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你也许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一定听过他的音乐!

你也许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一定听过他的音乐!

公众号新闻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钢琴协奏曲《星光》由郎朗演奏,名扬世界。  而这里面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插曲。 按照张艺谋导演的要求,这段乐曲要表现中国的温暖、大气、包容、美丽以及凛然不可侵犯之庄严等诸多要义。

在定下最终版本之前,张艺谋作废了无数版委约、自告奋勇、自费投稿的,直到奥运会开幕前两周还未确定。

最终张艺谋找到了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据叶小纲回忆,自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写了个三分钟的主题,然后交给负责电子音乐部分的叶的学生邹航去制作。

那时年轻,惴惴然。叶小纲说,你放心,肯定能成。果然不出所料,送去没多久,张大导亲自打电话来:“小纲,你介入最晚,但最靠谱。”该曲原定五分钟,张导说,能否变为八分钟?   

这是作曲家叶小纲在其音乐随笔《素手烹茶》中纪录的一段往事。音乐外行人可能对叶小纲知之不多。叶小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中国当代音乐领域的领军和代表人物。

叶小纲的作品包括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影视音乐等多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代表作有《地平线》、《最后的乐园》、《大地之歌》、《喜马拉雅之光》等,其创作的影视音乐《玉观音》、《人约黄昏》、《大国崛起》也广受好评。

叶小纲的头衔、名誉和奖项多得数不胜数。他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九届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此外,叶小纲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继陈怡之后第二位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华人作曲家。

同事眼中的他可以在不同身份间切换自如,身为作曲家、教授,叶小纲忙于创作和教学;作为音乐学院院长,他肩负着行政管理工作;作为政协常委,承担着参政议政的责任……所有这些工作都占据了他不少的时间,不过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看书、思考和写文章。

《素手烹茶》一书中收录叶小纲撰写的“爱尔兰的树”、“鲁迅不鸡汤”、“瓦格纳意志”、“反复的隐喻”、“人生不如戏”等七个主题、四十余篇文章,为读者揭开叶小纲成长经历、家庭往事、作品创作历程、以及对中外音乐名家、包括民间音乐、戏剧、芭蕾在内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思考。

本书是一本讲音乐、更讲人生的作品,既有对音乐的思索,又有对世俗生活的描绘。文章视野开阔、文学意境深远。无论是信手拈来的典故、 贯通古今的引文,还是生动鲜活的描述、充满哲思的感想,读起来都引人入胜,令人回味。

作为一本融合“音乐、乐谱、照片、文字”四位一体的音乐文学作品,读者扫描封面和书签中的二维码,还可聆听与书中内容相联系的包括《织锦曲》《樱花满天红》《拉姆拉错》《星光》等叶小纲创作的著名音乐作品音频,享受“以音融文,以文合情”的阅读体验。


叶小纲于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是高考制度恢复后第一代大学生。不想成为历史看客,一定是努力、机遇加抉择。叶小纲一直认为,来北京上中央音乐学院是其人生的最大转机。

在这届学生中,诞生了国家各行各业众多的大师级人物,如电影界诞生了以北京电影学院78班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音乐界也诞生了以中央音乐学院78级学生为首的“第五代”音乐人。

央音作曲系78届三年级全体合照

中央音乐学院78级的学生又以叶小纲、谭盾、瞿晓松、郭文景四人为首。他们在校期间就已初露锋芒,创作的作品颇为前卫,令人耳目一新,被称为“央音四大才子”。如今,这四人都已功成名就,成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音乐家。

以上述四人为代表的中国学院派“新潮音乐”出现在1980年代(学界称之为“崛起的一代”),可谓一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叶小纲一样,他们很多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有的参过军、当过工人、农民,是真正与中国劳苦大众结合的一代知识分子。

他们经历的磨难与锻炼是后面世代人群难以想象的,对真实的社会和艰苦的生活也有切实的体验和深刻的洞察。他们非常努力,不敢有任何倦怠和时间上的浪费,这些为他们日后在艺术上的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后面世代几乎很难超越的一代人。

叶小纲曾在采访中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让人难忘。到现在为止,他还在不停地买书,一摞一摞地买。唱片至今也还在搜集,因为他觉得里面有无限美好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世界上有这么多文献、美丽的音乐,能够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能武装、鞭策自己,这样的人生简直太美好了。

