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年内首次击穿7.0大关,原因是……公众号新闻2023-05-17 13:05来源:凤凰网财经《国际财闻汇》年初,强美元临近尾声的市场呼声高涨,人民币涨势如虹,自去年11月初低点7.3附近一路走强至6.7附近高点。而后,行情在二月突然扭转,美元强势冲高,人民币接连下破多个关口,并在今日跌破7元大关。北京时间5月17日,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击穿7.0整数关口,为年内首次。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开盘后一路走低跌破6.99关口,逼近7.0。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748,调贬242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9506,在岸人民币16:30收盘价报6.9641,夜盘收报6.9783。在经济数据、外资流动和美联储政策的影响下,人民币市场近月来出现显著调整。加息前景扑朔迷离 后通胀时代的避险因素驱动美元走强汇率是相对的,人民币的下跌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美元的上涨。因此,想要找到背后的原因,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重要官员的表态至关重要。美联储在5月4日凌晨宣布将利率上调25BP至5.00%-5.25%区间,并在声明中删除了对未来加息的描述。但鲍威尔依旧强调不会放弃抗击通胀的决心。此后,非农数据、通胀数据、ISM制造业和服务业调查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等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发布使投资者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感到混乱,并押注美联储将在6月13-14日的议息会议上按兵不动。对此,克利夫兰联储主席Loretta Mester、纽约联储主席John Williams和里士满的Thomas Barkin、达拉斯的Lorie Logan和芝加哥的Austan Goolsbee周二(5月16日)的讲话暴露了美联储有关货币政策的内部分歧。官员之中,Williams和Logan愿意采取观望的措施,Goolsbee认为现在降息还为时尚早,坚定的鹰派Mester认为应进一步加息,Barkin则持开放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美债上限谈判也在近日陷入僵局,两党不断喊话寻求对方做出让步,其背后暗含的违约风险将在不久后的6月1日降临。后通胀时代,投资者试图在市场的迷雾中寻求避险。美元兑主要非美货币全线走高,截至纽约汇市尾盘,美元指数16日上破102关口,触及一周以来高点。但从长期来看,美元指数今年一直维持在低位震荡,离去年高点仍有较大差距,人民币和美元走势出现显著背离。有市场分析指出,短期美元反弹走势并非趋势反转。展望下半年,人民币并不存在趋势性贬值基础。瑞银集团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认为,美元在上周出现1.4%的上涨反映了对美国政府债务问题担忧下避险需求的增加,当前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美元走强。4月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人民币短期内承压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近日来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同样在短期内使人民币承压。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4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就业数据。整体来看,多项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数据显示,中国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预期20.2%,前值10.6%。中国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预期9.7%,前值3.9%。中国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预期5.2%,前值5.1%。中国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5514亿元,同比下降6.2%;商品房销售额39750亿元,增长8.8%;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5155亿元,同比下降6.4%。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0.4%、4.2%。尽管投资消费数据仍有提升空间,但最新的进出口数据和一季度的GDP表现亮眼。中国一季度GDP增长4.5%,远超预期,创下近一年来的最快增速。据海关总署,以美元计算,中国4月出口同比增长8.5%,高于预期;实现了贸易顺差902.1亿美元,大涨82.3%。以人民币计算,4月出口增长16.8%,实现贸易顺差6184.4亿元,扩大了96.5%。在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传导到市场的过程中,汇率的最终走势受到多重因素牵制。例如,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如影随形,普遍被认为是支撑汇率的重要因素,但事实上,最终真正有多少钱被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能够对汇率产生切实的影响。年初以来,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这也就意味着庞大的贸易顺差被更多地转化成了美元,因而并未显著地提振人民币走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当前,中美利差依然保持倒挂,截止到周一(5月15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为3.49%,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04收益率为2.72%,在显著利差的影响下,贸易商自然更倾向于将钱存入美元账户获得更高的利息回报。在跨境资金方面,北向资金的流出同样对上月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制,4月,北向资金成交净卖出达到45.53亿元。人民币未来贬值空间有限 去美元化或将提速综合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走势受到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那么展望未来,人民币的走势还会出现哪些变化呢?从内部来看,央行出台的经济及货币政策将有效地保障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双边波动。首先,在多地多次稳经济措施陆续出台的背景下,我国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将对人民币形成有力支撑。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曾在今年年初接受凤凰网财经专访时表示,人民币的涨跌不取决于美元的强弱,也不取决于中美的立场,而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其次,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央行在5月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注重预期引导,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更早些时间,央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也曾在4月的发布会上分别阐述了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观点和应对举措。金中夏表示,人民银行将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邹澜称,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市场预期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也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市场走势等有关。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预期改善,国际收支自主平衡,外汇储备规模继续稳居全球第一,良好的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总的来看,今年人民币汇率仍将双向波动,总体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多个经济体为“去美元化”做出的一系列尝试愈发凸显,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不断推进。彭博社在周一(5月15日)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二季度,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或再次逼近7关口,可能吸引长线投资者入市做多人民币。美国债务违约风险以及以美国为中心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将导致去美元化进程加速。随着世界各经济体对美元的依赖进一步下降,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2025年年底,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望达到5%,对应2,500亿美元以上的人民币需求。由于中国国债收益率较部分其他SDR篮子货币更具优势,人民币的占比因而有望随着对中国资产需求的增长而提升。美国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导致去美元化加速,尤其是在中东和俄罗斯。彭博分析预测,未来10年,人民币有望超越英镑和日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今年已达成一系列重要里程碑。例如,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在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使用人民币达到创纪录的1090.85亿元,再次彰显了人民币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完整显示头条封面,一不小心,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更新,甚至有可能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凤凰网财经添加一个“星标”哦。 👇【 热门视频推荐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在看支持凤财点击在看 持续关注↓↓↓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