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路内:有时我把爱情当一种长久的情谊来讨论,是尘土而不是欢愉带来了豁达 | 专访

路内:有时我把爱情当一种长久的情谊来讨论,是尘土而不是欢愉带来了豁达 | 专访

文化




撰文|尹清露

编辑|黄月


爱情是什么,它是否需要忠贞、承诺、始终如一?近年来,围绕爱情的探讨层出不穷,似乎映射出某种人们试图施加其上的、越来越狭窄的道德要求。作家路内的最新作品《关于告别的一切》像是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了一个“浪荡子”的自我反思、重建与成长。


主角李白是一名不婚主义的过气作家,小说从李白和其初恋情人曾小然进入中年后的重逢开始讲述。《关于告别的一切》追溯了李白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19年长达35年的爱情往事,并牵连出其他人物同样糟心或是破碎的情感记忆,比如李白的父亲李忠诚的爱而不得,他试图守卫心爱的俞菀之(即曾小然的母亲),但得到的往往是拒绝。


对于熟悉路内的读者来说,随着时间线向后延伸,能感受到路内调用了许多个人经验,比如在广告公司的经历以及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小说结尾处还再现了作家和读者在豆瓣上的唇枪舌战,给作品打一星竟成为了评价者的最高自由。不过,作家本人更大的变化或许在于写作观念的层面。在此前的采访中,路内曾坦言想要和成名作家的身份割裂,不再热衷于只是讲好故事,于是,与发生在“追随三部曲”或是《花街往事》中较为浪漫的爱情不同,《关于告别的一切》中的李白总是周旋于不同女性之间并不断发出诘问,这让他无法沉浸于任何一段具体的爱情之中,也督促读者跟随李白的视角进行思考。


路内近照


在这部新作中,路内延续使用了他擅长的比喻手法,他让人物如梦初醒般地说出 “我这几年的爱情,就像开筵吃饭,端上的尽是凉菜,没有主菜”,或者“友谊是硬通货,而爱情是原始的以物易物”,似乎这种无止的辨析与意义不明构成了小说的动力。他并不担心读者对于李白的误读,因为他要写的,毋宁说就是一个被误读的人。


借这部小说出版的契机,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对路内进行了一次专访,除了爱情,路内还谈到了前作《雾行者》对新作的反向影响、文学评论中公共与私人边界的消失,以及东亚父子代际之间无法逃脱的、向前回溯的作用力。小说结束在2019年,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新冠降临大地,阵痛愈演愈烈。谈到对未来的看法,路内认为,现如今“人们可能会重拾我父母一代的方式,节俭、忍耐,而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01

创作人物谈:

爱情具体而锋利,远比“拥有”更复杂


界面文化: 我们从《关于告别的一切》这个书名谈起吧,“告别”和“一切”这两个词都很大,它们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路内:书是2021年10月写完的,当时意识到“告别”和“一切”这两个词都不好解释,放在一起更容易误读。这是一种姿态,但不一定是真实的姿态。


界面文化:那你担心这种误读吗?


路内:不太担心对于题目的误读,即使有人认为“告别”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托词,那也可以。主要问题在内容方面,写这本书之前就被业内批评家提醒过,这类题材当心被骂,一个“浪荡子”(指主角李白)的情史在当下有道德压力。我说我要写的是一个本身就被误读的人,他正在用他自命的真理误读事物。如果读者很苛刻,当然会解读出不同的姿态。如果宽容的话,这个人物是没有姿态的,是零。


界面文化:在小说中,李白爱上了许多女人,可能的确很容易受到批评。或许很多人对于爱情的设想是陪伴或者厮守终生,但李白的爱情似乎不是这样?


