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像内卷的尽头,在中国
中国,正在成为国际巨头们创新的前哨站。
上海车展的盛况,让世界见证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崛起与高光。以BBA为首的德系“豪门”倾城而出,各家CEO携数百名高管、员工包机集体抵达沪上。会场随处可见的海外面孔,试图一探为何中国自主展台门庭若市,而合资品牌大多门可罗雀。
无独有偶,两大德系影像巨头也在4月接连造访中国。4月初,徕卡CEO Matthias Harsch到访小米总部。几乎同时,蔡司消费光学 CEO Jorg Schmitz及核心技术团队到访vivo全球总部,围绕未来战略合作升级,双方围绕手机影像技术革新等重大话题进行了为期7天的闭门研讨。
影像之战:内卷的尽头,在中国
“聚焦”中国原因,比想象中更直白简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最“卷”的市场。在“内卷”中不断进化的国产品牌成功“上位”,将别人的“蛋糕”据为己有,并且成功将其做得更大,掀起上下游赛道的“生态化反”。
当海外市场还在提供朴素、单一的产品,我们已在智能化、个性化的康庄大道上急速奔驰。在中国这片创新沃土之上,消费者的购买观念领先于全球。他们是对产品“科技属性”要求最苛刻的一群人,也是最具鉴赏力,最愿意为创新买单的群体。将中国作为创新起点,是更加理智的选择。
尤其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品牌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全球前十品牌中有八家源自中国。据CIPA(相机与影像产品协会)统计,2023年1月全球相机销量较同期下降35.4%。随着相机领域疲软,影像巨头们渴望全新增长点,故势必将业务扩展至移动端这一新蓝海。
智能手机市场的境况大同小异,存量市场叠加销量“寒冬”,用户缺乏换机新动力。在红海中“搏杀”时,影像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已成为国内手机品牌攻占高端市场的必备要素。中国手机品牌销量攀升、移动影像技术与用户需求叠加爆发,推动国产厂商成为行业风向的主导者。这也推动国际公司更重视中国市场,也更重视与中国消费者的直接交流。
当多摄、一英寸大底、计算摄影等功能成为旗舰产品的标配,天花板也悄然而至。当前,移动影像创新面临“技术矛盾点”。譬如,功能升级在追求机身轻薄的同时渴望更高画质,在成像快速的同时追求更优的画面表现。在传统巨头与移动新贵都急欲突破行业天花板的时刻,一场影像“联姻”无疑是最优解题之道。
截至目前,有五家中国智能手机品牌选择与传统影像企业联手——分别是vivo与蔡司;华为、小米先后与徕卡;一加、OPPO先后与哈苏合作。“联名潮”火热之初,手机品牌希望实现“品牌移情”,强化用户对“大牌”加持的感知。因此,厂商大多选择以相机“滤镜”作为核心功能,力求照片能拍出一眼可见“德味”。
随着合作逐渐深入,影像风格与审美层面上的融合已经不能满足“内卷”的市场。用户所渴望的需求升级,也并非将专业影像上的一切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智能手机上,而是更专业、更便捷的体验。这倒逼手机企业思考,如何将专业影像领域更先进的理念、技术,吸收并转化至移动影像功能中,与后者实现更深度的融合。
手机品牌要选择哪家影像企业联名?双方为何联名?要“联”到何种程度?vivo和蔡司的合作,正是基于对上述直击灵魂问题的深度思考。这也是为何,比起以厚重油润色彩见长的徕卡,着重在画幅、影调方面发力的哈苏,vivo牵手蔡司,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联合研发道路。
本质变革:影像进化,跟跑到领航
联名的首要问题,就是决定选择哪家传统品牌作为伙伴。2016年,“相机中劳斯莱斯”徕卡的加入,用其专业度对手机影像进行了“降维”打击。动辄数万元的徕卡品牌,一直是许多摄影发烧友心中的殿堂级设备,以色彩浓郁油润,富有空气感的成像著称。
与徕卡合作的华为凭借极具德味的“鲜艳模式”一炮而红,徕卡认证镜头的专业度背书,也极大提升了华为手机产品在影像方面的声誉。此后,普通用户意识到,自己只需要更换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得与专业品牌媲美的影像质感。
在华为与徕卡解约后,小米与徕卡于2022年达成影像战略合作。随着移动影像日趋成熟,双方合作的范围更广,深度也更深。小米表示,会与徕卡在光学、成像、图像处理、体验等智能手机影像全链路进行深度联合。成果已在4月推出的小米13 Ultra上落地,其与“街拍之王”徕卡联合推出的“专业街拍模式”,可以在0.8秒内实现相机的启动和抓拍,让移动端用户也可体验到徕卡品牌的精髓。
而一加与哈苏的合作,胜在对色彩的掌控力与优化。哈苏相机是最早重视色彩科学的相机品牌,其开发的“哈苏自然色彩解决方案”至今仍是行业权威。自一加9 Pro开始,其影像功能就专门针对哈苏风格,对成像的色相、饱和度、明度进行调优。同时,联名开始注重微小体验的优化。例如一加手机开启“哈苏专业模式”后,用户在拍照时可以感受到哈苏相机快门独有的机械声,成像也配有一加哈苏拍照水印。
在哈苏的进一步调校下,OPPO Find X在移动影像中加入更强烈的风格化和故事感。双方合作在手机上推出哈苏XPAN功能,开启后能够拍摄出65:24宽画幅的照片,等比例还原了哈苏经典45mm镜头的电影感。结合黑白与彩色两大风格,以更贴近经典胶片机的视觉效果,让手机能够便捷拍摄出更有质感的画面。
