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真正会休息的人,是如何度过假期的

真正会休息的人,是如何度过假期的

公众号新闻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你是如何享受这个假期的呢?
 
据我观察,大多数人的休假方式,分为2种。
 
一种是「损耗性休息」
 
假期过了,自己好像并没有得到休息,反而是越来越累。
 
另一种是「创造性休息」
 
假期里,身体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滋养,有真正的休息感。
 
那我们要如何减少损耗,得到真正的休息呢?
 
接下来,我分两点来简单讲讲。


损耗性休息


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损耗性休息」。
 
举个例子。
 
有的人白天工作已经很累了,但晚上还是会控制不住去熬夜,熬到半夜三四点。
 
导致第二天更累。
 
他们不仅平时工作日这样做,在假期也会忍不住这样去休息。
 
从而导致严重的损耗。
 
那么,这种损耗是从何而来的?
 
在这种损耗里,藏着一个非常常见的心理——
 
因为我们觉得白天没有做自己,都是被别人安排的:
 
被老板安排、被家人安排、被伴侣安排……
 
时间都被别人挤占了,只有晚上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但因为太累了,做不了非常投入的事情。
 
于是,就倾向于刷微博、看无脑剧、打游戏等这些方式,让自己拼命地熬夜。
 
这看上去无所事事,但却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感觉:
 
我在做自己,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了一份自由。
 
但是在这里面,存在着一种对抗——
 
白天积极高效地工作,但我们觉得这是被迫的,是对真实自己的打压,会觉得“我没有在做自己”。
 
于是到了晚上,就要消极、要低效、要无所事事一动不动。
 
总之要跟白天的自己对着干,从而得到一种“我在做自己,我是自由”的感觉。
 
这其实就叫做「损耗性休息」——
 
在休息时间,依然在做对抗,麻木而失控。
 
它不会有一种真正的休息感,更多的是损耗感。
 
并且等到假期结束,人甚至会带着更疲惫的身体和精神,进入到工作中。


 
创造性休息
 

所谓「创造性休息」,即:
 
在休息时间里,没有过多的对抗,也没有过多的条件、期待,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例如在小长假期间,你想去旅行,去一个喜欢的地方,去做一件自己享受的事情。
 
这就叫做「创造性休息」。
 
而且因为没有这种对抗性,我们在追逐自己的喜欢时,会给自己带来一种滋养。
 
甚至还会体验到一种活在当下的感觉——
 
忘记了时间,
忘记了工作,
忘记了家庭,
忘记了生活。
 
当然,我们并不是非得去旅行才能这样,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就可以。
 
在这里,我也向大家推荐3种「创造性休息」的方式,可供参考~
 
1、拥抱闲情,与当下连接。
 
对很多人来说,在平常繁忙的工作里,闲情是一件稀缺品。
 
那,拥有闲情是什么样子呢?
 
在1000年前的一个夜晚,大文豪苏轼正准备睡觉,见到月色正好,就去承天寺找好友张怀民,两人在庭院里散步,欣赏下植物、月色,仅此而已。
 
这,便成为了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
 
当中记录的内容都很普通,甚至有些流水账。
 
我也曾疑惑,这篇100字左右的短文,为何能够流传千年至今?
 
如今看来,就是因为当中蕴含着一份真挚的闲情,使得这次看似普通的散步变得意义非凡。
 
而如今,生活在内卷、焦虑、危机感这些词泛滥的时代里,我们愈来愈发现,能够拥有这一份清水般的闲情是多么的珍贵。
 
再回看苏轼那句点睛之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便能体会到淡淡的感动。
 
休息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腾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
 
把繁杂的事务放到一边,好好地感受眼前的景色。
 
所以,在假期里,试着给自己在每天里,设定2小时的时间,完全不看手机。
 
在段时间里,可以试着投入地去重新觉察身边的事物
 
比如:
 
  • 去散步,观察附近的环境,行人、植物、建筑。


在途中找个地方坐下,闭上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
 
  • 重新觉察你房间中的每一件物品。


例如坐在凳子上感受身体与它的接触,观察桌面上的闹钟,感受它表面的质感。
 
  • 用平时2-3倍的时间,去吃一顿饭。


先闻一下食物,再仔细看它的色泽,小口送进嘴里,细嚼、慢咽,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这个过程。
 
当这么做时,能够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真正地活在当下,与此刻的世界进行连接。


2、拥抱自然,与活力连接。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漫长的岁月里都是生活中大自然中。
 
日月、蓝天、山脉、江河湖海……大自然富含天然的能量。
 
当我们置身于其中,会感受到自然而然的被容纳、被允许,继而卸下过重的防御,感受到安然松弛。
 
而现代都市人若长期沉浸在工作中,缺少了好好感受自然的机会。
 
紧迫的交通通勤、具有威胁感的办公室人际、长期在阳光照不到的室内工作……
 
都市让我们每日武装自己,能量难以流动,内心也容易变得紧绷。
 
我一位曾经多次去西藏的朋友,是这么描述的:
 