路内:因为故事时间轴够长嘛,三十五年,他表现那么差,屡屡被踢走很正常。在35-45岁的十年里他并没有什么人爱,除了一个美琪搭伴。爱情在这部小说里是个抽象的词,他一直具体不下去,什么样的具体的爱是爱情?这不仅发生在他自己身上,还有身边一堆糟心的男人们。我想这是小说的基础,在此之上建立的讲述动力。


《关于告别的一切》
路内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4


界面文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李白始终没学会怎么去具体地爱一个人,他的爱都是抽象的。


路内:他懂得具体的爱,是一种被教育过的姿态,比如说,忠贞就是一种被教育过的姿态。他认为他的爸爸在这方面有点反常,主要是笨拙,他甚至想替爸爸去爱(苛刻地说,是获得),由此产生的优越感超过了弑父。但是在其后年代,他会看到爱情是一种相互的感情,远远比“拥有”这种具体姿态更复杂。一种拥有,一种社交,一种安慰,它们和爱情之间有轻微的差别,甚至更糟的是,人想持有的是前面三者,而不是具体的、锋利的爱情。这种辨识的企图使他看上去像个轻度不正常的人。小说想要解析这个问题。


另外,它不免会提出另一个问题。暂先搁下爱情不谈,在人世的所有立场上、所有话语中,人是否持有的都是这种抽象与具体之间不匹配的态度?所以在我看来,爱的抽象和具体之间当然有本质不同,前者是供想象的,后者供体验的。两者之间有不匹配之处,一切“主义”也都是这样,比如说虚无主义,在主人公的认知和体验之间也是不匹配的,这导致他怀疑自己出了错。


界面文化:书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两代人的爱情差异。李白和父亲李忠诚的爱情轨迹非常不一样,李忠诚总是爱而不得,而李白拥有更多去爱的自由和自省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俩也有惺惺相惜的部分。你会如何形容这对父子的关系?


路内:李忠诚这个人物可能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上一代中年人。他们得到的是一些低质量的东西,整个环境就是低质量的。而且他提早进入了中年,他离婚那年35岁,已经很苍老可笑,到李白自己35岁时,一拍脑袋才发现原来这是青年期。社会把45岁以上的人类定义为中年,这种是认知上的大差错,我们也会在成年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父母其实很傻很天真。


在小说里,李忠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父权,因为他的妻子跑了——我想这里有一点别的暗示,对于父权的规则。总之对李白是件好事,推翻父权太容易了,他干了一件极有象征意义的事,带着姑娘进了家门,宣示其场地支配权,而他爸爸很倒霉被抓了嫖,沦为道德和审美上的双重失败者。他们的父子关系并不是那种对等的、可以交流或对抗的关系,因为这种单薄的关系是安全的,李白压根也不愿意去丰富它。说实话,很多父子之间都这样,我就不例举了。


小说的结尾部分,他们的关系有一点质的变化。那似乎是李白在踏入中年以后,隐隐认识到自己在跟着父亲走。一个loser,一个讲话夹缠不清的人,差别无非是父亲讲话蠢、自己讲话玄,对听者而言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头上冒烟的那种操蛋话。李白并没有能力去改善这种关系,说真的,改善关系是一件太过困难的事。直至父亲阿兹海默前兆,儿子只能凄凉地说:多年父子成兄弟,算了,现在我是你哥。


界面文化:这种“跟着父亲走”的关系,到了下一代会有所改善吗?你应该和我的父母属于同一个时代,90后该算是下一代了,不过这一代人也经常会有无法挣脱父母影子的感觉。


路内:谢谢,我终于听到记者讲这句话了,与令尊令堂年龄差不多……等了好多年。这种“跟着走”似乎不是单纯指父子关系,而是他感到自己在向一个旧的世代返回,并没有进步。他们父子共同面对的东西没变,他本来应该找到一个新世界,看起来似乎也快要触到了,但最终流失了。部分原因是他自己也走进了中年,人要是永远年轻的话,世界就会一直崭新,直到像吸血鬼一样活了五百年然后活厌倦了。我这话扯远了。