叶小纲的文字一如他的音乐,不仅反映出作者深沉的哲学思考和高远的文学意境,同时也能完美地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格期许。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音乐创作技艺日臻成熟,叶小纲的音乐作题材也更加多元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缅怀”、“现实生活”和“绿色环保”,而这些也都一一映射在其这本装帧淡雅的文学随笔集中。

即便如此,叶小纲仍时刻准备着打破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创作更多的曲子、去寻求最好的音乐。

“没有什么牢笼是不能冲破的,没有什么藩篱是不能打破的,没有什么规矩是不能一脚踢开的。我觉得人生到了这一个阶段,可能曙光就在前面,我觉得现在所谓的成就、成功都不足以说,所以我每每要写一部作品,我就想把所有的禁忌全部打破。”

叶小纲1955年出生在上海,父亲叶纯之是一名优秀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作为隐秘战线的一员,曾长年派驻香港工作。母亲年轻时也学过声乐,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姑母叶露茜为知名演员、大明星赵丹前妻、表姐为著名舞蹈家赵青。

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长大,叶小纲从小酷爱音乐,早早地踏上了艺术之路。叶小纲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小时候,叶小纲的母亲常在家里一楼大收音机里放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唱片、阿瑟鲁宾斯坦的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或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要不然就是托斯卡尼尼的贝多芬第九。母亲常把音量开得山响,带领叶小纲到二楼去听,一楼成一个大共鸣箱。

母亲还带着他去看苏联电影《天职》,也就是从那时起,叶小纲立下志向,长大要学电影主人公阿廖沙,当一名音乐家。而父亲也预感到叶小纲将来会继承他的衣钵,经常给他开学习小灶。

中学毕业后,叶小纲下放农场劳动,后来又到工厂当工人,生活动荡不易,但对音乐的热爱始终不曾割舍。1977年叶小纲终于等来了高考的机会,不过那年中央音乐学院在上海只招作曲系学生。

叶小纲原本想考钢琴专业,因为母亲的一句劝导:“学钢琴是弹奏别人的作品,学作曲是别人演奏你的作品”,叶小纲转考作曲系。凭着直觉和对音乐的敏锐感受,毫无作曲背景的小纲所做的乐曲被招生老师一眼相中。叶小纲也因此从600多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上海地区幸运入选的六人之一。

考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之前,叶小纲的基础不算太好。好在有从小学习钢琴的根基,加上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入学后叶小纲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82年,叶小纲的作品获美国“齐尔品作曲比赛”第一名。1987年,成绩优异的叶小纲获得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奖学金,成为当时中国出国潮中最早赴美留学生中的一员。

伊斯曼音乐学院于1921年由柯达公司创始人George Eastman创建,是美国音乐学院中极具活力和创新思想的一所新型学院。那段留学生活让叶小纲见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也体会到了美国现代音乐技术的魅力。

在伊斯曼音乐学院留学时,叶小纲曾有机会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前留影。当时他心中便升起一个念头:什么时候我能来这里开场个人音乐会?那时的叶小纲并不清楚:那一天其实并不遥远,而属于他的辉煌时代也即将开启。

很快,叶小纲凭借着创作的交响曲《地平线》一举成名。作为其青年时代的代表作,该曲首演时即引发轰动,不仅于1993年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也成为日后叶小纲个人声乐交响化风格创作的渊源之作

对叶小纲一向期望很高的父亲,对这部作品也很满意。在给儿子的信中,他如此写道:“我认为《地平线》是你开始真正成熟的标志。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压抑的心情,小我的牵挂,在这作品中消失了……”

2013年9月,在林肯艺术中心开音乐会的梦想终于成真——“中国故事·大地之歌”专场音乐会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的埃弗里·费希尔音乐厅隆重举行。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主流交响乐团——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首次为中国作曲家举办的专场音乐会,共演出了叶小纲的《喜马拉雅之光》《最后的乐园》和《大地之歌》三首交响乐。

此后,叶小纲带着他的“中国故事”不断叩响世界音乐的大门:从德国萨尔布吕肯和慕尼黑,英国伦敦、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到法国南特、波兰比得哥什、哥斯达黎加圣何塞、秘鲁利马等城市......