自然是很大的,世界是很大的。
相比之下,自己很小,自己的烦恼也很小。
 
很多心理困扰,瞬间被稀释;
很多僵化的思考,也有了一些松动。
 
所以,在这个假期,给自己安排1-2次好好拥抱自然的时刻吧。
 
如果无法去太远的地方,可以
 
选择爬附近的一座山,
去江河湖海附近,
吹吹风好好地欣赏一次日出/日落。
 
自然,会让你重新“活过来”。

 
3、拥抱陌生,与自身内在连接。
 
当一个人总是重复同样的生活方式,看同类型的电视剧、和同一个圈子的人打交道、吃同样饭菜,时间久了会感到倦怠。
 
这时候,内心深处会冒出一个声音:
 
生活就是这么无聊的,真没意思。
 
于是活力会减退,人也变得无力。
 
这里,分享一个方法:去看一部陌生题材的人文纪录片。
 
为什么要陌生呢?
 
相比之下,接触陌生的事物,人的感知会被重新调动起来,激活我们的内在。
 
为什么是人文纪录片呢?
 
因为它反映的,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生活方式。
 
也是在内心深处提醒我们——这世上还有这种活法。
 
前阵子,好友给我推荐了一部法国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
 
其中一集,是2位法国主持人,去到贵州苗寨里与当地人一起生活。
 
大家一起干农活、吃饭,日常也交流彼此原来的生活。
 
苗族人家长期生活中大山里,平时去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法国对他们而言极其陌生。

同样,2位法国人在此之前对苗族的了解也是近乎空白。
 
双方之间的陌生,也激起了彼此对生活前所未有的好奇,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碰撞。
 
对于观众的我而言,这样的一部纪录片也是非常陌生的。
 
也正因此,在观看时,更能够让我的思绪从原来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去体会“噢,生活原来还可以这样”。
 
人的成长,也在于与新的事物建立关系。
 
除了纪录片外,也可以去试着接触一些从未体验过的陌生事物,尤其是和原来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的,会让你的生活调动起新的活力。
 
比如:做一道未曾做过的菜式、给自己买一套不同以往风格的新衣服、换个新发型。
 
这样做也是一层隐喻,暗示着:人生有多样的可能性,等着我们去尝试。


 
 
写在最后
 
 
李松蔚老师讲过一句话,意思大概是:
 
有时候健康和正常,就是找回我们原来的样子。
 
在一定程度上,假期,也是对我们生命的隐喻——
 
如果全程吃喝玩乐放纵自己,没有带着自己的本真感受去过日子,那在结束之际,人也许还是会感到焦虑。
 
所谓优质的假期,在于结束之际,我们体会到的是满意、充实。
 
当然,每一种选择都是有道理的。
 
如果你就是想选择「损耗性休息」,这也是一种方式。
 
对你来说,它一定有很深的合理性。
 
最后,祝大家假期愉快。


END
作者: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得到热门专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作者,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
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不想错过我们的老铁

请动动你们的小手指点亮星标☆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那些遭遇过心理创伤的人,是如何走出来的?制造业的基础是什么?真正会说话的人,懂得这3条潜规则想在加拿大国内度过一个热带天堂般的假期吗?防止老年痴呆从底薪3000到4年签单1个亿,真正会赚钱的人,都掌握了这个秘籍啥都不干就是休息?「高质量休息」的3个关键特征真正会生活的人,往往懂得“取悦自己”丨荐号真正会生活的人,往往懂得“取悦自己”"选片先选人,导演的三观不正会暴露在作品中"苏东坡:活了近千年的人,是如何成为跨时代偶像的?雪意人要如何度过这一生,学学如何不沉重地活了为什么越休息越累?「高质量休息」的3个关键特征 |【经纬低调分享】如何度过人生低谷期,迎来人生重大改变?你该如何度过余生?“即使在休假,我还是觉得很累”:充分休息的3个实用妙招不得不说这些老板是懂休息的北京前门MO即将迎来开业!乐游京城,度过隐奢夏日假期!【外汇商品】如何度量交易拥挤度?如何度量数据的稀疏程度?会休息的人,是怎么过假期的?我和GPT聊父亲:如何度过老爸离世后的30年小长假快到了,会休息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医务人员假期不休息,我们的看法很简单你是如何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ChatGPT真正会颠覆的,是内容创作成本南加女神们在疫情通胀下如何度过三八节?危险的“初二现象”!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父母做好4件事,平稳度过青春期拒绝无效阅读,真正会读书的人,都有这个习惯如果澤連斯基现在与普京「谈判」一-想存款吃利息的人,我劝你…就别想了专访鹦鹉梨|腰围62臀围94,B站身材最好的女人,是如何在运动这件事上偷懒的?坎坷的欧洲游(5)越休息越累?那是因为你根本没在“休息”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