我没法给90后的年轻人预言什么,东亚文化中的财产继承权注定了所有小孩都要受父母影响,好的坏的,精华糟粕,所以李白在收走父亲银行卡的一瞬间感受到了别样的滋味。但是,收走了他们的卡,也就意味着你要对父母负责了,不是吗?到那时会意识到,两代三代人向外面对的是近似的东西。我讲个真事儿,我认识一个朋友少年时和他父母关系不大好,就一直拧巴着,今年他终于发现,出去掐架还得靠家里人帮忙,除此没有人会帮他。我们谈论了很多年的父权脱钩隐喻,也许会回到一个更具体的语境,什么权力由法律来界定,父子还是父子,在家庭范畴内讨论讨论算了。我这么讲不知道对不对。


界面文化:白淑珍这个母亲的角色也非常有趣,她好似一个幻影,几乎没太正面出现过,更多存在于李白和李忠诚的记忆中,而且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父子二人的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处理这个女性人物?你说她“对于父权规则的暗示”指的是什么?


路内:白淑珍这个人物几乎没有以母亲的正式面目出现,有一个原因是,这小说的超常规时间轴似乎承载不起更深刻的关系。这也是写这本书小有遗憾的地方,它让我认识到了“讲述的限度”,在无度的言辞之外必然要把某些东西削减掉,交给阐释者来论述(主人公李白也是阐释者之一),俗称脑补。白淑珍成为一种历史和命运的想象,但她并未成为符号,她被李白荒唐地想象成了去做国际间谍,她作为女性符号跨出了其本来应该赋予的意义。荒唐,但不局限,李白让她在意义上获得了自由,除此他也帮不了她更多了。


至于父权规则,这个问题太庞大了。我可能内心极端讨厌修辞意义上的父权,觉得它不仅笼罩一切,也拉入了太多的共谋者。我自己也可能会变成自觉不自觉的共谋者,这很糟糕。没有谁天生拥有这一权力,都是晋级生成的。父权规则用切片式的短篇小说观察法不太好解析,拉长时间轴的话可以表现得更明白些。这本小说某种意义上是在教人怎么藐视父权,它最终也把父亲和父权分开讨论。分离两者其实不利于表达,因为我们会丧失标的物,“父”的意味变得含混了,但分离也是一种审美上解构,亦即宣告,它本来就没有意义。


界面文化:白淑珍最后去做了间谍这个猜测的确非常令人兴奋,像是她僭越了这个规则,即使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想象中。


路内:对李白来说,这倒是一种很凄凉的猜测,因为他本来可以在小时候就宣称老妈去做间谍的,但中年以后,这种荒唐猜测只能使他更痛苦些,似乎是在弥补什么。弥补,对他这种写小说的人来说,总是能立刻认识到事物的悲剧性。


02

创作脉络谈:

小说故事要和客观性比试力量、比试耐心


界面文化:此前有论者认为《关于告别的一切》是《花街往事》的姊妹篇,从时代上来看,小说中的爱情也承接自80年代,从90年代一直到2019年,你认同这个说法吗?从《花街》以来,你对爱情有了怎样新的思考?


路内:不太十分认同。《花街往事》真的是浪漫谈,这种写法很讨人喜欢,但它实际上是旧的,占了故事好的便宜。《关于告别的一切》并没有一个核心的故事元素,它看上去像我随手写出来的。放弃核心元素的目的是,它是一场真正的返溯,试图在当下和过去之间建立一个因果关系。这关系不是政治经济社会变迁层面,仅仅是依据于人的成长、衰老。核心元素就是李白这个人,他要经得起批评,连同他的傻爸爸。《花街往事》里没有人物需要遭受批评。


我其实很少去思考爱情,好吧,这话题现在很火。我也不大习惯从社交角度去讨论爱情,不过,如果放弃社交依托,那后面就真的没什么可谈的了。人们讨论死亡的意义时,就很难从社交层面切入,因为人死了就没有社交可言了。人们讨论的是永恒的意义,人的存在意义。有时我把爱情当一种长久的情谊来讨论,像古人那样,李白(唐朝那个李白)写的“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土”,李白解释(我书里的那个李白)说:是尘土而不是欢愉带来了某种豁达。