2013年至今,叶小纲在海外已举行四十余场“中国故事”系列音乐会,先后造访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音乐厅,不断向海外介绍、传播中国音乐文化。

除了将中国音乐带进世界音乐的殿堂,叶小纲同时也致力于促进中外音乐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北京现代音乐节、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哈尔滨音乐比赛、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等。

叶小纲曾经说过,自己音乐创作的精神原点有三个部分组成:中国古典音乐,德国古典音乐和美国当代音乐技术。尤其是德国古典音乐对叶小纲影响至深。

《素手烹茶》一书中,叶小纲记录了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自己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不同音乐家音乐的独到理解。

古典音乐向来曲高和寡,但叶小纲的解读却毫不刻板,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便可将音乐中复杂、微妙、细腻的情感和乐思一一道来,让不懂乐理的外行可以了解这些古典音乐名家的音乐精髓,体会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

十几岁时叶小纲最爱是贝多芬,那时候他刚开始面临社会、对英雄主义有特殊的追求,贝多芬无疑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记得那时天天听“贝五”、“贝九”,要不然《“皇帝”协奏曲》、《热情奏鸣曲》,每天激动得死去活来,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这么着那么着。”

而使叶小纲彻底下决心学作曲的,是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那年他20岁。

“《齐格弗里德牧歌》是瓦格纳写给妻子柯西玛的生日礼物,音乐中出现了作曲家少有的慈祥、感恩、甚至悲天悯人式的情怀。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一如既往、坚决而义无反顾的乐思。”

瓦格纳音乐中体现出的强人意志和神秘色彩让叶小纲深为着迷。叶小纲在书中这样写道:“这首曲子是智者式爱情信物,但更阐明作曲家才是威风凛凛的艺术统治者。”

对于巴赫这样一位人类音乐的精神领袖,叶小纲是过了三十岁、直到听到加拿大传奇音乐家格伦·古尔德的演奏后才感受到巴赫的博大精深。

“巴赫音乐中无与伦比的结构会激发每一个人对控制和张力的兴趣,能使人对人类的内在力量、智力光彩赋予更多的憧憬。有人形容巴赫的多声部思维近乎神学语言,是来自更高天国的精神启示录,与祈祷着概念非常接近,是近乎崇敬的默想。” 不过叶小纲眼中的巴赫却更加平民化,十分入世。

叶小纲在书中写道:“......感觉中巴赫应是沉重的,然而他的音乐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让人轻松而充满信心的,并且激动人心。这才是巴赫的音乐。” 这也是叶小纲最想做的音乐。

还有门德尔松,叶小纲在35岁之前很少听,觉得他太浅,“大约生活过于优越,奶油得很,音乐不很深刻”,现在则全变了,“门德尔松音乐最动人之处是他那浪漫激情非常精妙地装在适当形式中。美得如此纯净,如此洋洋洒洒,健康大气,没有一丝邪念,确实体现了一种智者文明。”

瓦格纳、巴赫,孟德尔松、肖邦、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这些遥不可及的古典音乐大师们,叶小纲在书中均有精彩的解读,有的评论甚至相当接地气,让人读来忍俊不禁。

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常是奢靡派对、暧昧聚会与上流社会奢华客厅里不知所云的话题...能满足相当一部分古典音乐听众的攀附心理,听明白他的乐思需要相当的音乐素养。他的音乐不是为了普罗大众写的,而是那些自诩音乐素养高深、装腔作势的“二把刀”乐迷提供谈资。

听门德尔松音乐叶小纲时常会想起李叔同,在大红大紫时全身而退,不与这个世界较劲,不再蹉跎岁月,成万世敬仰的弘一法师。如今门德尔松这类作曲家也不会再有。现在听当代作品,我常联想是不是大侃爷得道成了仙,剩下二把刀们在“鸡一嘴鸭一嘴。”

除了在“古典”和“现代”之间找到交汇点,叶小纲也在不断在中国音乐和文学中寻找创作元素、通过音乐与世界交流,讲述中国故事。

为创作二胡与钢琴合奏曲《光明行》,叶小纲远赴江苏无锡探访,流连于市井民间音乐(无锡漫漶三跳道情、评曲锡剧、江南丝竹、道观音乐苏南锣鼓、滩簧小调、船曲吴歌......),身临其境地再次感受民族音乐前辈阿炳(华彦钧)和刘天华留下的千古绝唱。

叶小纲创作的交响乐,有很多是和中国的诗歌和声乐融为一体,这并非叶小纲的首创,但像叶小纲这样长期、大量采用这种音乐创作形式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并不多见,声乐交响化的音乐创作也成为其最典型的个人创作风格类型。

