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尖子生占据爬藤顶端优势,中段孩子还有出路么……
一方面,数据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几个顶级神校的录取数有少量增加,一众前30,甚至前50的美本,录取率一路下跌。
另一方面,学霸的故事依然惹眼:或来自国内一线学校,或顶尖美高海高;标化早早刷满,从小培养运动学术特长...相较之下,广大“普通”孩子的profile,怎么都不够看了。
未来的美本申请,大多数学生和家庭,还有没有机会向上“搏一搏”?
对这个问题,满托教育,这家小而美的留学服务机构,有着充分的发言权。
满托成立于美本申请愈发艰难的情势下,虽然年轻,四年内却“逆风而上”,带领5位同学分别录取“哈耶普斯麻”中的一所,早早实现了超级五校大满贯。今年也稳扎稳打,帮助背景多元的学生,摘得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UCLA,CMU,纽约大学等大学的offer。
覃秋语老师
陆轶伦老师
About 满托
创始团队与专业顾问具有中美两国教育的背景
在美国有多年的大学任教
和知名公司的工作经历
一届只收少量的学生,合伙人亲自带队辅导,满托的顾问老师们自豪于与学生们同行,陪伴孩子从懵懂的状态,建立自信,挖掘特色,一步步接近梦校,其中不乏许多超出预期,弯道超车的学生案例。
我们和满托教育的两位合伙人,覃秋语老师和陆轶伦老师好好聊了聊。干货很多,先为大家做个笔记梳理:
“谈策略前,首先要谈谈现实。”覃秋语老师分析,从23年的申请表现看,这几大趋势是我们需要关心的:
大学分配侧重点发生变化
加州大学一类的公立学校优先录取州内的学生,已是公开的规则。
而私立学校,近年来也有多元化招生的需求。在体育特长生和legacy外,会考虑录取更多弱势群体,比如少数族裔、本国低收入人群、第一代大学生等。
然而,大部分中国学生并不属于这三类。也就是说,大家都将在同一个更小的池子里竞技。
学生一届比一届强
牛娃的成功故事,给后来人带来了充分的榜样作用,新一代的学生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同时,各大竞赛逐渐成为申请者标配,分数水涨船高,学生证明自己的难度增加。
赢家通吃
许多名校在今年早申阶段“勒紧裤腰”,大量优秀学生被defer,进入RD池子竞争,大概率能斩获多所名校的青睐。
也就是说,真正手握名校offer的学生数量,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多。早申的不可控性,也加剧了大部分学生的申请难度。
内卷白热化的美本申请,这些大可不必卷
面对现实未必不是好事,我们能减少许多不切实际的焦虑,回归申请和教育的本质。在覃老师看来,越是内卷的时刻,家长和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性地“反内卷”:
第一,找到适合的学习环境。美本的战场,已经提前卷到了初升高甚至更早。读顶尖名校固然好,但我们同样能看到,非一线城市、非头部学校也涌现了不少黑马。
对一众美本来说,这所学校的“上限”还没被定义,招生官会以开放的心态去审阅学生profile。对学生来说,适合的环境,更有利于稳住成绩,培养有后劲的学习心态。
第二,建立合理的录取预期。可以预见,未来的美本申请不会轻松。走到申请的阶段,回归现实很重要。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必在本科阶段设立过高的目标。举个例子,读卡梅的学生,一定要比读UIUC的学生过得更好吗?我想,没有人能肯定地下结论。
第三,充分利用潜力,找准赛道。
申请终究是扬长避短的过程。我有位国内的学生,理工科很厉害而文科薄弱,与其花大量精力补缺,我更建议他以英国为中心,考虑更广泛的目标国,把精力放在“扬长”上,最终他录了剑桥、多大等名校,比美国的申请结果好不少。
或者,我们也可以不去卷美本那些大热项目,转而去匹配一些小众、新兴的专业,打开申请的局面。美国的博雅教育,也会给学生宽松的探索空间,入学后double major,甚至调整专业也是可行的。
样样顶尖的“六边形战士”毕竟是少数,广大的“中腰部”学生,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突围?陆轶伦老师以两个学生案例,分享了满托扎实的方法论:
张同学10年级从体制内转轨,进入上海汇点美高。
像许多高中转轨的孩子一样,张同学的英语水平较弱,托福起点在70分左右;数学和物理成绩不错,但还没强有力的奖项和活动。这样的开局,显然是不利于申请的。
和张同学深度交流后,陆老师制定了四步清晰的策略:提升语言能力、活动做减法、大胆调整战术、瞄准细分方向。
👉提升语言能力:十年级起主攻英语,把托福补上来
托福不仅是重要的标化,其考察的英语能力,也是体制外学习的立身之本,势必放在第一位。张同学潜下心来学,两年多从80,90,慢慢爬到100+,努力到最后一刻,早申前两周拿到了110分的成绩。
👉活动做减法:竞赛尽量精简,在最强势的科目上深耕
延续课内的数理优势,张同学只参加了两项竞赛,AMC和物理碗。
陆老师分享了决策的理由:“竞赛贵精不贵多。我们以AMC为底,证明他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再把大部分精力,分配在他喜欢也擅长的物理上。一个物理碗,已经足够明确他的兴趣主线。”
最终,张同学物理碗拿到了全球前100的名次,是比金奖还要高的成绩。陆老师也确定了他的潜力,可以在ED阶段以藤校为目标冲刺。
