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社交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未来。父母是孩子未来的铺路人,我们要用好的交友原则为孩子铺出一条健康之路。
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她找老师沟通了两次都没有结果。2月27日,把**孩子的脸划伤,和小朋友沟通过后,他却巧妙地避过这个问题;从2月28日开始,这个小朋友经常用脚“招呼”**同学,孩子的小腿上到处都是瘀青;
家长的控诉终于引起了老师的关注,结果换来的是老师和欺负孩子的家长打起的感情牌。那位孩子的家长说:孩子不到8岁,没有坏心思,是你的思想太恶毒。当我们无法保护在孩子身边时,那么我们就要提前“预防”。女儿经常向她要钱买文具,但是书包里并没有发现什么新文具。女儿告诉她:同桌说如果不送给她的话,她就不和我说话,不想和我当同桌了,我不想和她分开。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特别重视感情,渴望交友,同时也害怕孤立无援,因此会选择毫无保留地顺从他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类的“取悦、讨好”是一种本能的趋利避害,更是一种在社交关系中怕被排斥的恐惧。然而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奉承和单向付出。孩子一旦习惯讨好别人,就会活得非常小心,过分注重别人的态度,变得没有自我,性格也会变得自卑懦弱。父母不要过分对孩子强调“乖巧、懂事”更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的话,否则它会打破孩子的安全感,会让孩子陷入因为“我要你喜欢我”而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我们要杜绝孩子在社交中形成讨好型人格,只需要两个条件:被需要感和双向付出感。随时给他关注,任何时候都要回应孩子的需求,始终让孩子觉得:我是被需要的。生活中的一些小错误,父母要少点责备,多点温柔和鼓励,让孩子觉得“即使我做错了,父母也是爱我的”。只有当孩子有了父母的这一层“安全保护”,才会让他在人际交往中做自己。把尊重和对等融入教育中,让孩子明白:双向的付出才是有价值的交友。有一个小男生长得比较胖,便有两个小男孩,经常跟在他后面喊:胖墩!胖墩!惹得小男生都不敢和他们玩了。后来,小男生的家长和那两个男孩的父母反映了几次,可这两个孩子的父母都笑着说:“孩子这么小,说出来的话没有恶意,童言无忌嘛。”孩子虽小,但是背后那种刻薄和伤害别人的感觉并不少。然而,语言不伤人并不是成人的专属,孩子也需要明白:说出来的话要让别人感到舒服。一个经常嘲讽、揶揄别人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那么她终将接受的是别人的鄙夷和冷漠。“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在无意识中,教会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任何一段糟糕的关系都有你的功劳。”人与人之间交往,都是带有试探性质的,并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身边有人伤你自尊、对你口出狂言,那说明你本身就是这样对别人的。有人说过:再纯的黄金也达不到100%的纯度,同样,也没有100%完美的人。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缺陷和不足,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缺点。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最基础的礼仪修养,是孩子品德大树最基础的根基。这些原则尽早教给孩子,孩子学会了尊重,他的人生才会更稳。有一种孩子,很容易在学校发生冲突,而且总是不肯原谅别人。给朋友分享了好吃的好玩的,如果朋友没给他分享就要斤斤计较……
面对这些耿耿于怀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心中常常只有自己,不考虑别人。通俗来说就是“自私”,这样的孩子在交往中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海格力斯是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一天,他因为看到脚边的一个袋子很丑陋,就狠狠地踩了一脚,结果这只丑陋的袋子成倍地长大。这下气坏了海格力斯,拿起棍子就砸,那只丑陋的袋子竟然把路都堵死了。这时一位圣人告诉海格力斯,这只丑陋的袋子叫做仇恨袋,你如果忽视它,它就会消失;你如果报复它,它就会加倍地报复你。如果一件小事就要耿耿于怀,那么他做错一件事也得不到别人的宽容。所以家长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学会用“包容”之心去处理事情。生活中,父母也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学会给孩子改正的机会。父母在生活中包容孩子,做到宽容、等待、关心,孩子才会丢弃掉狭隘的心胸,宽容待人。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不因为别的原因,就因为相互扯后腿的缘故。
如果孩子身边接触的都是“耗能”的人,他就像一只螃蟹一样,用自身的不努力去“拖拽”着他们,影响着别人成为和他一样的人。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盖理·莱德指出,孩子早在6个月左右开始,就会接受到朋友对他的影响,出现模仿行为。 对孩子来说,模仿同龄小伙伴的言行,是获得对方的认同、维系友谊的重要方式。此时的孩子还无法分辨是非,很容易被不好的行为带偏。倘若孩子身边的朋友都是学习懒散、写作业拖拉、玩手机打游戏的人,孩子就会慢慢被改变,最后融入到那些朋友的“世界”里去。知乎上有个网友说:初中有个转学过来的女生,长得好看,成绩也好。但偏偏坐在了不爱学习的同伴旁边,上课看小说、睡觉、打游戏……时间久了,女生和周遭同学的关系越来越好,但学习却开始懈怠,她成绩一降再降,甚至让她的中考失利。父母要告诫孩子,不要和那些品行差的孩子走得太近,而是要和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她和儿子走进公园时,至少有6个男孩走向儿子,要求儿子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他们。此时的儿子有点不知所措,但是会本能地保护这些玩具不被抢走,只是一脸茫然地看着她。她对儿子说:你如果不喜欢,可以大胆地拒绝,这是你的东西,你有权利不给他们。后来,儿子就拒绝了他们,当时那些孩子特别不高兴,说他“没礼貌”。妈妈帮他“还击”:他不愿意分享,是他的权利,你们不能因为这样就攻击他。学会拒绝,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不”这么简单,它包含着孩子对自己权利的保护。人性的弱点从来都是欺软怕硬,不懂拒绝的人生,最后都会吃亏。一个男孩与同伴玩耍时闹了一点矛盾,竟然被同伴的父母要求:背着书包跪在地上。孩子不会拒绝,在毫无原则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别人判定为懦弱、无能,会被当成弱者去利用。拒绝,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保护,一种不被妥协的勇气和底线。妈妈刘梅有苦难言,想出各种办法躲避这家人,就是说不出明确的拒绝。后来妈妈夏梅和她讨论时,她说:“说‘不’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我有权利拒绝别人。”意思是:你拥有的财富和智慧,基本就是身边5个好友的平均值。包容身边的朋友,他可能会在某一天成为为你宽容的那个人;
-END-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