条条的评论时,我看到一位北京的博士妈妈,因为老公工作极度忙碌,甚至让她有错觉以为自己是个单亲妈妈。由于要花很多精力照料孩子以致于不能全然不顾地搞科研,她感觉自己那么多年的苦读都荒废了。毕竟她还是要工作并非全职妈妈,她那5岁10个月的孩子就经常独自在家,只能靠监控远程看管着。
还有一位上海的妈妈留言说,她和丈夫也是双职工带娃,他们总是商量着轮流出差,还好公司比较人性化,倒也是可以协调得开,所以她很珍惜现在的工作。另一位北京的妈妈,老公长期出差,自己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还要上班,真的如超人一般。还有人说她们目前和父母一起带娃,觉得拘束想要自由,看到我的现状就退缩了。也有人说目前还没有孩子,但是看到的描述,感觉预见到了自己未来生活的模样。
还有很多人给我出谋划策,有的建议我给老人租个房子,可以接任意一方的父母过来帮忙;还有的建议我找那种只负责接孩子和做晚饭的小时工。有人建议我辞职,认为对于孩子的陪伴最重要,也有人叮嘱我千万别辞职,主张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是体现家庭价值,只有到职场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我逐字逐句地读过每一条评论,大概是我的生活过于平凡和真实,让很多人联想到了自己。我自己是“京一代”,从小镇做题家出发,考进北京的大学,然后留在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工作很普通,生活也很普通,临近四十,焦虑和内耗充斥身心,我甚至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这种种的纠结,就是无法和自己和解,接受普通的自己,接受自己的碌碌无为,在工作和生活之间疲于奔命,似乎哪一方都没有做好,孩子也没有照顾好。我看到评论里大多数的同龄人和我一样,都身处在类似的困境中试图找寻着出口。在他们的留言里,我看到了每个人的不易,也看到了诸多的无奈,更看到了各自不同的坚持。
因为感受到了关心和鼓舞,我开始认真地回复评论,有两条回复获得了高赞,一条是我对那位自己带两个孩子还要上班的妈妈说:“每个妈妈都是勇士”;另一条是对一位自己全职带孩子的妈妈说:“全职和在职的确是一座围城,各有利弊,冷暖自知”。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每一位妈妈的方法也不同,愿我们都能坚持走下去。
排版:小映 / 审核:然宁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