👉瞄准细分方向:回避大热学科,选择细分专业
数学、物理等硬核理科,向来是亚裔男生最难的“内卷之地”。陆老师凭借对美国大学及专业的熟识,推荐了康奈尔‘地球科学’这一细分专业。
“地球科学的课程,实则融合了数学、物理、环境等领域,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多元,非常适合张同学。” 陆老师分析,“这门学科也强调应用,有利于我们规划具体的科研等实践活动。”
👉大胆调整战术:放弃SAT,用高含金量科研+夏校证明能力
“SAT是为了证明学生的学术能力。我们省下备考的精力,转而去做有含金量,也能出成果的学术活动,实实在在地展现他的学习潜力。”
如此果敢的取舍,反映了满托顾问对申请趋势的敏锐判断,以及在活动规划上的自信。
现在很多活动看起来“高大上”,实则趋于同质化,无法真正体现学术水平。在满托教育,以覃老师为首,有着非常丰富的科研设计经验。他为张同学量身打造了单人科研——“利用卫星数据预测海平面上升的模型”,聚焦数学、物理能力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同时表达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契合地球科学的兴趣主线。
张同学的爸爸,也对满托务实的规划大加赞赏:“孩子申请期间遇到不少困难,除了SAT,还因为疫情原因没法去香港考AP。满托的老师一边稳定孩子心态,一边想各种办法,规划专属我们孩子的活动,最大化利用每一天的时间,非常专业。”
十一年级暑假,张同学还参加了JHU online的夏校,课程结束时拿到99%的高分。这个强有力的第三方平台,直接证明了他的学术潜力。
环环相扣,张同学将自己科研及夏校的经历,对数理的热爱,对物理应用方向的热情,一气呵成进了文书中,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在今年康奈尔名额大“缩水”的情况下,ED阶段斩获offer。
就读于顶尖名校的孩子,是否就能顺利开局?答案并不一定。
“名校的中等学生,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陆老师说,“他们可尝试的太多,兴趣不一定明确;校内竞争太激烈,每个方向都有更牛的大神,导致学生信心不足。”
九年级转轨,就读于“顶流”学校包玉刚的小A同学,就是个从“中档”起步的案例。陆老师对他的规划是“化繁为简”,一手扎实课业,提高自信心;另一手深化兴趣,在海量资源中梳理申请主线。
从九年级开始,陆老师和团队积极参与进了小A学习和选课规划中。“我们需要对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非常了解,拿数据说话,把大目标拆解成每周,每月的小目标,稳步提高课内GPA,同时激发自我成就感。”陆老师说。
9年级初始,小A还不确定自己的学科兴趣。陆老师发现他在化学上的热情,鼓励他尝试化学与生物两个方向,拓展眼界,在学科交叉的领域找到行动的可能。随着兴趣的深入,陆老师和学生也明确了这几个小目标:
有含金量的科研项目 证明生化领域学术能力的国际竞赛 展示行动力、领导力的课外活动
主线清晰了,小A的努力也有了方向。他参加了UKChO(英国化学奥林匹克),拿到了银奖;在USAD(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中,做了生化相关的项目,拿到了全球第七的成绩;在课外活动上,小A作为宿舍的级长,发现不少青春期同学都有减肥的想法,他就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研究,帮助同学们健康、有效地管理体型。
这些活动,将小A的兴趣充分落地,在申请季的末尾,他也成功收获了范德堡大学、UCLA等梦校的offer。
细致、专业、每一个决策都踩在点子上... 是家长对满托老师们的评价中,最常出现的关键词。
这背后,少不了满托教育的顾问们谦逊的态度,和长期学习的心态。它们对美本的招生思路和考察点熟谙于心,把升学作为一项课题,从不停止思考和钻研,才能在在适合的时间,助力学生做聪明的决策。
面对处于关键时间点的学生,满托教育总结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培养建议:
8年级:大致明确未来升学方向。如果想冲击顶尖美本且有条件,可以考虑换一个竞争池,去海外读高中。
9年级:提升核心能力,为标化打好基础;拓展知识面,在实践中探索兴趣和特长,着手准备科研,尝试课外活动和个人项目。
10-11年级:持续锤炼技能,参与竞赛与课外活动;根据现实情况和申请趋势,理性调整战略和战术。
举个例子,对于活动的选择,大可以灵活地做减法。AMC这样几乎已成标配的竞赛,是否一定要去卷?顶级的竞赛、科研、夏校,虽然含金量极高,但出成绩也非常难,无论从投入产出比,还是从信心的建立上来看,一味去拼,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陆老师建议,“中等”起步的学生,可以精选一些难度适中且知名的竞赛和活动,证明学术能力的同时,在参与中思考、探索自我;对于有学科特长的孩子,则更要聚焦优势,像满托为张同学量身打造的科研一样,定制能展现亮点的专属活动。
可以说,帮学生抽丝剥茧,挖掘潜力,做出理性的决策...这些都非常考验顾问的能力,这正是满托教育的核心优势。
满托教育闭门分享会
名额有限,扫码即刻预约👇
上海市黄浦区马当路119号3楼满托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