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了?”——与青少年一起探索情绪
我怎么了?
✦
我们来看看这一期的封面图。
这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很整洁。我们的视线首先会被一种垂直下坠的感觉吸引,几本坠落的书,跟着书一起坠落的还有一个少年,分不大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然后,你会发现,图的右边,是另一个他 / 她躺在床上,床单很皱,可见曾经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然后,做了一个梦,一个关于下坠的梦。在坠落的尽头,我们看到一双眼睛,正在窥探这个梦。
在这里,插画家故意制造了一种视错觉,给你一种神秘、扭曲的感觉。
那是谁的眼睛?
他 / 她在窥视什么?
还有那扇打开的门,它要通向哪里?
如果你觉得这个画面有一点阴郁,不要怕,我们的人生里,明亮的画面有,灰暗一点的画面也会有。封面上的标题文字是“我怎么了?”。如果你也曾经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么一句话,那么你对于这个画面应该并不陌生。
“情绪”这个词,你们大概不陌生,很多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双相情绪障碍,都跟情绪有关,是情绪出了问题。
小时候,我的日常词汇里是没有“情绪”这个词的。我们更常用的词是“心情”。关于心情,我们有两种区分方式:好,或者坏。如果你要考我“好心情”的同义词, 我当然可以找出很多,比如快乐、欣喜、狂喜;“坏心情” 也有很多相似的词语,比如悲伤、难过、痛苦。但这些词只是词而已,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并不觉得有必要加以辨析,更不用说拿它们来对照自己的内心所感了。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更常见的反应不是探究,甚至不是发泄,而是隐藏、压抑,或者假装它根本不存在。
现在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情绪之所以会出现,既不是因为你过于敏感,也不是大脑神经紊乱,而是因为大脑需要解读你所生活的世界和你的身体,并赋予其意义。换句话说,
它们是我们心灵的信使,带着重要的信息而来。
比如,恐惧是面对危险发出的信号,焦虑是防御性的回避,愤怒通常与来自外部的不公正有关,急躁是对无意义处境的反应,悲伤意味着情感上的某种失去。抑郁则是一种停滞状态,它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哪里有些不大对头,必须放慢脚步,敞开心怀,重新审视人生的轻重缓急,看看我们到底在哪里迷失了方向。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焦虑症、抑郁症,但陷入焦虑、 陷入恐惧、陷入不安、陷入悲伤或陷入抑郁,是每个人一生之中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到的心灵困境。当遭遇心灵困境时,如果我们不是以恐惧、以冷漠、以逃避,而是以宽容、以耐心、以好奇去面对呢?这就是我们这一期杂志希望做的事情。我们希望提供一些工具,让你拿它们对准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观察、去倾听、去探究,去问一句“我怎么了?”。
比如,在“开场”里有一份《今天你感觉怎么样?》 的调查问卷。在这份问卷里,我们通过一些问题,引导你去探视对于家庭、对于学校、对于自身的感受,无论是幸福、悲伤还是遗憾、恐惧。你会读到很多同龄人的答案, 希望你们自己也可以试一试。
这一期的专题里有一篇长文,是我采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易嘉龙医生,请他为我们的心灵困境提供第一步的解决方案。绝望的感觉之所以让人绝望,是因为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里,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尝试一点哪怕微小的改变,也许就能打破循环。
在这里,我要感谢多位心理和教育方面的专家对于这一期杂志的帮助。心理学家訾非为我们撰写了主文《青春期:第二次出生》,他解释了青春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为什么会有如此激烈的情感和心理冲突;他也告诉我们,这绝不是一段无休止颠簸震荡的时期,在这段时期的尽头,是一个陌生但更为自由的新世界。
池晓是成都一个创新教育社区的创始人,他的《我有义务活下去》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学生Anna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悲伤,有挣扎,也有他对于自己年少时光的追忆和反思,两代人的青春摆在一起,我们看到成长共通的脆弱、痛楚、梦想的破灭,以及不灭的希望。
来自上海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林紫从家庭治疗的视角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并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系统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对于心理疾病的“病耻感”是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的事情,而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真的是孩子病了吗?还是社会病了?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们的心理专栏作者、中科院心理所的陈祉妍教授对于本期杂志在心理学专业领域的指点和把关。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2023年《少年新知》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