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车机的联通,始于2014年第一代CarPlay的亮相,通过将手机常用功能映射到车机上,苹果成为占领座舱的第一家手机厂商。过去近十年,映射方案在国内的科技公司、手机厂商中也流行了一段时间,CarPlay更是完成了几次重要升级,但是,在智能座舱的发展中,包括越来越多的新势力车企中,一个共识正在形成:打通生态。这也是抛开商业维度,如今手机企业造车,造车企业开始造手机的理论基石。当然,放到最终用户体验中,软硬件的打磨是一项艰巨的考验。过去几年来,车企对于车机功能的展示——或者是连续的交互能力、或者是丰富的车机应用——渐渐演变成车内屏幕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座舱硬件风格,但从根本上说,车机仍然没有成为用户选择一款汽车的必要配置。对于汽车用户来说,完美的车机,不应该是功能的简单堆砌,它不仅能够拥有像手机一样的丝滑体验,而且能够做到是“用户想要的”交互。这意味着,还需要有恰到好处的、符合具体场景需求的操作逻辑,能与用户在座舱内的场景融合,这其中不止要求手机App能够上车,还要实现适配度较高的操作,并且针对座舱交互特点,创造出新的场景体验。简单说,操作车机应该像手机一样方便,甚至更方便。2019年,华为提出“Mobile to Mobile”的理念,尝试将华为手机的移动生态无缝连接到车上,此后华为推出鸿蒙OS,提出了解决座舱交互的新思路:通过硬件生态实现车内外分布式设备的互联互通,用一套系统将人、车、家打通。从此,生态打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万物互联。手机应用不仅可以成为车机的一部分,在统一的生态下,系统还可以调用车机硬件功能,比如直接调用车内摄像头和麦克风,在车内拍摄抖音等等。对于很多传统车企来说,因为在操作系统端缺乏专业人才,如果从底层开发车机系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人员成本和研发成本。并且,大多数主机厂也不具备打通车机与手机生态的能力。为了实现车机流畅度,并且能支持一芯多屏下的流畅度和分辨率,如今主流车企都在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上车,以此支撑,或者说是用硬件能力标榜软件能力。而实际上,8155来自于手机芯片骁龙855升级而来的车规级芯片,从算力角度来看,它与目前最新的旗舰芯片8550芯片相比,无论是制程和算力,都相差几个数量级。所以换一个角度,如果在手机与车机生态打通的同时,车机还可以调用手机迭代更快、算力更高的手机芯片,这是不是意味着,手机与车机生态的打通,进入了一个新高度?而Flyme Auto要做的,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