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的“苦果”与脱口秀的危机
5月13日,本名李昊石的脱口秀演员House,在北京的线下场,说了一个段子,他可能想不到,随后将引发一场舆论风波。
当晚21时54分,一位名叫“不愿透露姓名的曼联球迷天某”在微博写下观后感。他说:
某脱口秀演员(我就不点名了)说自己领养了两条野狗,这两条野狗给他的感觉很不一样,他见到这两条野狗的时候他们正在追松鼠。别的小狗让他感觉很萌很可爱,萌化了。这两条野狗让他想起来八个字,“作风优良,能打胜仗。”
如果这个梗是无意的,那我劝你们下次删掉。如果这个梗是故意的,那我觉得你们作死。
你们这个破梗侮辱了人民子弟兵。
这位网友所说的“某脱口秀演员”,就是House。
不过,“不愿透露姓名的曼联球迷天某”也承认并没有证据,因现场禁止录音录像,所以未能拍到这一幕。
两天后,5月15日下午14时,House发文道歉,承认曾讲过这个段子:“我在演出中使用了非常不恰当的比喻,给观众造成了不好的感受和联想。”
House还称将为此承担责任,停止一切演艺活动。
20分钟后,House所在的经纪公司笑果文化也发声明道歉,并重申无限期停止他后续的演艺工作。
有趣的是——笑果文化所发声明的官方微博,开启了禁止评论模式。一位ID为“想当一名常旅客”的网友转发说:太有意思了!天天强调自己是“冒犯的艺术”,然后两个官博关闭评论,不让群众“冒犯”。
这无异于让这场风波平添些许黑色幽默的色彩。
但,风暴显然还未真正到来。
随后,有媒体报道,北京文旅部门将对此事展开调查,并会根据调查结果相应处罚,而上海文旅部门更是前往笑果文化总部进行实地调查。
当天傍晚,《北京日报》发文称,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已对笑果文化进行立案调查。
至此,笑果文化走进了更深的旋涡。
这不是笑果文化第一次面临问题。
在它成长为中国最大脱口秀公司的过程中,一直都伴随着争议和危机。
最早的风险,来自与李诞并称“脱口秀双杰”的池子离开。李诞是笑果文化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内容官,也是他挖掘了1995年的池子。
在《吐槽大会》早期,池子大放异彩,更被赞誉为“脱口秀的未来”。但池子从2019年初就与笑果渐行渐远,2020年1月正式解约。
人员流动很正常,池子离开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有问题的是处理方式。
2020年5月,池子突然发文,直指中信银行为了配合大客户笑果文化,未获本人同意就将其两年内银行交易流水非法泄露给笑果。
一时哗然。中信银行宣布撤职涉事支行长,并在次年3月因客户信息保护不当被银保监会消保局罚款450万元。
尽管池子最终与笑果文化和解,但这一风波对后者的名誉损伤相当之大。
在与池子彻底撕破脸的前几天,2020年5月1日,笑果旗下新疆籍演员卡姆因吸毒被行政拘留,同月,由于容留他人吸毒被逮捕,后遭判刑8个月。
卡姆以极具表演风格闻名,曾是《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冠军。但自涉毒事件后,卡姆销声匿迹。
不仅痛失“爱将”,笑果文化艺人管理模式也备受质疑。
这还没完。
2021年,李诞代言某品牌女性内衣,在推广文案中把“躺赢职场”与女性内衣进行联结,被指“存在物化、矮化甚至歧视女性的倾向”。当年8月,李诞因此被罚没近88万元。而笑果文化也因未尽到审核义务被罚没23.3万元。
2023年2月,旗下演员孟川又因不当言论在微博被禁言。虽然孟川无法再登台,但官方对他并没有定性,笑果也以冷处理方式试图淡化影响,自始至终没有发声。
未料三个月后,笑果迎来更大的“难关”。
就在House出事的一个月前,笑果文化官宣新综艺《喜剧大会》。这是继《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之后,孵化的新节目,除了有笑果艺人参演,谢娜郭麒麟大张伟也加盟其中。
原本定于今年Q2播出。
但在笑果被北京文化执法总队“立案调查”后,《喜剧大会》是否还能如期播出尚未可知。