他的《将进酒》即是为朗诵唐代诗人李白著名诗篇谱写的作品;《临安七部》是以白居易、苏轼、欧阳修、陆游、王昌龄、杨万里等吟诵杭州及西湖的诗篇为词创作的大型声乐交响乐;《悲欣之歌》则是由李叔同的诗谱成的曲,首次采用中国传统声韵与西洋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使听众在乐曲中领会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作曲家如何获得灵感,与音乐产品本身一样千差万别。有些人是从阅读中得到的,有些人通过观察世界,许多人从生活事件中获得灵感。

在《素手烹茶》一书中,读者也可以从作者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窥见叶小纲辽阔的精神世界和其创作源泉。

细读万卷书、匆行万里路。三岛由纪夫、屠格涅夫、鲁迅、塞万提斯这些名震中外的作家,成为他深厚的精神滋养;《山海经》、《淮南子》、《天问》、《天对》、唐诗、宋词构成其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跟他那一代的很多文学青年一样,叶小纲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情有独钟。提起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以写景见长的文字及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可以滔滔不绝。去圣匹德堡,会特意去看看屠格涅夫笔下的涅瓦河、拜访他曾就读的圣匹德堡大学。当高耸的阔叶林与明镜般的冰湖瞬间闪现眼前,作家的金句也会从脑中喷薄而出。

鲁迅是叶小纲青年时期的精神偶像,第一笔工资17.84元便奉献给了《鲁迅全集》,一本本薄薄的小册子常常随身携带,多少个夜晚更是秉烛夜读先生的作品。他眼里的“先生不熬鸡汤,出口皆骇然苦药” ,”怒向刀丛,聪明人傻子般举起投枪猛戳故国。” 而为鲁迅作曲则是他多年的夙愿。

1980年,叶小纲在绍兴鲁迅故居门前留念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深厚,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当地的民歌、戏曲、乐器也丰富多彩,这些都有如魔石一般吸引着叶小纲,成为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音乐创作源泉。

为写交响乐《鲁迅》,叶小纲多次探访鲁迅的足迹,从绍兴鲁迅故居到上海虹口,还有北京、上海、绍兴三地的鲁迅纪念馆。

为了写《喜马拉雅之光》,曾先后7次去西藏采风,感受喜马拉雅映射在那片土地的壮美。在创作《和平祭》时,叶小纲深入到南京和江苏其他城市,收集史实资料,采访大屠杀幸存者,与他们在一起聊过去的苦难岁月,聊现在的平静生活。

叶小纲对生活事件敏锐的观察在《音乐学院轶事》下这篇文章中最有体现文中既有对中央音乐学院奇闻异事、各色人等的精炼概括,又有具体鲜活生动的人物和细节:被戏称为“福尔摩孔”的保卫处孔姓干部、爱才若渴的竖琴老师左因、怒审偷窥异性淋浴的无赖的书记。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最后还不忘抖上一个包袱,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还能收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即使吃面、看足球、说方言这样的世俗生活在叶小纲笔下也显得妙趣横生,充满了人间意趣。围绕着大音乐家徐锡宜和指挥家曹丁之间究竟是山西刀削面好吃,还是江浙一带的面好吃的争论,能把全国各地的面食来个大盘点,顺便聊聊文学名著《红楼梦》、《金瓶梅》中对面的描述、还有鲁迅《故事新编》中非常著名的“乌鸦杂酱面”。

虽然表面上声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上海出生、广东长大的叶小纲在文中对江南面食的偏爱还是藏不住的,因为:“刀削面浇头不会像苏杭面一样带一块精致的肉排,或费尽心思烹出的“大肉块”:刀削面一般以碎肉或肉糜为主,声势上已输了一成。

“......服务员力推“刀削面”做主食。坦白说,面有些嚼头,但味道忒不咋样。不鲜香,有什么好嚼的?尤其汤汁,毫无江南面食的鲜腴感”。

即使是声名在外的北京炸酱面,到叶小纲这儿,也只觉得这面填饱肚子没问题,但齁咸的,吃多了可能会高血压。类似的还有台湾火车上的快餐“台铁便当”,吹得那么神,一尝,天啊,分明吃出了“见识狭窄”来,绝无尝第二回的戏。

说到北京、上海方言,叶小纲更是头头是道、心得满满。他会告诉你北京话里的儿化音其实大有讲究,比如大门就说门,只有小门才要加儿话,所以北京公交售票员会说,“前门到了,请到后门儿下车。” 

