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斗鸡到获得鲁奖的小说家,他靠写作改变命运
编者按
小说家田耳,史上最年轻的鲁迅文学奖得主,也是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位70后作家。
在很多人看来,他成为作家的路很坎坷,年轻时养过斗鸡、卖过空调,虽然热爱写作,但投稿的作品一直石沉大海。直到第一个作品被发表,他的写作生涯一发不可收。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他自己的中篇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打败自己的短篇《衣钵》获奖,这部小说曾在半年内加印了14次。
余华曾评价他的作品——“没有绝对的善恶,没有绝对的好坏,有时还会把人物主次的界限也模糊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似源于定数。”
去年他在《南方周末虚构写作营》教授写作课,获得了学员的高度好评,不少学员对他教授的“四句话搭建故事结构”的秘笈表示很受用,也让很多学员再次编织起了文学写作梦。
作为一名作家和教师,双重身份的他,有哪些宝贵的写作经验?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田耳老师来给大家分享。
▲作家田耳
许多人都是潜在的故事创作者
记得我读小学时,当时全国正兴起中小学教改试验,而我所在的班级,正好被校方定为实验班,负有一项名为“童话引路、提前读写”的教改实验任务。
说简单点,就是作文课上全都写童话,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童话和作文最大的不同,当然就是讲故事,我们二年级开始就系统学习如何编故事,如“看多幅图编故事”、“看单幅图编故事”,还有“围绕主题编故事”……
“童话引路”当年影响力极大,曾被某杂志评为小学作文教学十大流派之一,当时班上80%的同学都在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童话。
而我在班上写作能力并不突出,只发表过两篇童话,班上最出色的同学却发表了十余篇,在我们眼里那几乎已经是少年作家了!
读到初中,我开始沉迷看小说,慢慢地也试着写点散文和小小说,当时我的作文在班上也不算好的。
可能我性格天生死宅吧,经常就一个人躲在房间,一支笔一沓稿纸,写写划划,恍惚间一天就过完了。最初,我每天能写三十几页稿纸,也有万把字。
等到读高中和大专时,我才开始往校刊投稿,结果是石沉大海无一中的。这也曾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块写作的料?
但不论结果如何,我确实打心底里喜欢写作的感觉。就这样一直没发表,但一直坚持写。
掌握编故事的技巧,写作更轻松
印象很深的是,我一起笔就是长篇,写了一年时间,那会儿以为字多就叫长篇,现在想来完全没有章法。
但那个长篇相当于写作的强化训练,虽然当时的我还把握不了结构,但写完之后,再写中篇短篇,忽然就像开了窍一样,故事的结构在头脑中变得异常清晰,写起来也轻松无比。
1999年底,当我用三天时间写出短篇小说《衣钵》,自己忽然无比相信:我终于会写了!
这是我写的第二个短篇小说,2005年才得到发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时也获得了提名,进入了前十。但最终输给了我自己另外一个提名作品,获奖的是我的中篇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
回顾我的写作道路,可能在外人看来会觉得有些坎坷,但我自己觉得挺顺遂。因为为了写作,我曾经作过最坏的打算,但现实的结果却还是比我设想的要好。
现在想来,我的写作基本功,其实还是得益于小学时接受了系统的编写故事的训练。
虽然当时不以为意,但现在自己当了老师,和研究生接触时,发现他们很多人写了多年作文还是不会编故事。
我就觉得,如果他们能掌握一定的编故事的技巧,再去写作文或者其它一些文体,基本上就能做到降维打击;可惜他们在小学中学时期,很少有人得到编写故事的训练。
▲田耳(左2)在对谈中发言
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后天习得
我在学校教授写作课已经多年,教学生编故事。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经过一定量的实训,让他们具备看到一个有效素材就能马上编出故事的能力。
故事好坏且不论,至少得结构上完整,逻辑上成立。这也是我在本次写作课里将重点教大家的。
在我看来,结构是一切艺术共通的东西,我们花大量时间研习、临摹甚至浸淫于具体的作品,所为无非是透过表象看出它们内在的法则,结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法则。
甚至,有的人认为故事可以不讲故事,可以摒弃结构的规约,但即便那样,你也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故事,什么是结构,这才可以抗拒它的约束,在艺术的空间里更自由地飞翔。
写作能不能学?编写故事能不能学?我的理解是:如果有人教,必然能让有心人少走许多弯路。
写作能力不比唱歌,音质的好坏一张嘴就已了然;写作的能力应是通过有效的学习以后,得以自我发现,自我认定,并且自我开启。写作教学是把人领进门,激发他(她)确认自己的写作天赋。
我爱用一个比喻,说一些人可能是足球天才,只要脚丫子一碰球,所有的天赋都会被激活。但他可能是山里放羊的孩子,一辈子也得不到一次碰球的机会。写作可能也是这样。
“
后记
今年,我们有幸再次邀请到田耳以及徐则臣、任晓雯、石一枫、弋舟、张楚六位中生代作家,开设《南方周末虚构写作课:小说家的20堂课》第3期,正是希望能继续发掘优秀的写作者,一同进入虚构写作的世界。
为什么一定要加入?