不过,由于是北京市的执法调查,因管辖权问题,只会处罚笑果位于北京的脱口秀营业场所,最重也可能只是做出“吊销”的处理。而笑果总部在上海,所以,如果此事不外延,上海或者全国层面没有动作,那笑果文化也能躲过这次“灭顶之灾”。
《喜剧大会》是预计于今年Q2播出的新节目。
笑果文化的商业模式主要依托脱口秀,形成线上线下两种业态。线上以综艺为主,先后开发了“大会”系列节目,输出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演员,如杨笠、王勉、徐志胜等人。
而这帮知名演员,又带动线下脱口秀演出场所的消费。从而形成线上造星,线下收割的局面。
不仅如此,脱口秀演员出名后,也登陆各类综艺——甚至有婚恋类的,接各式各样的商业合作,把旗下艺人的价值“榨干”为止。
从商业模式来看,与德云社等喜剧团体如出一辙,似乎问题不大。
但,其实问题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相声比起来,“脱口秀”这个舶来品,更具备“冒犯性”。
如今所说的脱口秀,其对应英文为“Stand-up comedy”(并非“talk show”),又翻译为单人喜剧、站立喜剧,粤语叫“栋笃笑”,最早起源、盛行于欧美。大众熟知的作家马克·吐温其实就是脱口秀的“老祖宗”,他的演出,现在难能得见,但想想他笔下文章之泼辣,讽刺之入骨,就能想象得到脱口秀原本的“尺度”了。
在脱口秀大行其道的美国,无论总统权贵,还是名人明星,亦或贩夫走卒,都是脱口秀演员讥讽的对象。
大陆最早涌现的脱口秀,是2006年以周立波“海派清口”为代表的演出形式,火了没几年即遁走美国。2012又有王自健主持《今晚80后脱口秀》,开启电视脱口秀的先河——幕后班底,正是笑果文化,当时的李诞就是写手之一。
后来,李诞转型前台演出,联同其它演员们,一直试图走出中国特色的脱口秀之路,他们坚持了很多年,随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连续三四季的热播,名声大噪。也正因为数年的坚持,才获得了大批拥趸。
2023年春节达到最顶峰,徐志胜、何广智等脱口秀演员登陆央视春晚舞台,可是,却表现得寡淡如水、毫无看点,这让观众相当失望。尽管相声在今年春晚也非常寒碜,但脱口秀还不像相声那样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遮羞布。
辉煌不到半年,5月15日晚上23时,《人民日报》就House事件发声批评:“脱口莫脱轨,玩梗须有度。片面追求笑果而不惜踩线,就陷入了误区。”
在“冒犯”和官媒所批“脱轨”之间,如何平衡,是脱口秀能在国内发展的关键。
笑果文化另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依赖演员”。
尽管有成功的节目IP,但笑果的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旗下演员的商演收入,这就决定了其在营收上的不平衡。
然而,脱口秀演员们“天生叛逆”,用一些网友的话说——自带反骨。就像这次House出事,笑果工作人员称“系演员临时加进去的片段”。不管是开脱,或是“甩锅”,总归是无力约束演员。
问题就在这儿——嘴长在演员身上(综艺还好,能剪辑),在线下,一不小心说秃噜了,相当难以收拾。
尽管在表演形式上,脱口秀和相声差不多 ,但后者有自身的节奏,更有传统文本支撑;脱口秀则更讲究即兴——在原有的文本基础上,现编段子。
由于脱口秀的这个特性,所以可以断言,House并非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有鉴于此,笑果不是不想拓展到其它领域。
2021年曾联合出品电视剧《燃烧吧!废柴!》,但不温不火,之后在影视剧领域再无建树。
今年的《喜剧大会》本是笑果文化向综合喜剧类形态延展的节目,却出师不利,由于House事件的发生,令其能否播出都成为未知数。
即便有上述种种难题,无论如何,以李诞为首的脱口秀演员们已经名利双收,包括笑果文化在内,都赚得盆满钵满,但如何规避风险——特别是合规方面,是未来不得不接受的挑战。
否则,肯定会付出比现在更为惨烈的代价。
加入阿尔法工场投资者交流社群 | 添加微信:dlfxs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