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渣男前夫社死,再嫁小14岁丈夫,她才是真正的致命女人!
米粒妈写到这的时候都为阿婆的遇人不淑愤懑不已,几年担惊受怕的等待,几年互相扶持的苦难,阿婆全凭着当初的誓言与希冀一一熬过来。
然而日子刚刚好过,渣男就迫不及待用着阿婆赚来的钱另觅新欢。
况且,是在阿加莎最艰难的时候。
米粒妈盘了下之前写过的渣男,简直渣得不分伯仲。
【湾区渣男】三观震碎!妻子去世9天后,他打开社交软件火速再婚!报警驱逐岳父岳母……
【家暴渣男】安徽女子被丈夫家暴致死:家人说,后悔劝她不离婚!
这样的忘恩负义任谁都意难平,更何况,是“侦探女王”阿加莎。
很快,大戏上演。
消失的爱人
1926年12月4日的英格兰,早晨8点左右,一个15岁的遛狗少年在家附近的灌木丛中发现一辆被遗弃的黑色莫里斯牌小轿车。
汽车后座上扔着一件真皮大衣,旁边是一个敞开的旅行箱,散落着女用内衣一类的随身衣物;车上还有一张过期驾照……
少年看到这样的情景被吓坏了,马上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警察局立即行动,并很快通过遗留在车上的驾照查出,车主的身份正是大名鼎鼎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让社会各界都震惊不已!报纸头版头条刊登的全都是“女小说家失踪之谜”。
不管是警察还是推理迷,都对这件事十分关注,纷纷介入调查。据说当时有超过一万五千多名志愿者参加搜寻工作,连警方都出动了飞机进行全方位搜索。然而10天过去了,所有人都没办法找到阿加莎,或者阿加莎的尸体。
这件事还惊动了同在英国的柯南·道尔,67岁的老爷子研究了现场留下的一只手套后,就撂下一句话“她不可能自杀,我相信一个月后她会出现在大家面前”。(为啥米粒妈觉得爵士是看破不说破呢)。
一时间各种推测沸沸扬扬,但大多数人的怀疑对象都很统一,就是阿加莎的丈夫阿奇。
就像美剧《重案组》中说的那样,It’salways the husband.
要是当时有热搜,那绝对是“沸”的级别,热搜词条米粒妈都想好了#知名侦探小说家人间蒸发,丈夫或成最大嫌疑人#。
警方似乎也认定她已惨遭毒手,开始频繁地调查丈夫阿奇。
眼看着再不说实话就要面临牢狱之灾,阿奇不得不把自己的不在场证据在警方面前抖落个干干净净:他一直和情妇在一起。
这下好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靠阿加莎稿费发家的阿奇,在岳母病逝、妻子悲痛欲绝的时候,抛下妻子跑去和情人约会。
▲据说消失的爱人也参考了这件事
这番渣穿天际的操作让阿奇的名声和地位一夕崩塌,彻彻底底沦为了街头丑闻。
而在消失了11天之后,人们终于在一家酒店里找到了阿加莎,她在酒店登记的名字是“特丽莎·内莱”——那正是阿奇情妇的名字!
医生们给阿加莎做了许多检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思念母亲而产生的记忆缺失。
而阿加莎本人的回应也只有三个字,“失忆症”。
可以,这很阿加莎。
她把自己变成了推理小说的主人公,让整个伦敦一起参与了一场真实的推理。引导大家发现了阿奇的不忠行为,自己又全身而退。
米粒妈不得不说阿婆脑洞太飞了,这不比现在的密室、剧本杀带感多啦!
这件事对她的影响也很大,她对人性的理解与剖析更加深入骨髓,也奠定了她之后创作的基调:罪恶背后的人性才是案件中最值得探寻的谜团。
重获新生
当然,阿婆没有沉溺于第一段婚姻失败的打击。
为了维持生计,她又重新执笔创作,朋友们劝她出门散心、采风。
▲《东方快车谋杀案》剧照
采风的第一站,就是登上东方快车,远赴中东。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原型。
这趟旅行打开了阿加莎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独特的异域风情和偶遇的考古队,为她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阿加莎与马洛温
同时,在这里也收获了她一生的挚爱——考古学家马科斯·马洛温。
对方比她小14岁,还是她外甥的大学同学,这样的感情现在看来也是不多见的。
但阿加莎犹豫再三,她克服了对上一段失败婚姻的恐惧和年龄的差距,还是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
事实证明,这一次她选对了。
婚后,她一边创作,一边陪伴丈夫赴各地考古。他们一起去埃及,亲手发掘古董,搭乘尼罗河游轮……
这以后,写作和一年一度的探亲都成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生活的主旋律。她把对生活的热爱,和点点滴滴的细致观察都写进了自己的小说里。
遇到对的人,阿加莎也渐入佳境,进入创作的黄金时期,脍炙人口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尼罗河上的惨案》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阿加莎晚年时曾有人问,嫁给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男人,是不是有很多问题?
阿婆霸气回应:当然不会,因为我嫁了考古学家,好处就在你越老,他对你越感兴趣。
阿加莎的一生活得久,爱的久,写得久,潇洒又恣意。
面对困境痛苦时,她用自己的智慧做出绝地反击,然后毅然决然的离去。
面对新生活的挑战,她也从不惧怕,依然怀揣着一颗热忱的少女心。
最后米粒妈想与大家分享一段阿加莎自传中的文字,也许大家能从中窥视到阿婆豁达通透的一生。
“对我而言,人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乐在其中又时时充满享受的现在,总是以飞快的速度转瞬即逝;
模糊而不确定的将来,可以为它做任意数量的有趣计划,越不着边际越好,既然必定事与愿违,不妨享受一下计划的乐趣;
第三部分是过去:记忆和现实是一个当前生活的基石,一种气味、一座山丘的形状,一首老歌,都会突然间把你带回从前。
这些事情会让人带着难以名状的快乐脱口而出:‘我记得……’这是对上了年纪的人的一种回报,当然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回报——这就是记忆。”
点赞+在看,愿我们都能活得潇洒又通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