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合伙人散伙,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作者 | 董冬冬
来源 | 董董的墨迹
为什么合伙人走着走着就容易散了?
这些天我遇到不少合伙人团队闹掰的案例,他们有不约而同之惑:当年我怎么没有看透他是这样一个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颇想自己具备上帝视角。
我觉得在合伙时就要部分想清楚,双方未来可能在哪些方面,遇到合伙的挑战,从而避免散伙或者散伙时的伤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眼里,散伙是常态,因为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也是常态,其实,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目标不合
为什么我不用三观不合的概念呢?我在想这相关概念太笼统,但凡有些人说我们三观不合,其实一定是某一个方面不一致,如理念、格局、胸怀、价值、认知、利益或能力。
能遇到三观一致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要把事业做大你根本无法要求,也很难做到合伙人的三观相合。最近在读《变革的方法》,书中提出一个概念很棒,叫“不求统一思想,但求统一目标”,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做事业,又不是找伴侣,大概上能统一目标就不错了。
比如,我接触的一家西北律所,他们三位合伙人,可谓近三十年的兄弟,价值正,感情好,也不自私能让利,可在律所做大做强目标上产生根本分歧。
为首的老大深耕当地多年,资源、人脉、收入已经进入上流,志得意满,人生进入守成阶段。可是另外一名合伙人,因为闯南走北,四处拜访学艺,希望律所不要安于一隅,要再上一层楼,将律所带到更高发展目标,提出链接北京大所做分所,但多次沟通中都遭到反对。
这种情况下,第二个合伙人认为自己离提出分手就一步之遥了,也得到了第三位合伙人的支持,你看,老二与老三联合起来,很快就要另立门户,这种情况下,老大何去何从?
沟通不畅
我之前一直认为,沟通更是一种能力层面,后来我发现合伙人层面的沟通更是一种思维、素养与品格,而且带来的是深层的信任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心理症结,产生矛盾或隔阂后,有时主动往往回头很难。迈出主动和解的一步,需要打破高自尊下的“咒”。说句“对不起”“我错了”有时真的非常难,这需要鼓足极大的勇气去面对内心的坎儿,因为旧事重提,会再次掀起内心波澜。
人与人愈来愈疏远,往往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基于信息差与误解,还可能因“减分”事件发生后并没有得到修复。
沟通理论里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的四个象限:隐私象限(他人不知道、自己知道)、公开象限(他人知道、自己知道)、盲点象限(他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潜能象限(他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需要信息拉平的场合占比多。
当然沟通不畅,也有其他原因,诸如大家的底层逻辑不一致,讨论问题没有基础,鸡同鸭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小学同学,事隔多年再聚会,在一起喝酒聊天话题越来越小,因为大家生活有了新圈子,底层认知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就像不交叉的平行线。
利益问题
利益问题,往往也是合伙人之间矛盾绕不开的焦点问题。因为紧密的知识型行业合伙人体制,与一般的商业体制不同,看重不仅是资金,更看重投入意愿、投资时间精力、能力与禀赋、目标达成等多个维度,从而匹配各自的收入分配。
举个例子讲,公司两个创始股东,一开始股份差不多,收入分配也差不太多,大家付出意愿、能力、贡献也差不多,到了后来,有一个股东因为成长较快,整体性贡献占比跃升到了80%,请问这个利益怎么摆?如果有比两个人更有能力的新股东加入团队呢?这种情况,任何一方如果不情愿,就会冲击合伙的稳定关系。
所以,国外咨询类行业,发明了绩点制LOCKSTEP模式,做收入加权分配,更多颗粒化,同时也更具开放性,合伙人可以无限扩容。
成长不同步
其他合伙人都在快速成长,就你原地踏步,无论是视野、格局,还是能力、贡献,包括学习能力,并不是所有合伙人都能同步提升,且各方差距越拉越大,高势能高能量的合伙人冒尖出来,身边同仁能否摆正自己位置?能否珍惜自己团队冒出来的领袖人物?
大多数情形下,在团队发展中冒出来的合伙人头面人物,在服众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的。鲁迅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想想在毛泽东作为一大创始代表,先后遇到了党内诸如向忠发、博古、张国焘等并不能代表最正确方向的党内领袖,最终在六大才确立了首要领导地位。
创业圈原有一句调侃的话,说创业到一定瓶颈期,应该送最不合适待在岗位上的合伙人到商学院深造读书,事实上很多公司在使用类似“股份保留,职务让出来”的方式,或者为合伙另外孵化创立另外一家公司,杯酒释兵权,扫清合伙团队发展障碍。
除了以上四条之外,散伙还可能有一万个理由与原因,合伙之初大家并不会想到却在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会最终指向分手,就像结婚的大部分男女并不会想到离婚这个结局一样。
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是要在走散时,还可以道声真挚的祝福,体面地说再见!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