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会主动奴役人,只有人才奴役人公众号新闻2023-05-06 09:05 互联网时代,各类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刺激无限拓展了人们的“生命体验”。然而,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科技的“绚烂”,一方面却也暗暗忧虑它的后遗症。 简单来说,人们对技术的两大恐惧主要来自“存在层面”和“自由层面”。▌存在或是被淘汰:技术“僭越”的忧虑布林约尔森曾在《与机器竞赛》中提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将导致大规模失业,甚至将人“驱逐”;大众现在更担心,已经作为日常必需品的网络会彻底奴役人类,把人变成不能思考,没有自我的“僵尸”。 然而,徐贲曾在《人文的互联网》中指出,这种曾反复出现在硬科幻电影、恶托邦小说里的情节,从未变成现实。现实中,反而是技术越来越“人性化”,人却因一味强求效率而甘愿变得“机械”。好比,技术的大规模运用确实“稀释了”部分工作机会。然而,一方面它们只是取代了原本枯燥泛味、可替代性强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提供了更多能发挥人类原生天赋、释放才能的新机遇。好比AI、区块链、元宇宙等领域,就为成千上万人提供了一展宏图的新平台。 实际上,人类对科技的忧虑绝非21世纪的产物。任何一个时代,人们都认为新技术的发明会给人带来灾难。 今天,人们认为汽车的激增让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然而,工业时代前,纯天然的交通工具马车并未让环境变得更好。“马车时代”,马车是城市交通的主力,越是发达的城市就越需要马车。不过,跟机器相比,马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马车很容易失控。而且,如果一匹马垮倒在街头,通常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当场杀死,然后要等它尸体腐烂后才能被切块清除。这一切都使得马车造成的交通堵塞比今天汽车要严重得多。这还不算马粪。纽约市曾在1898年召开国际会议研究马粪问题,结论是根本没办法。 因而,与其说,今天的我们是在跟机器竞争,不如说是带着机器一起跟别人竞争。未来并不属于机器人,而是善于利用机器的人。 ▲徐贲《人文的互联网》中,关于“人造人”还是“人造奴”的探讨 ▌互联网让人自由,反人文的互联网带来奴役 互联网时代,人们最常见的烦恼莫过于知识大爆炸带来的焦虑。人们在追赶知识的过程中,越填充知识,越觉得空虚。同时,网上充斥着被人诟病的大量低俗娱乐,虚假信息;被大数据操纵的各类消费陷阱和洗脑宣传,以致很多人断言,网络带来的不是什么人人共享,而是新型的统治。 在《人文与互联网》中,徐贲指出,互联网本身绝不是一个邪恶的“发明”,但是,它却极易因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让人行为上变得懒惰;因其对娱乐的包容性,让人思维上渐渐退化;更因其被彻底管制的可行性,被用作全员洗脑的工具。 任何技术的危机,都是人性的危机。我们担心互联网的问题,其实是我们人类的问题。我们现在要担心的不是未来的互联网如何奴役、控制人,而是如何让人们识别奴役、变得可控。好比,如果站在求知的视角,信息时代的魅力首先并不在于要求我们知道更多,而是允许我们知道更少。无论是能让记忆力减负的网上储存系统,能节省时间的网上协助过滤系统,能减轻工作强度的消费者偏号分析算法等,都旨在提供一种“知识的外包”,帮我们解放自己。 在徐贲看来,现实中,互联网的真正挑战不在人与信息时代的对抗,而是人性的对抗。今天,我们不应将互联网归为“伤害人类、奴役人类”的替罪羊,而应该思考怎样利用互联网,实现自由与解放,最终推动“人性向善”。善和恶、宰制与解放、文明与反文明——一切与互联网、数码技术、人工智能有关的问题都是关于人自己的问题。▲徐贲《人文的互联网》:任何时代,人都存在被奴役的可能《人文的互联网》同时解答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应该如何求知,书写、阅读、求真等话题。比如,为什么互联网时代会出现这么多并非“文盲”效应的愚昧?如何避免网络时代的阅读毒害?互联网时代如何找寻真相?如何避免滥用网络自由? 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学者,徐贲老师有着60年代的风骨,80年代的学理和底蕴,更永远在回应了新时代问题。他不仅对西方文明如数家珍,以流利的英文为国外学生授课,更擅长借西方理论应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在徐贲老师看来,时代的读写与知识必须以人为本,对互联网的未来展望必须包含关于自由人类的普遍价值,拒绝把人作为工具,拒绝非人化。 当下的问题不是“技术的”或“互联网的”,而是人们如何摆脱时代带给人的技术奴役和思想禁锢。而解决方案亦非简简单单掌控技术、提升智识,而需要从本质上进行思想去魅、摆脱技术束缚。为此,先知书店诚荐徐贲《人文的互联网》,通过对时代和自我的双重反思,有意识地摆脱技术、愚昧加于自己的束缚,拥抱自由与文明。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一并收藏“徐贲作品集”):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