有次在上海店里试衣服,没买,出门时服务员脸色不对,听她在背后说,哪能嘎下半日一点钟!开始还没明白,出门才反应过来,哟,骂我十三点呢!杀人不用刀啊。

还有那些用感性的文字、优美的语言书写自然和风景。尽管叶小纲声称对植物没有研究,凭视觉嗅觉获得知感,但字里行间依然难掩对自然界人文关怀的视角。

在爱尔兰看到无所不在的茂密奇崛的树,他不无感慨地写下:

密林无语,大自然的寂静是世界上消失最快的资源。

不把森林当生产力,林木更茂盛,会透露给人类更多大自然的神秘信息。

人类自古以来就是树木的最大的敌人:先燃料——焚烧,后贪婪——木材。比如,欧洲人先知道有种树叫巴西木,然后才知道有个国家叫巴西。

叶小纲也将自己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代入他的众多音乐,正如他的室内音乐“亚热带植物系列”,以亚热带植物Enchanted Bamboo (迷竹)、Hibiscus (芙蓉)、Scent of Green Mangoo (青芒果香) 、Datura (蔓萝)、December Chrysanthemum (十二月菊花)为主题 。

“南国苍郁树荫下,嗅香馨芬芳之花,冥想扶摇飞升,幻影至极,是件美妙的事......” 光看文字就不难想象音乐的美好。

爱尔兰总统希金斯出席了《中国故事》音乐会,聆听了《锦绣天府》。


“文人意象”为特征的音画作品《锦绣天府》,是叶小纲应四川爱乐乐团的委约而作。创作起来并未刻意,拿起笔来就写,自然表达一个美丽、高冷、大胆而简单的乐思,没想到在被乌拉圭国宝级音乐大师、指挥家何塞·塞雷布里埃(Jose Serebrier)拿到世界各地去演, 且大获成功。

在叶小纲看来,这几乎与大自然模式相仿,自然生长,叶子伸张尽力汲取阳光,有机会演变成灿然美丽的树


叶小纲的写作之路是从公众号开始的,叶小纲的学生说,其实叶老师是被作曲耽误的作家。

叶小纲的随笔每篇不长:有写景叙事的、有写人叙情的、有旅行杂记类的、有音乐评论类的、有关于个人创作历程的,也有对历史人文剖析的。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生趣,其对音乐、艺术家和艺术的感受和理解独树一帜,大概也是一般作家如何模仿也写不来的。

写到久未演奏乐器、人生最后时期阿炳的演奏录音:

阿炳演奏的二胡,孤昧流转,苍凉无边。满心寒荒透过六十多年前的钢丝录音仍倔强地传递过来。他演奏的琵琶,呈一股刚烈之气,急切扫弦透出他的倔苦与不平,全无青壮年时期在街头说唱时局的嬉笑妙应。

回想儿时家里还有一套日本作曲家团伊玖磨的歌剧《夕鹤》唱片:

团伊玖磨现在听很悦耳,小时听,78转唱片的嘶啦声加上日本女高音技术不咋地,像鬼叫一样。日语大约是世界上最难接受的语言之一,咏叹调用日语唱,简直无法忍受。“阿里阿多、瓦达西哇”放在歌剧里,一咏三叹、死去活来找位置发声,简直滑稽透顶

不管是写人写景写物、兜兜转转总会联想起音乐老本行,那些清新脱俗、让人从未见过的表达常常让人惊艳不已。

踏足日本,是这样写日餐、日本的文学和音乐的:

日餐中的汤,除了咸,没有给人以深层次的味觉或以身相许。这让我想起日本的文学与音乐。凄厉的尺八,暗哑唐式琵琶,令人心碎的三味线。日本当代音乐也似乎在从有序走向瓦解,汇入世界音乐浩浩荡荡的系统性解体,形成当代音乐之熵。

有次黎明,五点半鬼使神差地醒来,打开电视,看到当天德国队输球的最后三分钟:

见德国队如瓦格纳音乐中的英雄特里斯坦或齐格弗里德,巨人般的在最后的搏斗中轰然倒地,整个德国悲壮无声。

就连写到徐老师、曹丁的面食之争,都能想到山西出了个郭兰英,上海出了个朱逢博,都唱《白毛女》,都好听吧?......可惜辉煌不再有,不过祖传国宝级的烹饪绝技也许能传下七七八八,甚至重新发扬光大

