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航运 | 关注电子家电产品
我是最航运丹尼斯,昨天重点关注鞋服,今天重点关注电子产品,相对鞋服整体货量下降不是很明显,但从美商生产和采购策略来看,转移也已非常明显。 如需更深入的定制咨询和报告,可加我微信forclear。比如贸易关系的分析,市场份额的确定,采购商的信息,供应商的筛选,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的动向等等,从宏观到提单细节。
1、由于对美国经济前景和自19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价格通胀的担忧日益加剧,美国消费者去年减少了对电子产品进口的需求。2022年以电子产品名义销售的电视、手机、电脑、游戏机和各种其他设备和小工具的集装箱进口量下降2.1%至 166万标准箱。
2、表明美国消费者正在抑制一些非必需品的购买,包括成本较高的商品,在疫情期间消费品领域的支出增加了两年之后。2022年美国月度通胀率平均为8%,去年 6月高达9.1%。从2015年到2020年,通货膨胀率平均每年1.5%。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消费者价格指数,3月份未经调整的价格通胀同比上涨5%,如果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部分,则上涨5.6%。食品价格平均上涨8.5%。美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4%。
3、尽管对电视和家庭自动化设备等某些电子产品的需求持续强劲,但美国消费技术销售额在2022年下降了约8%,并将在2023年再下降5%。目前预计销售额将在2024年趋于平稳,然后在2025年小幅上涨2%,因为某些技术产品的更换周期开始加速。“即使在充满挑战的经济衰退时期,消费电子行业往往也会表现良好,” 尽管近期经济逆风,但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额仍将高于2019年的水平,预计到2025年预测期结束时行业平均售价将增长——这表明科技以及智能产品仍然是家庭支出的重中之重,”
4、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在美国的同店销售额在2022年下降了10.3%,原因是游戏和平板电脑的增长未能抵消计算机、家庭影院、家电和手机的下滑。百思买正在重组其商店和分销网络以满足需求,它希望在2023年底或2024年出现反弹,因为消费者开始升级和更换在疫情爆发初期购买的电子产品。“平均而言,美国家庭现在拥有的联网设备数量是2019年的两倍,而且消费者表示,他们购买的科技产品更多是基于需求而不是基于想要,”首席执行官Corie Barry表示。“我们相信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会希望刺激更换周期或建立全新的类别。” 尽管如此,百思买的最佳情况还是要求2023财年的可比销售额持平。首席财务官Matt Bilunas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业绩指引的下限反映了消费者支出从我们目前的水平进一步倒退并且持续到今年的时间更长的情况。”
5、从数据来看,中国大陆占美国集装箱电子产品进口的份额从2018年的63.6% 下降到去年的50.8%。越南弥补了大部分空缺,其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3%增加到2022年的12.8%。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它正在扩大在美国的生产,并计划斥资400亿美元在美国的两个工厂建设,这两个工厂将于2024年和2026年开始生产。“就成为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最大客户而言,我们全力以赴,”苹果公司的库克告诉投资分析师。
6、苹果报告称,在截至2023年4月1日的三个月内,收入同比下降3%,其中 Mac和iPad的销售额分别下降了31%和13%。该公司将“宏观经济问题”以及一年前的新产品发布列为拖累因素,目前几乎看不到改善。
7。其中,iPhone销量是有所改善的,在经历了过去三年电子供应链的中断之后,苹果“将进一步在各地进行投资”。 广达Quanta Computer Inc. 将在越南 Nam Dinh 开始代工生产苹果的MacBook。这对广达和个人电脑制造业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举动。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从中国大陆撤出的计算机供应链都流向了墨西哥或中国台湾。 除此之外,越南还是最大的赢家,此前鸿海(富士康)、和硕、仁宝、英业达、纬创均已在越南布局,随着广达最后进入,中国台湾六大电子代工厂已齐聚越南。
8、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商Logitech罗技表示,“供应链问题似乎已成为过去,尽管如此,由于其企业客户“支出更加保守”,它预计未来六个月的收入将同比“下降约 22%至18%”。
9、家电类如洗衣机、冰箱和烤箱需求也面临下降。大多数人预计要到2023年晚些时候才会复苏。供应链的成本优化和安全策略涉及确定供应商的数量、规模和位置。Whirlpool惠而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后正在寻求更多的多重采购来源;AB Electrolux 伊莱克斯已将生产集中在墨西哥和美国以面向北美市场,这是“近岸外包”的一个例子;关税导致美国洗衣机进口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演变,到2022 年,韩国、中国大陆和墨西哥各占进口量的四分之一。三星和LG也都在越南和美国加强了制造产能。
今天到此
明天再见
微信号forclear
推荐 | 加入最航运知识星球,拓展人脉,迭代自己,共同成长,共享资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