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400亿元跨界新能源”陷乌龙!跨界变收租,巨亏188亿的正邦科技临资金危局
文:刘青青 石丹
ID:BMR2004
正邦科技(002157.SZ)正因为一场“400亿元进军新能源”的风波而受到关注,说好的“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结果仅仅是对新能源项目收取租金。
而顺着“蹭热点”的风波回溯,能够看到的是一个尝到过“猪周期”的“甜”,目前吃到了“猪周期”的“苦”的养猪大户。从盈利57亿元到下一年巨亏188亿元;从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51.53%到2021年净利润同比大跌427.62%,正邦科技如今正经历亏损、负债率飙升、商票逾期未兑付、控股股东被动减持股票乃至接连违规等等窘境。
《商学院》记者就其“进军新能源”事件、业绩亏损、商票逾期未兑付、连收监管函等问题向正邦科技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400亿元跨界新能源?
6月18日,正邦科技的一则合作公告激起水花。彼时,正邦科技宣布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下称“国家电投浙江分公司”)签署《“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
图源:正邦科技股份
据介绍,国家电投浙江分公司将正邦科技视作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将对正邦科技的土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
正邦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与国家电投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双方产业优势,提升双方市场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符合公司实际发展需要。
“同时也为公司的转型发展助力,通过对农业的空间立体利用,借助光伏、风力发电等优势,打造农业智能化及节能化,为公司经营赋能,促进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不会影响公司业务独立性,符合公司发展规划和公司的整体及全体股东的利益。”正邦科技方面强调。
消息一出,正邦科技股价开盘涨停,当日股价大涨9.97%,市值一日(交易日)大涨33亿元。
不过,正邦科技提出的“转型发展”、“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似乎与股民们的理解略有不同。
6月20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问询此次新能源合作事宜。正邦科技解释称:本次与国家电投的合作,公司目前主要以租赁经营形式推进项目,项目的前期主要将由国家电投进行投资建设,公司将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在此合作模式下,公司将提供符合条件的房屋建筑及土地,无资金流出。
也就是说,所谓的正邦科技豪掷400亿元进军新能源的消息,并非将真金白银投入新能源产业,而是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
不过,正邦科技也强调,公司将持续深耕绿色农业,后续将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及战略目标,在合适的时机下采取多种合作及投资模式参与相关业务,进行资源盘活并输血主业,带动产能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并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传得沸沸扬扬的“进军新能源”一事,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透镜公司创始人况玉清认为,此前正邦科技的公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尤其是“400亿投资额”的说辞是误导消费者和虚假陈述的核心。
不过,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陈文明指出,误导性陈述是指虚假陈述行为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者通过媒体,作出使投资人对其投资行为发生错误判断并产生重大影响的陈述。因此上市公司的公告是否构成误导性陈述,除开要看公告内容外,还要结合公告披露后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以及是否被监管部门认定为构成误导性陈述。
“正邦科技此前公告,有‘蹭热点’的嫌疑,深交所发函后,正邦科技及时披露其合作内容和商业模式,因此,正邦科技被认定为虚假陈述的可能性不大。”陈文明表示。
资金危机待解
早在深交所问询函之前,就已经有不少股民对“400亿进军新能源”产生质疑了。毕竟当前的正邦科技正面临业绩压力和债务压力,一时间“钱从哪来”的疑问不绝于耳。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6月18日股价涨停之后,正邦科技又连续4日股价下跌,分别跌4.6%、2.87%、1.09%、1.57%,直至27日股价才反弹上升。
从业绩上看,作为养猪大户,正邦科技无法摆脱“猪周期”的影响。据财报,2021年正邦科技营收476.7亿元,同比微降3.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由盈转亏,巨亏188.2亿元,同比暴跌427.62%。
图源:正邦科技2021年财报
正邦科技还指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48.41%,“主要为生猪市场行情影响,公司经营亏损所致”。
而伴随着业绩亏损,正邦科技的其他经营问题也一一浮现。
首先,正邦科技的负债率飙升。2021年,正邦科技资产负债率高达92.6%,而上一年该数据还是58.56%。截至2021年底,正邦科技的短期有息负债(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债务)金额约188.01亿元,总有息负债(短期有息负债+长期有息负债)已经高达246亿元。
其次,在负债高企情况下,正邦科技已发生商票逾期未兑付情形。6月8日,正邦科技公告称,受猪周期影响,公司及其多家子公司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
第三,资金危机下,各种违规现象正陆续发生。6月21日及6月22日,正邦科技连收两份监管函,一份是正邦科技未及时将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11.02亿元归还到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未及时将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24.4亿元归还到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违反监管规定。
