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陆奇为什么不创业?

陆奇为什么不创业?

公众号新闻

在大模型的淘金时代,淘金的人可能会死掉,但卖铲人却能一本万利。


来源 | 字母榜
作者 | 尹 磊
出品 | 资人说(touzirenshuo)



憋了几个月后,陆奇终于在几天前宣布了他的“大模型世界观”。

圈内其实早有传闻陆奇在研究大模型,在后来的演讲中,他也承认自己几乎被大模型的知识淹没。

为了不蹭热度,陆奇忍了几个月没有公开表达自己的大模型计划,在国内创投圈发完了好几轮Ai英雄帖后,陆奇才感觉自己已经完成了对“蹭热度”的礼貌隔离,并在4月22日宣布出场。

出身微软的华人,有三个具有符号意义的大佬,陆奇、沈向洋、李开复,其中陆奇职级最高,接手微软四大业务之一,并直接向鲍尔默汇报。

陆奇走后,沈向洋接了这个班,小冰成了他的代表作,后来两人纷纷出走,并留下前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显赫履历,大模型热潮来临之后,两人都成了进入行业操盘大局的种子选手。

沈向洋在今年2月底出任了香港科技大学的校董会主席,并传闻给同为微软出身的张家兴做了顾问,后者做的也是大模型。

不同于陆奇和沈向洋,李开复对这次进军大模型的计划十分周密。

他未雨绸缪的Ai布道,似乎一直在等待这个大模型的风口机会,在淡化创新工场的孵化属性之后,李开复一边找Ai项目,一边在公众话语中扮演一个Ai布道者的身份,他找来小说作家合作,把自己的Ai畅想赋予戏剧化,让更多人看到他的Ai宏图,以及他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宣布自己要创办大模型项目前,李开复开了场媒体见面会,给自己的项目升维命名为Ai2.0。对于热点,李开复从不排斥。

李开复在国内的个人IP打造,已经完全超越了他在微软时那模棱两可的职级,大家认识他,不需要微软的背书;

陆奇不同,他在2017年空降百度之后,不论是百度、YC中国,还是奇绩创坛,都没有让他在国内真正意义上闪光,人们提到陆奇,更侧重他在美国的辉煌履历——

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高管,依然是形容他时最响亮的名号。

李开复几乎已经完成了彻底的本土化,他深谙创投圈和媒体的运作机制,清楚知道自己的IP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位置;

而陆奇不同,他的军功章是硅谷印的,管理思维和对一级市场的认识,至今都有浓郁的硅谷色彩。

01


据一位在某大厂战投部的人回忆,在2017年陆奇加入百度前,曾受张小龙之邀在腾讯演讲,当时会议厅挤满了人,但在30分钟后,人就走了三分之一。

最大的诟病在于陆奇的风格似乎和中国本土互联网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他和务实的深圳风格水土不服。

“有可能是陆博士讲的太深奥了,或者是因为英文单词太多了,反正底下人也听得似懂非懂。”

当时的陆奇名声在外,但在国内属于“仍未出道”,后来他接受央视的采访,主持人提到一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朴实地问道,这句老话是什么意思。

即使在后来创办奇绩创坛后,一些报名的创业者也称,“奇绩创坛给我的感觉过于美式”。

在和最懂中国的创业者黄峥对话最频繁的时候,陆奇承认自己和对方在每个问题的观点上几乎都无法达成一致。

在2018年刚刚入主YC中国时,手里没有一兵一卒的陆奇,对创投的信源,很多都来自Sam Altman,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OpenAI创始人。

在当时接受新浪科技的采访时,他对YC中国的发展前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Sam Altman对他的影响、YC在美国的独特资源,以及中国市场的庞大人口红利。

中国人口红利在国内是一个被谈了十年的话题,即使在2018年,这个红利也已经变得宽泛且没有说服力。

晚点后来也追问过这个问题:中国已经过了创业周期的红利期,陆奇的回答像是打太极——

“当初我决定做YC中国,我所有的中国朋友几乎都反对……一件值得去做、长期有价值的事,不被人理解是必然的”。

2019年,YC关闭中国业务,这一举动,似乎表明在YC的美国总部,已经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中国仍有足够的红利被等待挖掘,尤其是中美博弈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YC给了陆奇一次深刻的掣肘。

当年的这起分崩离析,在宏观背景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Sam Altman,这位陆奇的亲密伙伴,离开了YC,陆奇失去了硅谷的重要后援。

