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地区疫情缓慢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这三部分人群→
2023.04.26
本文字数:239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导读: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
作者 | 第一财经 吴斯旻
“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与此同时,大家对新冠的关注仍然较多。如今,新冠疫情的整体形势如何?随着大部分人群感染后抗体水平降低,疫情未来发展有什么趋势?
在2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给出解答。
贺青华介绍称,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全国发热门诊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的波动状态,特别是4月上旬,疫情降至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中旬以后,单日阳性数和阳性占比均呈小幅上升态势。
贺青华表示,根据专家研判,总体上,专家认为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但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的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的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部分人群:一是未被感染人群;二是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三是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总体上,专家认为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贺青华称。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称,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补齐免疫水平差距”具体指的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说,综合当前各类人群的接种或感染情况,“补齐免疫水平差距”主要是使符合本次接种条件的人群能通过增加抗原刺激的次数,达到产生较好免疫保护的效果。所以方案中提出,存在免疫水平差距的目标人群主要是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和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
“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具体包括3-17岁未感染且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人群,以及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国家卫健委在对该份工作方案的官方解读中提到,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且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未来仍存在感染并发展成重症的风险;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由于疫苗或病毒诱导的抗原刺激不足,免疫保护效果也明显弱于完成基础免疫后再感染获得的混合免疫。
“疫苗接种和感染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保护。”陈操表示,目前,我国仍有部分人群从未感染、未接种疫苗或仅接种1剂次的疫苗。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3次及以上病毒抗原的刺激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目前,继续优化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策略也有其必要性。
陈操呼吁,希望符合条件的人群能够积极主动地接种疫苗,获得更强的免疫保护能力,更好的抵御病毒、防控疾病,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目前,我国已有多条技术路线新冠病毒疫苗陆续获批使用。研究结果显示,序贯免疫能够为个体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因此,根据前述工作方案,如果前期接种了灭活疫苗,建议加强免疫或感染后接种推荐选择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吸入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和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此外,为了在后续可能发生的疫情中为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提供更好的保护,对于符合条件的人群(未感染的目标人群中完成基础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该工作方案还将他们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由“满6个月后”调整为“3个月以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