而与手机厂商合作纬度最丰富的还要数蔡司,身为百年光学巨头,蔡司在光学组件生产、镀膜技术、防抖技术及设计软件等方面都独具优势。从胶片到数码,几乎所有知名影像企业背后都有蔡司的身影。经典的徕卡M卡口镜头,其供应商便源于蔡司。50多年前记录人类登月脚印的哈苏相机,其镜头也来自蔡司。
单反时代,蔡司的影响力更上一个台阶,其为包括索尼、富士、尼康、佳能、徕卡多家主流影像企业提供专业镜头。同时,蔡司还是最早发现影像变革趋势,入局移动摄影赛道的企业之一。21世纪初,诺基亚新开发的影像功能,就是凭借“卡尔蔡司”认证摄像头吸引了大量用户,为普及移动摄影做出了深远贡献。可惜的是,诺基亚未能把握住智能机的转换大潮,逐渐走向衰落。随后的故事大家已然知晓,另一家以蓝色作为品牌色调的国产手机企业——vivo最终与蔡司走到了一起。
选对了这位“光学老师”,让vivo手机影像能力触及了“业界天花板”,加深了其对手机影像的战略性理解。双方的携手,让vivo X系列不断实现自我超越,造就一代代影像旗舰“爆款”。
X50的蔡司微云台,让全手持视频记录成为可能,推动移动影像求“稳”风潮;X60系列的光学镜头,突破移动端模组小型化边界;X70系列的蔡司T*镀膜,让蔡司最先进的光学技术赋能手机设备;X80系列,加入“电影感”的蔡司Cinematic虚化风格。X90的一英寸T*主摄实现f/1.75,让移动端稳享大光圈……
拍摄体验方面,“蔡司原色”是双方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凭借色温控制精准,vivo携手蔡司。抛弃了过去一味推崇风格化滤镜的移动影像范式,转而回归移动摄影的起点——记录真实之美。让大众用户获得了“所见”即“所得”的原色画面,也为专业摄影师后期为照片调整色调呈现艺术化的创作效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现今之时,vivo与蔡司已缔结“不解之缘”,持续为移动影像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力。德国 OBERKOCHEN蔡司总部,及vivo全球总部,均建立了“联合影像实验室”。通过与蔡司的合作,vivo正将尖端光学技术和专业影像技术无缝融合,让更广泛的普通用户群体感受到了影像技术的魅力。
未来已至:击穿天花板,打开想象力
尽管手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流行的影像创作工具,许多成片素质也可媲美单反,但其在宽容度、成像素质与专业设备仍有较大差距。如何进一步打破“移动端”的桎梏,成为手机领域追求“外卷”突破的关键一步。当手机与相机界的交流不断深入,双方显然不满足合作仅囿于摄像头的方寸之间。
2022年底,小米率先启动针对移动端影像外设的探索。其在12S Ultra 概念版上大胆尝试,设计出外露的1英寸底,能够通过转接环接入徕卡M卡口的镜头。这一大胆的跨界尝试,为移动影像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今年,小米推出面向影像发烧友的专属产品,为13 Ultra打造专业摄影套装,包含可外接67mm滤镜、转接环、无线摄影手柄等专业配件。手柄上的快门和变焦轮适合多个场景拍摄,力求用仪式感将手机打造为“第二单反”。
vivo与蔡司,则意在选择深耕光学领域,探索颠覆式创新的可能性。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近日透露,双方的联合研发将进一步升级。他强调,蔡司的品牌slogan,是“seeing beyond”(超越所见)。正如所解读,这里的“seeing”不仅是让现在的一切“可见”(make it visible)。
当前,移动摄影最大限制便是相机模组的尺寸与设计。受手机形态局限,机身内部相机模组必须尽可能小而轻。这意味着光学元件和机械部件都必须非常小而轻便。在虚拟样机、虚拟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vivo联手蔡司有望进一步实现“镜头模组小型化”,拓宽移动硬件边界。
XR技术方面,移动设备与光学巨头的结合亦令人期待。vivo可以在移动端加入3D影像处理芯片,并提供相应的AR/VR应用程序,令手机具备影像立体创作能力,鼓励更多用户体验到新技术。在vivo公开的招聘渠道,官方已经启动XR相关影像技术规划专家招聘。
在预言未来时不难发现,移动影像的发展之路本质也是“移动光学”向上之路。当“成长”的用户和不断“新生”痛点不断涌现,厂家需要以恰到好处地创新予以满足。蔡司的“超越所见”与vivo的长期主义价值观不谋而合。通过科技投入和战略远见,vivo与蔡司正在让“未来可见”。
影像巨头高管扎堆来华背后,是中国已成为全球移动影像升级最佳“试验田”。巨头们领悟到了一条真理,在手机能硬抗单反,电车“上位”的时代,携手并进才是正解。或许在未来,联名传统影像品牌会成为所有主流智能手机品牌的选择。
在头部手机厂商的“先锋”探索下,用户正在期待,未来可以在手机端拥有富士经典的胶片色彩,记录如佳能品牌一般的柔和沁润的人像,捕捉具有尼康特色的锐利风景等体验。今天,移动影像领域已经迈出一大步,许多新锐领袖正联手百年的传统光学巨头,探索着影像的无限进化之路。最终,这些努力汇聚成超越过往想象的移动设备,成为击穿移动影像天花板的原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