02


关于陆奇的讨论,尤其在知乎上,圈内有丝毫相关利益者对他的非正面评价,都极其小心翼翼,绝大多数人肯定陆奇的才华。

但提到他在国内的一些格格不入时,都会用谨慎地措辞来避免与庞大的陆奇“信众”们产生冲突。

陆奇在硅谷的成绩单过于优秀,他有“最有权势华人高管”的美誉,但凡和Ai、创投沾点边的人,没有人想和他对立。

陆奇的这种舆论影响力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权势,还关系到他的正派人设。

2019年,在一次对陆奇的专访中,记者问他为什么在美国有那么多人都愿意相信他,他回答说:

“可能是Integrity(正直),每次沟通我都讲真话,如果我答应你什么,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以及有愿意帮助人的心吧。”

对于一个在硅谷横着走,回国后执意想让百度从当年充满争议的营销拐入Ai的职业经理人,以及从一个职业经理人蜕变为创业者导师,帮创业者从0到1的懂管理、懂市场的技术大牛来说,陆奇身上似乎有一层不容侵犯的正直铁甲。

他与李开复的滴水不露不同,如果李开复的底色是某种圆滑,那么陆奇的性格,在浓缩之后,更像是一种笨拙,一种更能得到社会包容的性格,尤其在技术圈子里,发挥超乎想象的共情。

投中网前不久对陆奇时代的百度有一个有趣的描述:

“陆奇那几年更科幻,总是在解释新定义。”

对于百度从舆论压力中解套,并在市值上获得二级市场的信任,让百度从兜售信息的形象,转变为兢兢业业的技术大牛,陆奇的气质显然会是个加分项。

在上任百度COO后的第一次采访中,陆奇的刚正不阿没有让任何人失望,他毫不含糊地说,“我做任何事情都是All In”。

陆奇在百度All in了Ai,在他的价值观导向下,对百度实施大洗牌,医疗事业部被裁撤、将L3及L4整合并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又将NLP、KG、IDL、Speech、Big Data等百度核心技术整合,成立Ai技术平台体系。 

一批VP被裁撤,王海峰、景鲲上位,高管大洗牌。

而在业务层面,百度从O2O撤军,百度外卖并入饿了么。

后来离开百度后,陆奇在接受采访时对百度的任何事都闭口不谈,他将此看作是自己的职业道德。

陆奇在百度的大开大合,对百度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成了商业史上的一起悬案。

百度的经历成了陆奇一段颇具争议的往事,很难说清楚他给百度带去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被提拔的王海峰似乎成了唯一一个证据确凿的受益者,他如今执掌了文心一言,据传这几年还在努力地申请院士。

陆奇似乎在最不合时宜的时机加入了百度,并全力押注了Ai。

在2023年进入大模型赛点的时候,一度默不作声的陆奇,在文心一言的巨大曝光下,多多少少有些让人扼腕叹息。

而且在他不蹭热度的执拗下,几乎所有大厂都宣布了大模型计划,以及在王慧文、周鸿祎、李开复、王小川……收割了一波流量后,陆奇才姗姗来迟。

他本可以做中国最逼真的Sam Altman投影,成为最早吹响中国版OpenAI的吹号人。

他在2005年就和Sam Altman相识,在带领YC中国落地国内时,Sam Altman是他的重要参谋,而且在陆奇上任YC中国负责人时,他同时还担任了YC全球研究院院长,OpenAI就是这个研究院过手的项目。

但当时陆奇可能已经养成了All in的惯性,他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大模型上,而是致力于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导师,就像他的微软老同事李开复一样。

据说当时陆奇曾去郭台铭家里,郭台铭和李开复轮番劝他创业,他们愿意出钱,可惜当时的陆奇执着于杠杆的效力,更相信孵化器的价值和正义。

03


陆奇所踩的时代脉搏,好像全都踩反了。

他在百度一个不合时宜的时期All in Ai;

好友Sam Altman在他的眼皮底下默默培养出一个OpenAI,他却没有复制OpenAI,而是四处游说募资,企图用奇绩创坛重做一个YC中国;

而在中国的Ai大模型急需操盘大佬的时候,陆奇又希望重走李开复Ai布道之路。

就连李开复正在做的大模型项目,他都已经决定亲自带队入场。

在陆奇4月22日的大模型演讲中,虽然被称为是“陆奇的大模型世界观”,但在他的宏观描述中,几乎看不到他在这个世界观里所扮演的角色。

他更像是一个单纯的布道者,一个第三方视角,给奇绩创坛的学员们描述时代的拐点和大模型对每个人的影响。

粗听之下,陆奇的大模型世界观似乎与那些我们已知的笼统信息,并没有太大差别。

只不过陆奇的世界观更加乐观,他相信草根创业者仍有无穷的机会。

大模型巨大的开销,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大厂才玩得起的共识。

王慧文、王小川、李志飞们和几家VC的跃跃欲试,目前只是招兵买马的阶段,产品从未有实质性消息,从大厂和明星创业者的一哄而上,行业的基本轮廓中,留给没名没姓的初创公司的机会能有多少?