中生代小说家十数年积累
5大维度系统剖析虚构写作秘笈
网上能找到的作家分享不少,但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集结起来,系统剖析虚构写作方法的,却十分罕见。
这一次,我们做到了,并用一年的时间,同中生代作家们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大多数写作者的虚构创作五步法:
第一步,虚构一个世界。虚构不是真实的对立面,十月文学奖得主任晓雯将告诉你如何从真实的人性出发,找到故事源头。
第二步,搭建故事结构。故事的创作者之所以能够一次一次征服读者,是因娴熟地掌握了结构中隐藏的秘技,鲁迅文学奖得主田耳,将通过“四句话”的结构秘笈,教你把握小说结构。
第三步,用情节推动小说。情节优劣并不由情节本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更复杂的内在原因,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将陪你探究其内在逻辑,用两种模型带你设计有意味的小说情节。
第四步,写出有质感的语言。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它有其内在的“文学气质”,鲁迅文学奖得主弋舟将用正反两面的审视方法,陪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
第五步,建立人物形象。优秀的小说家要有第三只眼睛,能够窥视到事情的真相和人物真实的心灵世界。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楚将教你如何进行人物设定、写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更有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从作家的阅读和写作经验出发,加餐分享如何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有不少新手写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
也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老手,通过专业小说家的讲解,开拓了视野,突破了写作瓶颈。
老师们的作业点评更是让他们醍醐灌顶,老师们的鼓舞也让他们重拾信心。
往期中有一名学员,投稿屡次不中,身边人也对自己的作品反馈平平,他曾一度对自己的写作陷入了怀疑。
直到收到弋舟老师给自己作品的评语,当时正在街边饭馆吃饭的他,激动地猛锤桌面,甚至吓到了身后的侍者。
最终,非文字工作者的他,第一篇小说,成功发表于《延河》杂志。
(往期学员作品发表在《延河》杂志上)
网罗可复用的进阶写作法
像小说家一样创作
比如我们在进行非虚构创作时,会追求事实真实、认知真实、逻辑真实,但这一次,作家任晓雯会进一步告诉你,要如何从人性真实的角度,来构建虚构作品的“真实”世界,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写小说适用,写文案、公众号同样适用。
再比如,我们常常为了把故事情节写得好看,而陷入各种细枝末节,但作家石一枫会告诉你,情节优劣的关键,是我们对人物、对时代、对生活逻辑的理解,这种直击本质的底层逻辑,会让你像小说家一样开始思考笔下的任何文字。
还有写好小说语言的关键,其实是最大程度地理解他人,作家弋舟说“写小说即是写语言,这话也是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千百年来,中国人那些复杂难言的个体经验,那些一咏三叹的生命感悟,就是被这些美好的词汇准确而具有审美意味地附丽”;
小说的结构很多,但作家田耳说用好“四句话训练法”其实就能把握故事的基本结构……
这些颠覆我们往常写作认知的进阶方法,在课程中比比皆是,它从小说写作出发,但不仅限于小说创作,不管你是写非虚构作品,还是做自媒体,抑或是写个人随笔,这套进阶方法或许都能让你有所启发。
△【试听片段】任晓雯:怎样找到小说世界的源头
6位中生代小说家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
10+年虚构写作秘笈首度系统公开
小说的虚构、情节、结构、语言、人物
5大虚构写作模块
20+写作方法和思维训练
系统构建虚构写作能力
原价599元
优惠价仅需459元!
现在下单还可再享30元优惠!
直降170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加入
高密度课程安排
构建虚构写作学习闭环
本课程设置了音频课、答疑、作业等环节,帮你构建虚构写作的学习闭环。
音频学习:20节音频课,随时随地学习
答疑互动:5位讲师零距离视频直播答疑解惑
作业点评:结课作品还有机会获得老师的指导
课程服务
课程安排
课程大纲
超值福利
1.陪伴式学习社群:
报名学员请务必在课程界面添加班主任微信,发送订单截图,班主任将在开营前邀请学员进入学习群。
2.结课作业批改机会:
结课前会布置一次虚构题材的结课作业,学员需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作业提交至指定邮箱,讲师将挑选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优秀作业将有机会在“花城”上刊登。
3.课程资料包
报名学员可获赠讲师推荐书单和课程思维导图。
如果你:
对虚构创作感兴趣,却不知道从何开始;
或是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体系;
抑或是日常的写作陷入瓶颈,不知道如何突破。
那我们诚挚地向你发出邀请。
优惠价仅需459元!
(本文为推广信息,文中照片除讲师人像均为冯飞拍摄)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订阅课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