《花街往事》
路内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9


界面文化:“爱情是长久的情谊”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关于告别的一切》中的恋爱都没有什么最终的“结果”,只不过是见面、告别,又再次重逢,但这样反而保留了爱的质地,会更动人一些。


路内:虽然动人,但也有点甜。不过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偏甜的。我也很想写那种最不理想的爱情,用中篇小说的篇幅,或许可以。


界面文化:我想肯定有很多人拿它跟《雾行者》对比,但是它们显然非常不同,为什么从上一部的复杂叙事中退出来,转而写一种更私人的体验?


路内:这两本书之间没什么关系,但通常写完一本书以后,总会有一种反向的推力,让我想着去写另一种“格式”——这么说可能不太好,把小说理解为格式。《关于告别的一切》并不是我本人的故事,要说主人公这么讲话有点像我嘛,也不一定,中国可能有几百万人都这么讲话。我的意思是,它们总体来说都是虚构作品,和我之间是有界限的。


《关于告别的一切》的写法也有一点复杂之处,李白作为人物在不断阐释他所经历的时间(有时像狡辩),但他同步也要接受读者的阐释(认为他还行,或认为他混账)。但凡写过小说都应该知道,这种双重阐释会让文本变得意义不明,人物的行为究竟是出于设计还是出于本能,他的思考方式有时比作者更像作者。我想这是一种写法上的尝试,但我也不想再继续写这样的小说了,它似乎被一些人理解为我本人道德上的沦丧。尽管我想挽救这个落水的人物,但也不愿意被他拽进河底。就这样吧。


《雾行者》
路内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0-1


界面文化:这种意义不明、不断阐释,是不是文学本身所必须去做到的?


路内:这个问题好像没有正确答案,因为,哲学才必须去做这件事。但文学似乎也不能回避,只是文学写作总会遭遇到某种限度,人的智力的局限,时代的局限,言辞的局限。如果到宗教层面,一切问题都可以被无限阐释,但文学似乎做不到,它站在自己现实的领域里讨论问题。一切好的文学都是现实主义,指的就是这个,有一种现实的力量在把文学拉回去。


界面文化: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合适,你似乎是在让人物试图接近一种真理,为了达到真理,有时这种意义不明、双重阐释是必要。我记得你提到过德勒兹对自己的影响,认为每一次讲述都是在相互叠加,并由此得到新的出路。


路内:是,我要框定一下,是他的自命的真理。这很难办,实际意味着没有真理。但没有真理是不行的,就像到小说最后,他为了一只猫,也要去找真理。这可能是他想为之付出一切代价。只有付出代价才能验证,对吗?


界面文化:为什么没有真理是不行的?


路内:彻底的虚无主义是错误的,否定了正义或善良,尽管也否定邪恶,但它的认知方法缺乏智慧,是一种诡辩术。


界面文化:读你的小说经常会想到命运和人之间的较量,命运可能有粗暴的随意性,但它是否也有可能被人们谈判和抵制?你现在又怎样看待命运这件事,它怎么影响了你的叙事?


路内:我是写小说的人,我习惯于把每一个命运的案例放在显微镜下看。这可能会流于把玩,所以特别需要自己严肃对待。尽管人物是不严肃的,但作者是严肃的。我在无数客观的判断中找自己最心动的一趴,在我看来,你说的“粗暴的随意性”是一种客观判断,而小说故事是要和这种客观性比试的,比试力量,比试耐心,总之就是这样。这是作者要持有的一种态度吧,不能任性,或者说即使任性也要找到边界。这首先是作者对自己负责,应该比读者更苛刻些。我说的不是道德层面,是写作层面。


03

公共私人谈:

界限的进退是时代进步还是丧失能力?