另一份是正邦科技的控股股东在广发证券账户的股票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被动减持了正邦科技的股票;正邦科技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在东方财富证券账户的股票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也被动减持了正邦科技的股票,合计减持股票数量达到正邦科技总股本的1.11%,违反监管规定。
况玉清指出,基本上企业一旦出现违约情况,就属于非常严重的问题。正邦科技2021年光是有息负债就达到200多亿元,1年所产生的利息至少也有一二十亿元,至于违约的罚息就更高了。同时正邦科技主要的资产是不可变现的固定资产,包括在建工程等,账面现金有限,连支付利息都有点吃力,更别提解决负债。
陈文明也认为,对于正邦科技而言,5亿商票逾期,恐怕只是正邦科技巨额债务的冰山一角。如今的正邦科技可谓是困难重重,除了业绩巨亏之外,对于猪企而言,公司运营需消耗大量现金流,正邦科技当前的资金链状况不容乐观。
“猪周期”下的扩张
陷入盈利困境和资金压力的正邦科技在这一轮“猪周期”来临之前还是一派火热景象。
正邦科技所属集团为正邦集团,成立于1996年,最初靠畜禽饲料生产起家。2003年,正邦集团收购养猪育种中心,正式进军养殖业。到如今,正邦集团的产业已经包括畜牧、种植、食品、金控等,而生猪养殖也成为其支柱性产业。
2021年财报显示,正邦科技的养殖板块占总营收的比重达60.74%,其次则是饲料板块,占总营收的34.57%,接下来依次为原料贸易(2.1%)、食品(1.98%)、兽药(0.39%)。而正邦科技极为倚重的养殖板块,也曾因为猪周期而获得巨大的红利。
据了解,2018 年12 月中下旬至2019年1月,生猪价格加速下滑至最低点,该轮生猪周期结束。2019年是生猪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的起始之年,也是正邦科技业绩腾飞之年——2019年、2020年,正邦科技的净利润增长达到惊人的751.53%和248.75%,其营收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图源:《商学院》根据正邦科技财报数据整理
急速增长的营收和利润当然离不开正邦科技的快速扩张。
早在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之时,正邦科技就表示“抓住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历史机遇”,生猪出栏量从2012年的84.5万头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553.99万头。由于加大猪场建设投入,正邦科技在建工程增加38.06%。
2019年,正邦科技继续加快生猪养殖场建设的步伐。一方面,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募集资金推动产能扩张;另一方面,公司也积极自筹资金在适合的区域新建、租赁生猪养殖场。这也意味着,正邦科技已经走在举债扩张的路上。
2020年,正邦科技定下“四抢”战略:抢母猪、抢仔猪、抢养殖指标、抢人才,最终实现生猪出栏量955.97万头,同比增长65.28%,跃居行业第二。
到2021年,生猪市场行情下滑,正邦科技商品猪价格从年初32.65元/公斤下降到年末15.17元/公斤,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生猪价格直接被“腰斩”,净利润也从盈利57亿元变成了巨亏188亿元。
显然,正邦科技尝到了“猪周期”过程当中的“甜”,也尝到了其中的“苦”。
在2021年财报中,正邦科技表示,2019—2020年整体行业均处于快速扩张状态,公司通过自建、改造及租赁等方式大幅快速增加生猪产能。2021年,公司战略迅速从规模化扩张调整为提质增效的发展策略上。
然而,即便转变战略,将“稳健”与“高质量”作为发展的主基调,正邦科技却是积重难返,其2021年在建工程已达到38亿元。
图源:正邦科技2021年财报
况玉清指出:“早在‘猪周期’到来之前,我们一直在提醒举债扩张的风险,但是很多猪企还是一直按照‘只要投进去就能够收回钱’的预期在投入,最后造成了这样的后果。‘猪周期’如果不改善的话,其巨额亏损还会持续,大量的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都会导致它严重的亏损。”
“另外,照目前情况看来,正邦科技近40亿元的在建工程很有可能存在烂尾风险。”况玉清补充道。
陈文明也表示,举债扩张确实让正邦科技尝到了短暂的甜头,正邦科技或是希望复制举债扩张逆周期的成功,但任何扩张过程中都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良好的现金流、对行业周期的正确判断,技术、资源等壁垒的提升都是抵御周期下行阶段风险释放的手段,高负债、过度扩张也始终是导致企业面临危机的最主要因素。
“养猪+光伏”是一个好路子吗?
如今,尝遍猪周期酸甜苦辣的正邦科技把主意打到了新能源上,也并非完全是“过分之举”。因为新能源向来被看做是猪企增收的好项目,如天邦股份(002124.SZ)、牧原股份(002714.SZ)等都有在布局屋顶光伏。
2022年4月,天邦股份宣布与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多个维度开展合作;5月30日,牧原股份回应投资者称,公司在猪舍和屠宰厂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子公司内乡牧原肉食光伏项目已投入运行……
对于“养猪+光伏”模式,陈文明指出,从效益看,这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且国内已有不少私人猪场也有在尝试利用猪场铺设光伏电板发电,成功颠覆了传统的养猪模式。
不过,反思“猪队友”靠近新能源领域的现象,依旧挑战重重。
一方面,猪企进军新能源绝非易事。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新能源产业不仅是一个真正的高科技产业,也是一个需要资本高投入、持续投入的产业,且投资回报相对较为缓慢,作为一个养猪企业想跨界进入新能源,就需要跨越研发、应用等种种环节,需要克服种种需求和资金、管理等层层难关,这绝非简单,隔行如隔山,如果并不具备新能源的科技基因,要想进入新能源,无疑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养猪+光伏”模式或许与新能源的联系并不紧密。
需知,多数养猪企业只是利用屋顶资源“收租”。此次宣称“投资400亿重点投资开发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项目”的正邦科技,也在深交所的问询函中透露目前主要以租赁经营形式推进项目。
“只是出租养猪场的屋顶算不上是跨界,而且作为养猪大户,仅仅通过租赁屋顶配合别人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又能收多少租金呢?对于盘活资金或者增收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况玉清提出疑问。
陈文明则表示,中国光伏技术全球领先,已经是众所周知之事,也由此摸索出了特色产业链。国内已有不少私人猪场在尝试“养猪+光伏”模式,从效益看,这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但能否增厚公司业绩,目前尚不明朗。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商学院》杂志,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1Q7UJAR5】获取授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