正如叶小纲的每部音乐作品都坚定地表达着他的艺术观,他喷涌而出的文字也蕴含着他对音乐、对人生、对亲人的感受和领悟。

只有音乐能对生命神秘符号价值感知,而抱起真正的价值精髓。茫茫宇宙深藏不露的教义,大概能通过理想化的音乐展示给我们芸芸众生。

音乐家之人生经历与听众无关,即使他有最不堪之经历,万千坎坷,他仍以馨暖丰盈之音乐作回复。此生与音乐为伍,生命之旅已善。

另外,和中外音乐同行的精彩点评和交往点滴、对亲人、师友的深情回忆,也是《素手烹茶》一书的一大亮点。比如,

叶小纲回忆自己在上音大礼堂见周小燕演唱的场景:“……她在台上犹如萧木落楚天,一袭高贵衣衫,女王般的矜笑与眼神。”

谈及自己其敢为鲁迅《两地书》谱曲,其实胆量来自又是听过的《南方来信》,在上海歌剧院演时由毕业于上音的当家大青衣林明珍演唱。

“音乐调性布局、高潮安排、语言与音乐结合极佳。歌词来源于该年代那本同名书,为书信体,谱曲方式聪睿。” 在这里,笔者对音乐的诠释不仅令同行称道、也让外行对作者偏爱的创作方式的来源豁然开朗。

还有郭兰英、李谷一到朱逢博,叶小纲认为,中国声乐舞台的最大的成功者,有时并非“学院派”。“她们的成功,源自对艺术的执着探索与忠诚,而非什么方法。换言之,‘方法’只是为艺术服务的。”  

透过这些自然真切,充满睿智的文字,读者不仅可以窥见叶小纲老师的艺术观、教育观、人生观,也可以在叶小纲笔下的音乐世界获得精神涵养

我们的公号有不少中老年读者,应该对叶小纲老师笔下的时代境况和诸多社会文化现象有着类似的体验与认知。相信这种透过文字产生的认同会让阅读本书成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无论你是古典音乐的乐迷,还是对音乐根本就知之甚少,相信叶小纲老师对音乐的思索和对世俗生活的观察,都将为你开启一场体验音乐之美、感受艺术家丰富人生的精神之旅。

我们特别为我们的粉丝向叶小纲教授申请了18本书和18张签名照,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老牛精选

《素手烹茶》

人民音乐出版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可怕!澳女Google自己的名字,吓傻:“我的一生都被毁了”十年社群运营经验分享,你没听过的内容都在这儿了……提问 | 香港男友婚前想买房,但不肯写我的名字,合理吗?就业前景超好的专业,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都听说过哈佛大学,但真正了解哈佛吗?教育专家带你逛哈佛她的名字,今年夏天要爆了狂野|11家高端豪华邮轮公司,大部分你连听都没听过!这首刷爆热搜的歌你一定听过,演唱者竟是名数据分析师!没听说过饶河蜂蜜?如同你不知道东北大米……【高福利好吗】→ 好食懒做的国度都听说过哈佛大学,但你真正了解哈佛吗?教育专家带你详解哈佛大学工作几年没钱途?没听过这个,还妄想做高级运维!90%的人没听说过的“科特”,竟是斯里兰卡的首都?| 科特的前世今生他的名字,有颜任性|赏色我的年度最佳清洁神器!无耗材管用 5 年,没准你真没听过它的名字,大有来头他是中国近代最大恶人之一,现在的孩子们却不太听说过他如果你没有听过他讲历史,那就太可惜了【文化】首支破10亿播放的法语歌,你竟然没听过?Tom是男孩的名字,boy的意思是男孩,那tomboy是什么意思呢?“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女人,有哪些突出“特征”?不妨对照自查你可能没听过的国产汉堡,火了惊呆了!加拿大有些你没听过的神奇怪工作,年薪竟然能到$9.5万!阿娇为什么让陈冠希拍照而不阻止,真相曝光后,让人无语又泪目猫知道自己的名字,还知道你的 | 答案如下就业前景超好的专业,很多人竟然没听过?中国最好吃的十大古城,有的你连名字都没听过!今日聚焦: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竟是苦难童养媳!她的名字,还有多少人知道?刚刚!2023澳洲最受欢迎英文名排行榜出炉!女生男生最火的名字竟是这些!要取名字的赶紧看!爱因斯坦没有说过“留学要趁早”,但他说过······女儿手指头、脚趾头开始脱皮,医生说出了一种我从来没听过的疾病新中國圍棋抗日拼韓的人和事、坎坷路(3)一文了解网络操作系统,除了Windows、Linux,还有你没听过的!蔡天凤头七!现任丈夫及亲友携祭祀品,前往凶案现场为其“招魂”土气感VS时髦感:不一定看脸,但一定看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