过去的YC中国,资金基本都由Sam Altman负责,海外的校友资源和不用操心的资金来源,对当时的陆奇来说,还是有独特竞争力的;

但在YC退出,陆奇全权负责奇绩创坛后,他自己也表示过募资的艰难。

奇绩创坛的一期美元基金,陆奇动员了大量人脉。

最后从比尔·盖茨、孙正义、红杉中国、高瓴、刘强东夫妇等好友手中募资一亿美元,这对于奇绩这种除了初创轮,还要投资A轮以后成长轮科技项目的孵化器来说,算不上一笔充裕的资金。

其实一级市场也需要陆奇这样的人来作为“卖铲人”。


就像当年李彦宏希望将陆奇的气质覆盖到百度上一样,风投圈也需要陆奇这样的人来为新赛道破局。

在大模型的淘金时代,淘金的人可能会死掉,但卖铲人却能一本万利。

不过作为曾经最有权势的华人高管,陆奇在他最生逢其的时代做了一个“卖铲人”,与他正直、牛人、华人之光等一系列标签塑造的完美形象相比,多少显得可惜了。



  ·   END   ·  



近 期 活 动


----------------------------------------

----------------------------------------


阅 读 推 荐


· 从8位大佬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我看到了这个趋势

· 沃衍资本魏斌:制造业投资大有可为,选对方向才是关键

· 雷军小目标:做世界TOP5,每年至少1000万辆

· 沈南鹏:15年投了上千创业者,我发现这样的CEO能成事

· 张一鸣:为什么我不赞同控制人力成本?


视 频 推 荐



合 作 对 接


寻求报道、商务合作、投融资对接媒体互推、开白、投稿、爆料等……

扫码添加投资人说运营者微信,备注「商务合作」详细沟通。



超 级 社 群


【投资人说】正在组建超级投资者社群、超级创业者社群、超级读者群、超级媒体群等,目前总人数已超1000人。


关注【投资人说】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进群」,与各行业精英直接交流,共同进步。



旗 下 媒 体


发现在看了吗,戳下看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早睡早起和我的肉肉们前 Windows 负责人:为什么苹果总能颠覆行业?“中国AI布道人”陆奇演讲实录:我的大模型世界观刚刚,华为最新发布!余承东"反驳"业界大佬:他要么不懂,要么不行…陆奇,也许可惜了创业九死一生,为何还要创业?阿里新任董事长蔡崇信:我1999年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月薪500跟马云创业?陆奇可惜了陆奇博士主题分享:新范式新时代新机会|上海活动报名AI大神贾扬清离职阿里首次受访:创业为什么不做大模型(上)| 硅谷徐老师伦艺为什么开设了6个摄影专业?陆奇说了什么陆奇最新演讲全文实录、完整PPT和视频:大模型带来的新范式新泽西州雕塑公园(Grounds for scuplture),园内景色陆奇演讲刷屏!2023年,陆奇62岁:我给20、30、40岁年轻人的建议陆奇美国演讲稿件完整PPT:新范式,新时代,新机遇陆奇博士主题分享:新范式新时代新机会|北京上海深圳活动报名乾隆为什么不敢搞工业革命?怎么开始学佛(九)从我做起大话三国205:魏延冒死开门,刘备为什么不入荆州?诸葛亮为什么讨厌魏延?黄渤为什么不好笑了?移民美国后,为什么只想打餐馆工,不去高薪医疗行业?华女16个月拿文凭!又捡了一条老命行业活动|陆奇博士主题分享:新范式新时代新机会(深圳场)巴菲特:两年前减持苹果是愚蠢的决定;陆奇:中国大模型要先赶上 GPT-3.5;羊了个羊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 | 极客早知道想去澳洲工作?创业?澳洲RPL资格证书或许适合您!为什么不等到两会后,卢卡申科这么着急来中国?Makers人物志|10年银保职涯,我为什么放弃稳定的工作,选择自由职业?《卖给洋人》《卖博士》小数据大话三国220: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草船借箭的真相又是什么?2023 年,陆奇给 20、30、40 岁年轻人的建议陆奇说,大模型未来会让很多很多人会失业。。。陆奇:大模型领域发展机会巨大,全球唯二,要奋起直追一个8岁男孩,为什么要主动替人写作业?人类为什么不敢把火星土壤带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