界面文化:小说最后一章的“豆瓣骂战”提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攻击作家“恶臭蝻”,在豆瓣上打出低分,甚至集体网暴作者,读者对于“为什么结尾要发生在西藏”的批评也让人想起《雾行者》中有关西藏的部分。为什么选择以这样的角度来写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路内:它要谈的并不完全是写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这个人物在新时代的不适应性,我认为是公共和私人之间的界限在进退变化,这是一个征象。比方说,过去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90年代那种文化批判比现在壮观得多,往往是出版一大本书,组织了学者集群批判某个作家,非常公共。


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了,变得破碎了,短评和谩骂似乎更有私人性质,那么用私人性质去对抗的,到底是作者(在这里请把作者理解为一种权威的标的物)的私人性质还是作者的公共性质?如果说公共性质的问题无法讨论清楚,我们是否要绕过它,去攻击其私人的那部分?这种界限的进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时代更进步了还是时代在丧失其能力?我想,我要讲的是这个,而不是夹带私货。再多说一句,小说不是社科教材,小说从来都是夹带私货的。


界面文化:近几年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也是针对创作者的公共性和私人性之边界展开的,不过这也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作家的作品和个人已经无法被分开了,这似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像你说的,写一个“道德沦丧”的人物难道就代表着作家本人道德沦丧吗?另外,读者在解读这个“道德沦丧”时也可能会跨过公共性,直接变成情绪和情感的个人发泄。


路内:互联网确实造成了这种进退,想象一下现在立刻把网拉掉,很多文学界限上的争论就不存在了,因为匿名的短评我听不到了,夸的损的都是。我们必须面对面交锋,很显然,这不只是文学,社会层面也是这样。其结果是,写作和评论这一典型的文学行为,被纳入到了某个更宽的领域内,其模式很近似。粉圈经济也这样吧?文化是否变成经济的从属,经济又是什么的从属?我这个说法有点泛政治化,退回问题的本源无非是大家不爽互相骂街,但这么形而下又显得庸俗。那么,最恰当的理解问题的位置在哪儿,我也很难判断。就像我这代人,青年时期讨论最多的是保护个人的“私人性”,但中年以后发现,公共领域已经不太宽了,被侵蚀了。人们到底是站在公共领域争论,还是根本私斗?所以在这个段落里,他们争论的是小说烂不烂,背后映照的是这件事。


我对早期豆瓣的气氛很怀念,但这可能是我身上的小资情调在冒泡,世界本来就应该是界限不清的,冷酷无知的,无法交流的,扔下一句脏话就走人的。会不会是这样?如果确实是,那我们也可以端正一下态度,好好面对。


路内近照


界面文化:对于文学批评而言,之前的BBS网络生态是不是更为理想?


路内:我也不知道。全世界都在进入这个秩序,BBS生态并不是一种结构,最多只能算是对结构的补充。但现在确实是结构化的,以后也会是这样。以前年代,互联网是科幻,现在,拉掉互联网是科幻。


界面文化:另一个问题是,作家要怎样去处理迫切的现实?比如《关于告别的一切》一直写到2019年,写到脱口秀、网红街这些现象,你会担心因此失去某种距离感吗?前几天看到拉美作家莫亚的一篇访谈,莫亚认为“小说从来不具备和现实建立有效关联的功能”。


路内:对的。但是吧,我瞎猜李诞并不希望文学小说去触摸他的脱口秀现实,他没那么急迫。所以我也只好假装不小心踩了谁一脚,而非刻意要去拉近距离。我们希望的是写出“现象级的小说”,随便什么题材都OK的,但并不在乎书写“小说级的现象”。我个人还是希望少点误解,毕竟我也不是那种靠搏出位走红的作家,以后也不会是。


