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宫吉成:以超高清等高科技手段打造数字文化传播平台
5月8日—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在5月9日举办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会上,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宫吉成发表题为《科技融合下的艺术创新—国家大剧院“艺术+科技”的探索之路》的主题演讲。宫吉成表示:“要加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与文化行业开展跨领域合作,探索建立国家舞台艺术影像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孵化国家级‘艺术+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让艺术真正插上科技的翅膀。”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国家大剧院从2007年底正式开幕运营,既是提供演出的场所,更是国家级综合表演艺术中心。经过十五年发展,国家大剧院已跻身国际著名剧院之列,今年下半年即将形成“一院三址”的运营新格局,成为世界最大的剧院群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表演艺术殿堂。
“当前,世界正步入数字经济发展轨道,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演出行业带来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双重革新。”宫吉成指出,“一是文化发展需要数字化助力支撑。文化数字化战略正在重塑文化生产方式,改变大众生活潮流。文化的数字化发展需要多元化、移动化、沉浸式的数字化手段作为支撑;二是数字化进程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手段。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为打造全新文化场景提供了无限可能。三是文化的数字化战略,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我国有10多亿互联网用户,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文化消费需求日渐增长,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文化归属感和国潮认同感愈发凸显。数字文化生活的升级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推进舞台表演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
近年来,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级文化平台,不断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持续致力于推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利用超高清等高科技手段,积极打造数字文化传播平台,推进智慧剧院建设。
宫吉成表示,国家大剧院正在往“艺术+科技”的方向展开了探索。一是要打造线上线下“双演”模式。自2020年以来,大剧院深入推进线上线下“双演”模式,以高品质内容为前提、高质量制作为核心、高水平传播为手段,创造性推出了线上演出品牌项目,着力打造国家大剧院数字文化平台,为国内艺术机构和院团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二是创新超高清技术应用。依托超高清视频产业优势,围绕演艺行业打造双演模式的要求,国家大剧院牵头实施了舞台艺术4K+5G、8K+5G直播。2019年,国家大剧院联合京东方、移动、咪咕、4K花园等科技公司,推出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2020年,国家大剧院“华彩秋韵”音乐会实现全球首次舞台艺术8K+5G直播,该项目还荣获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大赛智慧文旅赛道一等奖;2022年,国家大剧院在剧场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进行了8K直播,实现首次冬奥活动8K剧院直播。舞台艺术“超高清+5G”双演模式已入选工信部全国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案例。
三是实现超高清舞台影像,构建艺术传播普及新阵地。舞台影像是舞台艺术与影像技术的结晶,是国际剧院领域展示制作实力、共享合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大剧院聚焦中国原创和世界经典,用影视化手法创新性打造舞台艺术电影,推出歌剧、京剧、舞剧、话剧电影30余部,其中一半以上采用超高清拍摄制作。这几天8K话剧电影《林则徐》的放映广受关注,让观众切实感受到超高清技术带来的现场感和震撼力。
四是创意化视觉,拓展舞台艺术呈现。在线上演出中尝试运用虚拟拍摄技术,探索舞台艺术与虚拟技术结合的新形态艺术产品。运用AR、XR、全息等新技术结合舞台表演艺术,突破传统舞台艺术的边界,在虚拟世界维度进行二度创作,为千万线上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大剧院数字文化平台展示内容。
五是科技助力,打造数字舞美艺术平台。国家大剧院设计开发了国内首个聚焦舞美行业艺术资源管理的共享服务平台——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数字平台,包括舞美资源管理库、舞美资源展示交流平台、舞美资源数字化沉浸式体验中心三部分。首次将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舞美行业,编制国内首个《舞美资源数据库编目规范》,收录了国家大剧院自制剧目服装、道具、布景的三维模型、全景图片近1000件,推出了多部独具特色的数字云展。
“艺术+科技”的探索之路
宫吉成认为,创新是国家大剧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以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更新了艺术从业者的创作理念,丰富了舞台艺术的呈现方式。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艺术领域与科技领域的信息沟通还不对称,文化行业需要哪些高科技来增加魅力,科技领域有哪些手段能应用到文化领域中来,目前还存在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的“两张皮”现象;二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要把握“度”。科技是手段而非目的,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要以内容为王,要凸显文化自身的本真与品质,不能唯科技而科技,为了“酷”而“炫”;三是艺术与科技融合是新业态、新产品,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如何实现二者融合的商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是科技的应用对艺术创作与呈现提出更高要求,在超高清镜头下,一滴汗珠、一根头发丝都会“纤毫毕现”,超高清技术的应用对舞台灯光、服化道、演员的表演和拍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宫吉成建议,一是要加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与文化行业开展跨领域合作,探索建立国家舞台艺术影像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孵化国家级“艺术+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二是支持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新场景的市场化探索,营造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加强数字产品版权保护,探索建立艺术数字影像库,充实中华文化数据库,形成文化产品制作、展示、传播、存储的全链条科技融合示范体系。观众文化消费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文艺资源的版权保护任重道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