界面文化:如果不提脱口秀呢?以后会写更加“当下”(虽然这个词不太好)的小说吗?《关于告别的一切》结束在2019年,往后的疫情就没有再写到。


路内:哈哈是的,“当下”这给词现在已经变成骂人话了。《关于告别的一切》就停在2019年了,更准确地说,停在主人公44岁那年,到45岁他就从统计学角度彻底进入中年。我将来可能会写一本,他和美琪被送进方舱的科幻小说,我想看看他这么一个否认大历史的人怎么面对这种局面。


界面文化:你如何看待时代更迭后人们需要面对的不同形状的苦难?比如《慈悲》的主题是人的生存问题,到了《少年巴比伦》的路小路和《关于告别的一切》的李白这一代,他们可以去追问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了,但还是会感到痛苦,疫情之后这种痛苦有所加剧,但是又不太一样了。


路内:基本问题其实还是相似的,要工作,要幸福,要娱乐。我的父母一辈靠节俭和忍耐度过了他们的青年时期,在大环境变好之前,他们没有什么办法。过去十年里,人们总还是乐观的,然后就是现在这样了。有些事情用常规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是解释不通的,姑且不用苦难这个词,用退缩是否合适?人们可能会重拾我父母一代的方式,节俭,忍耐,但他们会比上上一代人清醒。人是很难承受清醒的痛苦的。看看唐山的案子,社会一片讨伐,除了正义感,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强烈刺激了人的痛苦记忆。时代总会更迭,不适应症总会有,但不应该是这样的刺激。所以我的看法就是,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本来可以避免的。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尹清露,编辑:黄月,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接受所有目光,让欢愉重新流动我很豁达,所以不在乎别人说我不豁达。聊天时,他有时秒回,有时轮回,原因很简阅读、思考、表达、讨论,对孩子至关重要的语言能力,请从现在开始培养!俄罗斯的入侵断送了与乌克兰在二战中建立起的深厚情谊连麦征集:哪一刻你学会了把爱自己放在第一位?丨KY创始人520直播专场​清华86岁老教授诗歌引热议,业内:自娱自乐,无可厚非当我们在聊远方之事时我们在聊些什么巴菲特消费品投资精髓是欢乐?喜欢有着更多温暖和光亮的《人世间》人到中年: 一场恶梦5A级景区旁,他们建了个精神村落:返乡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没有选择唉。做公关和营销的朋友们,请你点进来讨论一下。法国大选:马克龙vs乐朋教科书事件发酵:把爱国当生意,迟早要翻车震撼!!!大佬们对ClickHouse的讨论,值得深思。。。她怎么能把爱情写得那么透彻?“把爱她的人逼着动手打人,真的是我一个人的错吗”,不然呢?疫情当下,如何安放焦虑与信息噪音?【亿万座谈会直播预约】The voice of the April---四月之声一种长胖还致癌的饮品,正在瞄准女性营销最容易人传人的,是爱情|疫情线上爱情展上海的第八波精彩来了--封城市民不如犯人两性交往中,最长久的关系,是这三种相互尊重的爱情,才能长久。如何做到互相尊重?当一个中年离异女性渴望爱情,会遇到什么贝尔维尤未来要增加7万个工作岗位和3万5千个住房单位,请您来讨论这些关键问题闫妮、张瑶:我们的纠结与豁达卫生间,社畜隐秘而自由的最后欢愉之地从小行星上取回的尘土里发现了氨基酸!地球外的"生命之源"在哪里,我们离答案又近了一些…再谈枪支:我有一种预感/阴谋论,在中期选举前枪击案(的报道)可能会...64%受访者认为“全情投入爱情是不明智的”。反爱情时代到来了吗?避孕套品牌“寒冬”中迎七夕,多个品牌销量连续下滑!业内:受疫情及年轻人习惯改变的影响一日一诗:“它多数是形单影只的/ 即使另一只近在咫尺/ 它也把爱意的目光静静投向远处”||刘啸:白鹭(读诗版)中国很具体问题经常被“政治化”讨论,要警惕“西方的陷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